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医络病学说与肺间质纤维化病机关系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间质纤维化 (肺纤维化 ) ,是由原因不明或已知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是呼吸系统的难治病。肺纤维化是西医病名 ,在中医古典文献中并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名称。对于本病的病证归属及病机、治法中医界认识不一。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观察 ,认为中医学“络病学说”在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中医络病学说与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关系简述如下 ,与同道们共同探讨。1 中医络病学说的渊源与内涵1 1 络病学说的渊源中医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一门独特的学说 ,通常所言“久病入络”理论可以认为是络…  相似文献   

2.
浅谈肺痹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虽然《内经》已提出“肺痹”病名,但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有关“肺痹”的论述却较少,建国后编写出版的中医内科教材及相关中医书刊也很少涉及本病,有关“肺痹”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均不多。笔者通过搜集古文献有关“肺痹”的论述,探讨其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对其研究打  相似文献   

3.
阐述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痿)的中医病名来源,分析其产生的病因病机。回顾相关文献及近代医家经验,董瑞提出从补肺生肌通络为原则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中医"肺痿"病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肺阴虚为主,痰瘀毒损伤肺络为标。并创立"珠及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肺间质纤维化从络病辨治探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崔红生  邱冬梅  武维屏 《中医杂志》2003,44(12):946-947
探讨肺间质纤维化与中医络病学说关系.提出肺络痹阻是肺间质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特点,“肺痹”与“肺痿”反映了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阶段,分期论治、活血化痰通络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5.
肺纤维化是一种渐进性的致死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且发病日趋上升,但目前对肺纤维化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近年来临床报道显示,中医辨证与辨病结合组方用药能提高疗效且副作用小,因此寻求有效的中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原有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肺纤维化发病机制,认为肺纤维化基本病机为“肺肾虚损,痰瘀阻络”,以“活血化瘀,祛痰理肺,畅利气机”为治则组成化瘀理肺方,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化瘀理肺方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肺痹、肺痿与肺纤维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难点之一。现代多数学者根据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及病机变化认为该病归属于中医的肺痿和肺痹,而主张肺痿、肺痹二元论治。文章从肺痹、肺痿与肺纤维化的病名和理论源流上探讨其证的病因病机;并从中医理论辨析肺痹、肺痿与肺纤维化的辨证治疗规律,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依据。肺纤维化是多种肺疾病发展到晚期的常见病理变化,其中医病理学特征是气阴亏虚、血络瘀阻。因此,应以养肺活血为基本大法。养肺活血法融补肺、益阴、活血为一体,具有补气养肺、滋阴润燥、行血通络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肺纤维化是以弥漫性肺泡单位慢性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类疾病.此病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晚期可发生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最后可发展为呼吸衰竭.进行性呼吸困难是特发性肺纤维化最突出的症状,伴有干咳或咯痰、体力活动后气短,这与中医学的“肺痿”、“肺痹”有一定的联系.笔者结合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就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名归属的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天嵩  韩镭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0):452-454
肺纤维化是一组病因各异、表现相似的疾病谱 ,是多种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最终转归 ,在晚期多引起心 /肺功能衰竭而死亡 ,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因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临床治疗效果欠佳。近 10年来 ,不少学者尝试用中医药治疗本病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本文就相关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中医病名归属在中医传统著述中 ,没有与肺纤维化完全相对应的病名 ,但多数医家根据临床表现而将其归为“喘证”〔1、2、3〕、“痰饮”〔3〕、“咳嗽”〔1、2、3〕、“肺痿”〔4、5〕、“肺胀”〔2〕、“肺痹”〔6、7〕、“短…  相似文献   

9.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辨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刚 《光明中医》2010,25(10):1753-1754
探讨了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名归属,以症状命名应为"短气"症,若从病因病机角度出发则可归为"肺痹"、"肺痿"范畴。认为"肺肾亏虚、痰瘀阻络、肺失宣降"为肺间质纤维化基本病理机制。肺纤维化脏腑病位在肺,但与脾、肾、肝、心、大肠等脏腑功能息息相关。指出肺间质纤维化属典型络脉病变,其主要治则包括补益肺气、健脾化痰、补肾纳气、活血化瘀、通络消积、宣降肺气等,简要介绍了各治则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因不明,发病机制是亟需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肌成纤维细胞被认为是肺纤维化病变的"核心效应细胞".结合现代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认为"毒损肺络"是对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病邪、病性、病势、病位特点的高度概括,痰瘀浊邪,深伏肺络,由浊转毒,影响络中气、血、津、液的运行与渗灌,肺络是肺系之体、用的重要载体,初起肺络...  相似文献   

11.
论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理学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肺间质纤维化 (肺纤维化 ) ,又称间质性肺病 ,是多种肺疾病或肺损伤发展到晚期的一种常见的病理变化。肺纤维化系现代医学病名 ,在中医传统著述中 ,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名称 ,由于本病以咳嗽、咯痰、呼吸迫促为主要临床表现 ,又往往具有慢性经过或多年缓解的病理过程 ,故一般将其列入“肺痿”、“咳嗽”、“喘证”、“肺胀”等门中。肺纤维化发病原因种类繁多 ,病理演变错综复杂 ,病证性质虚实并见。笔者在参研古代文献和现代报道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体会 ,对其中医病理学特点分析如下。1 邪盛正衰 ,慢性消耗 ,是肺间质纤维化的起始原因1 .…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病因病机的分析,认为其病因为外邪或内伤引动肺络虚火,从阳化热,病机为“肺热”、“络瘀”;并结合其病因病机,探究归纳《温病条辨》中清络法和中药复方清络饮在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时的理论基础,为临床中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改善患者症状提供新方法,为肺络病证治体系构建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总结名老中医邱志楠教授学术经验,指出肺纤维化中医病名属于肺痹范畴,治疗上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同辨证治疗,同时也应结合早期(肺泡期)与后期(纤维化期)不同分期论治;提倡中医早期介入治疗;认识到伏邪入络贯穿疾病病机全程,善于运用虫类药治疗;并创制天龙喘咳灵胶囊,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本文从肺损络伤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与治疗,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以肺络为中心,气、血、津液代谢异常所致肺损络伤合并脾肾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治疗上调气以治其本,活血通络、养阴润燥以治其标,重用虫类药搜剔络邪,重视脾肾脏腑功能,以期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肺纤维化是西医病名,中医多以"肺痹""肺痿""络病"论治。其病机性质总属本虚标实,病因多由外感毒邪、情志所伤、房劳酒伤或体质易感,正气本虚,致痰、瘀、毒等病理产物蓄积。病变初期以邪痹肺络为主,后期以肺肾亏虚为主。中医保守治疗肺纤维化优势明显,临床应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遣方用药,以内服中药为主,辅以针灸、康复等联合治疗。患者个人应慎起居、适饮食、调畅情志,固护正气。  相似文献   

16.
张桂才  周贤梅 《光明中医》2013,(12):2463-2464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突出临床表现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病理改变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1].其预后甚差,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至今仍然没有有效的药物能逆转IPF的自然过程及终末结局[2].在中医传统著作中,没有与IPF完全相对应的病名,但有关本病症状的描述可见于"肺痿"、"肺痹"、"喘证"、"咳嗽"、"肺胀"、"痰饮"等疾病中.我们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及过程,通过临床实践,对IPF的基本病机有了一定认识,  相似文献   

17.
全面叙述了几千年祖国医学对肺痿的详述的论述,并指出了肺纤维化与中医“肺痿”的共同点,即肺纤维化应归属于中医的“肺痿”。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病毒性肺炎,肺纤维化患者为高度易感人群。肺纤维化合并新型冠状的病毒感染,其病因为“湿温疫毒”,肺肾亏虚、湿阻血瘀肺络为其基本的病机,补益肺肾、清热祛湿化瘀通络为其主要治则,“补肾活血方”可成为有效的基础处方,在实际临床中仍需辨证论治,化裁加减应用。以期为中医防治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肺间质纤维化辨治四要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崔红生  王琦 《新中医》2004,36(10):3-4
在肺间质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辨治过程中,不容忽视四个关键性因素为:继发性肺纤维化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毒损肺络”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肺痹与肺痿的辩证关系以及通补肺络法的灵活运用。正确处理这些要素,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肺功能的下降、降低死亡率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扎实的中医历史文献和当代文献依据与学理论辩肺痿/肺纤维化病名对应的正确性,为中医药(含针灸)介入难治性重大病种肺纤维化治疗的下一步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思辨性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系统归纳法追溯历代相关著名医家论述,再引据当代文献,进行论辩,把握其主要的学术精髓,廓清杂说,厘定实据,统一认识。结果:得出在既往中医学者所使用的病名对应中,只有"肺痿"一名与"肺纤维化"最为相侔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