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术前术中注意事项。方法:2010年5月至12月,采用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骨折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0~54岁,平均37岁;车祸伤5例,重物压伤5例,高坠伤6例。单纯前环骨折1例,前后环均骨折15例,其中骶髂关节脱位6例,骶骨骨折9例(均未累及骶管)。根据Tile分型:C型15例,B型1例。观察内容包括螺钉置入时间,螺钉置入准确率,术中失血量,神经、血管、脏器损伤情况,术后骨折复位情况等。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固定方法包括骶髂螺钉固定、耻骨支空心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空心钉固定。16例患者中单纯骶髂螺钉固定4例;骶髂螺钉固定、耻骨支空心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空心钉固定2例;骶髂螺钉固定及耻骨支空心钉固定8例;单纯行耻骨支空心钉固定2例。结果:置入螺钉36枚,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约20min,术中出血10~20ml。术后骨盆X线片及三维CT显示,所有骨折良好复位,螺钉无错误置入。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及固定失败;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及其他脏器损伤。结论: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固定可靠、无须输血等优点,能很好地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但是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应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骶髂螺钉微创固定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计算机辅助导航下微创行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10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6~58岁,平均41岁;交通事故伤4例,重物压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楼道摔伤1例。均伴有其他脏器损伤或其他部位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计算机辅助三维导航下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10例患者皮肤切口长1~2cm,术后骨盆X线片及三维CT示骨折均获良好复位,螺钉植入位置精确。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无神经、血管及其他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导航系统用于骶髂螺钉固定,创伤小、术中失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更加微创精准。  相似文献   

3.
黄光平  戢勇  赖伟  唐旭  吴国勇  田鹏  项舟 《中国骨伤》2014,27(4):345-348
目的:探讨在C形臂X线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微创固定治疗骨盆前后环骨折的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C形臂X线透视下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前后环不稳定骨折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2~58岁,平均41岁;车祸伤11例,高处坠落伤8例.单纯前环骨折3例,前后环均骨折16例,其中骶髂关节脱位9例,骶骨骨折7例,髂骨骨折2(1例累及骶管).根据Tile分型:C型15例,B型4例.观察内容包括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骨折复位情况、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等,固定方法包括骶髂螺钉固定、耻骨支空心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空心钉固定.结果: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8例,不满意复位1例.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发生.根据Majeed功能评价:优12例,良6例,可1例.结论:C形臂X线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固定可靠、无须输血、可以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能很好地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但是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应有充分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DayⅡ型骨盆新月型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6年7月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4例DayⅡ型骨盆新月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17~65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盆骨折Tile分型:B型8例,C型6例。13例伴骨盆前环骨折,其中耻骨上下支均骨折8例,耻骨上支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1例,耻骨联合分离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72 h,平均16 h;伤后至手术时间3~8 d,平均5 d。术后根据Matta评价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功能评价。结果总手术时间35~95 min,平均55 min;术中累计C臂X线机透视时间3~8 min,平均5 min;术中均无神经损伤及盆腔脏器损伤等发生。术后2 d行X线片检查显示各有2例垂直移位及轻度旋转移位未完全纠正。术后3 d行CT检查,发现2枚耻骨联合螺钉突破闭孔骨皮质;所有耻骨支螺钉均未进入髋臼,1枚耻骨上支螺钉突破耻骨上支后侧骨皮质;1枚髂骨后柱螺钉突破髂骨内侧骨皮质;但均未引起临床症状。1例出现耻骨联合处伤口感染,经更换敷料2周后伤口愈合;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复位按Matta评价标准评价,获优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2.9%。术后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在术后4个月内愈合,术后6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功能。3例患者劳累或行走时骶髂部轻微疼痛,轻度跛行;1例平卧时有髂后部疼痛不适感。随访期间无螺钉松动、断裂等内固定失效发生。末次随访时按Majeed功能评分评价临床功能,获优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5.7%。结论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DayⅡ型骨盆新月型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骨盆环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C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骨盆前、后环微创内固定在骨盆C型骨折治疗中的可行性、技术要点以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选择经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9~68岁,平均43.6岁。骨折按Tile分型:C1型14例,C2型3例,C3型1例。耻骨骨折合并同侧骶骨骨折12例,耻骨骨折合并同侧骶髂关节脱位2例,双侧耻骨骨折合并单侧骶骨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3例,双侧耻骨骨折合并双侧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例。观察结果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腰骶神经及髂血管损伤情况、骨折复位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伤口Ⅰ期愈合,无感染、深静脉血栓、腰骶神经及髂血管损伤、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根据Matta复位标准,优14例,良3例,可1例。1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16.7个月。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15例,良1例,Majeed评分92.13±5.44。结论:骨盆前环损伤选择经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重建接骨板内固定,骨盆后环损伤选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C型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临床操作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DayⅡ型骨盆新月型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6年7月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4例DayⅡ型骨盆新月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17~65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盆骨折Tile分型:B型8例,C型6例。13例伴骨盆前环骨折,其中耻骨上下支均骨折8例,耻骨上支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1例,耻骨联合分离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72 h,平均16 h;伤后至手术时间3~8 d,平均5 d。术后根据Matta评价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功能评价。结果总手术时间35~95 min,平均55 min;术中累计C臂X线机透视时间3~8 min,平均5 min;术中均无神经损伤及盆腔脏器损伤等发生。术后2 d行X线片检查显示各有2例垂直移位及轻度旋转移位未完全纠正。术后3 d行CT检查,发现2枚耻骨联合螺钉突破闭孔骨皮质;所有耻骨支螺钉均未进入髋臼,1枚耻骨上支螺钉突破耻骨上支后侧骨皮质;1枚髂骨后柱螺钉突破髂骨内侧骨皮质;但均未引起临床症状。1例出现耻骨联合处伤口感染,经更换敷料2周后伤口愈合;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复位按Matta评价标准评价,获优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2.9%。术后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在术后4个月内愈合,术后6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功能。3例患者劳累或行走时骶髂部轻微疼痛,轻度跛行;1例平卧时有髂后部疼痛不适感。随访期间无螺钉松动、断裂等内固定失效发生。末次随访时按Majeed功能评分评价临床功能,获优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5.7%。结论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DayⅡ型骨盆新月型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O臂导航与C臂导航辅助下经皮加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DenisⅡ区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21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的46例DenisⅡ区骶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9例采用O臂导航系统(O臂导航组)、27例采用C臂导航系统(C臂导航组)辅助下经皮植入加长骶髂螺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盆骨折Tile分型、合并伤发生情况以及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导航辅助系统准备时间、每枚骶髂螺钉植入时间及X线透视时间、螺钉位置准确性、骨折复位质量及愈合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骨盆功能。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与C臂导航组相比,O臂导航组术中导航辅助系统准备时间、每枚螺钉植入时间与X线透视时间均缩短(P<0.05),且螺钉位置准确性及骨盆复位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螺钉植入时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2.0个月。影像学复查示,两组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组间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5G技术的骨科机器人远程导航辅助植入经皮骨盆通道螺钉固定骨盆及髋臼骨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2021年1月—12月,采用基于5G技术的骨科机器人远程导航辅助植入经皮骨盆通道螺钉治疗15例骨盆和/或髋臼骨折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20~98岁,平均52.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高处坠落伤6例,摔伤2例,重物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32 d,平均10.9 d。单纯骨盆骨折8例,单纯髋臼骨折2例,骨盆及髋臼均骨折5例。骨折分型:骨盆骨折Tile B2型7例,B3型2例,C1型1例,C2型3例;髋臼单侧前柱骨折4例,双侧前柱骨折2例,前壁骨折1例。记录术中螺钉规划时间、导针置入时间及有无不良事件发生,收集患者术后5 d内CT图像评价螺钉位置准确性,以及术后5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植入经皮骨盆通道螺钉36枚,其中骶髂螺钉20枚、LCⅡ螺钉6枚、前柱螺钉9枚、髋臼顶螺钉1枚;螺钉位置准确性评价获优32枚(88.89%)、良4枚(11.11%),无螺钉穿透皮质骨。螺钉规划时间为4~15 min,平均8.7 min;导针置入时间3~10 min,平均6.8 min。2例存在术中通信延迟问题,但均未影响手术进程,未出现严重术中不良事件。术后5 d内均未出现延迟性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无需再次手术翻修。结论 基于5G技术的骨科机器人远程导航辅助植入经皮骨盆通道螺钉固定骨盆和髋臼骨折准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后路内固定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椎体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应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胸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椎体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57岁,平均35.5岁;骨折部位:T11 3例,T12 11例,L1 14例,L2 2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3例,D级7例,E级15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 36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120枚椎弓根螺钉中,0级螺钉110枚,Ⅰ级螺钉8枚,Ⅱ级螺钉2枚。螺钉优良率为98.3%,无出现Ⅲ级螺钉。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椎管内占位、椎体高度比值及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随访术后Cobb角丢失<1 °,椎体前缘高度丢失<2 mm,无断钉及内固定松动现象。结论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椎体人工骨植骨可以增加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是一种理想的内置物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10.
空心钉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环损伤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空心钉固定骨盆环损伤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对48例不稳定骨盆环损伤患者,分别行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按Tile分型:B1型4例,B2.1型8例,B2.2型10例,B3型4例,C1型11例,C2型7例,C3型4例。39例前后环损伤均固定,4例仅固定前环损伤,5例仅固定后环损伤。以术前骨盆的三位x线片(前后位、入口位及出口位)及CT片判断骨盆的稳定性及移位情况,术后以x线片及CT片评估复位情况及螺钉位置准确性。结果:手术时间15~95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15~150ml,平均60ml,术中及术后无输血。48例患者共植入空心钉157枚,每人2~8枚,平均3.3枚。术后行骨盆CT检查42例(共植入135枚空心钉),发现123枚空心钉位置准确,占91.11%;7枚空心钉因偏向或超长而侵入盆腔或髋臼(但均〈0.5em);5枚位置偏差干扰骶管或骶孔,但均未引起任何症状。随访8~49个月,平均13个月,45例患者骨盆环移位复位满意,所有骨折均Ⅰ期愈合。40例恢复原工作,4例末次随访时尚处康复期,其余4例因坐骨神经损伤或下肢截肢而不再工作。参照Lindahl改良的骨盆损伤后功能评定标准,优35例,良10例,可3例,平均得分78.7分。结论:在对骨盆环及其毗邻血管神经的解剖结构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结合良好的透视引导,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环损伤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环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1—2016-04诊治45例(113处)骨盆环骨折脱位;均于伤后3~10 d行经皮微创技术置入骶髂关节螺钉,评价其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复位丢失情况,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3个月。1例术后出现骶神经损伤症状,经取出内固定后症状消失。末次随访疗效按照Majeed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3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3.3%。所有患者均无内固定脱落及折断。结论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环骨折脱位较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优良、切口美观、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卧床时间短、功能复恢情况良好等优点,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髋臼骨折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对髋臼骨折采用经皮或有限切开复位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对17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一般情况采取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髋臼前后柱螺钉固定.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19~66岁,平均45.6岁.所有固定柱的空心螺钉均在导航系统指导下置入.术后第2天开始下肢功能锻炼.计算平均置入1枚髋臼前后柱螺钉所需时间、透视次数及新鲜髋臼骨折手术出血量. 结果 本组患者共置入29枚螺钉,平均置入1枚螺钉所需时间为34min,透视次数为29次.新鲜骨折中示切开复位患者出血量低于50 mL,有限切开复位患者出血量平均为350 mL.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0个月.按照Matta功能评分平均为16.1分,优良率为82.4%.按照Matta放射评分优良率为941%.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发生. 结论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对髋臼骨折实施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的微创治疗,疗效满意,同时大大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D导航下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Tilt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解放军武汉总医院骨科应用3D导航技术微创(经皮或小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中老年Tilt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性15例(42.9%),女性20例(57.1%);年龄45~73岁,平均(57±4)岁。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2.1型23例,B2.2型9例,B3型3例。其中,单侧耻骨支骨折32例,双侧耻骨支骨折3例;骶骨骨折:DenisⅠ区23例,DenisⅡ区12例。记录手术切口、置钉时间、置钉出血量,根据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Majeed骨盆骨折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9±1.9)个月;手术切口长约1~4 cm,平均(2.7±1.5)cm;每枚螺钉置入耗时20~38 min,平均(29.4±1.7)min;置入每枚螺钉的出血量较少,无法计算。骨盆前环复位质量根据Matta标准评定,优27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8.6%。骨盆后环复位质量根据Matta标准评定,优27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1.4%。末次随访根据Majeed骨盆骨折功能评分,优23例,良6例,可6例,优良率82.9%。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长期疼痛、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异位骨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结论3D导航下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Tilt骨盆骨折精准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可选择的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耻骨联合浮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8例耻骨联合浮动损伤患者资料,男31例,女17例;年龄20~61岁,平均36.5岁;车祸伤35例,坠落伤8例,挤压伤5例。骨盆骨折AO分型: B型13例,C型35例。其中45例合并骨盆后环骨折,14例合并髋臼骨折,17例合并四肢骨折,11例合并胸腹部损伤,6例合并泌尿生殖系统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25 d,平均7 d。骨盆前环固定方法:重建钛板固定双侧耻骨支骨折41例,微创空心钉固定7例。同时固定后环损伤41例,其中12例采用骶髂前钢板固定,5例采用骶髂螺钉固定,18例采用髂骨后“M”型板固定,6例采用髂腰固定。结果 4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6周。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其中优21例,良16例,可7例,优良率为84.1%(37/44)。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为65~100分,平均81.5分,其中优30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90.9%(40/44)。术后3天,2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经换药2~3周后治愈;术后5~15 d,平均10 d,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给予低分子肝素等保守治疗1~6个月,平均3.5个月后血栓治愈;术后5~7 d,平均6 d,3例出现耻骨疼痛,给予抗炎止痛药物、理疗等治疗1年后疼痛解除。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脱出、感染及医原性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耻骨联合浮动伤是一类严重的骨盆骨折,多数合并后环损伤,影响骨盆稳定性,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稳定骨盆,有助于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矫形加压解剖接骨板(PSOCAP)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周围骨折或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创伤骨科采用PSOCAP治疗的16例耻骨联合周围骨折或脱位患者资料。男8例, 女8例;年龄(41±19)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B1型3例, B3型2例;C1.2型1例, C1.3型4例, C2型3例, C3型3例。耻骨联合周围损伤类型:耻骨联合分离8例, 耻骨支骨折8例(NakataniⅠ区2例, Ⅱ区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6(11, 53)d, 范围值为4~348 d。耻骨联合周围骨折或脱位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显露、PSOCAP辅助复位、固定, 骨盆后环采用相应手术方法复位固定。记录患者骨盆前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手术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骨盆功能等。结果 1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骨盆前环的手术时间为(58±15)min, 范围值为40~90 min;术中出血量为85(63,150)mL, 范围值为50~250 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 良3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桥接钢板技术治疗真骨盆缘完整的髋臼前柱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分析。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例真骨盆缘完整的髋臼前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Judet-Letournel分型,均为单纯的髋臼前柱不稳定骨折。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2~63岁,平均42.8岁;挤压伤4例,压砸伤3例,高处坠落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9 d,平均9.5 d。术前CT显示髋臼高位前柱骨折,骨盆真骨盆缘完整,骨折端分离均1 cm。所有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微创经皮桥接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9个月,平均14.5个月。依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4例,复位良好3例,复位较差1例。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1.3 min;术中出血量50~120 ml,平均86.2 ml;骨折愈合时间10~19周,平均13.3周。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采用Merle D’Aubigne评分系统评定:优5例,良2例,可1例。8例患者术后均无血管神经损伤、伤口感染、术中大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桥接钢板技术治疗真骨盆缘完整的髋臼前柱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良好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透视导航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适应证及方法 ,初步评估手术效果. 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收治16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Tile分型:B2型2例,B3型3例;C2型8例(2例合并髋臼骨折),C3型3例(1例合并髋臼骨折).透视导航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14例26枚螺钉,耻骨支螺钉9例15枚螺钉,耻骨联合螺钉4例4枚螺钉,髋臼前柱螺钉2例2枚螺钉.术后根据影像资料评估螺钉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分别记录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术中透视时间. 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9.6±2.3)d(63~527 d)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7.7±9.7)d.3例患者术后有轻微会阴区及下肢麻木症状,无其他螺钉置入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及CT确认所有螺钉位置均满意.平均每枚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置入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26.39±6.23)、(0.57±0.03)min,(18.20±1.59)、(0.61±0.13)min,(13.70±2.13)、(0.33±0.06)min,(19.40±0.79)、(0.63±0.02)min.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骶髂关节脱位或者骶骨骨折、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是术中透视影像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适应证,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骨盆前环骨折微创治疗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提高对骨盆前环骨折微创治疗的认识。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骨盆前环骨折微创治疗的相关文献,从微创治疗的复位及固定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骨盆复位架可能是骨盆微创复位的有效辅助手段,骨盆前环的固定方法有螺钉固定技术、支架固定技术和钢板固定技术。结论一种固定方式不能适用于所有骨盆前环骨折类型,应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固定方式,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陈旧性骨盆桶柄样Tilt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陈旧性骨盆桶柄样Tilt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自1998年10月~2002年10月,共收治6例由侧方挤压暴力所致的陈旧性TileB2型骨盆桶柄样Tilt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15个月,平均6.5个月。术前损伤骨盆的桶柄侧内旋畸形均大于30°,下肢短缩2~3.5cm,平均2.5cm;骨盆前环Tilt畸形的骨折近端均向后下方旋转移位,耻骨联合陷入会阴。所有患者均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行手术治疗,耻骨上支畸形均沿骨折处原位截骨;骨盆后环畸形经髂骨截骨3例,骶骨外缘截骨1例,骶髂关节切开翻转并植骨融合2例。术中使用重建钢板固定3例,重建钢板联合拉力螺钉固定1例,重建钢板辅以支架固定2例。结果术后随访3~45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愈合,肢体短缩纠正满意。根据Mears的影像评价标准,本组骨盆解剖复位5例,复位满意1例。根据Majeed的疗效评定标准,优5例,良1例。术后出现迟发性坐骨神经损伤1例,未行特殊处理,6周后症状自行缓解。结论骨盆前后环的联合截骨矫形及手术重建,是提高复位质量、纠正桶柄侧下肢短缩及防治远期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4):1312-1315
[目的]探讨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微创切口插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14年5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髋臼前柱骨折患者24例,采取耻骨上支和髂嵴两处小切口,行骨膜下剥离,形成髂骨嵴经髋臼前柱到耻骨支的隧道,根据髋臼前柱正常解剖结构,预折弯重建钢板放入隧道内,在耻骨上支给予2枚螺钉固定,维持髋臼前柱解剖连续性,在髂骨翼处给予3枚左右拉力螺钉,对髋臼前柱骨折端起到加压作用。[结果]随访6~39个月,平均16.9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按照Matta复位标准评定:优19例,良4例,可1例,总优良率95.8%,髋关节功能情况根据改良D,Aubigne-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7%。[结论]髂腹股沟微创入路插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