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ERCC1)、乳腺癌易感染基因1(BRCA1)、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达与铂类标准化疗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共入选Ⅲ、Ⅳ期NSCLC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接受至少2周期的化疗,以GP、NP、TP方案为主。ERCC1、BRCA1及RRM1表达水平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对患者化疗后的疗效与ERCC1、BRCA1、RRM1表达水平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80例患者中,ERCC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有效率分别为28.8%、71.4%,BRCA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0.0%、57.5%,RRM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0.2%、70.4%,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RCC1、BRCA1、RRM1均阴性表达者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66.1%vs31.8%,P均<0.05)。结论 ERCC1、BRCA1、RRM1表达不同可能是化疗方案中铂类药物敏感性差别的重要因素,可能为临床NSCLC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RRM1)表达在含铂方案化疗中所起的指导作用.方法 80例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接受2周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法检测ERCC1、RRM1表达,并均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疗效根据WHO标准确定,CT增强扫描显示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者为有效或稳定,而扫描显示进展者为无效.结果 80例NSCLC患者:ERCC1、RRM1均低表达(A组)25例中20例有效,有效率为80.0%,ERCC1低表达、RRM1高表达(B组)23例中14例有效,有效率为60.9%,ERCC1高表达、RRM1低表达(C组)20例中10例有效,有效率50.0%,ERCC1、RRM1均高表达(D组)12例中4例有效,有效率3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P<0.05),且A组疗效明显高于其他3组,B、C组亦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RCC1、RRM1检测对NSCLC新辅助化疗方案选择有指导意义,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于NSCLC外科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及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检测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观察疗效差异,以期对个体化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的肿瘤细胞进行ERCC1及RRM1基因的联合检测。入组患者按照1∶2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基因型组根据ERCC1及RRM1的表达情况分为4组进行个体化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4例患者,总体有效率为44.2%,对照组有效率为37.5%,基因型组有效率为47.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基因型组中ERCC1阴性组有效率(56.7%)高于ERCC1阳性组(37.9%),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各组间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RCC1低表达患者中使用个体化治疗可获得更高的有效率,而ERCC1高表达患者可能意味着对铂类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从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化疗的铂类、吉西他滨、微管类药物中,选择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耐药基因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进行联合检测,了解中国NSCLC患者上述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联合表达的分子亚型分布规律,为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NSCLC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第307医院1994年6月至2007年8月间初治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共105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手术标本中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蛋白表达,分析ERCC1、RRM1、classⅢβ-tubulin蛋白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共表达规律以及与患者临床特征、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105例NSCLC癌组织中ERCC1表达阳性率为43.8%(46/105),RRM1阳性表达率达83.8%(88/105);class Ⅲβ-tubulin蛋白阳性表达率达83.8%(88/105)。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蛋白共表达规律可见: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表达患者共41例,占39.05%;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表达患者共37例,占35.19%,两者所占比例最高。生存分析显示: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表达患者,辅助化疗组较单纯手术组MST有延长趋势(P=0.198),而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与之相反(P=0.193)。结论 NSCLC患者耐药基因的高表达不容忽视,尤其共表达规律显示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基因型的患者可能不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因此开展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非小细胞肺癌RRM1(核苷酸还原酶1)、ERCC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的表达及对含铂化疗方案预后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取原发病灶与转移淋巴结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其RRM1、ERCC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所选患者进行随访,了解RRM1、ERCC1的表达及对含铂化疗方案预后的影响。结果原发病灶RRM1、ERCC1的阳性表达比转移淋巴结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含铂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RRM1、ERCC1的阴性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比阳性表达者长,且中位疾病进展期也比阳性表达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RM1、ERCC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进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同时非小细胞肺癌RRM1、ERCC1的阴性表达对含铂化疗方案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6.
国产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7例不能手术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奈达铂80~100mg/m2,静脉滴注,d1,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d1、d8、d15,28 d为1个周期,用药3个周期后进行评价,并观察同期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结果:奈达铂组27例,CR 1例,PR 10例,NC 11例,PD 5例,总有效率(CR PR)为41%(11/27),顺铂组总有效率43%(15/35);中位生存时间奈达铂组6.6个月,顺铂组6.7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奈迭铂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74%,但Ⅲ~Ⅳ度下降为30%,其次是消化道反应,未发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周围神经毒性等.结论:国产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疗效相当,但毒副反应减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国产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7例不能手术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奈达铂80~100mg/m2,静脉滴注,d1,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d1、d8、d15,28天为1个周期,用药3个周期后进行评价,并观察同期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结果:奈达铂组27例,CR1例,PR10例,NC11例,PD5例,总有效率(CR+PR)为40.7%(11/27),顺铂组总有效率42.9%(15/35);中位生存时间奈达铂组6.6个月,顺铂组6.7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奈达铂主要毒副反应的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74.1%,但Ⅲ~Ⅳ度下降为29.6%,其次是消化道反应,未发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周围神经毒性等。结论:奈达铂联合国产吉西他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疗效相当,但毒副反应减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ERCC1表达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1,ERCC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含铂类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56例,均为Ⅲb、Ⅳ期患者。所有的患者经皮肺穿刺或经纤支镜活检病理证实为NSCLC。化疗前利用RNA提取技术及RealtimeRT-PCR技术对其组织学标本进行ERCC1 mRNA相对定量分析。患者分别给予4~6个周期的含铂类方案化疗(吉西他滨/顺铂、紫杉醇/顺铂方案),对患者化疗后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及化疗后反应率(response rate,RR)进行评估。结果:56例患者活检标本的ERCC1 mRNA相对于内控管家基因GAPDH mRNA表达的平均表达水平为6.1×103。以ERCC1 mRNA表达水平≥6.1×103的22例患者作为高表达组,以ERCC1 mRNA表达水平<6.1×103的34例患者作为低表达组。高表达组患者化疗后RR、OS及TT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含铂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1(ERCC1)和乳癌易感基因1(BRCA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50例NSCLC病人含铂新辅助化疗前后ERCC1、BRCA1的表达。结果 ERCC1主要在细胞核表达,细胞浆有少量表达;BRCA1在细胞核表达。含铂新辅助化疗前ERCC1、BRCA1阳性表达率为48.00%、64.00%,化疗后为68.00%、80.00%,化疗前后二者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657、-3.083,P〈0.01)。ERCC1、BRCA1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41.67%、40.63%,表达阴性者为73.08%、88.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55、11.016,P〈0.05、0.01)。结论含铂新辅助化疗可影响NSCLC组织中ERCC1、BRCA1的表达,从而影响肿瘤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皮血管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82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使用恩度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B组患者使用吉西他滨治+顺铂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毒副作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两个周期治疗后评估疗效,其中A组患者有效率为42.1%,B组为2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毒副作用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恩度联合GP方案化疗较单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更为显著,且无严重的毒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1(ERCC1)和乳癌易感基因1(BRCA1)的表达以及新辅助化疗对两者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110例NSCLC组织(50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60例行常规手术而术前未经化疗)ERCC1、BRCA1的表达。结果ERCC1主要在NSCLC组织细胞核表达,细胞浆有少量表达,总阳性表达率为59.09%。BRCA1在细胞核表达,总阳性表达率为74.55%。ERCC1、BRCA1表达强度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u=-1.557~-0.032,H=0.003~3.151,P〉0.05)。新辅助化疗组ERCC1、BRCA1总阳性表达率为68.00%、80.00%,单纯手术组为51.67%、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365、-3.011,P〈0.05)。ERCC1与BRCA1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0.264,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影响NSCLC组织中ERCC1、BRCA1的表达,从而影响肿瘤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在肿瘤化疗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1(RRM1)、程序化死亡因子5(PDCD-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近期疗效评价及预测价值。方法纳入126例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接受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6例)作为研究组,同时将上述患者肺癌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并根据放疗后近期疗效情况将研究组分为完全缓解组(61例),部分缓解组(36例),未缓解组(29例)。比较各组RRM1、PDCD-5及VEGF表达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RRM1、PDCD-5及VEGF对NSCLC患者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RRM1、PDCD-5、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完全缓解组及部分缓解组RRM1、PDCD-5、VEGF阳性表达率及阴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完全缓解组及部分缓解组RRM1、PDCD-5、VEGF阳性表达率较未缓解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分化程度(低、中分化)、RRM1、PDCD-5及VEGF阳性为影响NSCLC患者放疗后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RM1、PDCD-5及VEGF单项及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705、0.798、0.938,各指标曲线下面积以联合检测最高。结论 NSCLC患者放疗后近期疗效与RM1、PDCD-5及VEGF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应对其指标进行监测对该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长春瑞滨、多西他赛或吉西他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别接受长春瑞滨+顺铂、多西他赛+顺铂和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的114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3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35.71%、39.39%、35.9%。副反应以骨髓抑制常见,白细胞减少3级以上者3组分别为26.2%、33.3%、23.1%,3级以上的血小板减少及贫血在全组病例发生率分别为5.26%、0.88%。结论年龄不是含铂双药化疗的禁忌,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接受含铂的双药方案化疗,并能取得一定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入选病例均为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共80例,分为两组:第一组50例,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第二组30例,单纯GP方案。结果第一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4例,总有效率(CR+PR)48%;第二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3例,总有效率43.33%,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减毒增效,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何朗  郭翠华  别俊  付曦  李光明 《华西医学》2011,(7):1059-1062
目的 剪切修复偶联因子1(ERCC1)是核苷酸外切修复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在核酸损伤修复过程和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存活蛋白(Survivin)属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之一.研究中初步探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RCC1和Sur...  相似文献   

16.
DG及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DG方案)和多西紫杉醇+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不可手术的Ⅲb/Ⅳ期NSCLC患者125例,DG组65例,DP组60例。DG组:多西紫杉醇100㎎/㎡,d1;吉西他滨1 100㎎/㎡,d1、8。DP组:多西紫杉醇100㎎/㎡,d1; 顺铂80㎎/㎡,d2。对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有效率DG组为46.2%,DP组为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G组和DP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4月和11.7月,一年生存率为50.8%和46.7%,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毒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胃肠反应为主,可耐受。DP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腹泻较DG组严重(P﹤0.05)。其他毒副反应相似。结论 DG方案和DP方案治疗晚期NSCLC均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DG方案毒副反应较DP方案更少、更轻,可作为晚期NSCLC较理想的化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