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要:目的 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出院的安徽省某三甲医院8 585例主要诊断为脑卒中患者的病案资料,采用通径分析研究影响其住院费用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结果 住院日是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首要因素;疾病类型、患者来源、手术情况、年龄以及出院转归在直接影响住院费用的同时,还通过住院日对住院费用存在间接影响,而住院日、性别、入院病情以及出院年份对住院费用仅存在直接作用。结论 控制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要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可控因素,有效缓解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和地区肿瘤单病种的费用控制管理提供参考数据信息.方法 利用某院2004-2009年住院首页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病例的数据,分析住院费用的构成,对影响人均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手术病例人均住院费用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平均住院日、出院年份、伴有其他非肿瘤疾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等.1 537例病例人均住院费用的中位数为40 162元,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多,男性病例人均住院费用比女性高.年龄分布高峰在50~64岁,人均住院费用随着病例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在65~74岁到达最高.平均住院天数为25.4天,30%病例住院天数大于25天,人均住院费用随着病例住院天数的增加而上升.发生院内感染和手术后并发症的病例人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没有发生的病例费用,伴有其他疾病的人均住院费用比没有合并其他疾病的病例多.结论 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可采用规范合理用药,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院内感染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措施来达到控制单病种费用及最大效率利用卫生资源的医疗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肝癌病人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市两家医院2005—2010年6年共计6 168例肝癌患者进行通径分析研究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日是直接影响住院费用的最主要因素,出院情况、住院年份和有无并发症影响住院费用不仅存在直接效应而且存在间接效应,且出院情况影响住院费用的效应为负相关。年龄、费用负担形式通过住院日间接影响住院费用。结论:住院日和出院情况是影响住院费用作用较大的因子,政府、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应协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控制患者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通径分析研究3 306例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3 306例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人均8 665.97元,中位数7 715.68元;住院日人均14.11天,中位数14.00天。住院总费用及日均费用逐年上升,药品类费用仍处于主导地位。住院日是住院费用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付费方式、药占比、入院情况、疾病类型、是否手术、有无并发症别和出院时间,并且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影响住院费用。结论:住院日是住院费用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控制住院费用要以控制、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加强对可控因素的控制,采取综合措施,以有效缓解费用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5.
肖永红  闫子海 《中国卫生统计》2007,24(5):505-506,510
目的探讨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建立合理的费用控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县内12所医院2004年度循环系统疾病255名医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其住院医疗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日是住院费用最主要影响因素;年龄、3日内确诊是通过对住院日间接影响住院费用,而医院级别、入院情况、手术与否则同时影响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结论有效控制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增长,需采取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孙娜  张新静  张勇 《现代医院管理》2023,(2):116-117+123
目的 探讨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对医院控制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及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宿迁市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某医院出院患者病案首页及医保结算清单,利用SPSS 22.0软件分析某医院(DIP)前后住院医保患者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变化情况。结果 DIP实施前后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IP实施可以降低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升医疗运行效率,促使医疗机构优化内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例医疗费用的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该院2005—2008年累积的2211例恶性肿瘤病例进行分析,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找到致医疗费用过高的主要因素。结果:恶性肿瘤住院费用主要受病种、平均住院日、手术、药费、材料费等因素影响。结论:加强对平均住院日、药费、材料费等可控因素的控制,可有效地控制过高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我国食管癌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江苏省南通市两家医院2002~2009年8年间共计8 288例食管癌患者,通径分析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住院天数是直接影响住院费用的最主要因素;付费方式、年龄、性别直接影响住院费用;手术与否、转归情况、年份、职业等因素既可直接影响住院费用,又可通过住院日间接影响住院费用.结论 应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控制患者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陕西省大型公立医院项目付费制度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陕西省西安市2012年两所大型公立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病例首页及住院费用情况,其中确诊为恶性肿瘤化疗10 875例,对住院病例的住院费用构成进行描述,采用逐步回归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药费所占比为74.85%,治疗费和化验费所占比例次之,分别为7.99%、5.56%。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有:住院天数、药费比、医院管理、是否手术、医保付费方式、伴随症、入院情况、性别。结论:医院科室绩效考核时,应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药费比控制线。合理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合理缩短住院天数、有效降低药费比、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是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07年-2010年(1-8月)期间5种肿瘤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与人均住院日的分析,探讨对肿瘤患者的医疗费用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比较2003~2010年南方某市综合医保、住院医保、农民工医保和少儿医保政策下医疗服务的差异,探讨不同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的影响,为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提供控制策略。方法从南方某市医保局获得2003~2010年该市医疗服务费用数据,把费用分成门诊、住院两部分,通过对各种医保类型患者的总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人均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均次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的比较,发现各医保类型的费用变化趋势和差异,分析不同参保类型对医疗服务的影响。结果不同医保患者的门诊费用、住院费用中的总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人均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均次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医保各项指标较高,农民工医保各项指标较低。结论综合医保的各项指标著高于其他类型,农民工医保各项指标较低。要注意控制综合医保的医疗费用,提高农民工医保的医疗服务水平。在门诊费用控制中要注意控制比例较高的药品费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付费方式下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差别,并进行效率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提出
合理控制住院费用的思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出院病人首页中第一诊断为脑
梗死的住院病例,采用SAS9.2和DEAP2.1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
2 检验对患者基本情况和费用进
行分析,并用数据包络分析评价住院费用效率,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除药费和检查化验
费外,不同付费方式下患者的一般医疗服务费(犉=9.46,犘<0.01)、护理费(犉=5.74,犘=0.0034)、
治疗费(犉=4.09,犘=0.0173) 和总费用(犉=4.24,犘=0.014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日(犉=
14.20,犘<0.0001)和治疗结果(χ
2=14.804,犘=0.022)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医疗保险和自费的
相对效率优于公费医疗。结论 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从药费、检查化验费、住院天数等方面重点监控住院
费用,进一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加大对公费医疗的改革制度,减轻脑梗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脑梗死;住院费用;付费方式;效率分析;医疗服务费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1 0013 0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住院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某院2008~2010年出院病人住院费用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人均费用、日均费用及费用构成。结果 3年间人均费用增加3 769元,日均费用增加437元;增加费用中,以药品费为主(42.3%),材料费次之(29.4%),再次为治疗费(14.4%)。结论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政策层面促使医疗机构摆脱"重收入、轻效率"的经营误区;医疗机构应积极践行新医改要求,合理控制住院费用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控制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增长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6--2008年子宫肌瘤手术住院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对单纯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年住院平均费用有逐年增高趋势(F=22.44,P〈0.01),平均住院日、术式及药品比例是影响次均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缩短住院天数和降低药费仍然是控制住院费用增长的有效途径,建议科学研制和实施临床路径,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DRGs预付费体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外科手术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为加强外科手术患者合理营养支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内蒙古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日、医疗费用数据与医疗保险报销数据。采用中位数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共收集普通外科手术患者2 077人次。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外科手术患者在住院日、药品费用、材料费用、检查费用、化验费用、治疗费用和其他费用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别医疗总费用、医保负担费用、医保负担比例、患者负担比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合理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比例,但外科手术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应进一步优化,卫生管理部门、医保管理机构等应加强营养支持类药品采购、临床使用、医保报销等环节的监管,降低外科手术营养支持患者药品费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适合农村地区慢性肾脏病(CKD)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对农村居民和基层医务人员CKD知识情况的调查,由肾科专家及基层医院全科医生协商制订并建立基层卫生院-综合医院CKD一体化管理模式,内容主要有:CKD分层管理制度,知识培训,健康宣传教育,CKD筛查、转诊和治疗等。观察实施期间转诊的126例CK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人均总费用、人均药费、再住院率和病情恶化率。结果实施管理前后居民CKD知识知晓率提高,就医满意度由73.75%升至92.75%(P0.05)。管理前后基层医务人员CKD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P0.05)。CK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6±1.2)d,人均总费用(3023±176)元,再住院率17.92%,病情恶化率4.76%,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稳定后转回率为80.95%。结论建立CKD的基层卫生院-综合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提高CKD知晓率,是解决农村看病难的一种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付费方式下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指出费用差异原因,提出合理控制住院费用的思路。方法以老年病人肺部感染为例,对7类病人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7类病例住院天数、总费用、床日费均见显著性差异。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药品比例、付费方式、出院方式4个因素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推进构建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医疗行为;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自律,在用药以及诊治的各个环节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天津市胆石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评价神经网络模型对医保费用的预测和分析效果。方法从天津市2003-2007年住院患者医保数据库中抽取4 205名患者,对住院总费用和药费等各项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2003-2007年胆石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呈现增长趋势(F=11.818,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医院等级、结石部位、是否手术等对住院费用均有影响(P〈0.01);BP神经网络敏感度分析显示,影响因素的敏感度最大的为住院天数(0.492),敏感度最小的为是否有合并症(0.023)。结论天津市胆石病参保患者的住院费用呈增长趋势,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住院天数、是否手术、住院次数、结石部位、年龄、医院等级、是否有合并症和炎症部位。BP神经网络模型可应用到胆石病患者住院费用的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15-2019年广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与医保待遇水平进行分析,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从不同主体的普通门急诊、门诊大病、住院的次均就诊费用及平均住院日和相对应的统筹支付占比等指标来描述分析广西2015-2019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和医保待遇水平情况;结果:普通门急诊、门诊大病和住院的次均费用的年均增长率变化区间分别为-3.49%~8.38%、2.93%~31.41%和-3.36%~10.42%;其中,总体门诊大病次均就诊费用、大学生、学生儿童、三级医院和异地就医门诊大病次均就诊费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9%、31.41%、13.39%、13.01%和23.7%;平均住院日年均降幅在4.5%-10.26%之间。总统筹支付占比在37.82%~59.44%之间。结论:门诊大病费用增长较快;平均住院床日有效缩短;保障待遇水平应加强费用控制,减少患者就医中的不合理开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非参数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017年5月1日-2019年6月1日出院的66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为(81 396.26±26 063.39)元,卫生材料费、化验费和治疗费是患者住院总费用的主要构成。多因素分析发现,住院天数是影响住院费用的首要因素。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住院费用总体偏高。应完善医保支付方式,降低卫生材料费;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调整相关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定期随访出院患者,关注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