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35例胃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进行报道,探讨该病复发转移的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术前诊断正确率为68.6%肿瘤,中位直径7.0(1.5~14.0)cm。行胃楔形切除9例,胃部分切除23例,全胃切除3例;术后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9例。CD117(+)100%,CD34(+)90.9%,Vim(+)79.3%,SMA(+)42.9%,S-100(+)26.9%。术后有6例出现复发转移,其中1例进行了再次手术。2例出现肝转移,3例后腹膜转移,1例腹腔广泛转移;2例死亡,4例带瘤生存。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5 cm、核分裂象≥5/50 HPF以及高危病人为胃GIST复发转移的预测因素。结论:胃GIST高危病人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大,即使出现复发、转移,也应积极再次手术,同时高危和复发转移者应配合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黄勇  郭盖章 《腹部外科》2013,(6):405-407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0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21例胃间质瘤临床表现、病理结果及治疗方法.随访患者生存情况.21例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53±2)岁.结果所有21例病例均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CD117阳性20例(95.2%),CD34阳性17例(81.0%).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0例随访6~24个月,3例死亡,原因为肿瘤复发,其余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胃间质瘤的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应充分评估其危险度,采取适合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恶性程度高、术后易复发的患者,个体化的分子靶向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临床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0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手术证实的小肠间质瘤44例,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将影响肿瘤复发及预后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级变量单因素和连续变量多因素分析,筛出影响小肠间质瘤预后危险因素。结果:患者临床复发与年龄、间质瘤危险度和肝转移显著相关(P 0.001),而临床表现、CD117、CD34和靶向治疗与肿瘤复发无显著相关(P0.05),不同临床表现组间累积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对上述临床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复发与年龄、靶向治疗、肝转移、危险度因素显著相关(P 0.05),而与临床表现、CD117、CD34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手术仍是小肠间质瘤治疗的首选,高危患者术后口服伊马替尼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21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上腹胀、血便、腹部包块等.术中见肿瘤位于贲门部、胃底、胃体及幽门部分别为24例(11.0%)、103例(47.5%)、59例(27.2%)和31例(14.3%).所有患者的肿瘤均于内镜下剥除或行手术切除,术后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属极低危险度、低危险度、中危险度及高危险度患者分别为56例(25.8%)、67例(30.9%)、41例(18.9%)和53例(24.4%).术后1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52个月,平均35个月.获得随访的35例高危险度患者中,服用伊马替尼者19例,2例进展;未服用者16例,9例进展,服用伊马替尼者病情进展的比例较低(x2=8.426,P=0.004).在11例病情进展患者中,局部复发4例、复发合并腹腔多处转移1例、肱骨转移1例、肝转移合并腹腔转移1例、肝转移4例.结论 胃间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伊马替尼可改善高危险度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13年3月我院诊治的29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病例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黑便、中上腹不适或腹痛.术前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但活检准确率低.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29例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其中1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1例行肿瘤局部切除;5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后7例服用伊马替尼.术后随访2~118个月,平均48.2个月.26例患者存活至今.其中23例无复发或转移征象;4例出现肝脏转移;2例肿瘤复发.核分裂相≥5/50高倍视野(HPF)为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 十二指肠间质瘤首选手术切除,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早期诊断和完整切除肿瘤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肿瘤破裂或高危患者术后应给予口服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困难部位的胃间质瘤行腹腔镜切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困难部位的胃间质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26例和开腹组38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手术指标和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2组均未出现术后出血、吻合口漏、贲门或幽门狭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也无切缘阳性及肿瘤破裂。腹腔镜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2组均无局部复发病例,开腹组有2例中-高危患者未按医嘱服用伊马替尼而出现肝转移,腹腔镜组也有1例高危患者未规律服药而出现肝转移。2组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径小于5 cm的位于困难部位的胃间质瘤,腹腔镜切除安全可行,且较开腹手术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11例,恶性2例,良性6例,交界性3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均随访2年以上,9例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1例术后17个月发现肿瘤复发而行全胃切除术,1例术后16个月死亡。结论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测定,适宜的手术切除可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诊治的22例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本组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包括肿瘤局部切除12例,其中1例合并远端胃大部切除及右肾切除;十二指肠节段切除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其中1例合并右半结肠切除。结果危险度分级为极低危组4例,低危组5例,中危组8例,高危组5例。CD117阳性率95.5%(21/22),CD34阳性率86.4%(19/22),SMA阳性率54.5%(12/22),S-100阳性率9.1%(2/22)。术后随访10—66个月,平均随访30.9个月,其中20例获得完整随访,2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余均无瘤生存。结论内镜超声和CT是术前诊断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的有效方法,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外科手术仍是当前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需依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高危患者术后联合靶向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胃间质瘤患者39例,瘤体直径1.0~4.5cm,平均(2.5±0.5)cm,均采用双镜联合方法手术切除。手术过程:胃镜下确定胃间质瘤的位置、大小,评估切除可能性及方法,腹腔镜下切除肿瘤,闭合切口,取出肿瘤,完成手术。术后接受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肿瘤生物学风险评估,随访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1例因瘤体过大予以中转开放手术。余38例手术时间35~125min,平均(75±25)min。术中出血10~50mL,平均(25±10)mL;胃管留置时间0~24h,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2~36h,绝对卧床12~24h,术后72~96h恢复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5~7d。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D117阳性36例(92.3%)、CD34阳性32例(82.0%);肿瘤生物学风险分级:极低危27例,低危10例,中危2例,高危0例。随访1~42个月,未发现种植或转移。结论: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快速定位、优化手术流程、术时短、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于直径〈5cm、术中仅靠腹腔镜难以定位的瘤灶。手术对瘤体定位、手术组成员配合要求较高,需要富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间质瘤的诊疗方法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17例腹腔间质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结果 17例随访6~94个月.胃间质瘤8例中全胃切除3例,1例患者于术后7个月局部复发,因恶病质并全身衰竭死亡,2例术后随访24~60个月,未见复发;胃大部切除5例,1例于术后9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残胃切除术,术后2 a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的胃肠间质瘤(GIST)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7年1月至2008年12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7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分析各变量因素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行根治性手术患者83例(根治组),姑息性手术患者24例(姑息组).随访6~246个月.根治组术后31例患者复发,复发与非复发患者比较,其肿瘤是否大于5 cm、肿瘤包膜完整与否及有无周围侵犯与肿瘤复发有关(P<0.05) 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和核分裂与肿瘤复发无关(P>0.05).复发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个月,未复发组为78个月 两组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组患者中位生存期54(7~246)个月,姑息组则仅为6(1~2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肿瘤大于5 cm、无完整包膜、有周围侵犯的胃GIST患者,应争取根治切除,警惕其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诊断、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11例十二指肠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治疗胃和小肠GIST病人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11例病人CT的检出率为100%,内镜病理检出率为25%。均行手术切除治疗。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2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围手术期无病人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10个月和2年出现复发、转移。十二指肠GIST病人的1年和2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1%(10/11)和82%(9/11),预后略差于胃和小肠GIST。结论:十二指肠GIST的术前诊断应综合应用内镜和影像学技术,以提高其确诊率。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合理选择手术方法。低危病人手术后基本可以治愈,中、高危病人术后应配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该病的预后略逊于胃和小肠GIST。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特征、治疗与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特征、治疗与预后。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EGIST共2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的EGIST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现腹部包块,腹痛。肿瘤原于肠系膜或网膜10例,腹膜后11例,浸润邻近器官7例,伴有远处转移5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D117、CD34、Desmin、Actin、S-100、NSE阳性率分别为90%、71%、5%、33%、19%、5%,与胃GIST免疫组化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1例行完整切除术,6例为不全切除术或肿瘤减灭术,4例肿瘤未能切除。19例患者获得随访,12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EGIST预后与核分裂数、肿瘤大小、肿瘤浸润邻近器官或远处转移、肿瘤是否完整切除有关(P〈0.05)。结论EGIST与GIST有相似的免疫组化染色特点,EGIST恶性程度高,预后比胃GIST差。完整切除肿瘤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4.
132例胃的胃肠间质瘤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的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132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本组患者病变部位:胃底贲门50例(37.9%),胃体62例(47.0%),胃窦部13例(9.8%),占据胃壁两个部位6例(4.5%),胃弥漫肿物1例(0.8%);肿瘤平均直径9.4(1.0~27.0)cm.全组患者均行肿瘤完整切除,有41例联合脏器切除,淋巴结清扫34例,未发现转移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阳性率93.2%(123/132),CD34阳性率82.6%(109/132).118例获随访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80.2%和56.6%.单因素分析显示,Fletcher分级、肿瘤大小、肿瘤侵犯其他脏器、转移和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生存率有影响(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Fletcher分级、肿瘤转移、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转移是影响胃GI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Fletcher分级是判断胃GIST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简单有效的方法;手术是治疗胃GIST的主要方法,靶向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胃GIST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位于胃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外科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外科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胃GIST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含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重新复核并加以随访,分析手术切除效果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86.7%和79.3%.肿瘤完全切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1%、90.0%和85.4%,明显优于不完全切除术组的38.1%、0和0(P<0.05).完全切除术组中,肿瘤局部切除组与肿瘤及所在器官联合切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组分别与扩大切除术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切除术组患者的生存率与肿瘤大小、肿瘤性质、核分裂及肿瘤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生存率仅与肿瘤大小、核分裂和复发转移相关(P<0.05).结论 胃GIST仍以外科治疗为主,原则上施行局部完全切除即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2例胃癌根治术后经其它检查未发现复发转移迹象的病人行腹腔镜探查、腹膜活组织检查术。结果明确诊断8例发生腹膜复发转移。其中,腹腔广泛转移2例,小肠系膜根部转移2例,肝脏表面转移1例,小肠与腹壁切口之间的粘连带转移1例,盆底腹膜转移1例,胃肠吻合口复发1例。对4例局限病灶作了腹膜病变切除,1例吻合口转移病例作全胃切除。结论腹腔镜检查是早期诊断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118例经手术治疗GIST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18例患者中男57例,女61例,中位年龄58岁,肿瘤位于胃59例,小肠35例,结直肠12例,胃肠道外12例,患者随访时间1~73个月,随访期间15例(12.7%)发生术后复发和(或)转移,11例患者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是否破裂和核分裂像与GIST患者预后有关。Cox回归模型显示,肿瘤部位和核分裂像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IST缺乏特异临床表现,肿瘤部位和核分裂像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阃质瘤联合脏器切除的指征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5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2例胃肠间质瘤行联合脏器切除的病例资料.结果联合脾切除8例,姑肠切除6例,肾脏切除5例,肝部分切除1例,十二指肠切除1例,卵巢切除1例,胰体尾切除3例,肾上腺切除1例,两个脏器切除3例,三个脏器切除2例,5倒胃间质瘤及2例小肠问质瘤淋巴结清扫术后,未证实淋巴结转移,病理检查提示肿瘤累及肾、脾、胰、各2例,肠系膜与大网膜各1例,全组无死亡病例.随访14例,9例存活,5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结论胃肠问质瘤如侵犯周围脏器,联合脏器切除对病人可能有益,掌握手术指征也很重要.与靶向药物结合外科治疗胃肠间质瘤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