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喷砂处理对脱落托槽与牙面粘结的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30颗,粘结新托槽并于1 h后去除.随机将前磨牙分为A、B、C 3组,每组10颗.A组采用喷砂法去除脱落托槽底板粘接剂后重新粘结,B组对脱落托槽采用简单清洗法处理后重新粘结;C组粘结新托槽.分别测量各组抗剪切强度并记录粘接剂残留指数.结果 A、B、C 3组的抗剪切强度分别为(15.91±6.69)、(9.42±3.49)和(19.32±4.31)MPa,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B组(P值均<0.01).结论 喷砂处理能增强脱落托槽与牙面粘结的抗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上常用的光固化树脂固化后的不同老化时间和硅烷偶联剂对树脂与金属托槽之间粘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上树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作20个自凝塑料长方块,在每个长方块表面制备5个树脂表面,即100个光固化树脂测试试件;另制备5个自凝塑料长方块,每个长方块各制备1个树脂表面,即5个扫描电镜观察试件;共计105个树脂面。以松风Super snap抛光碟抛光处理后,将待测试的20个长方块随机分为5组,在人工唾液中按照老化时间的不同,以恒温水浴法(37℃)对固化后树脂试件进行老化处理,分为即刻粘结组(A组)、老化1h组(B组)、老化1d组(C组)、老化1周组(D组)和老化1个月组(E组),每个粘结组按照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分为2个表面处理组,即33%磷酸酸蚀后涂布硅烷偶联剂处理组(硅烷偶联剂处理组,A1、B1、C1、D1和E1组)和33%磷酸处理组(磷酸处理组,A2、B2、C2、D2和E2组),以3M化学固化粘结剂将树脂试件与托槽粘结,固化4min后,将试件置于装有37℃人工唾液中24h。以万能力学实验机测定各组老化树脂与金属托槽之间的抗剪切强度,记录去粘结后树脂表面的粘结剂残留指数(ARI)。5个观察试件未做表面处理,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微观结构。结果:硅烷偶联剂处理组(A1、B1、C1、D1和E1组)间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A1组平均抗剪切强度最高,B1组和D1组分别高于C1和E1组(P<0.01),其余各组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抗剪切强度均高于临床正畸治疗所需粘结强度。磷酸处理组(A2、B2、C2、D2和E2组)间的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A2组达临床正畸治疗所需抗剪切强度;两两比较,A2组平均抗剪切强度高于C2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硅烷偶联剂组的树脂抗剪切强度均大于相同老化时间磷酸处理组(P<0.01)。硅烷偶联剂处理组和磷酸处理组树脂表面ARI计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老化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树脂表面填料分布逐渐不均匀。结论:复合树脂固化后即刻粘结托槽可达临床正畸治疗所需的抗剪切强度。硅烷偶联剂可提高老化树脂表面的粘结强度达到临床正畸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3.
靳松  陈杰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11):812-814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剂对托槽脱落牙面再粘接新托槽的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正畸拔除人离体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颗。使用京津釉质粘合剂粘接前磨牙托槽,浸泡于生理盐水37℃恒温水浴24 h后加载剪切力使托槽脱落,再分别使用京津釉质粘合剂、GC Fuji ORTHO LC粘接剂、Transbond XT粘接剂粘接新托槽,生理盐水37℃恒温水浴24 h后加载剪切力使托槽脱落,记录托槽抗剪切强度,并记录托槽脱落后粘接剂残留指数。结果 3组间的抗剪切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间ARI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初次使用京津釉质粘合树脂粘接的托槽脱落,使用Transbond XT粘接剂再次粘接新托槽粘接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目前正畸临床上最常用的金属网底托槽和微蚀刻底托槽的粘结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并确定力加载的适宜时间。方法 选取正畸临床上减数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120颗,随机分为2组,第1组粘结金属网底托槽,第2组粘结金属微蚀刻底托槽。每组分别在粘结后5min、10min、15min、30min、60min、24h测定抗剪切强度(SBS),并统计粘结剂残留指数(ARI),电镜扫描托槽粘结前、脱落后底板形貌。结果 金属网底托槽组和微蚀刻底托槽组SBS均随粘固时间的延长而增大,24h时粘结强度最大,且与其他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两种金属托槽的粘结强度均能满足临床需要,可在托槽粘结后5min进行正畸力的加载。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对目前最常用的燕尾底板托槽和网状底板托槽的粘结强度进行对比研究。②方法 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双尖牙为实验样本 ,将离体牙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颗。在第 1组牙面上粘结燕尾底板托槽 ,在第 2组牙面上粘结网状底板托槽。以材料力学实验机分别对两组进行抗剪切强度的测定 ,并对每一牙面上的粘结剂残留量进行粘结剂残留指数 (ARI)计分统计。③结果 两种底板托槽之间的抗剪切强度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t=1.5 4 2 ,P >0 .0 5 ) ,其ARI计分比较 ,差异亦无显著性 (Hc =0 .0 0 0 ,P >0 .0 5 )。④结论 体外研究结果提示这两种托槽在粘结强度上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
瓷面处理对金属托槽与瓷面粘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瓷面的不同处理方法对金属托槽与瓷面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150个烤瓷试件随机分5组:(1)37%磷酸酸蚀1 min;(2)9.6%氢氟酸(HF)酸蚀3 min;(3)氧化铝微粒喷砂处理;(4)金刚砂车针打磨;(5)表面未处理.根据是否使用硅烷偶联剂分成2个小组,每组15个试件.使用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托槽.经冷热循环疲劳实验后检测抗剪切强度.结果 未使用偶联剂组的抗剪切强度,未达到临床要求,使用偶联剂后的抗剪切强度,9.6%HF组、打磨组、喷砂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使用偶联剂试件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6%HF酸蚀、喷砂处理、打磨粗糙等方法处理瓷面可提高粘接强度,处理后使用硅烷偶联剂获得满意的粘结强度.37%磷酸处理瓷面及单一使用偶联剂不能达到临床要求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7.
王聪  韩大江 《四川医学》2014,(8):960-962
目的研究在粘结前使用液体剂封闭剂Biscover LV以预防釉质脱矿对托槽粘接抗剪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正畸拔除的60颗离体前磨牙经37%磷酸酸蚀30秒后,随机等量平分为A、B两组,A组:先涂Biscover LV液体封闭剂再粘接,B组直接粘结托槽。每组再分别使用以下三种粘结剂,每小组10个:1非调拌性牙釉质粘合树脂(西湖巴尔);2Transbond XT光固化树脂粘结剂;3光固化型的Fuji Ortho LC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将6组试件经37.0℃恒温水浴48 h后,进行冷热温差(5.0℃30 s、55.0℃30 s)循环1200次。于材料力学实验机上测试剪切强度,10倍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托槽脱落后牙面树脂残留情况并进行评估。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各组抗剪切粘接强度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记分粘结破坏发生多数发生在粘结剂内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粘结前使用液体封闭剂预防釉质脱矿,不影响托槽粘接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8.
经毓瑛  武伟  杨丕山 《西部医学》2015,27(2):209-211
目的探讨金属网底托槽与微蚀刻底托槽在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比不同托槽体外粘结强度和最佳粘结时间。方法 120例正畸患者,随机分为金属网底托槽组和微蚀刻底托槽组,每组60例,并于粘结后5min,30min和60min实施结扎,对比患者第一次复诊时托槽的脱落状况。然后收集120颗正畸的第一前磨牙进行体外实验,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颗。采用上述的方法粘结不同的底板,A组粘结金属网底托槽,B组粘结微蚀刻底托槽,每组在不同的时间点实施的抗剪切强度测定(SBS)和粘结剂的残留指数(ARI)检测。结果两组组内随着托槽的粘结时间的延长,在患者第一次复诊时托槽的脱落率具有一定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托槽脱落率经比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显示,在一定的时间内,SBS也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在24h时的粘结的强度最大,与其他的时间点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大于0的ARI得分分别有93.3%与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网底托槽以及微蚀刻底托槽在临床正畸时应用效果差异不大,均可满足正畸需要,医师可在粘结后5min进行力加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表面喷砂处理及不同正畸粘结剂对氧化锆陶瓷与牙釉质间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40颗离体上颌第一前
磨牙,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系统设计和制作粘结面与牙面紧密贴合的个性化氧化锆陶瓷试件。将试件随机
分为4组,分别选择粘结面喷砂处理和粘结面无处理,选择京津釉质粘结剂和3M Transbond XT光固化粘结剂。按要求粘结24 h
后,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剪切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喷砂组剪切粘结强度显著高于未喷砂组(P<0.05),两种粘结
剂的剪切粘结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面喷砂处理后,无论使用京津釉质粘结剂或是3M Transbond XT光固化粘结
剂,氧化锆陶瓷与牙釉质间均可获得足够的剪切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不同瓷面处理技术单独或联合使用,并用发光二极管进行光照的条件下,对陶瓷托槽的抗剪切强度进行比较。方法将30个表面光滑的瓷面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每组瓷面处理如下:第1组:9.6%氢氟酸酸蚀2 m in,涂布硅烷偶联剂;第2组:氧化铝颗粒喷砂,9.6%氢氟酸酸蚀2 m in,涂布硅烷偶联剂;第3组:氧化铝颗粒喷砂,涂布硅烷偶联剂,用光固化树脂粘接剂将陶瓷托槽粘接于瓷面上,分别测量抗剪切强度。结果方差分析表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第3组的抗剪切强度最低(5.35±1.28,P<0.001)。第1组(11.10±1.45)和第2组(10.38±1.09;P>0.05)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应用氢氟酸和硅烷偶联剂处理瓷表面可获得最大的抗剪切强度。在应用氢氟酸和硅烷偶联剂之前喷砂没有增加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QSYQ)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6.75 mg·kg-1·d-1卡托普利)、低剂量(135 mg·kg-1·d-1)QSYQ组和高剂量(270 mg·kg-1·d-1)QSYQ组,每组12只。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CHF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4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志法(TUNEL)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明显降低(P<0.05),棕黄色心肌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LDH活性及ROS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cl-2、Nrf2和HO-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QSYQ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大鼠LVSD和LVDD明显降低(P<0.05),EF和FS明显升高(P<0.05),棕黄色心肌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LDH活性及ROS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低剂量QSYQ组大鼠上述各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QSYQ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阳性药对照组和低剂量QSYQ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SYQ可抑制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降低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不同底板结构及黏接剂对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的底板结构及黏接剂对金属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拔除的上颌双尖牙,随机分为A1、A2、B1、B2、C1、C2、D1、D2共8组,每组10颗牙齿、10个托槽。A、B组选用Unitet^TM非混合型自凝黏接剂,C、D组选用Transbond^TM XT光固化黏接剂黏接托槽;其中A、C组采用网底托槽,B、D组采用沟底托槽。经37℃人工唾液恒温水浴24h后,以微机万能材料实验机分别对A1、B1、C1、D1组托槽进行抗剪切强度(SBS)和A2、B2、C2、D2组托槽进行抗张强度(TBS)的测定,并分别统计每个托槽上的黏接剂残留量(ARI)。结果底板因素对托槽的粘接强度有影响,无论采用何种黏接剂网底托槽的SBS及TBS均大于沟底托槽,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接剂因素、底板结构与黏接剂的交互作用对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槽SBS与TBS具有相关性(P〈0.01);SBS测试组与TBS测试组组内ARI积分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槽底板结构可影响托槽粘接强度,网底托槽经微酸蚀处理粘接强度大手沟底托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次氯酸钠与酒精消毒对酸蚀过程中牙釉质的影响,为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离体恒牙60颗,随机分为2组(A和B组),每组各30颗,A组采用5.25%次氯酸钠预处理,B组采用75%酒精预处理;经分组处理后,A和B组再分别随机分为3组(A0、A1、A2和B0、B1、B2组),每组各10颗,分别采用37%磷酸酸蚀0、15和30s。取离体乳牙40颗,随机分为2组(C和D组),每组各20颗,C组采用5.25%次氯酸钠预处理,D组采用75%酒精预处理;经分组处理后,C和D组再分别随机分为2组(C0、C1组和D0、D1组),每组各10颗,分别采用37%磷酸酸蚀0和30 s。超声清洗离体牙,扫描电镜(SEM)观察釉质微观形态,检测各组釉质表面孔隙直径,测量各组样品抗剪切力强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釉质表面孔隙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恒牙实验组中A2组牙釉质孔隙直径最大(P<0.01),表面蛋白残留较少,釉质暴露充分,且抗剪切力强度最大(P<0.01);B1组孔隙直径最小(P<0.01),且表面蛋白残留较多,抗剪切力强度最小(P<0.01)。乳牙实验组中C1组釉质孔隙直径最大(P<0.01),且表面残留蛋白较少,抗剪切力强度最大(P<0.01);D1组釉质孔隙直径最小(P<0.01),且表面蛋白残留较多,抗剪切力强度最小(P<0.01)。结论:与常用酒精消毒方法比较,采用5.25%次氯酸钠预处理牙釉质30s可明显增加釉质表面粗糙度和清洁度,并增强正畸托槽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脓毒性休克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阐明PICCO和CVP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137例脓毒性休克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CVP组(68例)和PICCO组(69例)。CVP组进行CVP监测指导治疗,PICCO组进行PICCO监测指导治疗。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24和48 h后乳酸及B型脑钠肽(BNP)水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CVP,记录PICCO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记录2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与CVP组比较,PICCO组患者治疗6、24和48 h后乳酸和BNP水平及HR均明显降低(P<0.05),乳酸清除率、ScvO2、MAP和CVP均明显升高(P<0.05);PICCO组MAP水平明显高于同时间点CVP组(P<0.05),ScvO2在治疗48 h后明显高于同时间点CVP组(P<0.05),而2组患者CVP水平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ODS发生率和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ICCO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CVP组(P<0.05)。结论:PICCO监测指导治疗脓毒性休克并发心功能不全优于CVP的监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A)对雄黄致小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损伤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水溶液]、雄黄组(灌胃给予雄黄混悬液1.35 g·kg-1)和GA干预组(灌胃给予GA48 mg·kg-1+雄黄1.35 g·kg-1)(n=20),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采用新事物识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记忆能力和认知功能,测定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谷胱甘肽(GSH)水平,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突触间隙宽度、突触活性带长度、突触后致密物(PSD)厚度和突触界面曲率等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雄黄组小鼠新物体优先指数(PI)和海马组织中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雄黄组比较,GA干预组小鼠新物体PI虽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海马组织中GSH水平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雄黄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模糊,突触间隙宽度明显增加(P<0.01),突触活性带长度变短(P<0.01),PSD厚度明显变薄(P<0.01),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1);与雄黄组比较,GA干预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较清晰、完整,突触间隙宽度变窄(P<0.05),突触活性带长度变大(P<0.05),PSD厚度增加(P<0.05);突触界面曲率虽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雄黄可致小鼠海马突触结构参数改变,导致记忆能力和认知功能降低,GA可部分改善小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6.
探讨AXL受体酪氨酸激酶配体——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 arrest-specific protein 6,Gas6)在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迁移及成骨诱导液培养下成骨分化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在对hPDLCs进行体外培养的培养液中加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研究新型无创通气方式——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传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2种呼吸治疗方式在心外术后低氧血症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入住心外危重症中心,术后拔除气管插管之后24 h内发生低氧血症(hypoxima),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应用HFNC或NPPV进行呼吸治疗[患者年龄(52.9±7.8)岁vs(53.8±8.9)岁,P>0.05;男性性别比65%vs 70%,P>0.05;术后基础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9.4±2.2)分vs(9.3±2.2)分,P>0.05]。起始参数设置:HFNC:流量45 L/min,温度37℃,吸氧浓度(FiO2)60%~80%;NPPV:吸气压(inspiratory pressure,IPAP)10~12 cmH2O(1cmH2O=0.098 kPa),呼气压(expiratory pressure,EPAP)4~6 cmH2O,FiO2 60%~80%,吸呼比(radio of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I∶E)为1∶1.5~2.0,根据临床疗效和患者耐受程度等逐渐调节。对比研究2种方法治疗方法在不同时间点(治疗后2 h、8 h、24 h、结束时)的呼吸、循环等方面情况,以及并发症、再次插管率、气切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分别接受HFNC与NPPV 2种方法治疗,发现HFNC在改善氧合指数(PaO2/FiO2)、降低PaCO2均较NPPV组效果明显(P<0.05);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在HFNC组均较NPPV组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时HFNC组较NPPV组胃肠胀气(0 vs 20%,P<0.05)、不耐受(0 vs 25%,P<0.05)等主要合并症发生率为低;HFNC治疗时间明显较NPPV组为短(P<0.05);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耐受性良好、合并症少,在改善氧合、降低PaCO2方面最终都体现了很好的疗效,且降低呼吸功、对循环的改善也有良好作用;但是2组的再次气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