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在micro DCU-400发酵罐中探讨表达人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素(Endostatin)的毕赤酵母(GS115)工程菌株的高密度发酵条件.方法:在发酵过程中,控制溶氧30%以上、温度30℃、pH5.3(生长阶段)或5.0(诱导表达阶段),在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约18~22h后,补加50%甘油继续生长约3~5h,OD600达到450以上,开始进行甘油-甲醇混合物逐渐过渡至甲醇、甲醇浓度由低至高、8h后达到最大诱导浓度(0.08ml/min/L)的诱导方式,维持诱导约60h.离心收集上清液.利用1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酶标检测试剂盒检测表达产物.结果:在诱导表达阶段,OD600最高达到580以上(细胞湿重达到375g/L),表达产量为27.2mg/L,高于摇瓶表达水平(16.3mg/L).结论:在15L发酵罐中成功表达了人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素,为进一步大批量生产作了准备.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干扰素α—2b工程菌的培养与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均匀设计法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基因工程菌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摇瓶培养基组成为:每升含蛋白胨10 g、葡萄糖6 g、酵母粉5 g、Na2HPO4 6 g、KH2PO4 2 g、NH4Cl 0.8 g、NaCl 4 g、CaCl2 0.01 g、MgSO4 0.2 g,发酵表达条件为:pH 6.9,温度37℃,IPTG诱导后表达时间为5 h左右,装料量为20%。三批小试结果为:湿菌体平均产率18 g/L,生物活性3.93×108 IU/L。发酵罐三批中试放大试验,湿菌体平均产率为29 g/L,生物活性为6.68×108 IU/L发酵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 实现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 β链 (rhHGFβ)工程菌的高密度高表达发酵。 方法 首先在摇瓶中进行了培养条件的摸索 ,确定了该工程菌的培养条件、诱导起始时间和诱导时间 ,然后用 15L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补料培养 ,发酵中分阶段限制性流加氮、碳源 ,保持溶氧在 30 %以上。结果 菌体发酵密度达到 39g/L(湿菌重 ) ,达到并超过了重组蛋白在摇瓶中的表达水平 ,重组蛋白的表达占菌体总蛋白的 30 %左右。结论 本研究为rhHGFβ进一步下游纯化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G蛋白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通过摇瓶培养初步确定工程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和表达条件,以此为基础在发酵罐中比较、筛选影响菌体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率的各种条件,对发酵丁艺进行改良优化。结果确定了RSVG蛋白基因工程菌发酵罐培养的各项条件的最佳组合:在LB+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搅拌速度为200r/min,培养温度为37℃,pH值为7.0,诱导时温度为25℃,IPTG浓度为0.01mmol/L,优化后T程菌菌体的产量可以达到39.20g/L,目的蛋白表达率平均为18.1%。结论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重组RSVGT程菌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5.
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扩大至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培养温度、pH值、活化时间、诱导时间及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采用改良M9-CA培养基、37℃活化4 h后以0.2 mmol/L IPTG诱导表达4 h,以甘油为碳源,在生长期和诱导期分别以40 ml/h和70 ml/h的速率连续流加补料,全程滴加氨水保持培养基pH值保持在7.5,调节转速控制溶解氧在40%左右。最终菌体产量提高至40 g/L以上,CR1-SCR15-18蛋白表达率达28%以上。结论高密度发酵工艺显著提高了工程菌的产量和CR1-SCR15-18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
重组复合干扰素基因工程菌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表达重组复合干扰素(con-IFN)的工程菌E.coliDH5α(pBV220/con-IFN)的发酵条件。方法:在摇瓶实验中,采用正交设计法和均匀设计法确定较佳培养基组分;使用20 L发酵罐进行补料分批发酵实验,研究影响菌体生长和con-IFN表达的因素(如溶氧、补料、温度和诱导时间)。结果: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 g/L,酵母膏7.5 g/L,甘油0.5%,Na2HPO4.12H2O 20.13 g/L,KH2PO410.37 g/L,NaCl 9.31 g/L。确定了高密度发酵工艺,即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初始pH7.2,接种量5%,溶氧15%,先经35℃培养4 h,后降温至30℃培养2 h,再以42℃诱导7 h,诱导的同时补料酵母膏0.5%。在此条件下,发酵液可得15.2 g/L湿菌体,con-IFN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9.60%,每毫升发酵液的抗病毒活性为9.69×108IU。结论:获得了较满意的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为下游纯化和进一步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人黑色素瘤抗原MAGE1/HSP70/MAGE3融合蛋白基因重组工程菌E.coli.BL21/pET-MHM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 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扩大至NBS Bioflo Ⅳ 20 L发酵罐发酵,利用溶氧反馈-补料分批培养技术,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活化时间、诱导浓度及时间、pH值及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进行优化.结果 保持培养过程中40%的溶解氧,采用半合成培养基、活化至对数生长期时0.2 mmol/L IPTG诱导5 h以及以甘油为碳源连续流加补料的条件发酵,连续3批重复发酵,最终菌密度D(600)均达45~50时,菌体量可提高至70 g/L以上,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8%以上.结论 确定了周期短、产率高且稳定可靠的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8.
王海波  王骊丽  欧俊杰  耿信笃 《医学争鸣》2004,25(12):1085-1088
目的 :优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factor,rhG CSF)的生产工艺 ,了解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规律 ,为rhG CSF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方法 :以摇瓶发酵的研究结果为基础 ,在 5L发酵罐中 ,测定工程菌rhG CSF的生长曲线 ,根据在不同pH值、溶氧和诱导时机时工程菌生长的情况 ,研究重组大肠杆菌DH5(/pBV2 2 0生产rhG CSF分批补料培养的工艺条件 ,确定 5L发酵罐稳定的发酵工艺参数 .结果 :培养工程菌的优化条件为 :发酵前期流加 2mol/L的氢氧化钠控制pH值为 7.2 ,当开始诱导表达时 ,控制pH为 6 .8;溶氧水平控制在 5 0 %以上 ;选择菌体在对数生长中期A60 0nm值为 1 2 .0进行诱导表达 .在此优化的培养条件下 ,菌体A60 0nm值达到 (2 1 .3± 0 .9) ,细胞干质量可达 (1 2 .3± 0 .7)g/L ,细胞湿体积质量为 (4 3.8± 0 .9)g/L ,rhG CSF的表达量为 (4 1 .9± 1 .6 ) % .结论 :pH值、溶氧和诱导时机等培养条件对工程菌生长和表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甘油对毕赤酵母生长和重组水蛭素Ⅱ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摇瓶和IOL发酵罐中用含有不同浓度甘油的培养基培养毕赤酵母,测定毕赤酵母的生长和重组水蛭素Ⅱ的表达。结果:发酵培养基中初始甘油浓度为5g/L时,毕赤酵母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补料过程中甘油浓度大于70g/L时,毕赤酵母生长受到抑制。与不加甘油相比较,诱导表达期维持培养基中甘油浓度在5g/L以下,重组水蛭素表达可提前4h,诱导30h其活性达13000 ATU/ml,比仅用甲醇诱导时效价提高了7.7%。结论:降低初始培养基中甘油浓度有利于毕赤酵母生长,补料过程中培养基甘油浓度应维持在押制毕赤酵母生长的浓度之下,诱导阶段培养基中少量的甘油有利于水蛭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采用Mut^s表型的重组毕赤酵母生产血管生长抑制素,表达阶段流加甘油—甲醇混合碳源以提高菌体密度和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水平,菌体密度可达174g/L,约是表达阶段采用甲醇为单一碳源的发酵过程的3倍。菌体密度的提高导致表达阶段发酵液中铵离子浓度下降很快,当发酵液中的铵离子浓度低至40mmol/L时,影响了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改变pH调节方式并在发酵后期添加25mmol/L(NH4)2SO4使发酵液中铵离子浓度维持在150mmol/L以上,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产量达到108m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加高浓度胰岛素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为模型分组给药后,利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利用[^3H]thymidine标记法测定细胞DNA的合成;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胰岛素、高糖加高胰岛素组分别造成了心肌成纤维细胞数目、DNA合成及S+G2+M期细胞的百分比增加,(P〈0.01),而高糖加高胰岛素组的各项指标值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 高糖加高胰岛素具有协同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能正电子成像技术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由于其固有的特点及潜在价值极受人们青睐。正电子成像利用回旋加速器生产的带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注入体内产生的湮没辐射γ光子构成影像。正电子是与普通电子相类似的一种粒子,带一个正电荷。正电子只能瞬态存在,很快与组织中的负电子相结合产生湮没辐射(annihilation),湮没辐射产生两个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511KeVγ光子。因此,正电子成像实际上是511KeVγ光子成像。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可构成人体各部位的任何影像,包括平面影像、动态影像、断层影像及全身影像。 医学诊断上所用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有~(18)F,~(11)C,~(15)O,~(13)N。这些放射性核素有如下特点:①它们是组成人生命的基本元素,它们本身及其标记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反应了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②正电子放射性核素为超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适合于快速动态研究;③湮没辐射产生的γ光子互成180°,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定位,正电子成像仪一般不需要机械准直器而采用电子准直,大大提高了探测灵敏度,改善了空间分辨率。 实现正电子断层成像的方法有单光子断层法和符合探测法两种。机械结构包括探头、断层床、计算机和附属设备,探头和计算机是正电子成像仪的核心。正电子断层显像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高糖高脂饮食对新西兰兔血清葡萄糖和脂质浓度的影响,为复制特殊饮食致新西兰兔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奠定实验基础。方法6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中剂量糖组、高脂低糖组、高脂中糖组和高脂高糖组。实验周期12周,定时抽血检测血清葡萄糖和总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胆固醇酯的浓度,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评价一段时间内血糖变化情况。结果各组血糖实验前后和不同组间未见明显升高;各组每10 g血红蛋白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吸光度值都在正常范围内(13.3~23.5),各组间无明显差异;高脂饲料组血清总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升高明显,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有所降低。结论高脂饮食易引起新西兰兔高脂血症,但通过灌胃给糖12周不易引起新西兰兔高糖血症。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莫过于高房价给人们带来的困惑与不安。而且有不少人把高房价归咎于政府的高地价。殊不知,高房价的最直接原因,是市场上房产供求比例的严重失衡。与其说是高地价引发高房价,不如说是高房价拉动高地价。面对国务院多次加强对房产的宏观调控,不仅没有把过高的房价降下来,反而出现越调房价越高的尴尬局面。房产税重在完善财税体制和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它虽具有调节房产的需求功能,但对其可能带来的降价效应不应期望过高。加大保障房供有量和抑制投资与投机需求,才是抑制房价高涨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高位截瘫是颈椎骨折、移位、骨片压迫损伤脊髓所致的最严重的颈髓损伤。通过对7例患者的治疗观察,表明其预后与护理质量直接相关。护理要点是:①注意心理护理。②了解牵引的护理方法。③对高热和呼吸道的护理。④营养方面的护理。⑤褥疮的预防。⑥预防泌尿系感染。⑦预防肢体畸形与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中眼压异常增高的机制。方法:总结11例术中发生眼压异常增高的病例观察及处理结果,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其机制。结果:①5例属因后囊有小破孔,灌注液迷流所致高眼压。②6例属CCC直径过小,在作水分离时发生。结论:①当后囊有小破孔,在玻璃体皮质成形性较好者有可能发生灌注液迷流,引起高眼压,须减低灌注压或改为囊外手术。②CCC直径不宜过小,水分离时不宜一次大量地推注液体。  相似文献   

17.
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要提高视力是很难的,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身心得到愉悦。本文通过对高度近视发病率及危害的概述,以及生存质量在眼科的应用的综述,提出了生存质量在高度近视眼病中的研究方向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聚丙烯酸接枝淀粉浆液,在PVA非织造布上形成吸水树脂,从而得到高吸水性非织造布。对接枝单体的比例、交联条件、浸轧量及非织造布规格等因素对高吸水非织造布吸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了并测定了其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用浮置式细胞内微电极法引导在位灌流乌龟心脏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观察高钾、高钙的单独作用及相互作用。实验发现,高钾可使动作电位幅度(APA)降低,静息电位(Rp)减少,动作电位50%及90%时程(APD50,APD90)缩短;高钙能使Rp降低,超射增加,对APA无明显影响;高钙能拮抗高钾降低心率及APA的作用,但对高钾缩短APD有协同作用,对心率的影响提示对起搏细胞也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两孔法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方法:对85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5例均获成功,平均时间为12min,平均住院2.8d,随访3~10月,无睾丸萎缩及术后复发。结论:两孔法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及预防术后复发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