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玲  马宇丹 《中国药事》2019,33(5):601-604
目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探索。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及体验式教学法在本校药学专业《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结果:四种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反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学术交流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度。结论:根据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是翻转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2.
罗琼  胡明  杨男  杨舒  周乃彤 《中国药事》2022,36(5):578-585
目的: 评价药事管理学本科教学中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挖掘药事管理学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采用问卷调研法,以四川大学2019级药学和临床药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式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效果的实证调研结果: 挖掘和梳理得到 “保障人民安全用药”等10个药事管理学中的思政元素知识点。构建了“目标-过程-效果”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的概念框架和相应评价指标体系。调研共计回收207份有效问卷,88.45%的学生对药事管理学知识点和对应思政元素的关系都能较好识别并对其关联程度持认可态度,84.00%的学生认为其政治思想水平和专业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结论: 药事管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实施效果良好,但尚需开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要求“基因式”融入课程之中的课程思政教材体系的二次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以“能力与责任意识培养”为导向的药事管理学教学改革。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主题探究讨论等多种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将课程思政建设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药事管理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实用性和引领性,将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有机结合,锻炼学生分析理解药学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担当。结果与结论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将药事管理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价值观目标相互融合,同时实现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本教学改革实践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改革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药事管理教学质量,加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对药事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如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在药事管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实际案例进行导学,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研究问题,总结得出药事管理的相关知识。结果:多元化教学应用于药事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改掉过去传统课程内容的枯燥和乏味,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多元化教学是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实践教学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将其应用于药事管理课程教学中,可为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晏英  何讯  崔杏  陈瑞  廖伟科  伍红艳  汤磊 《中国药事》2020,34(5):614-618
目的: 为培养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药事法规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针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评方式进行立体化改革与实践,构建模拟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双语教学、实践教学、网络课程等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态的立体化教学体系。结果: 立体化教学应用于药事法规课程的教学中,可提高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基本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结论: 立体化教学是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实践教学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为高等院校在专业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提供新的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事管理学》6版教材为蓝本,以本科阶段教学效果提高为指标,探讨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方法:以"药品注册管理"一章教学内容为例,筛选、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结果: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内容特点选择适宜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方法与内容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完成教学大纲基础上,适当增加执业药师及药学时事相关内容。结论:根据现代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背景下"智慧教室"资源,采取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理论教学相关内容在以教材内容为主的前提下与国家当前药事时事相关联,可以增加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法律、道德素养的药学应用型综合人才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导师模式"在药事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教学设计与评价,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对"双导师模式"的实质进行分析,提出双导师教学培养模式的框架,用模糊绩效评价法对所提出的内容进行评价,证明教学设计的可行性。结果与结论:把"双导师模式"引入药事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中,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院区药事管理一体化管理方法,为提升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多院区一体化”管理理念为指引,通过“总院垂直化、分院扁平化”管理策略,建立药师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药学信息管理一体化、药事质量控制一体化的多院区一体化药事管理模式,包括制定《积分制管理办法》和《科研管理办法》,统一宣传平台和管理平台,建立标准化的药事质量管理体系。结果:通过实施药师人力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化了各院区人员结构,提升了药师队伍水平,有效配置了药师资源,并拓展了教研工作;通过实施药学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了科室凝聚力和学科知名度以及管理效能;通过实施药事质量控制一体化管理模式,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次均药费,提升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水平。结论:从药师、药学信息、药事质控3个方面实施一体化管理,药师资源实现了最大化利用,各院区信息实现互通共享,各院区药事质量的均一性得到保障,有效促进了医院多院区同质化和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于荣  张迅  朱利军  韩学斌 《中国药事》2017,31(12):1456-1462
目的:探讨药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医院药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方法:以信息建设为依托,分析我院信息系统对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影响。结果:我院在药库、住院药房、门诊药房、静配中心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合理用药软件使检索医嘱的合理性更加准确、方便,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了药学保障。结论:医院药品合理使用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及时、有效地规范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和药事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新时期条件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药事管理学》教育的实践和体会。方法 评述目前该课程的特点、教学难点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实践及体会。结果 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的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结论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是推进教学改革模式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李远  李歆 《中国药事》2017,31(12):1474-1477
目的:探索提高医院门诊药房药师药事服务质量的办法。方法:从2016年1月1日起,在我院门诊药房药师中自发组建品管圈,应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和步骤,开展提高药师审方率的品管圈活动。结果与结论:运用品管圈方法,可以提高药师的专业素质,提升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徐敢 《中国药事》2018,32(11):1462-1466
目的:分析社会药房药事服务费收费机制,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通过定性分析和研究推理,探索社会药房药事服务收费管理机制并提出改革建议。结果:设立社会药房药事服务费,对全面取消以药养医、落实医药分开、提升药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结论:应尽快创设社会药房药事服务费管理机制,建立合理的执业药师专业服务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培养药学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药事管理学课程教改实践。方法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针对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评方式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与实践。结果构建了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社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为基本核心的药学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结论该教学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构建医院药学服务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形成一套系统、切实可行的标准化流程,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按照六西格玛的五步法(DMAIC)实施,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重组和优化药学服务流程。结果 形成98个标准流程,涵盖药事管理各个方面。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使医院药学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低资源成本、低缺陷的质量水平、优质的服务水准整体上实现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实现六西格玛水准,满足患者多层次的需求,顺利接轨新医改。  相似文献   

15.
临床药师绩效考核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新医改背景下医院临床药师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和挖掘临床药师潜能,强化竞争与责任意识,提高临床药学工作成绩。方法 以工作量为核心,创新性、效益性、推广性工作为导向,工作质量、时效性和成果并重的原则,制定考核制度与明细。结果 结合临床药学实际情况,制定了覆盖日常工作、牵头工作、科研服务、工作态度、对外交流与学术辐射、教学工作、临床问题挖掘与创新性工作、科研成果、学术任职与个人荣誉、医德医风的临床药师工作量化方案,并建立了科学可行的考核方法、分值细则和计算方法。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临床药师考核制度客观可行,达到了临床药师的绩效考核目的,对提高临床药学管理水平和药学服务质量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社区居民的药学知识情况和药学服务需求,探索社区药学服务的开展方法。方法:选择在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居民及在万寿路辖区内居住的居民,共计对806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本辖区66.2%的居民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 86.43%居民家中的常用药物来源于医院,64.33%居民就医首选三级医院;有56.10%的居民对药品不良反应“大概了解”;有52.13%的居民认为社区药学服务非常重要;窗口咨询是最受居民欢迎的药学服务形式。结论:社区居民迫切需要药学服务,社区药师应转变服务观念,提高药学服务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模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合理使用药品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持续提高连锁药店质量管理的模式。方法:通过介绍品管圈在国内外的发展背景和研究现况、医院应用的先进经验以及研究连锁药店目前管理中有待改善和解决的问题,分析连锁药店品管圈应用的必要性,并用“合规圈”示范连锁药店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和品管方法,展示出品管圈如何在连锁药店中使用。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应用能够对连锁药店的质量管理起到正向作用,使连锁药店更好地提供药学服务,其在连锁药店应用是可行的。结论:将品管圈改进方法导入连锁药店管理中,促使连锁药店从业者积极主动展开质量管理活动,全面提升连锁药店的管理品质,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