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纳米中药治疗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纳米技术是利用0.1~100nm的空间尺度操纵原子和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产品的高新技术。它被认为是"今后10年最可能使人类发生巨大变化的10项技术"之一。目前,纳米技术已引入现代中药的研究开发,提出了"纳米中药"的概念。纳米中药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粒径小于100 nm的中药成分、原药及其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2.
赵建荣  李晓玫 《医学教育探索》2003,(11):963-9,661,010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各种复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确切药理机制目前大多尚不完全清楚。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和药效不是单味药物的简单组合,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探讨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十分重要。现对有关中药复方的组合效应及量比关系、复方含药血清、复方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常用技术方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承接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华中科技大学纳米药业有限公司 2 0 0 2年 1 0月下旬宣布 ,该公司累计已有 1 0多项纳米药物获发明专利。这表明中国纳米医药技术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突破。该公司正在进行中和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的项目很多 ,如纳米载药系统、现代释药系统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其中“纳米药物新剂型的研究及产业化”、“纳米技术在现代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分别获“十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科技部 " 86 3 "的支持。纳米医药研究始于 3 0多年前 ,但一直受制于基础研究进度、产业化基础不成熟等问题 ,到了上世纪 90年代后才逐…  相似文献   

4.
药性新赋     
祖国传统教授学习中医中药中,一般是先认药,后背诵汤头歌,再学按脉、诊断进入学医。在学药中,为了记忆方便,常将药性编成歌赋背诵,如《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等书是专门熟习中药性能、功用的著作。黑龙江中医学院方剂教研组,对祖国遗产按现代中药学之分类以及近代对中药性能、功用的新认识,吸取精华,去其糟粕,选用常用中药326种,编写成“药性新赋”,对赤脚医生和初学中医、西医学习中医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全文转载,供读者学习。  相似文献   

5.
平性药药性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和探讨,首次提出中药寒热平性药模型为"寒性成分+热性成分",认为平性药是一类具有独特药性特征和配伍规律的中药,每一味平性药都可看作是一个寒性成分和热性成分组配的天然复方;总结阐述了平性药"体平用偏"、"和合调平"、"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方法学的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药学新领域。中药药物动力学主要是研究中药单体、单方、复方在体内过程动态变化的规律,用数学方程式和药物参数来表达应用,指导中药新制剂的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有效单体不明确,血药浓度低,检测方法欠缺,单体成分的药动学参数难以完整地表达中药复方药物的体内作用规律,中药复方药物药动学研究受到限制。中药复方药物药动学研究主要以在实验动物药物动力学水平上的单药和复方药物中的单一成分研究为主。中医药理论提倡整体观念,临床用药以复方为主,中药复方药物能体现中药配伍的整体性,发挥综合性作用,临床疗效好;因此,探讨中药复方药物的药动学规律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自1994年以来,研究提出各种假设和学说,如黄熙等提出“辨证药动学”新假说,新学说有时辰药动学、群体药动学、中药复方药动学、临床药动学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和探讨,首次提出中药寒热平性药模型为"寒性成分+热性成分",认为平性药是一类具有独特药性特征和配伍规律的中药,每一味平性药都可看作是一个寒性成分和热性成分组配的天然复方;总结阐述了平性药"体平用偏"、"和合调平"、"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汤剂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汤剂是将炮制加工后的各种中药材,经过中医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开具的中药处方,除具有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无刺激性、无副作用等特点外,还具备液体口服剂的优点,即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汤剂多为复方,药物之间能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增强药效,缓和药性相吸,能充分发挥中医方剂中各种药物的配伍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分结构假说构建中药药性矢量结构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有其相应的物质基础,即相应的“组分结构”,而中药药性即为中药中复杂的组分结构作用于人体后的综合体现。中药中的成分/组分可表现相应的药性属性(寒、热、温、凉),组分与组分之间以及组分内部都存在着药性差异。药性相同的成分/组分,表现为相互增强;药性相反者,则相互抵消,即可以用“矢量”表示,中药药性也就是各成分/组分“药性矢量”的“矢量加和”。在结合中药药性的最新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将“组分结构”假说和“中药药性矢量”相结合,拟构建中药“药性结构方程”模型,以阐述中药药性本质。中药“药性矢量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也将为中药配伍以及炮制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药炮制化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炮制是一种古老的化学制药方法,它来自中医辨证用药的总结。中药经炮制后,由于水浸、加热及酒、醋、药汁等辅料的处理,可以使生药的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的成分被浸出,有的成分发生反应转化成新成分。有的成分浸出量的增或减,直接影响中药的药性和疗效。随着各学科的发展,新辅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诞生,以中药为先导化合物,经过分解、置换、异构化等反应改变药物的化学成分含量和药理活性的现代中药炮制技术引起很多化学工作者的重视。中药炮制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结合传统中药炮制技术研究中药炮制中化学成分变化的一…  相似文献   

11.
中药经皮给药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也是中药给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药物制剂新剂型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动和主动促透技术在中药经皮给药领域已实现较为广泛的应用,前者如凝胶贴膏、微乳、柔性脂质体等,后者包括微针、离子导入、超声导入等。两种技术相结合或可进一步提高药物经皮吸收的效率,扩大经皮给药的药物适用范围。促透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中药成分的溶解度,促进中药的经皮吸收,同时增强疗效和患者顺应性。  相似文献   

12.
纳米中药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中药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粒径小于100nm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药及其复方制剂,具有增加药物对血脑屏障或生物膜的穿透性等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纳米中药的定义、特点,同时介绍了纳米中药制剂技术方面的进展。指出了纳米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和争议日渐增多,究其成因,除了不合理使用等人为因素和研制技术限制性因素外,缺乏中药注射剂中医证候关联性的循证依据,使中药注射剂使用的中医学属性或理念渐失亦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应着力研究复方主要活性物质或成分群与原方中医药特性的相关性,或建立适合中药新活性物质和成分群的新的中医理论及法则。可先行从中药注射剂与证候关联性评价等研究着手,分析出某一种中药注射剂所主病证中不同中医证候与疗效的关系度,进而明确此中药注射剂的最对应之中医证候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汤剂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汤剂是将炮制加工后的各种中药材,经过中医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开具的中药处方,除具有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无刺激性、无副作用等特点外,还具备液体口服剂的优点,即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汤剂多为复方,药物之间能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增强药效,缓和药性相吸,能充分发挥中医方剂中各种药物的配伍作用。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对中药的煎服法历来都很讲究,清代医学家徐灵胎也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  相似文献   

15.
中药汤剂是含真溶液、胶体溶液、乳浊液和混悬液的一个复杂的多分散相体系。中药复方汤剂成分复杂,多含有皂苷、生物碱、多糖、黄酮、氨基酸等,在煎煮过程可自组装形成凝胶、纤维、胶束、囊泡等。自组装纳米相态不仅中和单味药性、减少毒副作用,而且各成分都有其各自的药理功效,相辅相成实现协同增效的效果,从而达到药辅合一作用,具有研究意义。本文讨论中药复方汤剂多成分自组装形成原理、增溶增效原理及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药的寒、热药性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药性是中药整体的寒热属性,而微观药性则是中药部位、单元、组分或成分的寒热之性。同一中药普遍存在寒、热药性相反的物质成分。中药的宏观药性是其各物质成分之间微观药性交互作用而综合呈现的结果,宏观药性值取决于所含各种药性成分的微观药性贡献力。将中药系统分离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物质单元,以各物质单元的微观药性贡献力作为矩阵元素,构建寒热药性判别矩阵,可以实现对中药物质单元药性的预先理论判别,借此探讨和构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与中药组分配伍新药发现相偶联的研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防治疾病作用及其应用原理的一门学科,它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最能体现中药特色。中药药性是用中医的传统理论,如四气五味等来说明药物的作用机理。中药药理学就要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包括现代药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中药对人体的作用,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阐明中药治病的原理,使之更好地造福于全人类。中药成分已很复杂,复方成分就更加复杂。用化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剂型的改革、改变用药途径,是使病情危重患者得以即时治疗的重要措施。在这方面湖北中医学创用清胆注射液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我院自1978年4月开始应用中药复方制成供静脉注射的“清解静注液”治疗以急性胆道感染为主的急腹症病人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本实验旨在观察清解静注液静脉给药对机体的影响,明确有无不良反应或损害。实验证明,这种中药复方静脉注射液无毒性或损害,临床应用是安全的。现将实验观察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1纳米等于亿分之一米(10 - 9米 )。纳米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在纳米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分子和原子运动规律及其特性的崭新高技术学科 ,其最终目的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 ,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将这一技术引入现代医药学即形成了载药纳米微粒 ,它是一种比人体组织细胞还小的超微小球形药物载体 ,为近年问世的药物控释和缓释的新剂型 ,具有能被组织或细胞吸收的特性 ,经特殊加工后还可对组织或器官定向给药。这使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均有别于常规剂型 ,而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医治病多依靠药物。中药的品种繁多,包括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而这些药物都是原生药,大都附有各种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有的甚至具有毒性。且各种药物所含成分并不一定符合治疗疾病的要求。为了减低某些药物的毒性和增强药物的疗效,采用适当的方法加工炮制。所以,中医治病除组方、遣药、用量、剂型、服法外,必须注明炮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