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冷球蛋白血症(MC)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毒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组(44例)和阴性组(58例),两组患者均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2周、24周、36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患者血清HCV RNA和甲状腺功能,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结果 10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冷球蛋白阳性44例,阳性率为43.1%(44/102).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组持续病毒学应答发生率(SVR)低于阴性组(59.1%比81.0%,P<0.05);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组治疗12周、24周甲状腺功能异常新发病例均高于阴性组(P<0.05).以亚急性甲状腺机能减退为主要表现形式;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组12周、24周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多数在治疗36周时恢复正常,均能完成48周疗程.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的患者干扰素治疗后更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但甲状腺功能改变不影响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2.
Fan XH  Wang LF  Liu LC  Yao Y  Shan Y  Lu HY  Wu CH  Xu XY  Wei L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0):721-725
目的 探讨在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中,冷球蛋白血症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40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进入研究,检测HCV基因型与基线、用药后4周、12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并检测基线患者血清中的冷球蛋白.连续型变量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用x2检验或Fisher' s精确概率法,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治疗4周后快速病毒学应答发生率在冷球蛋白阳性患者(6/18,33.3%)低于阴性患者(15/22,68.2%,P=0.028).冷球蛋白阳性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发生率也低于阴性患者(0对比6/6,P=0.012).结论 冷球蛋白阳性的CHC患者快速病毒学及持续病毒学应答疗效低于冷球蛋白阴性的CHC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与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CV/HBV)共感染者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观察。方法治疗前后定期采集31例CHC、30例HCV/HBV共感染者的外周血,检测HCV RNA、HBV DNA和肝脏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CHC患者血清中HCV RNA含量51.6%〈102拷贝/ml,HCV/HBV共感染者HCV、HBV下降均不理想。结论 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HCV/HBV共感染者疗效较单纯丙型肝炎患者差,但对HBV、HCV有抑制作用,并部分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探讨PEG IFN(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二莲汤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月HCV RNA阳性的1b型CHC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加芪参二莲汤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周,疗程结束后随访24周。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HCV RNA及PBMC变化。结果:治疗组EVR为76.67%,ETVR为86.67%,随访SVR为83.33%;对照组分别为34.37%、50.00%、31.32%。两组病毒学应答比较,治疗组EVR、ETVR、SVR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ALT、TBi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ALT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两组间同时段ALT及TBil比较,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IL-10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48周同时段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后两组患者IL-1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24周显示,治疗组IL-12水平较同时段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二莲汤加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b型CHC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显著抑制HCV RNA复制,改善肝功能,而且可以减轻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合并冷球蛋白血症早期肾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13年2月在玉田县医院及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8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冷球蛋白阳性组(32例)、冷球蛋白阴性组(49例),均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及停药后24周尿微量蛋白(Um Alb)水平的变化。结果冷球蛋白阳性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46.9%(15/32)低于阴性组75.5%(37/49)(P0.05);冷球蛋白阳性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及停药后24周Um Alb均高于冷球蛋白阴性组(P0.05);冷球蛋白阳性组Um Alb治疗结束较治疗前下降,但停药后24周又较治疗结束时上升(P0.05)。冷球蛋白阳性患者SVR组Um Alb治疗结束及停药后24周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非SVR组Um Alb治疗结束较治疗前下降,但停药后24周又较治疗结束时上升(P0.05),且SVR组治疗结束及停药后24周UmAlb均低于非SVR组(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冷球蛋白血症早期肾损伤,尤其是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患者受益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冷球蛋白血症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白细胞介素(IL) 28B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检测62例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血清冷球蛋白性质,并检测IL-28B rs8099917、rs12979860、rs12980275的基因型.并分别检测患者血清HCV RNA在基线、治疗后4周与12周、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24周时的水平.对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对计数资料用X2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7例患者血清冷球蛋白阳性,发生率为43.5%.IL-28B rs8099917 TT基因型(63.0%与94.3%,x2=9.581,P<0.01)与T等位基因(81.5%与97.1%,x2=8.554,P< 0.01)、IL-28B rs12979860 C等位基因(83.3%与94.3%,x2=3.896,P< 0.05)在冷球蛋白阳性CH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低于冷球蛋白阴性患者.结论 IL-28B的基因型或等位基因分布在冷球蛋白阳性与阴性CHC患者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CH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180μg皮下注射,1次/周,利巴韦林1 000 mg/d口服,疗程4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24周,1剂/d,分2次口服,然后停用中药,总疗程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不良反应、肝纤维化指标、临床表现、HCV RNA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肝纤维化指标、临床表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 RNA转阴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抗病毒治疗CHC可减少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利于疗程的顺利进行,并可延缓患者肝脏纤维化进展、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复发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应答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30例经IFN-α或PEG-IFNα标准RGT治疗后复发的CHC患者,均用PEG-IFNα-2a(180μg)或PEG-IFNα-2b(1.5μg/kg)联合利巴韦林(900 mg/d)再治疗,基因1型治疗48周,非基因1型治疗24周,停药随访24周,分析病毒基因型、基线HCV RNA载量、初治药物种类对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30例复发患者经联合再治疗后,24例(80%)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8例低病毒载量(HCV RNA≤105拷贝/ml)患者中,17例(94.4%)获得SVR,与高病毒载量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基因1型组18例,其中14例(77.8%)获得SVR,与非基因1型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初治应用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的患者17例,其中13例(76.5%)经再治疗后获得SVR,与初治应用IFN-α抗病毒组(84.6%)无明显差异(P=0.672)。结论 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复发CHC患者的疗效较好。基线病毒载量高,再治疗效果差;病毒基因型及初治所采用的IFN类型与再治疗的疗效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对肝脏硬度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9月接受Peg-IFN α-2a(180 μg/周)联合RBV[10.6~15.0 mg/(kg·d)]治疗48周的基因1b和非1b/2a型CHC患者91例,观察基线水平、治疗第12、24、48周以及停药后第24、48周的LSM值、HCV RNA和ALT水平的变化,分析抗病毒治疗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LSM值、HCV RNA和ALT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率为79%,获得SVR的患者中有4例复发,复发患者具有高龄、高LSM值且均为基因1b型等特征.结论 Peg-IFN α-2a联合RBV治疗有效降低CHC患者体内HCV RNA和ALT水平,可改善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梅蕾  祝卫东  朱跃红  陈俊飞  丁锷  衣展华 《肝脏》2014,(12):952-954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b 型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基因1b 型 CHC 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周,随访24周,观察病毒学应答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例分别为65.0%、82.5%、90.0%、82.5%,获得 RVR 者均获得 SVR;合并脂肪肝者获得 SVR 的比例低于无脂肪肝者(P <0.05);治疗过程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减量者8例,利巴韦林减量者6例。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b 型 CHC 疗效良好;合并脂肪肝患者疗效低于无脂肪肝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普遍,但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诱导的黏病毒抵抗蛋白(MxA)和真核细胞起始因子调节区2(eIF-20α-reg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对IFN-α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216例CHC患者,在接受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随访至停药后24周时,评价疗效[分为持续性应答(SVR)和非持续性应答(NSVR)]。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检测患者MxA启动子-88(G/T)、-123(C/A)及eIF-20α-reg2(MG)位点的SNP,并比较SNP与IFN疗效的关系。结果MxA 88位点:GT与GG型患者SVR(57.43%对3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P〈0.01);TT与GG型患者SVR(66.67%对3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P〈0.01)。而GT与TT型患者SVR比较(57.43%对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P〉0.05);MxA-123位点、eIF-20α-reg2位点基因型与IFN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χ^2=1.66,P〉0.05)。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毒载量(OR=3.178,95%CI:1.463~6.904,P=0.003)、干扰素种类(OR=3.117,95%CI:1.484~6.544,P=0.003)对SVR的独立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MxA-88基因型(OR=1.470,95%CI:0.646~3.345,P=0.358)对SVR的独立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C患者MxA-88为TT或GT型者比GG型者对IFN-α应答好,但不是影响SVR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h1/Th2(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5例,其中25例接受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及普通护肝治疗,10例仅接受普通护肝治疗。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4(白细胞介素-4)、IL-6、IL-8、IL-18、IFN-γ(γ干扰素)含量;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及HBV DNA。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前后IL-4、IL-6、IL-8、IL-18、IFNγ-、ALT、A lb、TB il、HBV DNA含量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且细胞因子IL-6、IFN-γ水平与HBV DNA水平有相关性(P〈0.05,见表5)。对照组予以普通护肝治疗前后IL-8、ALT、A lb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而IL-4、IL-6、IL-18、IFN-γ、TB il、HBV DNA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组不同肝脏贮备功能等及不同的患者之间细胞因子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3),而不同核苷类似物治疗前后IL-4、IL-6、IFN-γ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4)。结论:核苷类似物在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能平衡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胞因子网络,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芪灵合剂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1 ligand1,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5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芪灵合剂联合拉米夫定片(LAM)治疗组29例和单用LAM对照组27例,于抗病毒治疗的第0、24、48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及其表面的PD-1/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HBV DNA转阴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 24周、48周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逐渐下降;48周时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D4+T细胞PD-L1 48周后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芪灵合剂联合LAM能够提高CHB患者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六味五灵片联合替比夫定( LdT)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患者口服六味五灵片和LdT,对照组(56例)患者单用LdT,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ALT、 AST、 TBil分别为(25.4±16.3) U/L、(28.4±15.9) U/L、(22.8±10.7)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4.7±19.6) U/L、(40.1±17.1) U/L、(35.2±11.5)μmol/L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五灵片联合LdT能够明显改善CHB肝纤维化患者的肝功能,促进HBV DNA转阴,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细胞脂肪变是否影响CHB患者抗病毒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10例CHB患者,CHB合并NAFLD患者99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肝功能。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1)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时,24周单纯CHB患者较合并脂肪肝患者生化学应答率更高(χ2=4.069,P=0.044);48周HBV 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后者(χ2=17.327,P=0.000)。对于HBeAg阳性患者,单纯CHB患者在24周的生化学应答率、24和48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均显著优于合并脂肪肝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周时两组的生化学应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时,48周单纯CHB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较高(χ2=7.620,P=0.006),24和48周的HBV 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HBeAg阳性患者,24周时合并脂肪肝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高于单纯CHB患者,48周时ALT/AST复常率低于单纯CHB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ALT/AS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48周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脂肪变对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鳖甲消癥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收集轻中度CHB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拉米夫定对照组30例,单以拉米夫定治疗;联合治疗组42例,在拉米夫定治疗基础上前24周连续加服鳖甲消癥丸2粒,2次/d。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24、48周检测并对比血清ALT、TBil、HBV DNA定量等指标变化,并对比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第24和48周评价总体疗效。结果 24周时联合治疗组症状学疗效及病毒完全应答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24周时联合治疗组HBV DNA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12及4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ALT、TBi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前24周两项指标变化显著,后24周两项指标变化不显著。结论鳖甲消癥丸可增进拉米夫定治疗的早期快速应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甚至减少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将80例伴有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舍曲林100~200 mg/d治疗,研究组同时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检测心肌酶水平,同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结果 (1)有效率比较: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焦虑抑郁比较:治疗2、4、8周后2组HAMA、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第4、8周研究组HAMA、HAMD量表评分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心肌酶比较:治疗8周后2组心肌酶5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研究组CK-MB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合并舍曲林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心肌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脏保护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肾脏保护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24h、白昼及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降压持久稳定,对患者的肾脏损害轻,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降脂益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探讨肝脾同调、化痰祛瘀疗法的作用。方法:将10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服用以肝脾同调、痰瘀并治法而选用的降脂益肝汤,1剂/d;对照组患者口服水飞蓟宾葡甲胺片,100m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 TBil)、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并行肝脏B超检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和74.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LT、 TBil、 TC、 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LT、 TC、 TG较治疗前降低明显(P<0.05),而TBi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4项指标比较,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肝脾同调、痰瘀并治法治疗NASH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水平,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