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患者肝组织中病毒的复制状况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以抗-HCVNS3、抗-HCVNS5单克隆抗体和抗-HBs、抗-HBc多克隆抗体,检测25例尸检肝组织中HCVAg和HBVAg的分布和表达。结果HB-sAg和HCVNS3Ag同时阳性11例,HBsAg和NS5Ag阳性12例,HBcAg和HCVNS3Ag及HCVNS5Ag阳性各10例。几乎所有单标记染色阳性切片,其双标记染色也阳性。感染HCV或HBV的肝细胞各呈灶性、散在或弥散混杂分布,在重叠感染肝组织中,与HBV复制有关的表达类型,如HBsAg膜、浆型和HBcAg浆型以及HCVNS3Ag和HCVNS5Ag的检出例数,同单纯感染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154及0.198,P>0.05)。结论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在重叠感染时,两种病毒在肝组织内可能不存在互相干扰和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存在状况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以抗-HGV NS5单克隆抗体对27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尸检肝组织中的HGV等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27例肝组织中检测出HGV NS5阳性6例(22.2%)。HGV NS5Ag阳性着色颗粒表达于残存的肝细胞胞浆内,阳性细胞呈片簇状分布于汇管区周围。6例中4例重叠有HGV或/和HCV感染,肝组织中  相似文献   

3.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肝组织中 复制状况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以抗-HCV NS3,抗-HCVNS5单克隆抗体和抗-HBs,抗-HBc多克隆抗体,检测25例尸检肝组织中HCVAg和HBVAg的分布和表达。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区献血员HGV与HBV及HCV混合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西安地区献血员中庚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献血员342例血清中的HBsAg和抗-HCV,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检测HGV-RNA。结果发现在西安地区HBsAg与抗-HCV均为阴性的献血员中HGV-RNA,阳性率为3.50%(7  相似文献   

5.
对24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阴性的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的石蜡包埋肝组织,应用PCR-EB法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与ELISA法检测的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乙肝5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血清学乙肝5项均阴性的及HBsAg阴性但其它4项中至少有1项阳性的胆管细胞性肝癌石蜡包埋肝组织中,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9%和45.8%,证实HBsAg血清学阴性者肝组织中仍有HBVDNA存在  相似文献   

6.
对24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阴性的生胆管细胞肝癌的石蜡包埋肝组织,PCR-EB法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与ELISA法检测的血表免疫学标志物(乙肝5项;HBsAg、抗-HBs、HBeAg抗0-HBe、抗-0HBc)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血肖学乙肝5项均阴性的及HBsAg阴性但其它4项中至少有1项阳性的胆和细胞性肝癌石蜡包埋肝组织中,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  相似文献   

7.
柳州市静脉吸毒人群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柳州市静脉吸毒者中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8名静脉吸毒者进行HBsAg、抗-HDV、抗-HDV、抗-HGV的血清学检测。结果:HBsAg、抗-HCV、抗-HDV、抗-HGV的阳性率分别为27.4%、89.4%、49.1%、8.7%,均显著高于自然人群的感染率,并存在不同的重叠感染模式。结论:静脉吸毒者中HBV、HCV、HDV和HGV的感染率和重叠感  相似文献   

8.
树鼩感染丁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以树为对象、建立丁型肝炎病毒(HDV)/乙型肝炎病毒(HBV)实验感染动物模型,为丁型肝炎发病机理和药物筛选提供研究基础。对人工饲养的20只健康成年树 接种HBVDNA阳性血清后HBsAg的转阳率为75%(15只);分别以同时感染(13只)和重叠感染(9只)两种方式接种HBVDNA和HDVRNA阳性血清后,各有8只和6只树 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丁肝抗原(HDAg)和丁肝抗体(抗HD)相继转阳,部分血清或肝内检出HDVRNA,以HDV/HBV阳性树 血清在树 间进行传代感染,可见第二代4只中3只、第三代5只中4只树 的血清HBsAg、HDAg和抗HDV相继转阳,2只第三代感染树 血清中检出HDVRNA,肝内检出HBsAg和HDAg阳性;连续观察16~19个月,经重叠感染成功的4只树 血清HBsAg持续阳性,2只HDAg和抗HD交替出现,1只抗HD持续阳性,提示可发展成慢性HDV感染;感染HDV的树 血清ATL升高,肝组织有类似肝炎样病理变化,与HDV在黑猩猩体内感染结果类似,提示树 可作为HDV感染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酶染色法检查了22例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者肝组织连续切片上的HDAg和HBcAg,同时对照检查了42例乙型肝炎病毒(HBV)单纯感染者肝组织中的HBcAg。结果发现HDAg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肝组织中,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少数细胞肿胀。HBV合并HDV感染者肝组织中的HBcAg细胞核多呈阳性,细胞浆中较少有HBcAg的阳性颗粒。在单纯HBV感染中,可在其胸核及胞浆中同时查到HBcAg的阳性颗粒,HBV合并HDV感染者肝组织中的HBcAg阳性细胞数为6.64±3.60,单纯HBV感染者为8.85±3.7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对HDAg的表达与血清GPT的相关性研究发现,HDAg的阳性细胞数与血清GPT水平有相关性(r=0.432)。表明HDV合并感染后对HBV的复制有抑制作用,HDV的细胞毒作用与肝细胞损伤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HGV-RNA及抗-HGV在庚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采用RT-nested-PCR技术检测HGV-RNA,采用ELISA技术检测抗-HGV。结果:184例肝炎中HGV-RNA阳性率为21.2%(39/184),抗-HGV阳性HGV-RNA阳性率为70.6%(24/34),抗-HGV阴性HGV-RNA阳性率为10.0%(15/150),抗-HGV阳性率为18.5%(34/184),;HGV-RNA阳性抗-HGV阳性率为61.5%(24/39),HGV-RNA阴性抗-HGV阳性率为6.9%(10/145)。作认为:HGV-RNA及抗-HGV的检测均具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可提高HGV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NS5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ang Z  Fang D  Luo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8):598-600
目的了解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抗HGVNS5单克隆抗体对110例血清学病毒标记非甲非戊、乙型及丙型肝炎的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的HGV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HGV的总检出率为327%(36/110),非甲非戊、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1%(4/19)、36%(25/69)及32%(7/22);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及慢性重型肝炎中HGV的检出率为22%(10/45)、43%(20/47)及33%(6/18),不同血清病毒标志组或病理类型之间其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χ2=431,1.52;P>010,P>025)。HGVNS5Ag主要于肝细胞或癌细胞胞浆内表达,阳性肝细胞呈弥漫或大片灶状分布,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染色显示HBsAg或丙型肝炎(HCV)NS3Ag阳性细胞呈单个或小片灶状,多与HGAg阳性细胞位于同一区域内,或在同一肝细胞内表达。结论在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HGV的感染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对60例已排除甲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CV、抗-HEV、抗-HEV-IgM、HDV-Ag、抗-HDV-IgM,抗-HDV、抗-CMV-IgM及抗-EBV-IgM,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CV-RNA。结果表明:13.3%(8/60)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61.7%(37/60)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  相似文献   

13.
动态观察HBV与AFB1诱发树肝细胞癌(HCC)病变过程中肝癌前病变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灶(GGT阳性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ⅠGF-Ⅱ)发生情况,探讨HCC发生的可能机制。实验动物分4组,A组:HBV阳性和摄入AFB1;B组:HBV阳性组;C组:摄入AFB1;D组:空白对照。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活检组织。结果:(1)肝癌前病变GGT阳性灶在各实验组不仅灶数量,而且灶大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双诱癌因素组(A)灶数量明显大于单诱癌因素组(B、C)(P<0.05);(2)实验第15周,即有IGF-Ⅱ阳性表达,在第45周阳性率明显高于第75周(P<0.05);(3)HBV感染组(A,B)动物肝组织中HBsAg阳性率高达92.1%,首次在树肝组织中检出HBxAg,且阳性率达86.5%。提示:HBV与AFB1协同致树HCC;HCC发生早期就有ⅠGF-Ⅱ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sAg,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s;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37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sAg,HBe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分别为17例(45.95%),4例(10.81%),16例(43.24%)和9例(24.32%),而抗-HBs全部阴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BVDNA,18例(48.69%)阳性,非常显著地高于HBeAg检出率(P<0.01).抗-HBe阳性中有7例PCR-HBVDNA阳性.HBV总感染率89.19%.结论:提示原发性肝癌发生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地高辛甙元随机引物法标记HBV-DNA探针,以此探针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肝组织,同时以ELISA法检测血清HBeAg、HBcAb。结果:血清NBeAg阳性率27%(10/37),血清HBV-DNA检出率57.1%(20/3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血清HBcAb阳性率78.4%(29/37),肝组织HBV-DNA检出率83.8%(31/3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血清与肝组织HBV-DNA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血清HBV-DNA检测是较HBeAg更为准确客观反映血液带毒状况的指标。而准确反映肝脏带毒状况的指标是肝组织HBV-DNA检测。当HBeAg阴转,血清HBV-DNA阴性而肝组织HBV-DNA阳性时,需注意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贺州地区重型肝炎中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抗HAV-IgM、HBsAg、HBeAg、抗HCV-IgM、抗HDV-IgM、抗HEV-IgG、抗HEV-IgG、抗HGV-IgG。结果:重肝组病毒检出率有HAV6.79%、HBV77.68%、HCV6.79%、HDV5.36%、HEV32.14%、HGV8.03%,其中HVB+HEV,其病死率高达70%。结论:贺州地区重肝甲~庚型病毒均有不同程度感染,HVB、HEV是主要危险因素,两者重叠感染机率高,预后差;HGV在重肝发病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蚌埠地区戊肝的及戊肝重叠感染乙肝的情况。方法:用ELISA法用405例乙肝患者血清抗-HEVIgG进行检测。结果:在405例乙肝患者中,检出49例抗-HEVIgG(+)阳性率为12.1%,同时可见戊肝的合并感染在急慢性肝炎组中及男女组中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而在黄疸型肝炎中,抗-HEVIgG阳性率与无黄疸型肝炎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结论:HEV与乙肝慢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ELISA法对非肝病组405例和504例肝病患者进行了抗-HCV检测。结果非肝病组抗-HCV阳性率为3.0%(12/405),肝病患者为29.6%(149/504)。证实本区域在非肝病组中存在较高的HCV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肝病患者中HBsAs阴性者的抗-HCV明显高于HBsAg阳性者(P<0.01),且抗-HCV阳性率、HBsAg与抗-HCV双阳性率均随肝病的严重化程度而增加,提示HCV感染在肝病的慢性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且HCV与HBV混合感染对肝病的病程及转归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60例HCC,癌旁肝组织和47例肝硬变组织中HBsAg和IGF-Ⅱ表达进行实验观察,以探讨小多角肝细胞(SPLC)的性质。结果显示,在癌旁肝和肝硬变的SPLC中HBxAg和IGF-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14%和66.67%,其中HBxAg阳性的SPLC中IGF-Ⅱ阳性率为82.14%,而HBxAg阴性的SPLC中IGF-Ⅱ阳性率为32.00%,IGF-Ⅱ的HBxAg了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PCR技术对35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进行检测,旨在研究血清HBV-DNA与血清HBV-M之间的相关性,以确定PCR法检测HBV-DNA的临床意义。并以HBV-DNA为依据进一步考察HBV-M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在HBsAg(+)、HBeAg(+)、抗-HBc(+)病例中HBV-DNA(+)者102例(90.27%),说明HBeAg基本可反应病毒处于复制状态;在137例HBeAg(-)/抗-HBe(+)中,HBV-DNA(+)为68例(49.63%),表明病毒活动并未终止;在抗-HBs(+)14例中,HBV-DNA(+)2例(14.29%),说明抗-HBs出现后仍然可有HBV复制;在HBV-M均阴性的85例中,HBV-DNA(+)23例(27.06%),说明不能单纯依靠HBV-M检测来诊断乙肝,需定期查HBV-DNA或肝活体组织检查HBV-DNA、HBsAg及HBc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