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炎症反应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其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是最受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生物学指标,多数文章证实NLR、PLR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是预测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本文就NLR、PLR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作用以及在膀胱恶性肿瘤中的最新进研究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受到宿主全身炎症反应以及局部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外周血炎症指标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LMR)、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NM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等可以反映全身炎症状态,有些指标可以用来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指导乳腺癌的治疗。基于多种生物标志物的乳腺癌预后模型也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C反应蛋白/白蛋白(CAR)对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相关间质性肺炎患者(IIM-ILD)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17例IIM-ILD患者,比较生存和死亡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NLR、MLR、PLR和CAR预测累积生存率的最佳切点,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多变量分析,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17例IIM-ILD患者中,37例(31.62%)在随访期间死亡.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高激素用量、低蛋白血症、抗MDA5抗体阳性及高MLR值(>0.599)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高MLR值可以与其他指标一起进行综合考虑,可能具有评估IIM-ILD患者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胸外科142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分为低PLR组(PLR<250)和高PLR组(PLR≥250),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的PLR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低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高PLR组(68.6% vs.46.7%;P=0.031);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低PLR组5年生存率高于高PLR组(47.4% vs.25.1%,P=0.016),而早期食管癌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术前PLR对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PLR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2.214;95% CI:1.006~4.862;P=0.047).结论 术前PLR对食管癌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作用,可能作为一项食管癌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背景 既往研究表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心血管疾病的不良结局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但是较少有研究探讨PLR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目的 明确PLR对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2021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 423例老年AMI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BMI、血压分级、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脂相关指标,心力衰竭、糖尿病患病情况以及住院期间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情况,最终结局定义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根据是否死亡分为未死亡组1 315例和死亡组108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明确PLR对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通过决策曲线分析探究PLR及其联合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年龄、BMI、PL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肌钙蛋白I(CTNI)、eGFR分级、心...  相似文献   

6.
梁秀云 《微创医学》2006,25(1):164-166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的变化提示炎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因此,被公认为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RP又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危险最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所以C反应蛋白监测在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监测、预后以及实验室检测方面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脉斑块稳定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68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根据血管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斑块稳定组(n=30)和斑块易损组(n=38)。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LR预测冠脉斑块稳定性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斑块稳定组血小板、PLR水平低于斑块易损组(P<0.05),两组淋巴细胞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PLR预测斑块易损的AUC、敏感度、特异性、最佳阶段点为0.841(95%CI:0.732~0.919)、71.05%、90.00%、118.64。高PLR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2.78%(19/36),高于低PLR组(18.75%(6/32),P<0.05)。PLR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的AUC、敏感度、特异性、最佳阶段点为0.845(95%CI:0.736~0.921)、80.00%、79.07%、125.64。结论PLR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及预后关系密切,检测PLR水平有助于评估斑块性质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指标包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对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34例肝细胞癌患者的术前炎症指标资料及术后3年随访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复发的截距值并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肝细胞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均衡分组后比较组间差异,并进行组间生存分析。结果:ROC曲线分析得到NLR预测复发的最佳截距值2.88,PLR的最佳截距值138.09,MLR的最佳截距值是0.48。据此,分别将纳入患者分为高/低NLR组、高/低PLR组和高/低MLR组。单因素分析显示甲胎蛋白(AFP)、NLR、PLR和MLR是肝细胞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AFP、NLR和PLR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亚组间差异均衡(P>0.05)。匹配后组间生存分析显示,高NLR组3年复发率22.8%,低NLR组3年复发率10.4%(P<0.05);高PLR组3年复发率32.3%,低PLR组3年...  相似文献   

9.
于惊蛰  岳峰  田选恩  苏泽礼 《宁夏医学杂志》2022,(12):1097-1099+105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例(PLR)对儿童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的价值预测。方法 选取住院并进行阑尾切除手术的8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病理分类分为非复杂性阑尾炎组26例和复杂性阑尾炎组56例。记录所述患儿的病程、性别、年龄、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中性粒细胞数量、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并计算NLR值和PLR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及PLR,预测儿童阑尾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 复杂性阑尾炎组中性粒细胞比例、RVR、hs-CRP、NLR、PLR均高于非复杂阑尾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性阑尾炎组淋巴细胞比例低于非复杂性阑尾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阑尾炎患儿的NLR值与WBC、PCT及hs-CRP呈正相关性,PLR值与PCT呈正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及PLR预测复杂性阑尾炎体现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 NLR及PLR在儿童急性阑尾炎中可作为新的炎性指标,并对疾病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炎性指标联合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101例APE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等指标,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并根据住院期间有无不良事件的发生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结果 预后不良组31例,预后良好组7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60岁、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红细胞分布宽度、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升高、右心室功能不全、肺动脉收缩压和中央型肺栓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NLR、PLR、右心室功能不全和中央型肺栓塞均为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NLR、PLR、NLR联合PLR对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58和0.833(P<0.05)。结论 白细胞计数、NLR和PLR是APE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NLR、PLR、NLR联合PLR对住院期间预后不良有中等程度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血液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在胶质瘤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3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等方法评估术前NLR、PLR、MLR在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 结果 术前NLR、PLR和MLR的表达均与肿瘤分级相关(均P<0.05),三者预测生存的最佳分界值分别为2.40、127和0.24,生存曲线显示高NLR组、高PLR组和高MLR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NLR组、低PLR组和低MLR组(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为预测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8)。 结论 术前血液炎症指标NLR检测方便、快捷,是影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总伴随有炎症反应,炎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每一个时期.近年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管壁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两种疾病可通过炎症反应相联.C-反应蛋白(CRP)被认为是急慢性炎症敏感但非特异的标记物之一.CRP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它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乃至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它是一个被低估而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是心血管病危险因子.目前其在高血压病方面的预测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将高血压病与CRP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在低级别胶质瘤(LGG)和高级别胶质瘤(HGG)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学明确诊断为胶质瘤的2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LGG86例,HGG188例。比较LGG与HGG患者年龄、术前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等临床资料;绘制ROC曲线分析年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单一及联合检测对LGG和HGG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HGG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NLR、PLR、MLR及SII均明显高于LGG患者,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LG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NLR、PLR、MLR、SII单独用于LGG与HGG鉴别诊断的AUC分别为0.671、0.663、0.587、0.654和0.643;5项指标联合检测用于LGG与HGG鉴别诊断的AUC为0.727,优于单项指标检测的鉴别诊断效能。结论患者年龄及术前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NLR、PLR、MLR、SII)联合检测有助于LGG与HGG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对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食管癌、胃癌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2年1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食管癌及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外周血相关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分析各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LR≥0.515不利于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疾病控制,并且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LR可作为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疗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19例STBI患者一般资料、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并计算PLR值.根据患者伤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80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全科医学科住院的113例AECOPD患者,按照痰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痰细菌培养阴性组A组(64例)及痰细菌培养阳性组B组(49例),收集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计算NLP、PLR值,比较两组患者NLR、PLR的变化,Pearson检验分析NLR、PLR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NLR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患者PLR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NLR水平与PLR、CPR、PCT、白细胞计数、住院天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5、0.442、0.348、0.475、0.211).结论:NLR可能是AECOPD患者肺部细菌感染潜在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结合指标(NILR/PLR)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抵抗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6年8月潍坊市中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152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数据.运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评估NLR...  相似文献   

18.
梁秀云 《医学文选》2006,25(1):164-166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的变化提示炎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因此,被公认为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RP又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危险最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所以C反应蛋白监测在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监测、预后以及实验室检测方面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炎症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从2012年1月—2017年6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TE的83例患者血液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体温(T)、纤维蛋白原(FIB)等炎症指标,与同期64例健康体检者指标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2组研究对象炎症指标的变化,并根据年龄、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别对PTE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并分析NLR、PLR与传统炎症指标及凝血纤溶指标间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TE组WBC、NE、NLR、PLR显著增高,LY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合并肺部感染组与不合并感染组间,老龄PTE组与非老龄PTE组间T、WBC、NE、CRP、NLR、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TE组NLR与WBC、NE、CRP成正相关关系(r=0.531、r=0.674、r=0.408,均P<0.01);PLR与CRP成正相关关系,(r=0.472,P<0.01);PTE组NLR和PLR均与FIB成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31和0.405,均P<0.05)。 结论 PTE组WBC、NE、NLR、PLR明显升高,炎症与PTE的发生发展存在联系;NLR、PLR不能用于鉴别PTE患者是否同时合并肺部感染;NLR、PLR与CRP、FIB间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监测PTE患者的炎症及凝血纤溶变化。   相似文献   

20.
]膀胱癌在手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膀胱癌相关的多种炎症反应标志物可预测其发生、发展和预后。本文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全身免疫炎症指数、预后营养指数、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与膀胱癌的关系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