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国内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测定,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标准。结果符合入组条件者共完成6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5.5%。与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精神分裂症的病程(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罹患代谢综合征的相对危险度明显高于男性。年龄的相对危险度为12.27(95%CI2.238-32.557)。抗精神病药物种类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有关(P=0.047〈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高龄、病程长及服用氯氮平药物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住院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者的患病率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5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者的患病率为37%,与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中包括年龄、病程(P<0.05).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心...  相似文献   

3.
长期氯氮平治疗引发代谢综合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期服用氯氮平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370例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血压,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进行氯氮平血药浓度测定.结果: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血糖、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及MS的发生率分别为33.2%、24.3%、42.4%、54.9%及19.5%,结论: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耐量减低(IGT)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调查,测定其代谢指标,IGT采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诊断标准。结果:共入组28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IGT的发生率为27.3%(78/286),男性为27.6%(53/192);女性为26.6%(25/94)。年龄、三酰甘油、收缩压、舒张压、是否服用氯氮平与IGT患病率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发现三酰甘油、年龄及收缩压为IGT的患病危险因素。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较高的IGT发生率,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方法 以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和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资料完整的421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者131例,占31%,女性高于男性,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结论 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合并代谢综合征,应重视相关代谢高危因素并及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MS)的情况。方法:抽样调查住院至少2年以上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测定患者身高、腰围、体质量及代谢指标,依据世界糖尿病联盟(IDF)规定的诊断标准甄别出MS患者;同时调查与之相关的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结果:MS发生率为43.4%,女性52.0%高于男性34.9%(χ2=7.42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S与性别、体质量指数有关;抗精神病药种类与MS发生无显著相关。结论:长期住院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MS较高。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为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糖尿病与精神药物、体重、血糖及血脂等的相关性。结果 在14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伴发糖尿病者共162例(11.0%),其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甘油三酯、胆固醇及服用抗精神病药有相关性,而与性别无关。结论 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糖尿病的发生率越高,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导致糖尿病,尤以氯氮平为甚。  相似文献   

8.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高血糖症的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高血糖症的因素。方法对随机抽取的省、市、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高血糖症相关因素调查。结果高血糖症的患病率为3.1%,单因素分析显示:超重、腹部肥胖的患者发生高血糖症危险性大;Logistic分析显示:高血糖症的发生与年龄、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单用利培酮、医院级别呈负相关。结论导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高血糖症的危险因素较多,对相关因素进行必要干预,有助于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高血糖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对住院时间1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30例进行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230例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9.6%,糖耐量异常发生率25%.有无糖代谢异常患者之间超重、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伴发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是高文化程度、高体质量指数(BMI)、高甘油三酯,运动是保护性因素.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是50.4%.有无脂代谢异常患者间的超重、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使用舒必利等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伴发脂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是BMI、2h血糖和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住院时间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相互影响,危险因素均主要涉及肥胖、非典型抗精神病约物等,应对危险因素进行必要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危险因素.方法 入组单一使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代谢疾病家族史、服药时间、服药剂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是否发生MS分为两组,分析组间代谢相关因素的差异,并进行Logostic回归分析.结果 MS组的腰围、TG、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高于非MS组(P<0.05);MS组的年龄、吸烟史、TC、服用氯氮平时间、BMI高于非MS组(P<0.05).而MS组的PANSS量表总分低于非MS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年龄(P=0.008)、腰围(P =0.002)及PANSS总分(P=0.011)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氯氮平治疗发生MS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更高的年龄、吸烟比率、腰围、服药时间、BMI、空腹血糖、血压、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但精神症状评分较低.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腰围增加、精神症状评分较轻.  相似文献   

11.
抗精神病药引发糖尿病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所致糖尿病的发生率,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995~2001年收治的52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两次住院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氯氮平所致糖尿病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予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在526例患者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糖尿病的发生率(8.5%)明显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7%);应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为10.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体重增加、用药时间和年龄等.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显著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氯氮平所致糖尿病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CCMD - 3诊断标准 ,糖尿病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共有 5 9例诊断为糖尿病 ,再选择与之相匹配的 5 9例无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者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 (AIMS)评定迟发性运动障碍 (TD)。结果 年龄、总病程、甘油三酯及脂肪肝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易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因素 ;TD的严重程度与血糖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对年龄偏大 (5 0岁以上者 )、且病程长的患者应注意尽量控制血脂 ,以防罹患脂肪肝 ,并应密切观察TD的发生 ,从而可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药源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本院336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8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3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84例(2.50%)发生肠梗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90天、服用氯氮平、用药时间5年、服用安坦及腹部手术史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多,临床应根据这些危险因素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82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有关体重指数、打鼾、嗜睡情况等问卷调查,运用体重指数、打鼾程度评价及嗜睡评价量表评分进行OSAHS的初步筛查,并对OSAHS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初步筛查OSAHS患者61例(男性53例,女性8例),患病率为7.39%(男性8.6%,女性3.8%),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病率(χ2=5.462,P<0.05).OSAHS患者中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发生率(分别为36.1%,41.0%,44.3%)高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发生率(分别为21.6%,18.5%,25.4%),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746,17.837,10.256;均P<0.01).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OSAHS患病率,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可能是OSAHS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及其与抗精神病药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糖尿病发病情况以及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因素,观察体重、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糖尿病的诊断按照 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80年)作出。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糖尿病发生率与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糖尿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在503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5.1%,为普通人群(2.5%)的6倍(x^2=18.10,P<0.01)。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体重的显著增加(t=5.45,P<0.01)。糖尿病的发生与精神分裂症的持续病程、长期住院、患者的年龄以及阳性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有关。氯氮平对糖尿病的影响与其他抗精神药物无显著差异(x^2=0.3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可能与此有关,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分析目前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情况及其与患者病程,服抗精神病药物等因素关系。方法:调查分析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血糖发生情况,以及分析患者患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因素,并观察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血糖变化。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血糖发生率与脸群患病率进行比较,分析产生高血糖的相关因素。结果:165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高血糖发生率16.4%,为普通人群患糖尿病率2.5%的7倍。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体重、体重指数增加及患者高血糖的发生与病程长短,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等因素有关。患者的高血糖发生,服非经典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联用者高血糖发生率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重、体重指数增加及其高血糖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可能是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延迟性,慢性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应引起临床工作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糖尿病发病情况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因素,并观察体重、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在3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糖尿病者为39例(12.91%),其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血脂和阳性糖尿病家族史以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有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期使用均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析与糖尿病有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1月1日在我院住院诊断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诊断以我国现行临床诊断标准做出,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家族史、血糖、血脂、服药情况等做相关统计分析。结果10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患糖尿病的人数为19例,占18.1%。糖尿病发病与其年龄、病程、服药情况、高脂血症明显相关(P<0.05)。结论在对精神分裂症的收治中,其年龄、病程、服药、高脂血症等因素应视为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海市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伴代谢异常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8月上海市11家精神专科医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与饮酒史)及临床资料[首发年龄、病程、服用抗精神病药情况、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代谢综合征(MS)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急性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以及抑郁症状与治疗结果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分别于入院3天内及每2周评定PANSS、HAMD、TESS量表,持续8周。结果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多次住院、年龄较小、受教育的时间较少者易出现抑郁症状。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与一般精神病理量表、抑郁症状群、TESS正相关。治疗前HAMD评分与治疗8周末PANSS总分减分率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不同阶段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不同,急性期精神症状与抑郁症状同时出现时,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多次住院、年龄较小、受教育的时间较少是分裂症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