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研究化瘀生脉方对小血管吻合术后内皮细胞愈合机制的影响。采用SD大鼠尾动脉切断后作端端吻合的模型。按用药不同随机分成化瘀生脉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6只。每组再按血管吻合术后22、4、48小时和7天切取标本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样本用扫描电镜观察吻合口处内皮细胞的修复过程。结果显示术后2、24、48小时和7天,化瘀生脉组缝线表面完全覆盖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经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24、48小时,化瘀生脉组在针孔及缝线表面的覆盖成分以纤维素、内皮细胞为主,构成比不同于空白对照组,经χ2检验,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化瘀生脉方具有抑制血小板在针孔处聚集的作用,能够促进纤维素对针孔及缝线表面的覆盖,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从而可以防治术后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血瘀证兔模型血清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瘀证兔模型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方法:将正常组、血瘀证组和高脂组兔血清加入同批培养的正常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中,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光镜检查发现血瘀证组、高脂组内皮细胞收缩变形,细胞间隙增大,胞浆中有暗色颗粒;透射电镜发现血瘀证组、高脂组内皮细胞内饮液泡较多,内质网系统异常,线粒体嵴不清。扫描电镜发现血瘀证组内皮细胞收缩分离成放射星状体,高脂组内皮细胞之间有明显的间隙,并呈洗衣板条纹状。结论:血瘀证组、高脂组兔血清均严重损伤体外培养的正常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培养至5代的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黄芪多糖组、模型+美托洛尔组,观察黄芪多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ROS、LDH、MDA含量、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ROS、MDA含量、LDH漏出率均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性下降;黄芪多糖干预后,缺血再灌注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ROS、MDA含量、LDH漏出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性升高。结论:黄芪多糖可能通过抑制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减少氧化应激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味丹参饮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复孔。空白血清组在含15%空白血清培养液中常规培养29 h;缺氧预处理组更换缺氧培养液缺氧20 min,复氧20 min,再缺氧20 min后换为空白血清培养液常规培养24 h,缺氧2 h,再给氧3 h;缺氧/复氧组在含15%空白血清培养液中常规培养24 h,更换缺氧培养液,缺氧2 h,再给氧3 h;含药血清组在含15%药物血清中常规培养24 h,缺氧2 h,再给氧3 h;含药血清+自噬抑制剂组用3-甲基腺嘌呤10 mmol/L预处理30 min,余同含药血清组;含药血清+自噬激动剂组用雷帕霉素100 nmol/L预处理30 min,余同含药血清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生长及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自噬体形态及数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及Beclin1表达。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缺氧/复氧组镜下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增加,电镜下有少量自噬体,培养液中LDH漏出率增加,Beclin1蛋白水平增加(P0.05或P0.01);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含药血清组及含药血清+自噬激动剂组镜下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减轻,电镜下自噬体数量增多,培养液中LDH漏出率显著降低,LC3Ⅱ及Beclin1蛋白表达上升(P0.05)。结论加味丹参饮可能通过上调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及Beclin1表达,增强细胞自噬,从而保护损伤的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Caspase3/7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兔的膝关节软骨,将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三代细胞,用10μg/L的IL-1β诱导正常软骨细胞退变,制备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作为干预措施。益气化瘀补肾方组分别加入IL-1β及不同溶度(5%,10%,20%)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培养液,对照组分别加入IL-1β及不同溶度(5%,10%,20%)空白血清培养液,分别培养24h、48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另取对数生长期第三代软骨细胞分为4组:正常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正常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每组6个复孔,每孔100μl,各组分别用相应的血清培养24h、48h后进行检测,采用Caspase3/7试剂盒检测各组软骨细胞的Caspase3/7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均能拮抗IL-1β抑制软骨细胞增殖;与正常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组比较,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组Caspase3/7酶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组比较,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组Caspase3/7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组的Caspase3/7酶活性与正常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组和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能拮抗IL-1β抑制软骨细胞增殖,下调软骨细胞Caspase3/7酶活性,从而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刺五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将21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实验组(C组),除A组外结扎左髂总动脉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并于缺血2.5小时末让其再灌注.分别于缺血前、缺血2.5小时、再灌注1小时末(A组于对应时间)静脉穿刺抽血,检测血清CK、LDH、SOD、MDA的变化,各时间段切取左小腿腓肠肌固定后作H-E染色光镜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刺五加注射液能使肢体缺血再灌注的家兔血清CK、LDH、MDA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SOD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能使缺血再灌注的兔左小腿腓肠肌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表明刺五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元活性的影响,以及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此过程的干预作用。方法:制备正常、正常用药、拟缺血损伤、拟缺血损伤用药4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N-CM、NT-CM、I-CM、IT-CM),分别作用于培养的皮层正常神经元和拟缺血损伤神经元,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检测分析各个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元活性的影响特征。结果:①N-CM对正常神经元无明显影响,但对拟缺血损伤的神经元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是NT-CM可明显提高受损的神经元活性;②I-CM可降低正常神经元活性,对已受损的神经元则进一步加重损伤,IT-CM可明显改善这种损伤状态。结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旁分泌作用可能在中枢系统缺血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是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的中药成分发挥治疗作用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四妙勇安汤对缺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四妙勇安汤组,后2组建立体外细胞缺氧模型,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观察四妙勇安汤对缺氧内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测定四妙勇安汤对缺氧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的影响,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成量的表达。结果四妙勇安汤能显著增加MTT实验中各孔吸光度值,降低LDH漏出量,增加VEGF的生成量。结论四妙勇安汤具有保护缺氧的HUVEC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加细胞活性、降低缺氧造成的细胞毒性、增加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皮酚、芍药苷及二者配伍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别在缺氧和复氧阶段将细胞培养液换成含药培养液以进行药物干预,研究丹皮酚和芍药苷的作用时,各设100、75、50和25mg/L4个剂量组,研究二者配伍作用时设芍药苷40mg/L和20mg/L组、丹皮酚40mg/L和20mg/L组、以及芍药苷20mg/L+丹皮酚20mg/L5个剂量组,模型组只造模不进行药物干预,而正常对照组则不造模。分别测定缺氧2.5~5h后及复氧2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肌酸肌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漏出量,计算缺氧/复氧过程中各指标总漏出量及漏出抑制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缺氧2.5h后MDA漏出量增加,缺氧3、5h后、复氧2h后CK、LDH和MDA漏出量、漏出总量均增加,各指标漏出抑制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高剂量组及芍药苷高、中剂量组缺氧后LDH、MDA漏出量及复氧2h后各指标漏出量、漏出总量均减少(P<0.01,P<0.05),各指标漏出抑制率均升高(P<0.01,P<0.05);而丹皮酚低、极低剂量组仅复氧2h后CK漏出量及漏出总量减少(P<0.01,P<0.05),CK漏出抑制率升高(P<0.01)。芍药苷极低剂量组仅复氧2h后LDH漏出量及漏出总量均减少(P<0.01),LDH漏出抑制率升高(P<0.01)。配伍组各指标与丹皮酚、芍药苷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皮酚、芍药苷及二者配伍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二者配伍作用强度与同剂量单味药物作用强度相当,未见显著配伍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蒜素能否保护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损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5(每组=8),将其与不同浓度的大蒜素(50,20,10μg/m1)和Hcy(5mmol/L)共同培养12,24,36h,光镜下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及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情况。结果:培养12h时,各组之间LDH的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4h时,Hcy组细胞间隙增大,有少量内皮细胞脱落,LDH活性也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大蒜素三个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36h后,大蒜素大剂量组和Hcy组可观察到内皮细胞脱落现象,LDH活性也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大蒜素对Hcy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Barton骨折损伤机理及其诊治:附4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41例Barton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夹外固定或经皮穿针内固定疗法,经6~45个月随访观察,优良率达87.8%。认为,根据不同的损伤机制及创伤解剖,可将掌、背侧Barton骨折各分为由直接暴力所致的Ⅰ型骨折及由间接暴力所致的Ⅱ型骨折。治疗上背侧Ⅱ型骨折与掌侧Ⅰ型骨折应固定于腕背伸位;而背侧Ⅰ型骨折与掌侧Ⅱ型骨折,则应固定于腕掌屈位。对不稳定型骨折,则应行经皮穿针内固定术以防止骨折再移位。  相似文献   

12.
经单切口行中下段胫腓骨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成  周晓波  陈忠义  王斌 《中医正骨》2007,19(5):11-11,15
为探讨经单切口对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同时内固定的可行性。将97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取小腿前侧单切口行胫骨钢板内固定和腓骨克氏针内固定,B组取小腿前侧和腓骨外侧双切口行胫骨钢板内固定和腓骨重建钢板内固定。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胫骨愈合时间A组平均4.9个月,B组4.8个月(t=0.748);腓骨愈合时间A组平均3.2个月,B组3.8个月(P〈0.05);手术时间A组平均57分钟,B组110分钟(P〈0.05);出血量A组平均83IId,B组110ml(P〈0.05);切口愈合时间A组平均13.7天,B组13.9天(t=0.552)。术后A组无感染,B组1例;皮肤切口出现边缘坏死A组3例,B组7例(x^2=0.93)。无筋膜间隙综合征发生。最后1次随访行走时有踝关节疼痛者A组5例,B组7例(x^2=0.33)。表明经单切口进行胫腓骨内固定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切口愈合不良风险,并显著缩短腓骨愈合时间,在内固定稳定性方面有着与钢板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电针在治疗胫腓骨下1/3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电针配合筛状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将110例胫腓骨下1/3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制筛状夹板固定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夹板固定口服接骨七厘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71±11.02天、94±8.53天,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延迟愈合的发生率分别为6.78%、9.8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电针配合筛状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1/3骨折可以缩短临床愈合时间,降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率,疗效优于传统小夹板固定内服中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颈屈伸时椎管内结构及铸型容积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给施实颈部推拿术提供科学依据,在8具新鲜男性青年尸体的颈椎上,用液体石蜡灌注的方法,观察了颈屈伸过程中椎管截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颈前屈位时椎管截面积较后伸位时明显增大,而黄韧带不易形成皱褶。表明在适当的前屈位下行颈椎推拿最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其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认为,椎间盘退行变及老年前期间盘突出病变的迁延发展是老年腰椎间突出症发病的主要原因。针对其病变特点,在诊断上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在治疗上采用自由基清除剂静脉点滴、手法整骨等系统治疗,标本兼治,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In comparison with the normal people group, values of blood CD_2~+ and CD_4~+ in pa-tients with mallgnant tumors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the ratio of CD_助~+ and CD_8~+ decreased obviously (all P<0.001); CD_8~+ had no apparent change (P>0.05). Following acupunctural treatment, values of CD_2~+,CD_4~+ and the ratio of CD_4~+ to CD_8~+ increasedobviously (all P<0.001); while those of the medicinal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aftertreatment(P>0. 05). Values of IgG, IgA and IgM in patients' serum presented an abnormal de-creasing or increasing tendency, and C_3 in minority of patients were rais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there was a biphasic regulatory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the disturbance of humoral immunity andcould correct the deviation of C_3 level; and its effect was better than or similar to that of the medicinecontrol group. It demonstrates that acupuncture can enhance and regulat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  相似文献   

17.
新型髌骨抓复固定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观察自行研制的新型髋骨抓复固定器的临床疗效,对26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用该固定器固定后患膝关节即刻可以屈伸90°以上者23例,占90%;1周内可屈伸膝关节90°以上者24例,占96.67%,治疗优良率达98.94%。表明新型髌骨抓复固定器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可免于或少用X线透视、不需其他辅助设备)创伤小、固定后骨折稳定、可即刻或早期进行患膝关节活动等诸多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创伤骨折对肾功能的影响,将成年SD大鼠造成尺桡骨闭合性骨折,测定骨折后2、6、10、15天的肾指数及肾中柠檬酸和乳酸脱氢酶的含量。结果表明,创伤骨折后肾指数明显下降,乳酸脱氢酶和柠檬酸含量升高。提示创伤骨折后肾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9.
腰脊神经后支与腰腿痛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一些腰腿痛患者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观察,发现腰脊神经后支与腰腿痛密切相关。复习腰脊神经后支的解剖特点认为,由于腰脊神经后支内侧支、后外侧支在其各自的行程中,分别通过骨纤维孔、骨纤维管或腰背筋膜裂隙,尤其是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在骨纤维管内呈特殊的“S”形行程。所以,当构成上述孔道的肌腱或筋膜长期受到反复牵拉或扭挫引起损伤时,就可导致临床腰腿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三棱内固定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三棱内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采用摹拟股骨颈骨折三棱内固定器固定的方法 ,对自行设计的三棱内固定器进行了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 ,它能提高固定能力 ,制约钉的滑动和骨折端的旋转 ,减少骨折端的剪切力 ,从而提高了骨折的愈合率和降低股骨头的坏死率。经 30例临床观察骨折愈合率 96 .7% ,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93.3% ,股骨头坏死率为 6 .7%。三棱内固定器利用主钉与固定钉连成一个密闭的钢架固定系统 ,同时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原则将 3枚三角针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固定两骨折端 ,固定牢固可靠 ,不易滑脱和旋转 ,是一种良好的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