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了评价诱变剂的短期试验条例。这些试验可分为三组,即基因突变、染色体损伤和 DNA 损伤与修复。其中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和染色体畸变(CA)被  相似文献   

2.
丝裂霉素C(MMc)诱导的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可反映出细胞DMA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有关MMC诱发活体的SCE研究不多。本实验目的,就是探讨MMC诱发小白鼠骨髓细胞SCE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对SCE指标与染色体畸变指标,在检测机体DNA损伤上的差异作一比较研究。结果证明,MMC诱发染色体畸变能办远低于诱发SCE的能力,MMC可诱发小白鼠骨髓细胞SCE产生,SCE值随MMC剂量的增加而增加。SCE即使在低剂量诱变剂的作用下也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染色体畸变(CA)的方法,观察了长期接触化学抗癌药物的护理人员和肿瘤研究人员的淋巴细胞变化,以估价接触抗癌药物对人体DNA稳定性的影响,共30例。结果表明:接触者的SCE值比非接触者高,(P<0.01)。其染色体畸变值也比非接触者显著增高,(P<0.01)。这就说明抗癌药物能诱发SCE和染色体畸变并使其比率显著增高,本文并进一步探讨了SCE值的变化和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机理以及环境暴露程度对SCE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检查了接触氯苯工人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的频度。结果表明,接触氯苯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细胞畸变率为24.27%SCE/细胞为6.23±0.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因此可以说,氯苯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突变作用,而且对氯苯来说,染色体畸变率是比SCE交换率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小白鼠研究长春新碱对活体骨髓细胞SCE的影响,研究抑制DNA复制的诱变剂,在活体条件下,诱变DNA损伤与修复方面的规律及其机制。本实验结果看不到长春新碱诱发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也看不到长春新碱诱发小白鼠骨髓细胞SCE与染色体畸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检查了接触三硝基甲苯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频度。结果表明:1.接触三硝基甲苯的工人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织(p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学者应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观察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简称SCE)频率的变化,以对某些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致癌剂与致突变剂的检测等进行分析研究。SCE技术较简单,敏感度高,有人认为采用SCE技术检测致癌剂与致突变剂比检测染色体畸变和Ames法敏感多得多。鉴于肝癌致病因素错综复杂,本文仅就肝癌高发家族与非肝癌家族(对照户)在SCE频率方面比较,研究致癌剂—黄曲霉毒素B_1(AFB,)和二甲基、二乙基亚硝胺的SCE诱变效应,探讨肝癌的遗传易感性等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查人染色体比啮齿类动物染色体更为稳定的假设,我们比较了人和叙利亚地鼠胚胎肺上皮细胞对诱导性细胞毒性,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体交换(SCE)的敏感性。接种细胞一天后,用不同剂量乙基亚硝基脲(ENU)处理2小时,然后用标准法检查其染色体畸变和SCE率,用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毒性。染色体畸变和SCE率均表明清楚的剂量依赖关系,而且在地鼠细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人细胞,但两种细胞表明相同的细胞毒性反应。这些结果提示人细胞染色体比地鼠细胞染色体更为稳定和细胞毒性反应不一定总是与染色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急性呼吸道和肠道病毒感染婴幼儿的染色体畸变率与SCE频率。初步探讨了病毒感染与染色体畸变率及SCE频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染色体畸变率及SCE频率明显增加,与正常婴幼儿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染色体畸变率与SCE频率之间不相关,r=-0.222。不同病毒感染不同个体所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类型不同,SCE频率变化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对30例正常人与30例食管癌初诊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观察表明,食管癌病人的SCE频率(8.39±0.18)高于对照组正常人(6.65±0.23),P<0.001。食管癌组平均染色体断裂数(0.0340±0.0045)比正常对照组(0.004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染色体不稳定性。方法取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常规培养、制片、GTG显带分析染色体畸变(CAR),Brdu法分化染色分析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微核(MN)、核仁组织形成区(NOR)。结果内膜癌组(21例)染色体结构畸变以出现次数的多少排列为:1、3、2、5、7、8号,染色体数目、结构畸变率分别为12.86%6、.1%,SCE频率、MN率、Ag-NOR分别为7.4±1.5次/细胞(、6.6±1.9)‰、7.1±1.6个/细胞,对照组(10例)染色体数目、结构畸变率分别为3.4%、0.4%,SCE频率、MN率、Ag-NOR分别为4.8±0.6次/细胞(、2.0±0.9)‰、4.9±1.1个/细胞,内膜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率增高。  相似文献   

12.
对3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常规法以及31例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法观察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可致DNA 损伤,造成染色体畸变以及SCE 率升高,尤以慢性活动型为著,其原因可能由遗传因素有关的抑制性T 细胞功能缺陷所致。病毒性肝炎是目前常见传染病之一。据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有明显的家族集聚倾向,并认为乙型肝炎抗原的分布是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规律相符,病毒感染是诱发人类染色体畸变的原因之一。为探索乙型病毒性肝炎与遗传的关系,深入了解其致  相似文献   

13.
丝裂霉素C对生殖状况不良夫妇SCE的影响初步研究张进忠1张树林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作为测定染色体不稳定性的指标,已应用于生殖毒理学和诱变性测定的研究[1]。SCE技术检测染色体损伤要比染色体断裂敏感100倍以上,而用极低量的诱变剂丝裂霉素C(M...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择遗传学效应的染色体畸变、染色体姊妹单体互换(SCE)和微核率三指标对苯作业人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苯作业者在苯浓度超标的状态下工作,可导致染色体畸变率、SCE和微核率增高。且在白细胞下降前即可出现。尤其以SCE最为敏感并且与白细胞的损伤相关。建议苯的慢性毒效应检测应加入遗传学效应指标。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国内对Norplant(D-甲炔诺酮埋植剂)皮下埋植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对免疫影响研究,但运用姊妹染色单体互(SCE)和染色体畸变指标对受试者的细胞染色体是否致畸变作用迄今报道甚少.本文分析了20例Norplant皮下埋植妇女埋植前、埋植后6个月及12个月SCE值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动态观察,分别与20例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Norplant埋植剂可能无明显增高SEC和染色体畸变的作用,埋植后妇女换SCE不随着用药年限延长而增加.未见有可察觉的致突变、致癌等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6.
1973年 Latt 用含有5—溴脲嘧啶脱氧核苷(Brdu)的培养基培养人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然后用萤光染色料染色,使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发出强弱不同的萤光,建立了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技术。次年 Perry 和 Korenberg 改进了这二技术,用 Giemsa 代替萤光染色,使本技术更加简单,快速。从此,SCE 由于高敏感度和观察迅速客观,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染色体的分子结构,DNA 损伤、修复,细胞周期,并且成为研究化学诱变剂,环境诱变剂细胞遗传学效应最有前途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44名铅作业五年以上的女工及39名对照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及染色体畸变(CA)等检测,发现铅作业组SCE、CA、血铅、尿铅及尿粪卟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畸变均甚微小且两组淋巴细胞经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诱发之SCE 率均呈显著相关,初步提示铅作业不致对正常机体造成明显的遗传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技术作为检测诱变剂和致癌剂的手段已被肯定。目前报道多为离体试验,因其较易成功。但离体试验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完全反应体内代谢情况。体内试验比体外试验优越,所需动物少,用2~4只即可,但活体肝脏可使SCE法所需的5-澳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迅速脱溴,而致实验失败。因此活体SCE法至今仍处于不断探  相似文献   

19.
<正>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简称SCE)最早由Taylor等人用放射自显影研究植物染色体时发现。近年来,由于Latt等发现了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能区分姐妹染色单体,从而又有了新的发展。目前认为SCE能反映环境因素对机体DNA的损伤。故可利用SCE作为突变形成的指标。SCE分析方法较染色体畸变分析敏感、简单、迅速,甚至能反映数微毫克量的致突变物。但关于健康成人SCE的正常值,国内外各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对近期未接触有害物质,无病毒感染史,居住同一地区的健康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SCE与染色体畸变频率进行了观察。发现二者的SCE频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而染色体畸变则无统计学差异(P<0.5)。并分析了吸烟时间的长短与SCE和染色体畸变之间的关系。对吸烟的致癌因素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