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制抗蝰蛇毒血清对蝰蛇毒中毒动物血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斑蝰蛇咬伤,中毒症状凶险,全身症状早期可出现齿龈、咽喉、鼻粘膜、皮下、结膜下出血,病情加重时便血、咯血,因失血而出现贫血、苍白、四肢厥冷、黄疸、发绀,或因脑出血而呈现昏迷,许多症状与血液病理有关,多死于急性循环衰竭或急性肾衰竭,死亡率较高,病程恢复缓慢。本文就抗蝰蛇毒血清对蝰蛇毒中毒家兔血凝障碍和蝰蛇毒体外促凝作用的影响有关实验资料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国蝰蛇毒试剂(Chinese Russell Viper Venom reagent,简称CRVV)进行了蝰蛇毒磷脂时间及蝰蛇毒复钙时间测定,比较了不同蝰蛇毒量、不同实验条件对测定的影响,并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其作用性质与效价相似,本方法在广州市多间医院试用,测得广州地区正常人两种蝰蛇毒时间测定的参照值。  相似文献   

3.
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 Smith)又名百步金钱蛇,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及台湾的丘陵山区,是我国危害较大的十种毒蛇之一。目前国内的蛇药对治疗蝰蛇咬伤有显效者甚少,实验研究资料也缺。为了寻找抗蝰蛇毒的高效药物,以适应蛇伤治疗的需要,对多种中西药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筛选,结果表明:α-糜蛋白酶早期局部封闭是治疗蝰蛇咬伤的一种新途径。现将筛选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蛇毒:喹蛇毒干燥结晶,由本教研组及福建医科大学药理教研组供给,置干燥器内保存备用。2.药物(1) α-糜蛋白酶:结晶状白色粉末,每安瓿含量5毫克。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出品。(2) 破布艾:自采于广州市草地。(3) 红雀珊瑚根:海南岛白沙县人民医院提供。  相似文献   

4.
蝰蛇毒时间是以蝰蛇毒(Russell's Viper Venom,国外商品名Stypven)代替兔脑浸液按一期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称之。蝰蛇毒能激活X因子(X_a)具有加速促凝的作用,X因子是同时参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因子,而X因子的激活过程可被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因子所激活,也可被蝰蛇毒所激活,已激活的X因子与V_a因子,在磷脂及C_a~(++)同时存在条件下,可激活凝血酶原,从而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致使血浆凝固。(附图) 我国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ellii Siamensis Smith)的蛇毒,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因此,我们采用少血小板血浆,加入一定稀释度的国产圆斑蝰蛇毒使激活X因子,在充分提供磷脂的条件下,与血浆中存在的V_a因子及C_a~(++)共同形成凝血活酶复合体,通过激活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使少血小板血浆凝固,我们将此条件下的蝰蛇毒时间称为蝰蛇毒磷脂时间,以便与不加给磷脂条件下蝰蛇毒使富血小板血浆凝固的时间相区别。  相似文献   

5.
山莨菪碱治疗圆斑蝰蛇咬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我室在无抗蝰蛇毒血清情况下常规治疗加用山莨菪碱治疗圆斑蝰蛇咬伤24例,与1986年治疗的发病情况基本相似的20例相对比,平均住院时间缩短5.6天,急性肾衰需透析、人工肾透析治疗例(次)减少了83%,差别非常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广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与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协作,从1975年开始先后研制成功四种单价的精制抗蛇毒血清,即精制抗银环蛇毒血清(1976年)、精制抗眼镜蛇毒血清(1978年)、精制抗金环蛇毒血清(1979年)、精制抗蝰蛇毒血清(1981年)。前两种抗血清已经鉴定并投产供临床应用,后两种正在临床验证。广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与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单位协作,于1978年  相似文献   

7.
蝰蛇毒主要损害血液循环系统,引起不同程度的溶血、出血和抗凝血。常因急性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为了弄清其毒理作用,初步作了如下探讨。实验材料、方法与结果蛇毒由我院蛇毒研究室取后低温干燥成白色结晶粉末,临用时用生理盐水配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动物来自我院动物室,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兼用;大白鼠体重350~400g雄性:狗体重3~10kg雌雄兼用。试剂从略.(一)急性毒性测定:小白鼠60只,平均分为6组,将蛇毒注入后腿外侧皮下(0.1ml/10g)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一种新的抗蝰蛇毒卵黄抗体,并研究其免疫特性。方法将产卵母鸡分为低剂量(A组)和高剂量(B组)免疫组。以甲醛减毒法制备的蝰蛇毒抗原免疫母鸡;以水稀释法联合硫酸铵沉淀和超滤法分离纯化卵黄抗体;总蛋白质通过改良Lowry法测定;以ELISA法测定卵黄抗体的效价、总卵黄抗体与特异抗体含量、交叉反应。结果低、高剂量组均诱导母鸡产生有效免疫应答。高剂量组免疫效价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于免疫后约40d抗体效价达高峰,持续约4周;而低剂量组在免疫后约50d抗体效价达高峰,持续约2周。免疫过程中,两组总卵黄蛋白无显差异(P〉0.05),但高剂量组卵黄中平均特异性抗体(0.29&#177;0.04)mg/ml明显高于低剂量组(0.21&#177;0.03)mg/ml(P〈0.05).制备的抗蝰蛇毒IgY与蝰蛇毒抗原具有较高特异性,但与五步蛇(54.3%)、蝮蛇(47.5%)及竹叶青蛇(43.1%)有明显交叉反应,与眼镜蛇(11.7%)有轻度的交叉反应。结论研究证实蝰毒抗原易诱导母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并成功制备了抗蝰蛇毒的卵黄抗体,为蛇伤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蝰蛇蛇毒中分离纯化神经生长因子(NGF)。方法 粗毒采用CM52阳离子交换柱层析,DEAE Sephadex A-50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dex G-75凝胶过滤进行分离纯化。洗脱峰利用PCI2细胞测定活性,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圆盘电泳(EFG)等方法,进行理化性质的鉴定。结果 从粗毒6.0g中得到电泳纯的神经生长因子3.64mg,分子量为36kD,由两个亚基通过二硫键交联组成二体结构。等电点pI为6.7,在0.5~5.0μg/mL时,对PCI2细胞有良好的促进分化作用。结论 本法可从广西产圆斑蝰蛇毒粗毒中得到电泳纯的神经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0.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licinctus Blyth)是危害劳动人民较严重的一种毒蛇,银环蛇伤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死亡率较高.我国银环蛇地理分布较广,计有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浙江、安徽、台湾等省。精制抗银环蛇毒血清可迅速中和体内的蛇毒而产生特异性的解毒作用,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具有破坏局部蛇毒蛋白的作用,本文根据动物实验观察结果,报导精制抗银环蛇毒血清、胰蛋白酶及糜蛋白酶对银环蛇毒中毒动物保护作用的比较,为临床合理选用或合用这些药物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动物实验观察,报导精制抗银环蛇毒血清、胰蛋白酶及糜蛋白酶对银环蛇毒中毒动物保护作用的比较,为临床合理选用或合用这些药物提供参考。一、实验材料(一) 银环蛇毒(下文简称蛇毒);本教研室自行采集。(二) 精制抗银环蛇毒血清(下文简称抗血清):本教研室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协作研制。(三) 胰蛋白酶: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供注射用结晶胰蛋白酶,每一安瓿为2,000u。(四) 糜蛋白酶: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供注射用结晶糜蛋白酶,每一安瓿5mg。(五) 实验动物:体重18~22g小白鼠,雌雄兼用。二、实验方法将蛇毒结晶用蒸馏水深解配成1 mg/1ml母液,按实验需要再配成3.5 μg/0.1 ml、7μg/0.1 ml、10.5μg/0.1ml及14μg/0.1ml四种蛇毒溶液(这批蛇  相似文献   

12.
1965年,我们对本省产的五步蛇毒的毒理作用作了初步观察,近年来,我们在采集五步蛇毒作抗蛇毒药物试验的同时,对其某些毒理作用作进一步研究。实验材料一、蛇毒: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捕获自福建闽北山区及浙江西部山  相似文献   

13.
抗蛇毒血清的应用与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抗蛇毒血清发明以来,经100多年的试验和改进,抗蛇毒血清已公认为治疗蛇伤的最有效药物.抗蛇毒血清的作用机理,是抗蛇毒血清中的抗体与相应蛇种的蛇毒结合,可形成无毒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起中和解毒作用.抗蛇毒血清目前已成为治疗毒蛇咬伤的首选特效药物.上海赛伦生物技术公司认为:"毒蛇咬伤6~8小时内,应用抗蛇毒血清,96%以上病例在1~2天即可治愈出院."目前我国已能生产抗银环蛇毒血清、抗蝮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蝰蛇毒血清、抗金环蛇毒血清等6种(其治疗剂量参考附表).单价血清只能中和同种蛇毒,多价血清能治疗多种蛇毒,就效价来说多价不如单价.  相似文献   

14.
沙蝰蛇毒磷脂酶A2分子进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沙蝰蛇毒PLA2分子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特别是基因水平的特点。方法:采用不加权成对群算术平均法(UPGMA)构建来自沙蝰蛇毒的5种PLA2的分子进化树;将PLA2cDNA顺序中编码区内的碱基进行两两比较,统计和分析编码氨基酸密码的三个碱基不同位置的取代及同仪取代(S)和非同义取代(N)数目;并分别统计和分析这些PLA2的二联碱基胞嘧啶-鸟嘌呤(CpG)和鸟嘌吟-胞嘧啶(GpC)的数目及分  相似文献   

15.
毛平  陈藩 《广东医学》1998,19(3):174-176
用试管法和仪器法研究了蝰蛇毒磷脂时间(RVVCT)与血浆低分子肝素(LMWH)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的实验条件为:蝰蛇毒100μl;脑磷脂(1:1000稀释)10μl;氯化钙(0.025mol/L)10μl;37℃水浴时间(仪器法为直接温浴时间)1.5min。上述条件下,血浆LMWH含量与凝固时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直线回线γ=0.96 ̄0.99),批内变异系数0.6% ̄1.9%,批间变异系数1.7%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蝰蛇(缅甸亚种)毒分离纯化一种凝血活性因子X激活物FVe-1,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序列测定以及凝血活性.[方法]应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分子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蛇毒,采用MALDI质谱测定法测定分子质量,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等电点,Edman降解法测定蛋白N末端氨基酸序列,发色底物法和SDS-PAGE等方法测定FVe-1的酶学特征和凝血活性.[结果]从蝰蛇(缅甸亚种)毒分离得到的F Ve-1为单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3 808,等电点4.6,0.5 mg FVe-1的凝血活性与1.5625 u的凝血酶或与54.93 ng RVVX的凝血活性相当;可激活FX,但对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无作用;酶活性的适宜pH为6.5~ 7.5,适宜温度为25 ~ 60℃;为钙依赖性,凝血活性可被EDTA和DTT抑制;FVe-1的N端序列为NH2-N-L-Y-Q-F-G-E-M-I-N;具有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血浆凝固作用.[结论]从蝰蛇(缅甸亚种)毒纯化出一种F Ve-1是一个凝血因子X的激活物,可激活凝血因子X,但对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的作用微弱.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圆斑蝰蛇毒中性磷脂酶A_2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反应有抑制作用,其抑制聚集效应与剂量呈现量效关系,半数有效量(IC_(50))为4.22μg/ml,并且部分标本出现血小板解聚现象。结果表明该PLA_2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性疾病可能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抗蛇毒血清是治疗蛇伤的一种特效疗剂。从1894年Calmette氏首次研制成功抗眼镜蛇毒免疫血清以来,各国学者对于蛇毒的毒性和免疫原性,抗蛇毒血清的研制、保存和应用,类毒素的研究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采用类毒素及各种性剂、吸附剂等以减低蛇毒毒性,增强其免疫原性,研制出多种单价和多价的抗蛇毒血清,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毒蛇的蛇伤治疗。目前已有七十种以上的单价或多价抗蛇毒血清。制备抗蛇毒血清时,可采用:①小量蛇毒渐增剂量免疫法,②蛇毒加佐剂或吸附剂  相似文献   

19.
我室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协作制成精制抗眼镜蛇毒血清,目前正在临床试用,观将一些动物实验结果摘要报导如下: 现在临床试用的精制抗眼镜蛇毒血清14 ml/Amp(5,000μ),约能中和眼镜蛇粗毒(干毒)40 mg,小鼠肌肉注射这一血清0.49 μl/g,能保护1 LD_(50)(1.3μg/g);只能在肌肉注射蛇毒后立即注射抗眼镜蛇毒血清才有保护作用,若延迟注射血清,则无保护作用。将精制抗眼镜蛇毒血清改为静脉注射,用  相似文献   

20.
<正> 蝰蛇是国内十大毒蛇中一种,它的毒液为血循毒,主要是溶血素,这种毒蛇咬伤后发病急,来势猛,症状严重,毒性作用持久,病情重,可引起全身广泛性出血,严重者因毒素吸收引起中毒性休克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时间可在咬伤后1小时至7天以内。本科收治这例病人,蝰蛇咬伤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经中西医结合治疗,9天康复出院。 病例介绍:患者覃某某,男,28岁,农民,于1993年12月1日被重约600克,长约70cm园斑蝰蛇(已被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