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33-35
目的研究调节性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取同期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水平。采用realtime-PCR及ELISA检测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Foxp3、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炎性细胞因子IL-17的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及Foxp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子宫内膜癌患者IL-10及IL-17的分泌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间的平衡被打破,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分泌IL-10参与调控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及Foxp3基因的表达,分析它们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UC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PE标记的抗CD4单抗,FITC标记的抗CD25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U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水平,RT-PCR检测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患者外周血CD4 T、CD25 T细胞百分率作及CD4 CD25 T/CD4 T均显著下降(P均<0.05),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UC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状态发生改变,T细胞耐受机制的破坏可能与UC的疾病活动状态和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h17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功能状态,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的免疫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肠癌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IL-17、IL-23、TGF-β1和IL-6的水平。结果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及各相关的细胞因子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结肠癌组外周血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及各相关的细胞因子较早期结肠癌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化失衡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结肠癌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巧红 《吉林医学》2015,(10):2045-2047
目的:通过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对晚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入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应用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组加艾迪注射液。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21 d为1个疗程,观察其调节性T细胞比例,IL-2、INF-γ.IL-6、TGF-β、IL-10、IL-17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晚期大肠癌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后,治疗组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CD25+T调节细胞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统计意义(P<0.01),外周血IL-2、IL-17、INF-γ含量明显增加(P<0.01),而TGF-β、IL-10、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艾迪注射液可影响晚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功能,从而调节其免疫功能,避免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5.
陈江明 《广西医学》2015,37(1):56-58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方法选择26例化疗后完全缓解的ALL患者进行自体对照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进行检测,并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进行上述检查。比较对照组与AL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 ALL患者化疗前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为(5.69±1.3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L患者化疗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较化疗前降低(P<0.05)。ALL患者化疗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患者化疗前IL-10和TGF-β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L患者化疗后IL-10和TGF-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6例患者化疗前IL-10、TGF-β表达水平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在化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提示其可能与免疫抑制有关,该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对ALL患者预后及治疗效果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脑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例。U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2.4×104U/kg,其中1.2×104U/kg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0.6×104U/kg加于体外循环预充液中随转流进入体内,0.6×104U/kg于主动脉开放前约5min加入体外循环机内。C组患者用等量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于麻醉后手术前(T1)、体外循环结束后60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6h(T3)同时抽取动脉血与颈静脉球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8,10(IL-6,IL-8,IL-10),并计算颈静脉球血与动脉血各细胞因子之差△TNFα,△IL-6,△IL-8,△IL-10。结果:C组T2时动脉血TNFα,IL-6,IL-8,IL-10及△TNFα,△IL-8,△IL-10显著升高(P<0. 01),T3时TNFα,IL-6,IL-8,IL-10及△TNFα,△IL-6,△IL-10明显升高(P<0. 01),△IL-8亦升高(P<0. 05); U组T2时IL-6,IL-8,IL-10显著升高(P<0.01),TNFα,△TNFα,△IL-10亦升高(P<0.05),T3时IL-6,IL-8,IL-10,△TNFα,△IL-8显著升高(P<0.01),△IL-6,△IL-10亦升高(P<0.05)。T2时U组动脉血TNFα,IL-6及△TNFα,△IL-8低于C组(P<0.05),动脉血IL-8显著低于C组(P<0.01);T3时U组动脉血TNFα及△IL-6低于C组(P<0.05),U组动脉血IL-6,IL-8显著低于C组(P<0.01),动脉血IL-10与△IL-10高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减轻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全身和脑局部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赖仁建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699-3701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ion T cells,Tr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它们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PE标记的抗CD4单抗,FITC标记的抗CD25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调节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SLE患者外周血Tr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83±1.05)%vs(5.07±0.59)%,P<0.05];患者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IL-10:(29.48±13.69)pg/mlvs(43.10±14.95)pg/ml,P<0.05;TGF-β1:(170.04±91.58)pg/mlvs(254.75±130.41)pg/ml,P<0.05]。患者外周血Tr细胞的比例与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呈正相关(r1=0.53,r2=0.64,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状态发生改变,T淋巴细胞耐受机制的破坏可能与SLE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及Foxp3的表达,分析它们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UC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分析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 RT-PCR检测T细胞Foxp3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患者外周血CD4+T、CD25+T、CD4+CD25+T/CD4+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细胞Foxp3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并且CD4+CD25+T/CD4+T细胞百分率和Foxp3mRNA水平与UC患者疾病的活动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UC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状态发生改变,T淋巴细胞耐受机制的破坏可能与UC的疾病活动状态和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谭楠  吴昌归 《医学争鸣》2007,28(8):724-726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与IL- 4,IL- 5的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0例哮喘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 4,IL- 5水平.结果: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低于非急性发作期(P<0.01);哮喘患者IL- 4,IL- 5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急性发作期患者IL- 4,IL- 5的表达水平高于非急性发作期(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与IL- 4,IL- 5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5,-0.767,P<0.01).结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的疾病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导致哮喘患者细胞免疫失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regulation T cells,Tr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它们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PE标记的抗CD4单抗,FITC标记的抗CD25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调节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SLE患者外周血Tr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83±1.05)%vs(5.07±0.59)%,P<0.05];患者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IL-10:(29.48±13.69)pg/ml vs(43.10±14.95)pg/ml;TGF-β1:(170.04±91.58)pg/ml vs.(254.75±130.41)pg/ml,P<0.05]。患者外周血Tr细胞的比例与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呈正相关(r1=0.53,r2=0.64,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状态发生改变,T淋巴细胞耐受机制的破坏可能与SLE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6种不同治法方药对肾病综合征大鼠的疗效,初步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确立对肾病综合征大鼠的最佳治疗方药。方法:用阿霉素分次尾静脉注射法复制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气补肾组、收敛固涩组、清热利湿组、活血化瘀组、疏风通络组、综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按6g生药材/200g体重给大鼠灌胃4周。测定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大鼠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结果:治疗4周后,益气补肾组的24h尿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益气补肾组、疏风通络组、综合治疗组的IL-10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都显著性降低(P<0.05,P<0.01)。结论:在诸多治法方药中对肾病大鼠蛋白尿的疗效比较依次为益气补肾组>综合治疗组>活血化瘀组>疏风通络组>收敛固涩组,提示慢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应重用益气补肾中药,益气补肾中药能够降低血清IL-10的水平,而使体液免疫的高反应状态得到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的发病及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 SIT)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 AR 患者 SIT 治疗前、治疗1年后外周血中 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中IL-10、TGF-β1,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比。结果56例AR患儿 SIT 治疗前外周血中 CD4+CD25+CD127lo/-Treg 占 CD4+ T 细胞的百分比为(5.36&#177;1.31)%,显著低于对照组(10.23&#177;2.26)%,P&lt;0.05,但SIT治疗1年后其数值为(9.37&#177;2.15)%,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AR患儿治疗前血清中IL-10值为(3.68&#177;1.2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37&#177;2.18)pg/ml,P&lt;0.05;TGF-β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IT 治疗1年后血清中IL-10水平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lt;0.05);而TGF-β1表达水平分别为(20.16&#177;4.45)pg/ml及(9.27&#177;2.38)pg/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儿童AR患者外周血中CD4+Treg表达水平低,且存在功能缺陷,导致体内诱导免疫耐受机能不足,SIT治疗可以明显调节免疫免疫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马琳  项颗  孙莉  李秀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68-69,72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方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脑钠肽(BNP)、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的影响,探讨益气补肾活血方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选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治疗既往存在疾病的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益气补肾活血方。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β、BNP、E2、T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43.3%)。治疗组治疗后Aβ、BNP水平显著下降,E2、T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降低血清Aβ、BNP水平、升高血清E2、T水平而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比例及功能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Bregs在RA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染色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及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和CD4 T细胞比例变化情况;活细胞荧光染料CFSE染色方法检测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对Nave CD4 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检测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分泌IL-10的能力及对CD4 T细胞分泌IFN-γ能力的影响。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而CD4 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研究显示,R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分泌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其抑制Nave CD4 T细胞增殖及分泌IFN-γ的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 结论 R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分泌IL-10能力下降,导致免疫抑制功能降低,进而引起CD4 T细胞比例升高和IFN-γ水平升高,影响RA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应答情况及其与Th1、Th2和Treg细胞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30例(观察组)及健康早孕体检者38例(对照组)外周血中的IL-17、T-bet、GATA-3和FoxP3mRNA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IL-17mRNA、T-bet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GATA-3mRNA、FoxP3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观察组Th1/Th2和Th17/Treg的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Th17细胞参与了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应答,Th1/Th2和Th17/Treg细胞之间的平衡在妊娠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regulatory Tcells,Treg)的变化,及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食管癌患者及26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IL-10表达水平。结果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TGF-β1和IL-10表达水平分别为(7.50±1.94)%、(46.41±11.12)μg/ml、(48.10±13.49)pg/ml,高于对照组(5.04±0.92)%、(35.21±7.46)μg/ml、(33.78±7.31)pg/ml(P〈0.05)。TNM分期Ⅰ~Ⅱ期者与Ⅲ~Ⅳ期者Treg细胞比例及TGF-β1、IL-10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IL-10表达水平与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明显相关(P〈0.01)。结论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对于判断食管癌的病期有一定价值。TGF-β1、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参与Treg细胞对机体的免疫负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7.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及免疫调节剂对其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在白癜风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白癜风患者36例,进展期24例,稳定期1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病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对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给予免疫调节剂等进行综合治疗。结果进展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稳定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进展期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高于治疗前(P<0.05),略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稳定期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存在异常,使体内免疫功能处于失衡状态,卡介菌多糖核酸可能通过调节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调节白癜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患牙GCF中CD4+T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免疫因子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治疗组,全部常规治疗,正常健康对照组32人,记录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数,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GCF中IFN-、IL-10、IL-17的含量,并讨论与临床指数的相关性。结果:IFN-、IL-10、IL-17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治疗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后12周接近正常对照组值,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PD分别比较,均有线性显著相关(P均<0.05),与PII分别比较,均无有线性显著相关(P均>0.05);IFN-与IL-10、IL-10与IL-17分别比较,均有线性显著负相关(均P<0.05),IFN-与IL-17含量分别比较,均无有线性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CD4+效应T细胞中Thl、Th2和Thl7细胞在慢性牙周炎中均发挥不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 Treg)在Graves’病( GD)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GD患者( GD组)和1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数量。3 H掺入试验测定Treg与效应T细胞( Teff)共培养环境中的Treg对其增殖抑制作用,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IL-2)等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Treg所占CD4+细胞的比例在GD组与健康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GD组的Treg抑制功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两组之间的细胞因子浓度有一定的差异,GD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IL-2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GD患者的Treg有功能缺陷,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Treg在GD中的诊断价值以及病理生理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肝吸虫病患者吡喹酮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35的变化。方法 42例肝吸虫病患者,分为吡喹酮片(150mg/kg)治疗1个疗程组(共17例)和2个疗程组(共25例),比较1个疗程组和2个疗程组治疗前后以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和ELISA法测定血清IL-35含量的变化,并设健康对照者14例。结果 1个疗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治疗前后分别为(12.3±4.1)%和(9.2±2.9)%;2个疗程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1.9±3.7)%和(4.4±2.5)%;健康对照组为(4.2±1.1)%。1个疗程组血清IL-35治疗前后分别为(82.2±15.3)pg/m L和(62.3±11.9)pg/m L,2个疗程组治疗前后分别为(88.3±18.5)pg/m L和(39.7±10.4)pg/m L,健康对照组为(38.4±10.6)pg/m L。治疗前,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和IL-35含量1个疗程组和2个疗程组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和IL-35含量1个疗程组与2个疗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个疗程组和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吸虫病患者吡喹酮治疗前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35升高,治疗后均下降,2个疗程组下降更显著,可作为肝吸虫病疗效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