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均给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程度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0.9%、63.6%,出院时Kamofsky评分分别为(78.6±10.1)分、(73.9±11.5)分,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对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疗法、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和生存质量(QO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和QOL评分均改善,其中观察组SAS评分为(43.17±6.13)分,低于对照组(50.23±4.32)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SDS评分为(45.34±6.57)分,低于对照组(54.78±4.92)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QOL评分为(62.34±4.58)分,高于对照组(51.72±6.27)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用心理干预措施对中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有很大帮助,而且生存质量相对好,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聊天护理对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将12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聊天护理。采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分别对两组进行生存质量测定。结果:两组生存质量总体评价:观察组最高128分,最低60分,平均83.71±16.16分;对照组最高90分,最低46分,平均63.21±13.01分,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与医护的关系和附加的关注情况6个领域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施聊天护理较好地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腰椎滑脱症52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科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45例轻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5例和舒适护理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及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舒适护理组从生理、心理、社会、治疗中的舒适护理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常规护理组疼痛持续时间为(5.0±1.2)d,住院天数为(21.2±1.5)d;舒适护理组疼痛持续时间为(3.0±1.0)d,住院天数为(13.0±1.0)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及护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地缩短了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前后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将218例行ERCP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护理。两组患者在ERCP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评分。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为(32.60±5.74)分、(38.30±5.71)分,术后3个月SAS评分为(29.10±5.86)分、(32.40±5.5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ERCP前后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作用显著,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面罩机械通气(FMMV)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FMMV后的效果(治疗组),并与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对照组)56例比较,观察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均能教好地耐受FMMV。2h后49例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由(136±14)次·min^-1降至(89±10)次·min^-1(P〈0.05),呼吸频率由(38±4)次·min^-1降至(26±3)次·min^-1(P〈0.05),PaO2由(50.10±8.70)mmHg上升至(92.50±10.20)mmHg(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动脉血气变化不明显,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用传统药物治疗方法相比,FMMV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改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循环和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7.
运动对大鼠骨矿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运动对正常成年大鼠和切除双侧卵巢后的大鼠骨矿盐代谢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于2002—10/2003—05在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完成。普通级4月龄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大鼠+运动组;假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去卵巢+运动组。然后重复,每组6只。正常大鼠+运动组和去卵巢+运动组大鼠于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运动训练.5d/周.45min/d.16m/min.跑道倾角0°.持续10周。第10周末.麻醉状态下动脉放血处死各组大鼠,观察骨干重、骨干重/体质量、骨灰重、骨灰重/体质量、骨灰重/骨干重(%)代谢变化。 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大鼠骨干重、骨干重/体质量、骨灰重、骨灰重/体质量、骨灰重/骨干重(%)各指标代谢变化:正常大鼠+运动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45±48),(567±32)mg;(1.97±0.06),(1.73±0.10)g/kg;(440±30),(374±91)mg;(135±0.04),(1.14±0.06)g/kg;(68.2±0.7)%,(65.9±0.9)%,t=3.46-6.92,P〈0.01];去卵巢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假去卵巢组[(504±24),(569±40)mg;(1.55±0.61),(1.83±0.19)g/kg;(293±14),(381±23)mg;(0.90±0.04),(1.21±0.14)g/kg;(58.6±0.8)%,(66.3±1.5)%,t=3.64-15.58,P〈0.01];去卵巢+运动组各指标均较去卵巢组明显增加(627±70),(504±24)mg;(1.76±0.11),(155±0.61)g/kg;(409±43),(293±14)mg;(1.15±0.08),(0.90±0.04)g/kg;(65.2±1.2)%,(58.6±0.8)%。t=3.90-11.21。P〈0.01)。 结论:中等强度运动是增加成年大鼠骨矿盐含量和预防去卵巢大鼠骨矿盐丢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采用癌症患者QOL调查表对64例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前(术后1d)、干预后(术后14d)进行评分,并与22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干预前的QOL值(16.18±3.28)低于正常对照组(52.64±8.42)(P〈0.01),干预后的QOL值(24.07±6.52)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极低体重儿进行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38±2.21)d和(11.65±2.13)d,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4586.65±788.36)元和(5821.32±957.85)元,患儿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8.24%和80.06%,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分别为88.36%和53.86%。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患者远期疗效和视觉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101眼)RK术后患者平均随访12.1年,49例(98眼)LASIK术后患者平均随访7.4年。对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压,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及视觉生活质量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和≥1.0的比例中,LASIK组均显著高于RK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屈光度:术前为-3.00D~-6.00D者,RK组为(-0.22±1.28)D,LASIK组为(-0.70±0.52)D;术前≥-6.25D者,RK组为(-1.02±1.25)D,LASIK组为(-1.06±0.13)D。眼压RK组为(11.87±2.52)mmHg;LASIK组为(11.31±2.20)mmHg。泪膜破裂时间,RK组为(5.3±4.7)S,LASIK组为(8.0±3.6)S;泪液分泌实验,RK组为(14.5±9.0)mm,LASIK组为(15.2±4.3)mm。LASIK手术组患者术后视觉生活质量高于RK手术组。【结论】LASIK治疗近视比RK具有更加良好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术后患者视觉生活质量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持续等速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表面肌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持续踝关节等速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表面肌电及肌痉挛的影响。方法:15例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均有瘫痪侧痉挛性足下垂,将观察组患者患侧与15例正常人(对照组)对应侧踝关节进行持续等速被动运动,时间分别为5、10min,角速度为5°/s,于运动前后测定双下肢在直腿坐位、踝关节被动90°时的腓肠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和综合痉挛量表评分(CSS);并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持续等速被动运动前,观察组运动5、10min时腓肠肌RM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0±1.4,3.4±1.8与1.8±0.9,1.7±0.8,P〈0.01),运动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8±0.8、1.9±1.0,P〈0.01)。观察组运动5、10min时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12.1±3.3、12.2±2.0与14.5±1.7,P〈0.01,0.05)。观察组运动5与10minRMS值及CSS评分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持续等速被动运动能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腓肠肌肌痉挛,改善踝关节运动功能,表面肌电可作为评定肌痉挛状况的量化指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心房起搏术(AAI)与双心腔起搏术(DDD)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中的疗效。方法:74例患者分为AAI组(共36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2例;平均66.8±7.9岁)和DDD组(3共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2例;平均65.8±9.7岁),回顾分析比较两组心功能变化、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心动超声心功能测定,术前和随访结果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AAI组从(55.8±3.1%)上升至(56.5±2.4%)(P〉0.05)。DDD组LVEF从(55.5±2.8%下)降至(54.7±2.8%)(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心功能、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SSS患者,与DDD比较,安装AAI起搏器不仅手术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而且价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将损伤后坐骨神经近端以不同比例与远端小间隙吻合后的再生神经的组织学和图像分析,了解再生神经要达到原有两端直接吻合的效果,近端至少需原神经的多大比例。 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吉林省外科研究所进行。成年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右侧坐骨神经切断后分别取坐骨神经近断端的1/4(1/4组)、1/3(1/3组)、1/2(1/2组)、2/3(D组)和整个近断端(对照组)以小间隙(2mm)自体静脉桥接的方法与远端吻合,术后12周行组织学和图像分析。 结果:9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再生神经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及神经纤维数:1/4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轴突直径:(1.54±0.48),(2.53±0.87)μm;髓鞘厚度:(0.85±0.21),(1.44±0.44)1.μm;神经纤维数:(97.40±14.76),(167.00±33.58)根,(P〈0.01)]。②1/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轴突直径:(1.78±0.58),(2.53±0.87)μm;髓鞘厚度:(0.77±0.17),(1.44±O.44)μm;神经纤维数:(112.39±18.47),(167.00±33.58)根,(P〈0.05)]。③1/2,2/3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轴突直径:(2.22±0.73),(2.38±0.82),(2.53±0.87)μm;髓鞘厚度:(1.20±0.34),(1.33±0.41),(1.44±0.44)μm;神经纤维数:(133.41±20.65),(152.98±19.58),(167.00±33.58)根,(P〉0.05)]。 结论:在应用小间隙(2mm)自体静脉桥接缝合坐骨神经时,近端坐骨神经达到其1/2以上比例时再生神经数、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与原有神经直接吻合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血浆TNF-α、IFN-γ的变化,探讨炎症与慢性非瓣膜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45例住院患者分为持续性非瓣膜心房颤动组(NVAF组)24例,对照组(非房颤组)21例。检测其血浆TNF-α、IFN-γ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VAF组TNF-α(0.08±0.04和0.10±0.02)、IFN—γ(0.10±0.02和0.13±0.02),(均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者呈直线相关关系。结论:炎症反应参与慢性非瓣膜,22房颤动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背景:移植肝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是影响肝移植后胆道功能恢复的因素之一,调控基因bcl-2/bax可能对胆管上皮细胞的生存起到决定作用。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baxmRNA表达的变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动物实验,细胞形态学观察,于2008-02/08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3组:供肝冷保存1h组40只,冷保存12h组40只,对照组20只。 方法:供肝冷保存1,12h组,组内随机配对,体质量相对较轻的大鼠做为供体,供肝置于4℃器官保存液中,分别保存1、12h后行原位肝移植,对照组只行开、关腹手术。在“两套袖法”基础上,以“支架法”建立动脉化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受体肝总动脉采用改良“支架法”进行端端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移植后1,3,7,14d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及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胆管h皮细胞内bcl-2mRNA和baxmRNA的表达。 结果:保存1h组移植后1,3d可见轻度胆道损伤的血清学及病理学表现,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4.62±0.23)%,(3.42±0.22)%,(2.91±0.23)%,(2.87±0.16)%,且在移植后7d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保存12h组移植后1,3,7d,胆汁郁积征象明显,伴有严重的胆管损伤病理学改变,且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保存1h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51±0.33)%,(8.52±0.36)%,(3.51±0.27)%,(2.91±0.28)%。在移植后各时相点,保存1h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内bcl-2 mRNA/bax mRNA比值分别为(1.12±0.12)%,(1.34±0.13)%,(1.51±0.14)%,(1.60±0.15)%,在移植后7d即接近对照组水平,而保存12h组则为(0.90±0.08)%,(0.79±0.02)%,(1.36±0.12)%,(1.59±0.14)%,在移植后7d仍明显低于保存1h组和对照组,且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负相关(P=0.029)。 结论:冷保存时间延长导致胆道功能严重损伤,导致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内bcl-2 mRNA/bax mRNA下调,促进移植后早期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球囊损伤犬颈动脉模型观察曲尼司特对颈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9只犬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5)及曲尼司特干预组(50mg·kg^-1,n=4),颈总动脉损伤前2周及术后4周进行分组干预。通过测定血浆AngⅠ及AngⅡ水平、糜酶(chymase)mRNA表达水平、颈动脉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阳性率及颈动脉各层厚度观察曲尼司特对犬颈动脉损伤后狭窄的作用。结果:两组血浆AngⅠ、AngⅡ水平及颈动脉外/中膜厚度无明显改变(P〉0.05);但曲尼司特组较对照组的糜酶mRNA表达(A值分别为0.425±0.114比0.708±0.083)、颈动脉各层PCNA阳性率(内膜:0.45±0.05比0.57±0.12,中膜:0.54±0.05比0.61±0.02,外膜:0.25±0.10比0.36±0.08)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518±0.044比0.576±0.028)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曲尼司特通过糜酶途径对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再狭窄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全身及足局部护理,足溃疡面均给予西药湿敷;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口服中药汤剂,足溃疡面中药制剂湿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治愈时间(17.7±6.5)d;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愈时间(23.4±7.5)d。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加强护理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舒适护理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6—12月,我院内镜室工作人员对53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03例,均因便血、便秘、腹痛、腹泻等原因预行结肠镜检查。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男34例、女19例,年龄8—91(57.47±14.48)岁;对照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11~90(56.17±15.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对造口护理的迫切需求,构建医院-家庭-医院护理的新模式,改善居家肠造口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方法 将60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行进培训,指导患者居家护理 N 次,比较两组患者DET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我院延续性居家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DET评分 (0.137±0.082)分低于对照组(1.51±1.247)(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88.45±6.75)分高于对照组 (77.54±6.65)分(P<0.05);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由10%降低至3%,我院造口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N+1护理模式应用于居家肠造口病人有利于提升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状况,为制订护理策略提供依据,以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对89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AQ5个方面的得分程度有所不同,以心绞痛发作频繁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得分最高,活动能力受限情况、治疗方法满意程度得分相对较低,疾病主观感受程度得分最低,此5项得分依次为(95,96±14,52)分,(91.35±15.68)分,(82,09±9,80)分,(81.05±10.28)分和(56.27±11.12)分。结论冠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不同层次方面的改善程度不同,提示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以进一步全面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