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31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前后的左室功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评价PBMV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二尖瓣口面积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容积,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均明显增加;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无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全容积成像(FVI)技术对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左心房容积(LAV)和功能进行评价分析。 方法 132 例健康成人按年龄段分成青年组43 例、中年组45 例和老年组44 例。常规超声测量收缩末期左心 房各径线和面积,计算LAV 和容积指数(LAVI);记录二尖瓣口血流E 峰、A 峰和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室间 隔侧e 峰、a 峰,并计算E/A、e/a 和E/e ;三维探头采集动态心尖四腔心,分别描记每个心动周期舒张和收缩 末期的左心房内膜,系统自动分析出容积- 时间曲线,记录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P 波相对应的左心 房主动收缩前容积(LAVpre)和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计算LAV 功能各参数并进行标化。结果 二 尖瓣口血流测值E/A 及组织多普勒测值e/a 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P <0.05)。E/A 值与e/a 值呈正相 关(r =0.746,P =0.000)。与青年组比较,中、老年组LAVImax、LAVmin、LAVImin、LAVpre 及LAVIpre 升 高,而iLAVe、iLAVIe、LApEF、LAItEF 及LAIpEF 降低(P <0.05);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05)。LAVImax 与E/e 呈正相关(r =0.463,P =0.007),与e/a 呈负相关(r =-0.392,P =0.031)。 结论 实时三维FVI 技术为临床定量评价LAV 功能提供依据,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的评价和 预后评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压力 -容积关系分析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米力农 )对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和机械效率的影响。方法 建立心内植入压力、容积测定装置的犬模型 ,利用压力 -容积关系 -评价左室功能的“金标准” ,系统分析自主神经阻滞前后米力农对左室舒缩功能和机械效率的影响。结果 阻滞自主神经前 ,米力农加快心率 (HR) ;使每搏容积 (SV)和射血分数 (EF)增加 ;使左室收缩末期压力 (PES) -收缩末期容积 (VES)、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 -舒张末期容积 (VED)和心搏功 (SW) -VED三种关系位置左移 ,斜率增加 ,表明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 ;并提高左室舒张速率 (TC) ,加速左室舒张。米力农还能够使每搏功 (SW )、EES/Ea和SW /PVA值增加 ,改善左室与动脉系统的耦联 ,增强左室机械效率。阻滞自主神经后 ,这些变化仍然存在。结论 米力农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提高左室机械作功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AECD)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左心 房容积、功能和同步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 年8 月—2018 年2 月在国药东风总医院心内科诊治的72 例 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测证实冠状动脉狭窄率<30% 的72 例患者作为对照 组。采用AECD 评价两组左心房容积、功能和同步性。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 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房最小容量及左心房容积值高于 对照组(P <0.05);观察组左心房功能S 与E 值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P-ALA 高于对照组(P <0.05), 两组P-AIAS、P-AR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ECD 可早期准确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容 积、功能和同步性,对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其预后、疗效评估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海霞  景香香  林凌  钟文津  刘丽莉 《重庆医学》2021,50(9):1577-1580,1585
目的 探讨全身成像三维量化(GI3DQ)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45例患者,采用二维Simpson′s法(以下简称2D法)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得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采集心尖四腔心全容积图像,导入QLABadv,测量EDV和ESV,得出LVEF;将实时三维心尖四腔心全容积图像导入GI3DQ三维图像工作站脱机测量EDV和ESV,得出LVEF.结果 GI3DQ与2D法评价左心室功能参数测值,EDV、ESV、SV、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评价LVEF相关性较好(r=0.870),两种方法进行一致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3DQ与RT-3DE评价左心室功能参数测值,EDV、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ESV、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评价LVEF值相关性较好(r=0.920),两种方法进行一致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3DQ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准确的定量评估,为临床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提供了更加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M型、二维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4例正常人和20例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综合测定了左室舒张功能的10个有关指标。(1)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2)左房容积(LAV),(3)二尖瓣前叶EF斜率(EF_(AMV)),(4)二尖瓣前叶E点距室间隔最低点的垂直距离(EPSS),(5)左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峰),(6)左室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峰),(7)E/A比值,(8)二尖瓣压力半降时间(t/2),(9)峰值充盈率(PFR),(10)标准峰值充盈率(NPFR)。两组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E/A比值,t/2,EF_(AMV)和A峰最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EPSS,LAV和E峰等指标次之(P<0.01和P<0.05),而LVEDV、PFR和NPFR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提示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中,以多普勒和M型超声心动图的有关指标为佳。  相似文献   

7.
陈欣欣  张镜方 《广东医学》1997,18(4):224-225
研究150例法乐四联征患儿行根治术术前术后左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变化。发现术前患儿左只普遍较小,每博指数及以及地指数亦明显低于正常,但术后两周上述三项指标明显增大,至术后3个月达正常值;手术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及内径缩短率均正常。左室容积与术后低心排征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关系,但对手术死亡率无明显影响;左室容积只是影响法乐氏四联症手术效果的因素之一,即使左室容积非常小,只要手术矫正畸形完全,术后处理得当,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左心房作功情况,找出左房作功的规律。方法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比较80例相互匹配的甲亢患者和正常人的左房容积、收缩时间间期及左房射血力(LAF)等指标。结果 甲亢组左房容积的各项镁较正常组大;左房血期(LAET)甲亢组较正常组长;左房射血前期(LAPEP)、LAPEP/LAET比值,甲亢组小于正常组;LAF甲亢组比正常组增大;甲亢组与LAF与左房射血分数(LAEF  相似文献   

9.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与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和容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SPECT)与超声心动图在测定左室功能和容积方面的相关性。方法65例不同诊断的患者在15d内分别接受99TcmMIBI门控SPE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两种方法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容积(EDV)和收缩末容积(ESV)的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所有病人分为Ⅰ组(EDV<90mL,n=31)和Ⅱ组(EDV>90mL,n=34),比较两组之间两种方法测量结果间的关系。结果门控SPECT测得的LVEF、EDV和ESV与超声结果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在Ⅰ组中,与超声心动图结果相比,门控SPECT测定的LVEF要高(P<0.05),而测量的ESV要低(P<0.05),测量的EDV间无明显差异。在Ⅱ组中,两种方法测量的各结果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门控SPECT与超声心动图在测定LVEF和左室容积方面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是对于心室腔较小的病人,门控SPECT可能会由于低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而对LVEF产生高估。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心脏病不同时期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比较高血压心脏病(高心病)早、晚期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 采用双平面Sirmpson’s方法和二尖瓣脉冲我镨勒血流频谱测定30例正常人(对照组)、59例高心病早期(A组)和31例高心病晚期(B组)患者的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结果 左室收缩功能:A组仅收缩末期容积(ESV)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则ESV及舒张末期容量(EDV)、每搏量(SV)和射血分数(EF)均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左心房容积追踪技术(LA Tracking)探讨不同左室壁厚度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差异.方法 根据JNC7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左室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高血压非左室肥厚组(NLVH组)28例、左室肥厚组(LVH组)30例,对照组32例.在LA Tracking模式下获取左房容积时间曲线,记录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心电图P波对应左房容积(LAVp)、左房最小容积(LAVmin),用体表面积(BSA)标化(LAVImax、LAVIp、LAVImin),再计算反映贮存器功能的指标左房整体排出量(LAVItotal)、左房扩大率(%LAVItotal);反映管道功能的指标被动左房排出量(LAVIpass)、左房被动排出率(%LAVIpass)及有效左房被动排出率(%eLAVIpass);反映助力泵功能的指标主动左房排出量(LAVIact)、左房主动排出率(%LAVIact)及有效左房主动排出率(%eLAVIact).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LVH组及LVH组LAVItotal、LAVIact、%LAVIact、%eLAVIact增加,LAVIpass、%LAVlpass、%eLAVIpass降低.与LVH组比较,NLVH组LAVItotal、LAVIact增加,LAVIpass、%LAVlpass降低.结论 高血压患者左房贮存器、管道及助力泵功能在左室肥厚前已发生变化,且随着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的增加,变化更为显著.LA Traching技术能敏感、准确地评价左房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方法分别对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 systolic volume,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 ection fraction,LVEF)。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结果70例患者完成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射血分数相关系数分别为:EDV,r=0.875;ESV,r=0.912;EF,r=0.905。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比较,低估左室收缩末及舒张末容积,高估左室射血分数。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能够比较准确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陈娇  唐红  郭津含 《四川医学》2004,25(7):753-755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eal time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 ,RT3DE) ,技术和相应软件、工作站绘制正常人左室节段射曲分数 -时间曲线 (regionalEF timecurves ,rEF TC) ,探讨这一新技术以rEF TC方式评价左室节段收缩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全容积采集 3 7例健康志愿者心尖四腔观全容积数据库 ,以三维数据测量分析软件和计算统计软件计算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指标 ,绘制rEF TC ,获得rEF正常值范围 ,进行曲线模型拟合 ,比较各部分间差异性。所有研究对象均获得满意二维、三维图像、全容积三维数据以及动态rEF TC。 16段rEF间差异明显 ;心尖部收缩功能最强 ,基底部最低 (P =0 .0 0 0 )。曲线估计获得模型方程Y =bo b1t b2 t2 b3 t3 ,回归系数R2 =0 .914~ 0 .996,平均R2 ( 0 963± 0 0 85 )。结论 正常人左室基底部至心尖部收缩功能有增强趋势。RT3DE以rEF TC方法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具有可行性和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 3DE)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各参数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将1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组)和16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分别行二维超声(2DE)和实时三维超声(RT 3DE)检查。2DE法检查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RT 3DE法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对三维数据库进行定量评价,检测左室收缩功能参数LVEF及同步性参数即左室16节段、6个基底段和6个中间段、6个基底段达收缩末最小容积的时间标准差(TmsvSD 16、TmsvSD 12、TmsvSD 6),上述16、12、6个节段达最小收缩末容积的时间最大差值(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及以上各参数经心率校正后值TmsvSD 16%、TmsvSD 12%、TmsvSD 6%、Tmsv 16Dif%、Tmsv 12Dif%和Tmsv 6Di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梗组患者的LVEF降低(P<0.05), TmsvSD 16%、Tmsv 16Dif%增加(P<0.05)。RT 3DE法所测的心梗组患者的LVEDV和LVESV高于2DE所测值(P<0.05),LVEF低于2DE所测值(P<0.05)。结论RT 3DE法能客观的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收缩功能及同步性。TmsvSD 16%、Tmsv 16Dif%可作为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顾敏  李康  马千红  杨庆军 《重庆医学》2013,(23):2718-2721
目的以心脏磁共振成像(MRI)为参考标准,应用128层螺旋CT(128SCT)评价左心室功能与结构,探讨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128SCT在冠心病左室功能及结构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同期行心脏128SCT和MRI检查,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舒张末期心肌质量(MM)、舒张末期左室内径(ED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ESD)、前室间隔厚度(ASWT)及左室后壁厚度(PLWT)。结果 128SCT和MRI所测定的左室功能(EDV、ESV、EF、SV、MM)与结构(EDD、ESD、ASWT、PLWT)参数具有高度相关性(r值分别为0.74~0.94、0.92~0.99,P>0.0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28SCT在评价左室功能及结构方面方便、准确、可靠,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RT-3DE)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sRT-3DE与多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mRT-3DE)测量5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和27例左心室扩大者(病例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收缩未容积(LVESV)、每博量(SV)及射血分数(EF),...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大小对左心房功能改变的影响,探讨影响左心房功能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择62例心肌梗死患者及2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推荐的16节段法(室壁运动异常阶段数≥4为大面积梗死,<4为小面积梗死),将62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小面积梗死组(A组,32例)和大面积梗死组(B组,30例).A、B组及对照组受检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3组受检者左心房的功能,评价不同梗死面积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分析室壁运动状态[以室壁运动指数(WMSI)表示]与左心房功能参数间的相关性;以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开始收缩时容积指数(VpreI)为因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心肌梗死后影响左心房功能的主要因素.结果 A、B组患者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VmaxI)、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VminI)、VpreI、左心房主动排空容积指数(AEVI)、左心房射血力指数(EFI)显著高于对照组,且B组上述参数亦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左心房被动排空分数(PEF)及膨胀指数(AEI)显著低于对照组,且B组患者上述两指标亦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SI与VmaxI、VminI、VpreI、AEVI及AEI相关(r值分别为0.758、0.798、0.697、0.529和-0.717,P均<0.01). 以VpreI为因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WMS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E/A.结论 随着心肌梗死面积的增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房重构加重,左心房"管道"功能及"储器"功能减低,左心房"助力泵"功能增加.室壁运动状态、左心室重构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是影响左心房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林少杰  黄朝华  戴丽红 《吉林医学》2013,(30):6242-6243
目的: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和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评价的相关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6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课题研究,所有患者皆临床诊断明确。对所有病例行64排螺旋CT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对64排螺旋CT值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64排螺旋CT测得的心功能评价指标与超声心动图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每搏输出量通过两种不同方法测得的数值相关性较好,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由64排螺旋CT测出的数值较超声心动图测出的数值要高,每搏输出量和左室射血分数超声心动图测得的数值要比64排螺旋CT测得的数值高。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64排螺旋CT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测量结果有着很好的相关性,都可以准确、可靠的评价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的左房容积与功能的价值。方法 108名受检者根据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分成正常组、顺应性降低组、假性正常化组及限制性充盈障碍组。RT-3DE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并对参数用体表面积校正,得出LAVmax指数、LAVmin指数、LAVpreA指数,计算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assive)、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ctive)。并将RT-3DE所测左房功能相关参数与应用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测量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相关参数作对比。结果 二尖瓣口舒张期前向峰值血流速度E与二尖瓣前瓣环组织多普勒E,比值(E/ E,)及二尖瓣口舒张期前向峰值血流速度E与二尖瓣口M型彩色多普勒峰值血流速度Vp(E/Vp)随着舒张功能障碍加重而增加,而E峰减速时间(Dct)随着舒张功能障碍加重而降低(P<0.05); LAVmax 指数、LAVmin指数随舒张功能降低而增加,LAEF随舒张功能降低而降低(P<0.05); E/ E,、E/Vp及Dct与LAEF相关性相关性最佳,r分别为-0.84,-0.81,0.74(P<0.05); LAVmax指数≥34ml/m2、LAEF≥30%诊断左室充盈压增高(即E/ E, >15.0),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0%,66.7%及86.7%,80.6%。结论 RT-3DE为评价左房容积与功能提供了新方法,测得左房功能参数能准确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20.
背景 左心房功能是心脏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心房容积能够独立影响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疗效。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量化评价左心房功能,评价左心房收缩期应变(Sa)和应变率(SRa)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月因心力衰竭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CRT的患者共121例。CRT有反应定义为CRT术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缩小≥15%,反之为无反应。根据CRT疗效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CRT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房Sa和SRa,评价基线左心房Sa和SRa对CRT疗效的影响。结果 CRT术后共有70例(57.9%)患者纳入有反应组,51例(42.1%)患者纳入无反应组。有反应组术后6个月Sa和SR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Sa与SRa呈负相关(rs=-0.77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Ra(OR=5.039,P=0.020)和Sa(OR=1.094,P=0.010)是CRT疗效的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OR=4.913,P=0.002)、QRS时限(OR=1.041,P=0.005)、E/A(OR=0.309,P=0.008)和肺动脉收缩压(OR=0.950,P=0.013)。结论 基线Sa和SRa是CR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CRT术后有反应者左心房收缩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