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贺竞  龙翔宇  王颖  苏晓兰  江波  汪建 《西部医学》2022,34(2):289-292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免疫治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复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07月~2019年07月本院收治的280例晚期复治性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130)和观察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34a、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6例膀胱癌患者的存档病理蜡块作为研究对象,随访期间,记录患者的复发和死亡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所有患者膀胱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D-1、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miR-34a、PD-1、PD-L1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miR-34a的中位值为1. 201,其中43例患者的miR-34a <1. 201为低表达,43例患者的miR-34a≥1. 201为高表达。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有55例(63. 95%)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PD-1呈阳性表达,45例(52. 33%)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PD-L1呈阳性表达。TNM分期T_2~T_3期患者肿瘤组织中miR-34a的低表达率高于Tis~T_1期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miR-34a的低表达率高于未转移患者(P <0. 01)。TNM分期T_2~T_3期患者肿瘤组织中PD-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is~T_1期患者,高级别肿瘤患者PD-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级别肿瘤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PD-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转移患者(P <0. 05)。肿瘤直径≥2 cm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直径<2 cm患者,TNM分期T_2~T_3期患者PD-L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is~T_1期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PD-L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转移患者(P <0. 05)。miR-34a低表达组的PD-L1阳性表达率高于miR-34a高表达组(P <0. 05);但miR-34a的表达与PD-1无关(P> 0. 05)。经Log-rank法分析,miR-34a低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5. 81%(24/43),PD-1阳性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1. 82%(34/55),PD-L1阳性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7. 78%(26/45),不同miR-34a、PD-1、PD-L1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减少及PD-1、PD-L1表达增加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潜在指标,有助于筛选术后复发的高危患者,并为膀胱癌的免疫学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和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肿瘤医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术后标本6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ESC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7例ESCC患者术后标本中PD-1和PD-L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以5%和10%阳性染色作为PD-1/PD-L1阳性表达临界值,P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 2%(45/67)和61. 2%(41/67),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 3%(21/67)和25. 4%(17/67)。PD-L1的表达与肿瘤T分期有关(5%作为临界值:P=0. 036; 10%作为临界值:P=0. 001); PD-1和PD-L1的表达与血中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的水平均无关。PD-1阳性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阴性表达患者短(5%作为临界值时,中位PFS:10. 0个月和13. 2个月,P=0. 002; 10%作为临界值时,中位PFS:9. 6个月和13. 1个月,P=0. 005)。胸下段食管癌患者的PFS长于胸中、上段患者(中位PFS:中、上段10. 1个月,下段14. 0个月,P=0. 004)。结论 PD-1和PD-L1在ESCC肿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 PD-L1表达可能会加深肿瘤浸润深度,促进局部进展; PD-1和肿瘤部位是患者PFS的预后因素,而PD-L1与PFS无关。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是炎症、免疫激活、缺氧等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仍缺少针对性治疗方案。文章指出免疫负性调控蛋白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通路可通过胞内多种机制,如磷酸磷脂酰激酶-3(PI3K)等诱导脓毒症患者T、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DC)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凋亡、耗竭,以此维持机体抗炎和促炎反应的平衡,这种过度的免疫负性调控导致晚期脓毒症患者出现免疫抑制状态,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提示脓毒症免疫抑制是一个多细胞、多种群、多层次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PD-1/PD-L1通路在晚期脓毒症免疫抑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抗PD-1抗体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已取得阶段性治疗成效,PD-1/PD-L1通路可成为治疗脓毒症的一个新靶标。  相似文献   

5.
目前,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Ki-67、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 V600E基因等分子标志物已成为甲状腺癌的新研究热点。其中,PD-L1在甲状腺癌患者的免疫抑制和侵袭程度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且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L1抑制剂治疗已在未分化甲状腺癌中尝试使用; Ki-67的表达水平随不同甲状腺疾病恶性程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在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而BRAF 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癌的致病机制、靶向抑制药物的作用与耐药机制、碘摄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进展,这为甲状腺癌BRAF基因的靶向抑制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未来可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出现自身组织受到攻击损害的一类疾病,这种现象主要是由T细胞活化引起,同时其他如B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也参与了疾病的进程。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是一种负性共刺激分子,由2号染色体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编码而来,分子量为50~55 kDa的跨膜蛋白,是从凋亡细胞中利用消减法分离出的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新成员。它与诱导性共刺激分子、CD28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都隶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PD-1有2个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配体1(PD-L1)、PD-L2,通过与其配体相结合来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在维持机体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PD-1具有2种表达形式,膜结合型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其中膜型PD-1通过直接与配体结合介导信号通路发挥负向免疫调节作用;可溶性PD-1则具有与PD-Ls结合的功能,阻断膜型PD-1与PD-Ls结合,干扰PD-1/PD-Ls介导的T细胞增殖抑制功能。近年来,抗PD-1抗体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中表现出卓越的疗效,同时也观察到这类患者出现关节炎、肌痛、继发性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风湿性并发症的表现。伴随PD-1基因缺陷小鼠模型建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PD-1信号通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本文就PD-1及其配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杂志》2022,(6):406-411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同步放化疗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非EGFR突变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的19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以兔单克隆抗体SP263检测PD-L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 以肿瘤阳性细胞比例≥1%为PD-L1阳性表达, 分别分析PD-L1表达≥1%和≥25%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9例NSCLC患者中, PD-L1阳性表达13例, 其中PD-L1表达≥25%者4例。PD-L1表达≥1%和PD-L1表达<1%组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和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5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价, 其中部分缓解(PR)7例, 疾病稳定(SD)7例, 疾病进展(PD)1例。PD-L1表达<1%组患者客观缓解3例, 疾病控制4例;PD-L1表达≥1%组患者客观缓解4例, 疾病控制10例。PD-L1表达<25%组患者客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进展期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抗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肿瘤浸润T细胞密度、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4月惠阳三和医院收治的70例进展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  相似文献   

9.
三阴性乳腺癌(TNBC)具有较高的侵袭能力且缺乏有效作用靶点,在乳腺癌患者中病死率较高。目前可用于治疗TNBC的方法有限,而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中被证实有效,因此对TNBC免疫微环境的研究十分重要。肿瘤免疫微环境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免疫检查点(如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以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多种免疫抑制性效应细胞及关键信号通路分子逐步受到人们关注,而免疫浸润细胞可以在活检标本中检测和表达,并具有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失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免疫联合化疗及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免疫联合化疗及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TKIs治疗失败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话或门诊复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 随访截至2022年10月1日, 中位随访8.2(95%CI:7.1~9.3)个月, 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应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近期疗效评价, 根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评价患者不良反应。以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因素。结果 60例NSCLC患者中, 男22例;年龄41~75岁, 中位年龄61岁。部分缓解11例, 疾病稳定19例, 疾病进展30例。中位PFS为8.2(95%CI:7.2~9.2)个月, 其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D-L1)低表达[肿瘤细胞阳性比(TPS)<1%]、PD-L1中表达(1%≤TPS≤49%)、PD-L1高表达(TP...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IGF-1、IGFBP-1对血管生长的影响及相互调节作用.方法采用CAM技术在体研究IGF-1、IGFBP-1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长的影响.结果 IGF-1组一级、二级血管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加,IGFBP-1组血管数无明显改变,二者混合组血管数增长受到抑制.结论 IGF-1具有显著的促血管生长的作用,而IGFBP-1能够部分抑制这个作用,但IGFBP-1本身对血管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甲型H1N1流感病毒[Influenza A(H1N1)virus]是一种亚型流感病毒,也是人类最常见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之一。自2009年3月美国和墨西哥发现疫情至2010年1月底,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2 799人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种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HAP1)异构体HAP1A和HAP1B在大鼠下丘脑的分布特点。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的脑,经恒冷箱冰冻切片,片厚30μm,进行HAP1A和HAP1B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染色。结果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显示,HAP1A与HAP1B在成年大鼠下丘脑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分布区域无明显差异,免疫阳性物质呈棕褐色,以视前内侧区、前区、视上核、室旁核、弓状核、结节核、腹内侧核等部位表达水平较高,其他核团呈较低水平表达。HAP1A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以颗粒状形式定位在Stigmoid小体上,在神经元胞体和近端突起的胞质内弥散分布产物极少,阳性强度极弱,神经元胞体轮廓不明显;而HAP1B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则主要以弥散形式定位于神经元胞质内,神经元胞体轮廓十分清楚;HAP1B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还弥散、均匀分布在神经毡内,或定位于Stigmoid小体上,但HAP1B阳性Stigmoid小体数量明显少于HAP1A阳性者。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结果显示,约有80%的Stigmoid小体既含有HAP1A也含有HAP1B,其余的Stig-moid小体仅含HAP1A。结论 HAP1A和HAP1B在大鼠下丘脑内具有相同的区域分布模式,但在神经元内的定位具有明显区别,提示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HAP1A或其羧基末端片段更适合于作为Stigmoid小体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正> 硬腺外吗啡镇痛效果确实可靠,但恶心,呕吐副作用发生率(PONV)高,氟哌啶可以抑制恶心,呕吐,但有嗜睡,头昏症状,硬膜外注射适量新斯的明可产生依赖性镇痛作用延长,增加吗啡镇痛效果,减少副作用,但有心动过缓的副作用,等量阿托品可拮抗。我们将吗啡、新斯的明、氟哌啶,阿托品联合应用观察其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颖  朱铁虹 《医学综述》2008,14(7):1077-1079
血清1,5-脱水山梨醇(1,5-AG),又称1,5-脱水葡糖醇,是一种较新的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监测指标,它是在人的脑脊液中首先被发现的。1,5-AG是一种存在于人类血液中的正常化合物,由于其代谢稳定,在血液中波动范围小,可反映血糖短期的变化,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1,5-AG浓度明显降低,血糖下降后1,5-AG回升,具有空腹血糖、果糖胺和糖化血红蛋白所不具有的优点,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THP-1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THP-1细胞经160 nmol/L佛波酯(PMA)孵育24 h,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1、10、10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0 h、6 h、12 h、24 h)。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和蛋白质,分别采用RT-PCR和W esternB lot检测ABCA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与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组的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 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是一对免疫共抑制分子。以PD-1/PD-L1为靶点的药物重新激活了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并且在多种肿瘤中取得了良好而持久的疗效。然而,如何预测患者是否对治疗敏感及如何联合其他治疗提高抗PD-1/PD-L1治疗的反应率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主要综述了PD-1/PD-L1通路的作用机制、抗PD-1/PD-L1治疗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预测抗PD-1/PD-L1疗效的生物标记物及联合免疫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留观集中管理的防控措施.方法 本次防控工作结束后,回顾性总结对1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留观处置过程、医务人员自身防护及存在缺陷.结果 通过这次应急实施甲型H1N1流感医学留观人员防控措施,使防控工作符合程序,防护操作规范、标准.结论 正确规范地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和医疗安全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克隆转录因子SP1编码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P1,并研究其对PIWIL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RT-PCR法从正常人外周血总RNA中钓取SP1基因的编码序列,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PCNDA3.1(+),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Western blot法分别验证重组表达载体的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效应。分别将活性最高的PIWIL1基因启动子报告基因截短体(即核心启动子区域)、活性最低的PIWIL1基因启动子报告基因截短体,与SP1重组质粒共转染COS-7细胞,利用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system测定不同启动子活性区的PIWIL1基因转录活性的改变,同时应用光辉霉素A下调SP1的表达来进一步验证SP1对PIWIL1活性的影响。结果 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SP1表达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法结果表明重组SP1表达载体能有效表达于COS-7细胞,过表达SP1可明显提高PIWIL1不同活性区的启动子的活性(P<0.05)。结论 外源性SP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能有效表达于COS-7细胞,并对PIWIL1的转录活性起着上调的作用,提示SP1可能是PIWIL1转录活性的正调控元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000~2009年世界各地不同物种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HA1基因演变特征。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所需序列,采用生物信息软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以及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病毒株HA1基因抗原决定簇和多个受体结合位点发生变异,并且新型病毒与猪H1N1流感病毒在大多数变异位点的氨基酸相同。结论新型毒株HA1基因可能由早期来自北美洲的H1N1猪流感病毒进化而来,在进化过程中,一些重要位点的变异导致HA1基因发生抗原性变异,从而导致流感的大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