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我院2000~2003年间所进行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全血中环孢素A(CsA)浓度的监测结果加以分析,以便探讨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更好地开展CsA浓度监测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12例allo-HSCT患者全血中CsA浓度。结果全血中CsA线性范围为25~1600μg.L-1,最低检测浓度为10μg.L-1,回收率为90.14%,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9.0%。监测allo-HSCT患者CsA血药浓度共107例次:达有效血药浓度(100~400μg.L-1)74例次(69.2%);低于100μg.L-1为19例次(17.7%);高于400μg.L-1为14例次(13.1%)。12例患者CsA平均血药浓度为218.61±110.04μg.L-1,每位患者的血药浓度波动较大,且个体差异也较大。结论CsA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allo-HSCT患者进行CsA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翀  李俊  徐涛  苏涌 《安徽医药》2015,19(9):1675-1678
目的:建立一种方便可行的环孢素A( CsA)药物浓度测定方法,并对该院2012—2014年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患者的CsA浓度监测结果加以分析,为临床使用Cs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血样经预处理后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85∶15);流速1.2 mL· min-1;柱温65℃;检测波长λ=214 nm。结果 CsA血药浓度在50~1000μg· L-1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相对回收率为96.65%~101.82%,绝对回收率为91.78%~94.34%,日间及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4%。监测allo-HSCT患者共44例,其中23例CsA平均血药浓度在目标浓度范围内(200~400μg· L-1);累计检测635例次,其中430例次在目标浓度范围内(200~400μg· L-1)。结论该方法方便、快速、可行,可用于临床CsA样本的测定。 allo-HSCT患者体内CsA浓度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药品不良反应(ADR)概率有相关性,平均血药浓度小于200μg· L-1的患者组更易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而平均血药浓度大于400μg· L-1的患者组更易发生药物相关ADR反应,对allo-HSCT患者进行CsA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所进行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全血中环孢素A(CsA)浓度的监测结果 进行收集和分析,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在临床和药学工作的同仁更好地开展CsA浓度监测及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9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进行常规CsA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归纳、分析、统计。结果 监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CsA血药浓度共159例次: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100—400μg/L)为107例,占总监测人数的67.3%;低于100μg/L有33例次,占到20.8%;而高于400μg/L的有19例次,占11.9%。9例Allo—HSCT患者CsA平均血药浓度为(210.89±149.87)μg/L,每位患者的血药浓度波动较大,且个体差异也较大。结论 临床上对CsA剂量、剂型的调整皆以其血药浓度为依据,并发现排斥反应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及CsA毒副作用的发生均与全血CsA浓度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505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静芬  方海琳 《安徽医药》2010,14(4):478-480
目的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对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监测的505例使用地高辛的病例中,血药浓度〈0.5μg·L^-1的有91例(18.0%),有1例(1.1%)出现中毒症状;在有效浓度范围内0.5~2.0μg·L^-1的有338例(66.9%),出现中毒症状有5例(1.5%);血药浓度〉2.0μg·L^-1的患者有51例(10.1%),出现中毒症状有29例(56.9%)。在〉60岁的年龄组中,随患者年龄增大,血药浓度〈0.5μg·L^-1和大于2.0μg·L^-1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中毒的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反应(74.3%)和心律失常(31.4%)为主,中毒原因有合并用药、不同疾病等。结论及时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确保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的使用及其血药浓度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术后环孢素A(CsA)的使用及其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法)测定10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CsA谷浓度,并对其初期用药剂量,给药后至首次CsA谷浓度监测的间隔时间及CsA谷浓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60%的患者初期用药剂量为300-460mg.d^-1,76.47%的患者在用药后5-14d内进行了CsA谷浓度监测,64.04%的患者CsA谷浓度在150-400μg.L^-1之间。结论: 肾移植患者术后CsA的应用及CsA血药浓度监测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环孢霉素A在服药患者尿液中的含量.方法检测20例肾移植患者CsA 全血谷值浓度和尿液中CsA浓度.结果 20例肾移植患者CsA 全血谷值浓度为(73.46±15.54)μg·L-1,尿液CsA浓度为(174.83±101.52)μg·L-1.结论 CsA可以通过尿液途径部分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7.
叶卫东  王雪  刘巧玲 《安徽医药》2012,16(11):1653-1654
目的了解环孢霉素A在服药患者血浆中的分布。方法检测26例肾移植患者CsA全血及血浆谷值浓度和24例。肾移植患者CsA全血及血浆峰值浓度。结果26例。肾移植患者CsA全血及血浆谷值浓度分别为(84.89±43.04)μg·L-1、(15.46±7.34)μg·L-1,24例肾移植患者CsA全血及血浆峰值浓度分别为(606.63±167.10)μg·L-1、(188.39±105.86)μg·L-1。结论血液中的CsA主要同血细胞结合,随着血药浓度的降低,血浆中药物分布的比例也随着减少。  相似文献   

8.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MIT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对50例患者的79例次m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值在治疗浓度0.8~2.2ng·ml^-1内的共40例次,占50.63%;低于治疗浓度范围下限(〈0.8ng·ml^-1)的18例次,占22.79%;高于治疗浓度上限(〉2.2ng·ml^-1的21例次,占26.58%。性别对地高辛血药浓度兀显著影响。随年龄增大,地高辛血药浓度呈增高的趋势。结论:通过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说明本院应用地高辛基本合理。对高龄患者应适当减少地高辛剂量。  相似文献   

9.
尹玉琴  朱静丽  赵益斌 《中国药师》2009,12(12):1802-1803
目的:分析骨髓移植患者术后,环孢素(CsA)血药浓度及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对39例骨髓移植受试者术后1~466d的526例次全血CsA谷浓度进行监测分析,并观察CsA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结果:1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受试者的220例次CsA有效血浓度为60~450ng·ml^-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受试者125例次为:100~500ng·ml^-1;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受试者为:100~300ng·ml^-1;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受试者112例次全血谷值浓度为:75~400ng·ml^-1;3例地中海贫血受试者术后进行的49例次为:150~500ng·ml^-1。其中8例出现排斥反应的谷值浓度为18.60~251.20ng·ml^-1;10例受试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谷值浓度为306.70—578.7ng·ml^-1;结论:跟踪监测骨髓移植术后受试者不同时间段CsA血药浓度,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可减少排斥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244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对244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44例次地高辛质量浓度测定值在0.8~2.0μg·L^-1共156例次,占63.94%,低于治疗浓度范围下限(〈0.8μg·L^-1)的50例次,占20.49%,高于治疗浓度范围上限(〉2.0μg·L^-1)38例次,占15.57%。结论: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考虑各方面因素,实现给药个体化。  相似文献   

11.
裴云萍  方芸  王羽  计成 《中国药房》2008,19(8):584-586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环孢素A(CsA)理想的血药浓度监测指标。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对2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进行全血中CsA谷浓度(C0)及服药后2h血药浓度(C2)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6月内C0平均值为(228·84±142·48)μg·L-1,C2平均值为(741·50±294·42)μg·L-1,C0+C2平均值为(970·34±391·18)μg·L-1,C2/C0平均值为(3·88±1·94)μg·L-1。结论:C0+C2和C2/C0作为CsA血药浓度监测指标合理,更能全面反映CsA体内药物暴露情况,并能监测CsA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12.
欧阳华  王美芳  王政  鹿全毅 《中国药房》2008,19(11):828-829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峰浓度(C2)监测在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术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分别对9例和12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术患者进行谷浓度(C0)和C2监测。结果:当C0组浓度在200~400μg·L-1、C2组浓度在500~700μg·L-1时,可提高CsA的效果并降低CsA的肝肾毒副作用。C2比C0更能有效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结论:CsA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C监测比C监测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酶放大免疫法监测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谷浓度的情况及其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酶放大免疫分析(EMIT)法监测159例肾移植受者术后2849例次他克莫司谷浓度的结果及肾移植术1个月后他克莫司谷浓度对血肌酐(Scr)的影响。结果:2466例次(占总例次的86.5%)他克莫司谷浓度值处于参考值范围,低于下线及高于上线参考值的比例分别为6.3%、7.1%;肾移植术1个月后,当他克莫司谷浓度值小于5μg·L^-1或大于20μg·L^-1时,Scr值升高显著(P〈0.05或0.01),当他克莫司谷浓度值小于5μg·L^-1或大于15μg·L^-1时,Scr异常值的比例显著增加。结论:用EMIT法监测他克莫司谷浓度值,药物浓度控制比较稳定,5—15μg·L^-1是相对安全的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服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终末期肾衰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中心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终末期肾衰继发性SHPT患者,透析液钙浓度为1.5mmol·L^-1,给予口服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并完成全部随访的患者9l例。终点指标为甲状旁腺激素(iPTH)≤300ng·L^-1或用药足20周。当300〈iPTH≤600ng·L^-1,给予口服活性维生素D每次1~1.5vg,每周2次;当600〈iPTH≤1000ng·L^-1,给予口服活性维生素D每次1.5—2.0μg,每周2次;当iFTH〉1000ng·L^-1,给予口服活性维生素D每次2.0~2.5μg,每周2次。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4,8、20周的血iPIH、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治疗终点较治疗前血iPTH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达标率为45.1%。治疗中患者血钙无明显上升,血磷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IP变化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口服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尤其是早期冲击治疗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所研制的环孢素软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全血中药物浓度,以内标法计算血药浓度。结果: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环孢素实测平均血药峰浓度‰分别为(1144.87±382.38)和(1241.08±383.31)μg·L^-1;实测平均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14±0.61)和(1.83±0.59)h;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t1/2(ke)分别为(3.54±0.92)和(4.41±2.51)h;AUC‰平均值分别为(4698.15±1872.31)和(4873.95±1805.63)μg·L^-1·h;AUC0-∞平均值分别为(5564.81±2059.53)和(6157.76±2314.98)μg·L^-1·h;试验制剂环孢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n、F0-∞分别为(98.99±20.40)%和(95.37±25.7)%。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链霉素对大鼠连续灌服环孢素A(CsA)后血药浓度及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灌服橄榄油)、模型组(灌服CsA 20mg·kg-1)、链霉素高剂量组(灌服CsA 20mg·kg-1+肌肉注射链霉素180mg·kg-1)、链霉素低剂量组(灌服CsA 20mg·kg-1+肌肉注射链霉素60mg·kg-1),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6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4h眼球后静脉丛采血,每7天采血1次,测定CsA血药浓度(c0、c2、c4),及生化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实验结束处死大鼠,进行肾间质损伤程度评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链霉素高、低剂量组大鼠前3周的c0、c2、c4均降低(高剂量组降低显著,P<0.05或P<0.01或P<0.001),5周内血肌酐、血尿素氮无明显变化;同时肾损伤程度未加重。结论:CsA与链霉素联用时,应注意监测CsA的血药浓度及生化指标,适当调整给药剂量,并且密切关注患者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均相酶放大免疫分析法(EMIT)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丙戊酸(VPA)、甲氨喋呤(MTX)和环孢霉素A(CsA)血药浓度结果,并评价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患者服药后的血样,采用EMIT和FPIA同时测定VPA、MTX和CsA血药浓度;以FPIA测定值为X,以EMIT测定值为Y,进行线性回归,评价其相关性。结果所得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VPA=1.894 1+1.190 3X,r=0.983;YMTX=0.099 24+1.136X,r=0.992;YCsA=1.146 5+0.846 1X,r=0.971。EMIT测定血浆中VPA血药浓度较FPIA高11.2μg.mL 1,EMIT测定MTX血药浓度较FPIA高0.22μmol.L 1,EMIT测定CsA血药浓度较FPIA低20.6 ng.mL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IT与FPIA测定VPA、MTX和CsA血药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药物监测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RP-HPLC法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CsA)的浓度,为临床合理应用CsA提供依据。方法全血样品1 mL经乙醚提取,正己烷洗涤去干扰后,采用Zorbax SB-C18柱(4.6 mm×150 mm,3.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异丙醇(60∶10∶29∶1),流速1.5 mL.min^-1,柱温70℃,检测波长210 nm;环孢素D(CsD)为内标。结果CsA全血浓度在25-1 6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方法回收率99.5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5%,最低检测限5 ng.mL^-1。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广。用于患者全血中CsA浓度监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李碧艳 《海峡药学》2014,(6):147-149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的质量浓度。方法血样经乙醚萃取后,经WATERS BEH C18(2.1×50mm,1.7μm)分离,乙腈-水为流动相,70℃柱温下进行色谱分析,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5~1.0μg·mL-1(r=0.9930),高、中、低血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04%、100.81%、98.95%,日内RSD小于10%。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CsA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