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与蝶窦炎发病情况及追踪观察蝶窦炎的发展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蝶窦炎的发病情况、MR表现及与病期、放疗剂量的关系,追踪观察蝶窦炎的变化及治疗情况。[结果]放疗前蝶窦炎的发病率为14.8%,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1年及2年的发病率分别为31%、31.4%、29.7%,蝶窦炎的发病率与T分期及放疗剂量明显相关。追踪观察显示,大多数病人蝶窦炎在放疗后MR无明显改变,患者也大多无明显症状,少部分病人需要手术治疗。[结论]鼻咽癌病人放疗后蝶窦炎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与病期及放疗剂量相关,临床应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观察58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的鼻窦MRI的改变,并对鼻窦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的发生率为55.2%,放疗后窦炎发生率为87.9%,其中放疗前无鼻窦炎放疗后92.3%患有鼻窦炎。【结论】鼻咽癌患的鼻窦炎的发生率较高,且其发生率与肿瘤的T分期有关,放疗可使鼻窦炎的发病增高。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MRI观察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观察58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的鼻窦MRI的改变,并对鼻窦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的发生率为55.2%,放疗后窦炎发生率为87.9%,其中放疗前无鼻窦炎者放疗后92.3%患有鼻窦炎。【结论】鼻咽癌患者的鼻窦炎的发生率较高,且其发生率与肿瘤的T分期有关,放疗可使鼻窦炎的发病增高。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放射治疗前后鼻窦炎的CT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对127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病人的鼻咽CT进行观察,并对鼻窦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发病率为49%,放疗后鼻窦炎发病率为86%,其中放疗前无鼻窦炎者放疗后72%患有鼻窦炎。放疗后6个月至1年是发生鼻窦炎的高峰期。结论:鼻咽癌患者的鼻窦炎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与肿瘤的T分期、肿瘤的发生部位等因素有关。放疗可便鼻窦炎的发病率增加,谚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放疗前后耳鼻咽喉疾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伊宁 《广西医学》2003,25(6):898-901
目的:调查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耳鼻咽喉疾病的发病率。方法:观察113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前、放疗后半年至3年的耳鼻咽喉临床资料。结果:放疗前有分泌性中耳炎的病人51.33%,鼻窦炎30.97%。放疗后有13种耳鼻咽喉疾病,其中放射性咽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干燥与萎缩性咽炎、放射性鼻炎、鼻粘连的发病率分别为96.46%、92.92%、74.34%、61.95%、36.28%、29.2%。在放疗后半年时,放射性咽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放射性鼻炎、鼻粘连的发病率分别达到96.46%、79.65%、53.98%、36.28%、23.89%。干燥与萎缩性咽炎在2年-3年时发病率为50.57%。结论: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容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及鼻窦炎。放疗后容易并发放射性咽炎及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干燥与萎缩性咽炎、鼻钻连.发病高峰期除干燥与萎缩性咽炎在2年—3年时外,余以上5种常见并发症均在半年时。  相似文献   

6.
CT/MR图像融合在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中靶区勾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欣 《医学文选》2006,25(3):549-551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的高发病,由于鼻咽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鼻咽的特殊解剖结构,至今为止放射治疗仍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其5年生存率约50%,放疗后约有10%~30%的病人复发。为提高鼻咽癌的局控率和降低复发率,许多学者一直在探索新的治疗途径,近10多年来随着影像学、放疗设备和放射生物学的发展,放疗朝着更加精确方向发展,适形放疗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Therapy,3-DCRT)代表了现代肿瘤放疗发展的方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能够使高剂量区的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和靶区的实际形状相一致的照射技术,它包括照射靶区和周围重要器官和组织的三维定位、治疗计划设计、模拟及实施4个方面,其优点是进一步减少周边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受量和卷入射野的范围,大大改进高剂量区与靶区形状的适合度,这在鼻咽癌、前列腺癌、颅内肿瘤等三维适形治疗与常规治疗的研究比较中得到证实。与常规治疗相比其体现出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治疗等优势。而其实施的前提条件是CT或MR的精确定位。本文主要综述CT、MR及CT与MR图像融合在鼻咽癌3DCRT中临床靶区确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黏膜形态学变化与鼻窦炎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从鼻黏膜组织形态学角度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原因.方法 按病例纳入和剔除条件选出74例初诊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放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 d内各取同侧中鼻甲黏膜组织一块,在光镜下观察黏膜组织形态;随访1年以上,根据病史、鼻内窥镜检、鼻窦CT检查结果观察鼻窦炎发病情况;根据鼻黏膜组织形态改变和鼻窦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4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后,有68例病人鼻黏膜组织形态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放疗前鼻黏膜组织形态异常,则放疗后其损伤更为严重.(2)随访1年以上,74例初诊鼻咽癌患者中有63例并发鼻窦炎,占85.14%,其中,Ⅰ型1期9例、Ⅰ型2期54例.(3)放疗前,鼻黏膜组织形态正常50例,异常24例,放疗后的鼻窦炎发病率分别为82%、91.67%(P>0.05);放疗后,鼻黏膜组织形态损伤和正常者的鼻窦炎发病率分别为89.71%、33.33%(P<0.05).结论 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的鼻黏膜有明显的损伤作用;鼻黏膜放射性损伤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近10年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出现眼部损伤13例(14只眼),其中鼻咽癌Ⅱ期7例,Ⅲ期6例.放射性白内障3例(4只眼),视网膜病变5例.视神经病变4例,合并白内障1例.发病时间为单程放疗后3年-6年,再程放疗后2年4个月-3年9个月.经临床及CT检查均排除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发病原因均系由射线直接引起晶状体囊下上皮细胞损伤和放射性血管损伤所致,与放射野的设置、总放射量、分割剂量、存活时间、肿瘤的复发、个人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我们认为预防和减少本病的发生,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周密制定放疗方案,对随访复查病人眼部检查应列为常规项目.同时对发病机理,眼部表现,治疗方法等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药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的合理途径。方法 鼻咽癌76例,随机分A,B两组。A组39例为放射治疗加放疗期间以活血化瘀,阴清热为主,放疗后以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为主中药治疗,B组37例为单纯放射。观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期生存率,临床主要症状变化,颈淋巴转移灶缩小情况及放疗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A,B两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分别为84.6%,15.4%及73.0%,27.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年,5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82.0%,61.5%,B组分别为70.2%,51.4%,两组比较均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颈淋巴转移灶缩小情况及放疗副反应方面,A组比B组更明显。结论 放疗期间配以活血化瘀,养阴清热为主,放疗后配以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中药治疗鼻咽癌优于单纯放射治疗疗法。  相似文献   

10.
邓鹏  唐安洲  周永 《广西医学》2005,27(5):701-703
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其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深入。放疗后鼻窦炎在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约为86.8%-93.2%,其发病机理及演变过程与普通鼻窦炎有明显不同.研究的深广度尚比较局限。本文对慢性鼻窦炎和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进行综述,以提高对它们,特别是放疗后鼻窦炎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对老年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腮腺功能变化与剂量、体积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对调强放疗组12例与常规放疗组20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6个月观察口干症状发生情况,测定腮腺分泌功能及pH值,并结合腮腺受照剂量、体积进行分析。结果:调强组和常规组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3~6个月的腮腺分泌功能减少率分别为75%、66.67%和100%、100%,2级以上口干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41.7%、33.33%和9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在保证鼻咽肿瘤剂量的同时,减少腮腺照射体积及其剂量,有助于保护老年患者的腮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癌病人外周血中CK-19mRNA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97例鼻咽癌病人及26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量。【结果】鼻咽癌病人外周血中CK-19mRNA阳性表达94%(91/97),健康对照组阳性表达8%(2/26);T4期病人及远处转移病人外周血中CK-19mRNA拷贝数显著升高,CK-19mRNA拷贝数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鼻咽癌病人外周血CK-19mRNA表达,方法简单、准确,在预测鼻咽癌远处转移及准确临床分期方面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鼻咽癌由于其解剖和病理学的特点,首选根治性放射治疗,但因放射剂量大(一般DT〉70Gy),放疗时间长(7wk以上),易使颞颌关节及咀嚼肌发生退行性变和纤维化、肌肉萎缩、关节硬化而引起张口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部分患者被迫中断放疗。因此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鼻咽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6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在放疗的同时采取早期穴位注射复合液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接受鼻咽癌放射治疗。在放射治疗后,及治疗半年,一年半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门齿间距进行测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后张口缩小的发生率为12.7%。其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为30、7%。半年后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47.6%,一年半后观察组为7.9%,对照组为49.2%(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早期穴位药物注射,同时配合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皂矾丸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63例,随机分组,治疗组(an用复方皂矾丸)32例,对照组31例;观察两组外周血的变化及CRP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发生率、CRP升高比率和放疗中断率分别为18.75%(6/32)、15.6%(5/32)、18.75%(6/32)、9.35%(3/32),对照组为67.7%(21/31)、45.2%(14/31)、67.7%(21/31)、35%(11/31),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皂矾丸在鼻咽癌放疗中有明显的骨髓保护功能,能有效地减少因WBC、PLT下降或H腔黏膜炎症引起的放疗中断,对病程预后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许彪 《广西医学》2005,27(3):401-402
鼻咽癌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达15~50/10万人。鼻咽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放射治疗为主,放疗后五年生存率为19.5%~60%。放疗后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复发,笔者对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根治放疗后复发的15例病人,行选择性动脉局部灌注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以探讨鼻咽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外照射及腔内近距离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分析T1、T2鼻咽癌腔内近距离超分割放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晚期放射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218例首程治疗的T1、T2鼻咽癌病人中,128例接受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90例接受单纯外照射治疗。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组在常规放疗剂量达DT54~70Gy后采用腔内近距离推量,每次2.5~3.0Gy,每天2次,间隔6h。总剂量12~24Gy。单纯外照射组剂量达70~80Gy。结果 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组与常规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74%及71.29%;5年无瘤生存率为75.08%及66.45%;5年局控率为97.25%及89.8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两组晚期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单纯放疗组明显高于近距离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T1、T2鼻咽癌采用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超分割放疗,可以提高疗效并且降低后期的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类型及其MR表现。方法 选择鼻咽癌放疗后鼻咽腔粘膜正常,但鼻咽周围肿块复发者24例,按常规及Gd-DTPA增强后行MR检查。结果 (1)茎突前间隙复发8例,7例伴有颅底和颅内侵犯;(2)茎突后间隙复发2例;(3)颅底骨质破坏7例;(4)鼻腔及筛窦复发3例;(5)鼻咽腔粘膜下囊性复发2例;(6)其他类型复发2例,其中15例还经病理证实,9例经再程放疗和追踪观察确诊。在MR表现上除囊性复发2例外,其余病 列病灶在T1加权像均呈稍低或等信号,T2加权像呈稍高信息,增强后有中等度以上强化。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存在多种特殊类型,MR是检查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局部复发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在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1年1月~2002年3月,采用常规放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24例,常规外照射40Gy/20次/4周后进行适形放疗,治疗剂量为28Gy/7次/15d。结果 随访期内肿瘤局部控制率91.7%(22/24)。3例病人死亡,其中2例死于远处转移,1例死于全身衰竭。5例伴有神经损伤。再程放疗所致急性放射反应轻。结论 鼻咽癌局部复发患者采用适形放疗取得满意的局部控制率,放射反应较轻.远期疗效及放射损伤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益气解毒颗粒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颗粒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益气解毒颗粒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35例,并选择纯放射治疗的3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急性毒副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对比观察和治疗后随访。结果①治疗组鼻咽部及颈部肿瘤消退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鼻咽癌及颈肿瘤消退时的放射治疗剂量(简称肿瘤消退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⑧治疗组急性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放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变化,而对照组CD3、CD4、CD8水平放疗后显著降低,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9治疗组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益气解毒颗粒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可以降低肿瘤消退剂量,具有放射增敏效果,减轻放疗副反应,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鼻咽癌病人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病人外周血中CK-19 mRNA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97例鼻咽癌病人及26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量。【结果】鼻咽癌病人外周血中CK-19 mRNA阳性表达94%(91/97),健康对照组阳性表达8%(2/26);T4期病人及远处转移病人外周血中CK-19 mRNA拷贝数显著升高,CK-19 mRNA拷贝数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鼻咽癌病人外周血CK-19 mRNA表达,方法简单、准确,在预测鼻咽癌远处转移及准确临床分期方面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