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表明,趋化性细胞因子在器官移植排斥期间的表达异常活跃,由其介导白细胞汇集到移植组织内并活化,激发并加剧移植物组织内炎性发展,致使其受损害,而发生急、慢性排斥。因此,动态观测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和量能变化可成为急、慢性排斥反应的重要证据,也是发生排斥的早期信号,以达到长期观察移植器官的预后发展,指导免疫调节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T淋巴细胞在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起核心作用,目前许多免疫抑制剂都是通过阻止T淋巴细胞的活化而发挥抗急性排斥效应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D142893参与大鼠肺移植后对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对活化T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表明,趋化性细胞因子在器官移植排斥期间的表达异常活跃,由其介导白细胞汇集到移植组织内并活化,激发并加剧移植物组织内炎性发展,致使其受损害,而发生急、慢性排斥。因此,动态观测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和量能变化可成为急、慢性排斥反应的重要证据,也是发生排斥的早期信号,以达到长期观察移植器官的预后发展,指导免疫调节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器官移植术后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的抗体导致移植物损伤,在体液性排斥反应启动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笔者曾撰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B淋巴细胞活化与抗体介导的移植物排斥反应[1].  相似文献   

5.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及诊断手段的提高,器官移植后细胞性排斥反应得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但器官移植致敏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抗体介导排斥反应越米越受到关注.补体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补体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补体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以及针对补体的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治疗方案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对机体的发育、维持组织结构以及介导炎症反应、败血症、肿瘤发生和转移、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伤口愈合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在器官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移植物排斥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3)。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分子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已证实介导此粘附作用的是一类特异性细胞表面受体,即粘附分子。它是一种糖蛋白,可以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许多粘附分子是第一级信号传递分子,在接受适当刺激后可以引起细胞内某些基因的活化,诱导细胞分化、启动或关闭细胞增生或实现某些功能。1 粘附分…  相似文献   

7.
器官移植免疫学的研究重点一直集中在获得性免疫系统,然而近年来病原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使我们对于固有免疫系统开始了再认识的过程,对其在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和耐受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一员,中性粒细胞是最早进入移植物的白细胞,其早期浸润与移植免疫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作为专职吞噬细胞,在微生物感染以及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直接和树突状细胞接触将其激活、直接提呈抗原等途径启动获得性免疫反应,成为连接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中性粒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募集移植物中活化的T淋巴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的活化,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总结近年来关于中性粒细胞在移植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所做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Th1/Th2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与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改变与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关系. 方法采用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排斥反应组、免疫耐受组,每组10只.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供心病理学改变,受者脾和心脏中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 mRNA表达水平. 结果免疫耐受组供心存活时间为85.28±7.48天,较排斥反应组的7.33±1.03天显著延长(P<0.01);排斥反应组供心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耐受组供心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排斥反应组Th1细胞因子IL-2、IFN-γ 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免疫耐受组减弱;排斥反应组Th2细胞因子IL-4、IL-10 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弱,免疫耐受组增强. 结论 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在移植耐受中起重要作用,Th1向Th2偏离是移植耐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10与器官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近年发现的细胞因子网络中为数不多的抑制性细胞因子,主要由TH2细胞产生,能够抑制IL-2,IL-1。,IFN-γ,TNF-α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及活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器官移植后产生免疫耐受出现IL-10的高表达,而移植后发生排异反应时则表现为IL-10的低表达,移植后应用IL-10或将IL-10基因转染移植物能够延长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10.
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是血红素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它的诱导表达是细胞应激时最重要的细胞保护机制之一.通过细胞保护和免疫调节机制,HO-1能抑制由宿主中性粒细胞、巨嗜细胞和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减弱移植物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造成的早期功能障碍和急、慢性同种异体排斥反应和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目前,HO-1降解血红素的过程及其代谢产物如胆红素、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和亚铁离子(Fe2+)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成为移植领域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1.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唯一选择,但术后排斥反应制约了其疗效.间充质干细胞所表现出一些理想的特性,包括:移植同种异体反应和自身免疫性T细胞应答,促进细胞因子环境,这些特性可能对移植物有保护作用,故主张在器官移植中应用.本文对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器官移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众多研究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在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起核心作用。T淋巴细胞必须在其达到活化状态后才能发挥免疫效应,因此目前许多免疫抑制剂都是通过阻止T淋巴细胞活化而发挥抗急性排斥效应的。最近有文献报道,中药落新妇甙能使经植物血凝素激活的T淋巴细胞发生凋亡[1] ,并且能使肝炎动物肝脏周围浸润的活化T细胞发生凋亡,从而保护肝脏免受损害[2 ] 。落新妇甙是否对移植排斥反应中活化T淋巴细胞也有此作用?能否抑制移植排斥反应?本研究旨在通过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体外模型[3 ] ,探讨落新妇甙对小鼠心脏移植体外排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血红素氧合酶(hemeoxygenase,HO)是血红素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它的诱导表达是细胞应激时最重要的细胞保护机制之一。通过细胞保护和免疫调节机制,HO-1能抑制由宿主中性粒细胞、巨嗜细胞和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减弱移植物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造成的早期功能障碍和急、慢性同种异体排斥反应和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目前,HO-1降解血红素的过程及其代谢产物如胆红素、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和亚铁离子(Fe2+)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成为移植领域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移植肾组织内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与免疫耐受及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SD和Wistar大鼠各40只,受体随机分 4组移植,正常对照组、移植过程腔静脉输注供体脾细胞组、单用环孢素 A (CsA)组、 CsA加供体脾细胞腔静脉注射组各10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技术测定移植后肾组织内白细胞介素(IL)-10和干扰素(INF)γ?mRNA的表达.结果 IL-10?mRNA的表达(P<0.01)在耐受组(16例中14例阳性)明显高于排斥组(14例中4例阳性),INF -γmRNA的表达(P<0.01)在排斥组(14例中10例阳性)明显高于耐受组(16例中1例阳性).结论 RT-PCR检测移植肾内 IL-10和INF-γ的mRNA的表达,是一种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前者提示免疫耐受状态,后者提示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器官移植中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T细胞活化增殖、抑制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临床中HO-1表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器官移植中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T细胞活化增殖、抑制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临床中HO-1表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异常激活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受损的胰腺组织可作为抗原或炎性刺激物,使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中活化的细胞产生炎症介质、细胞因子、促发细胞冈子的级联反应,从而使局部病变发展为全身性的病损过程.促炎因子介导并加重组织损伤,而抗炎因子则平衡前者的损伤作用.抗炎促炎因子的相互作用,导致抗炎反应和促炎反应失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出现,甚至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异种器官移植是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最适途径。基因工程已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异种器官移植出现的超急性排斥反应等早期障碍,但是异种器官的成功存活还需要预防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目前异种器官移植中预防T细胞免疫排斥的方案分为3种:从基因水平进行改造减少T细胞免疫排斥反应、直接阻断T细胞免疫排斥反应、诱导移植受体的免疫耐受能力。在临床应用前,对这些方案进行研究和优化,有望实现异种器官移植后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9.
IL-17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由新定义的T细胞亚型--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其对中性粒细胞有强大的趋化作用,在介导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移植排斥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新报道显示在多种肝脏疾病中IL-17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并促进肝脏多种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从而加剧肝脏损伤.现复习近年国内外研究IL-17及其受体与肝脏疾病关系的文献,为研究肝脏疾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时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的Kamada"二袖套法"制备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同系移植组供、受者均为SD大鼠;同种异体移植组的供者为Wistar大鼠,受者为SD大鼠;另设假手术组.术后7 d处死动物,观察移植肝脏的组织学变化,检测血清IFN-γ和IL-10的含量,以及移植肝脏内IFN-γ和IL-10 mRNA的表达.结果 同种异体移植组移植肝脏有较多坏死肝细胞,汇管区及中央静脉周围可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胆管上皮细胞可见胞浆空泡变性、核固缩或碎裂,整个肝小叶结构紊乱.同系移植组肝脏组织结构仅有轻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汇管区有较少炎症细胞浸润,胆管上皮细胞结构和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同种异体移植组血清IFN-γ为(386.7±14.4)Pg/ml,明显高于同系移植组的(159.8±16.5)pg/ml(P<0.05);同种异体移植组血清IL-10为(126.3±13.1)pg/ml,明显低于同系移植组的(288.3±17.1)pg/ml(P<0.05).同种异体移植组移植肝组织内IF-γ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同系移植组(P<0.05),而IL-10 rn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同系移植组(P<0.05).结论 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时IFN-γ表达明显升高,IL-10表达明显降低;T_H1/T_H2型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可能在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