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0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17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551篇
预防医学   165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192篇
  1篇
中国医学   193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PNCB)在肺结核患者继发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80例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PNCB检查及手术取样病理学检查对肿大淋巴结进行病理学诊断,评价超声引导下PNCB取材效果,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PNCB组织学活检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引导下PNCB取材效果满意。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超声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低回声或低回声伴液化。80例经超声引导下PNCB经病理学检查共确诊79例(98.75%),其中淋巴瘤2例(2.50%),转移癌3例(3.75%),淋巴结结核57例(71.25%),淋巴结炎13例(16.25%),反应性增生2例(2.50%),囊肿1例(1.25%),结缔组织病1例(1.25%)。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结核为58例(72.50%),非淋巴结结核为22例(27.50%);常规超声检查诊断淋巴结结核为44例(55.00%),非淋巴结结核为36例(45.00%);超声引导下PNCB病理结果为淋巴结结核为57例(71.25...  相似文献   
3.
<正>肾积水的症状:1.原发病的症状,如结石有疼痛,肿瘤有血尿,尿道狭窄有排尿困难等。2.积水侧腰部胀痛。3.并发感染有畏寒、发热、脓尿。4.患侧腰部囊性包块。5.双侧梗阻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尿毒症。肾积水的检查:1.腰痛、腰部囊性包块。2.B超:肾脏体积增大,皮质变薄,实质内大小不等液性暗区。3.X线静脉尿路造影:显示肾积水。4.同位素肾图为梗阻型肾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肌肉质量和握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入住宣武医院内分泌科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0μg/L]140例和非缺乏组[20μg/L≤25)(OH)D<70μg/L]61例,测定患者握力、步速及上下肢肌肉质量。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生素D非缺乏组患者的握力、上肢及下肢肌肉含量显著高于缺乏组[(33.49±9.43)kg与(29.59±10.30)kg、(4.99±1.09)kg与(4.57±1.11)kg、(15.69±3.10)kg与(14.54±3.03)kg,P值分别为0.010、0.015、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握力减低及下肢肌肉质量下降独立相关(OR=1.286,95%CI:1.197~1.346,P<0.01;OR=1.231,95%CI:1.102~1.283,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握力减低及下肢肌肉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肠疾病的重要诱因,严重影响居民健康。随着三联、四联疗法的普遍应用,因其不良反应明显,耐药菌株增加,其治疗面临诸多瓶颈。临床研究及药理实验表明,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具备一定的优势。本文拟从中医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入手,分析其感染的病因病机;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探讨中医药扶正祛邪防治幽门螺杆菌的机理机制,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电离辐射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剂量电离辐射照射前后KFb形态、增殖和存活力变化;通过测定培养基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含量,明确处理前后胶原总体水平变化。结果:4Gy X-Rays作用72 h后,KFb增殖抑制率为(47.88±1.82)%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39.86±0.07)%(P0.05);KFb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KFb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含量照射72 h后为(11.749±0.9428)μg/mL高于照射前的(18.689±0.8484)μg/mL(P0.05)。结论:电离辐射能够抑制KFb细胞的增殖及胶原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阿伦磷酸钠+自然疗法(日光浴+低频脉冲+运动疗法)综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的观察及分析,探索老年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7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1)32例、B组(对照组2)32例、C组(试验组)33例;每组同时每日给予一定剂量的钙剂及维生素D;A、C组予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 mg,1次1片,每周1次;B、C组均采用自然三联疗法:低频电磁场治疗、日光浴及运动疗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视觉模拟痛疼评分(VAS),并对3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腰椎及股骨颈BMD的测量。结果试验组比两组对照组疼痛缓解明显,骨密度显著提高,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P<0. 05。结论 药物加自然三联疗法综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更安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产后抑郁样行为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小鼠妊娠期间施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建立产后抑郁症(PPD)小鼠模型。将受孕的25只小鼠随机分为:鼠李糖乳杆菌干预低剂量组(Ⅰ组)、鼠李糖乳杆菌干预高剂量组(Ⅱ组)、阳性对照组(Ⅲ组)、模型对照组(Ⅳ组)和空白对照组(Ⅴ组)。通过灌胃给药的方式进行干预,Ⅰ组和Ⅱ组小鼠分别给予鼠李糖乳杆菌1×107 CFU/(kg·d)和1×108 CFU/(kg·d),Ⅲ组小鼠给予1.8 mg·kg-1·d-1帕罗西汀,Ⅳ组和Ⅴ组小鼠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干预时间为4周。通过24 h食物消耗实验、黑白箱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行为学表现。结果造模前各组小鼠摄食量、体质量变化率、白箱停留时间和黑白箱穿梭次数、不动状态持续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前相比,造模后和干预后各组小鼠摄食量减少,体质量变化率增加(P < 0.05);造模后和干预后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持续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增加。与造模后相比,干预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率增加(P < 0.05),干预后Ⅰ组、Ⅱ组和Ⅲ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持续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减少。造模后与Ⅴ组相比,其余组小鼠黑白箱穿梭次数有所减少,悬尾不动时间升高(P < 0.05)。干预后黑白箱穿梭次数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Ⅴ组比较,其余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增加(P < 0.01);与Ⅳ组比较,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悬尾不动时间减少(P < 0.01)。结论雌性小鼠妊娠期间施用地塞米松磷酸钠表现出产后抑郁样行为,鼠李糖乳杆菌干预后对产后小鼠的焦虑抑郁和运动能力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中CD226、CD96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中活化受体CD226、CD96和NK细胞抑制性受体TIGIT的表达,并分析CD226、CD96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CD226与CD96表达水平的关系;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226和CD96的共同配体CD155的表达,并分析CD155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NK细胞中CD226、CD96、TIG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2±12.02)% vs. (84.23±4.01)%(P<0.05),(25.31±5.36)% vs. (34.26±10.23)%(P<0.05),(47.36±20.08)% vs. (52.31±18.36)%(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D226+ NK细胞比例与CD96+ NK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 =0.486, P<0.05)。NSCLC高/中分化患者CD226+ 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低分化患者(P<0.05)。无淋巴结转移患者CD96+ 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NSCLC组织中CD155免疫组化染色总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D15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NSCLC患者NK细胞中CD226、CD9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这可能对肿瘤免疫逃逸有一定影响;上调NK细胞中CD226和CD96的表达可能成为治疗CD155阳性NSCLC患者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