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激光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在组织修复方面,弱激光可通过生物刺激作用促进细胞生长;激光经光致聚合封闭创面,并通过光致氧化作用有效控制创面感染;点阵式激光能够促进瘢痕重塑。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方法的不断优化,激光在组织修复方面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2.
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活动,也是医学中古老的问题之一,在临床中尤其以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愈为棘手。在促进创面的愈合方面,西医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对于创面组织修复的机理认识已有长足的进展,但是尚缺乏安全有效的加速创面愈合积极措施。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中医药促进创面组织修复的实验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创面愈合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的一种组织修复功能。生长因子参与组织修复的进程,并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资料表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创面愈合中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加速角质细胞的分化与上皮细胞的再生,促进创面的愈合。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我院应用治疗浅Ⅱ°烧伤创面14例,临床结果显示:应用bFGF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愈合时间提前2~3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臻  阙华发 《中医学报》2020,35(6):1202-1206
黄芪多糖作为传统中药材黄芪中最重要的水溶性成分之一,其免疫调节、增强抵抗力方面的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具有抗炎、抗糖尿病以及与血管新生、组织修复有关的生物活性,可能在炎症和组织重塑的不同阶段,通过多个途径参与修复过程,促进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愈合,与黄芪益气托毒、生肌敛疮的传统功效相契合。今后需在中医传统理论和原有实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黄芪多糖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创面愈合不同阶段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具有的相关性,以深化中医药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促进糖尿病溃疡疮面修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贝复济在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面愈合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的一种组织修复功能,生长因子参与组织修复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生长因子与创面愈合的关系已为国内外学者关注[1,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采用生长因子可能是促进组织修复的重要方法之一[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体内含有的一种微量活性蛋白,具有促进组织和细胞分离、分化和调节作用.临床上bFGF促进上皮和肉芽组织生长、参与组织损伤修复的调控,因而对烧伤、创伤等创面修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我们于1997年10月开始在烧伤创面使用贝复济(含bFGF),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华瑞  陈园  鲍同柱 《海南医学》2016,(11):1830-1832
富血小板血浆(PRP)含多种生长因子和蛋白,能促进组织修复,国内外研究证实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FU)、皮瓣移植、烧伤创面等愈合和修复的作用。但在肌腱、韧带重建、骨缺损、脊柱融合方面的疗效存在一定争议。尽管如此,PRP仍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嘉韬 《四川医学》1999,20(4):377-377
烧伤创面愈合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的一种组织修复功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贝复济)参与组织修复进程,促进上皮、新生毛细血管及肉芽生长,对创面愈合有重要作用〔1〕。1998年10月至19...  相似文献   

8.
栾玲  高萍  桑田 《吉林医学》2010,31(29):5160-5161
目的:加强局部用药对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采用碘酊加庆大霉素加烧伤膏外敷,辅以红外线治疗。结果:20例压疮经治疗后,创面完全愈合。结论:碘酊有促进创面干燥,软化硬结的作用;庆大霉素有消炎、促进创面组织修复作用,对治疗压疮效果明显,同时加强护理可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尔泰在局部创面换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组传统换药基础上加用术尔泰溶液冲洗外加术尔泰溶液纱布覆盖包扎创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法,比较2组创面在渗出、肉芽组织生长、伤口愈合、住院日长短比较。结果:治疗组肉芽组织生长明显,创面渗出减少,愈合快,住院日明显缩短。结论:术尔泰具有促进上皮组织修复,抗炎,抗渗出,抗感染,促进切口创面愈合。是外科感染创面换药的较为理想的药品,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创面愈合是机体在损伤后自我修复的自然过程。创面愈合的过程涉及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上皮细胞增殖,成纤维细胞增殖,血管重建和伤口收缩。然而,许多内部和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不适当的条件可能会延缓创面愈合过程,造成慢性创面或者瘢痕形成。光照射疗法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创面愈合质量的作用。在光照射疗法中,研究较为深入、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弱激光疗法。近几年,远红外线疗法、碳光子疗法也被发现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创面愈合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邹文  许海燕  邹勇  刘容珍 《四川医学》2013,(8):1165-1167
目的总结0.1%碘伏在清创术中冲洗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12年12月,182例皮肤软组织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与对照组81例,实验组采用"0.1%碘伏冲洗伤口",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区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结果实验组101例患者中伤口均未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伤口全部甲级愈合。对照组81例患者中有11例伤口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0.1%碘伏清创术中冲洗伤口"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避免清创伤口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由于高血糖引起代谢障碍导致的氧化应激、感染、血管病变、炎症和神经病变,使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往往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严重的可导致截肢。通过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和病理生理学的深入了解,可以获得治疗创伤损伤的有效策略。近年来,纳米制剂在加速糖尿病伤口愈合中有广泛的应用。一方面纳米颗粒有利于伤口愈合,另一方面可用于递送一种或多种治疗药物,如生长因子、核酸、抗生素和抗氧化剂,使它们可以在目标组织内持续释放。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种纳米制剂在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方面的应用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丹参是皮肤愈合,创伤修复的良药。随着丹参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其作用机制,特别是对其促进创伤修复的机制有了更深入广泛的研究。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丹参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关于促进创伤组织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从促进微循环、免疫调节作用、抑制过再生、减轻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创伤组织再生、抑制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及其与生长因子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e-Ne激光对术后未愈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25mWHe-Ne激光仪以扩束光斑法及光纤照射法.对68例术后创面长期不愈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愈合49例(72.06%),2疗程后愈合19例(27.94%)。总有效率100.00%。结论:He-Ne激光治疗是促进创面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负压对创面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目的:研究负压对创面局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猪的新鲜和肉芽创面模型,以特制的闭事敷料封闭创面,负压装置调控创面微环境负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测定负压前后两种创面血流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新鲜创面:8kPa负压时创面血流量即明显升高;16kPa负压时其峰值接近基线血流量的4倍,持负压30min后维持在基线水平的2倍左右左右;20kPa负压以上时血流量增加后很快降至基线水平;16kPa间歇性负压时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炎症反应的角度探讨外用鸸鹋油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建立10%体表面积浅Ⅱ度烫伤大鼠模型,将1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组,分别外用生理盐水、碘伏、鸸鹋油治疗,观察创面的大体变化及愈合情况,分别留取不同时相的创面和血液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含水量测定(干湿重法)、ELISA法检测组织和血浆TNFα含量。结果 外用鸸鹋油可使创面肿胀、渗出减轻,创面无感染迹象,未见任何副作用;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鸸鹋油可使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减轻,与A、B组相比较,以伤后1、3d差异最为明显;C组伤后3d组织含水量及TNF-α含量明显减少(P<0.01),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01);可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1),促进创面再上皮化和表皮各层的分化。结论 在浅Ⅱ度烫伤创面外用鸸鹋油具有抗炎作用,可能与局部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降低有关;并能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其抑制局部组织的继发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干细胞与皮肤创伤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肤直接与外界接触,易于受伤,并且皮肤创伤愈合较为复杂,因此,研究皮肤创伤愈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干细胞在多种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皮肤创伤愈合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与皮肤创伤愈合密切相关的干细胞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伤口以完全再生的方式无瘢痕或较少瘢痕愈合 ,在实验羊背部脊椎两侧制做伤口模型 ,用羊水、胎皮、脐血等不同成分对伤口进行治疗 ,并于治疗后 1、3、7、1 4d取材 ,分别做HE、马宋三色染色 ,7d组做电镜切片 ,观察疗效。结果 :同期内羊水组、胎皮组及脐血组比云南白药组及生理盐水组炎症清除反应及肉芽、胶原生长好 ,但未发现有明显减少瘢痕愈合的作用。结果提示 :胎羊不同组分 (羊水、胎皮、脐血 )可促进伤口愈合 ,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阴囊皮瓣在阴茎创面修复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虹  岑瑛  李正勇 《西部医学》2006,18(6):756-757
目的探讨阴囊皮瓣在阴茎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阴囊任意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清洁创面采取一期修复,污染创面彻底清创后修复,感染创面待感染控制、坏死组织完全脱落后二期修复,供瓣区均直接缝合。结果1例因排尿困难发生伤口裂开,其余20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6年,皮瓣修复的创面局部弹性良好,无1例发生勃起功能及排尿功能障碍,远期效果较好。结论阴囊皮肤血供丰富,伸展性好,阴囊任意皮瓣长:宽达3:1仍能较好存活。可修复阴茎任意部位创面,供瓣区一般能直接缝合,术后阴茎阴囊功能均未受较大影响,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阴茎创面修复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