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常规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400例胆囊结石患者LC术前常规行彩超、MRCP检查并于术后结果相对比。结果 185例有胆总管结石高危因素的患者经MRCP检出胆总管结石25例,215例无高危因素患者检出胆总管结石9例,术中胆总管探查阳性率100%,无胆道损伤病例,术后随访最少三个月无因胆总管结石再次入院及死亡病例。结论LC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减少胆总管结石的漏诊及胆道探查阴性率,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MRCP、ERCP在LC术前术后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胆胰管造影(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术后检测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及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在LC术后出现临床症状进一步诊断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B超诊断胆囊结石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前均行MRCP检查,LC术后半年内因症状持续存在行MRCP检查,对行MRCP未能发现结石的行ERCP检查、治疗。结果M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ERCP对LC术后胆总管结石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非胆总管结石患者直接接受LC,胆总管结石可疑患者先行MRCP检查,阳性者进行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结合术中胆道镜检查治疗。术后出现临床症状怀疑结石或者胆瘘患者及时进行ERcP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术前MRCP对胆道探查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 收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 0 0 0年10月至2 0 0 3年12月所有胆道结石探查患者共2 81例(其中2 0 0 0年10月至2 0 0 1年9月作为残石研究对照为A组;2 0 0 1年10月至2 0 0 3年12月共收集15 6例,未作MRCP检查者6 8例为B组;术前有MRCP资料者88例为C组。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同期有、无术前MRCP患者的胆总管结石检出;胆总管直径≤1.0cm病例的探查情况及结石检出情况;胆总管探查术后的残石情况。结果 术前有MRCP检查患者胆总管结石检出高于术前没有MRCP检查患者,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 5 ) ;两组胆总管直径≤1.0cm病例的探查率无差异(P>0 .0 5 ) ,但结石检出情况有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术前有MRCP检查患者胆总管探查术后的残石少于无MRCP检查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 <0 .0 5 ) ,有显著性差异。术前MRCP有助于发现胆道畸形,避免术中损伤胆道。结论 术前MRCP检查增加了胆总管探查的准确性,减少了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胆总管直径≤1.0cm伴结石患者的检出率;有助于发现胆道畸形,避免术中损伤胆道;有助于减少术后残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肖宏  索运生 《四川医学》2007,28(7):751-752
目的评价术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腹腔镜胆管探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396例,除胆囊息肉56例及由于其它原因7例未作MRCP检查,余术前均作MRCP检查,术前MRCP有助于发现胆管畸形,避免术中损伤胆管。结果术前MRCP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121例,并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 LCDE)证实。结论MRCP可减少胆总管的阴性探查,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助于发现胆管畸形,避免术中胆管损伤,减少术后残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530-153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造影(IOC)联合术前B超、CT、MRCP等影像学检查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造影。结果:39例患者全部造影成功,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6例,均腹腔镜下胆道镜取石成功,胆总管一期缝合。胆管变异5例,安全完成LC术,避免了胆管损伤发生。胆管损伤1例,及时一期修补。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术中IOC联合术前B超、CT、MRCP等影像学检查可防止术后胆管结石残余的发生,减少胆总管阴性探查率,明确胆管解剖变异,预防并及时发现胆管损伤,降低了并发症,可作为基层医院术中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6.
胆总管结石阴性探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岳树强  李开宗 《医学争鸣》1998,19(5):599-600
0引言胆总管结石患者大多需外科手术治疗,而手术病例中常有部分探查时胆总管内无结石,称之为阴性探查,现就其原因进行分析.llta床资料我院1992-12~1994-if,共有20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阴性探查55(男28,女27)例,包括假阴性探查16例,阴性探查率18.8%,平均年龄47.6(18~82)岁.术前诊断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29例;梗阻性黄疽,胆总管结石16例;胆管炎、胆总管结石6例;胆总管结石9例.第一次手术者sl例,第二次手术者4例.55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10例行PTC检查,6例得ERCP检查,确诊胆总管结石,具有胆总管…  相似文献   

7.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 ,常提示胆总管下段有不同程度的排泄障碍。术前虽然经B超、CT检查 ,但仍有少部分病例难以明确原因。文献报道 ,术前B超准确率为 6 8%~ 93% [1] 。近年来有条件的医院采用术中B超、胆道造影以及纤维胆道镜检查 ,可使部分患者避免胆总管切开探查。有人报告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镜检查胆总管下段结石阳性率为19 .6 % [2 ] ;也有报道具有明确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行胆总管切开探查 ,其阴性率达到 2 0 % [3] ,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但若不探查结石残留再次胆道手术则危害更大。我院从 1995年~ 1999年在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结合MRI图像检查在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4例具备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患者均行MRCP及MRI图像检查,检查结果由两位富有经验的影像学专家判定;确定性诊断依据术中胆总管探查结果、临床随访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而定。结果59例(56.7%)患者避免了术中行胆总管探查术,这些患者中5例(4.8%)诊断为其他疾病;依据MRCP和MRI图像检查结果,得到适当治疗患者占84.6%(88/104);MRCP结合MRI图像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8.5%、96.7%、98.5%,Kappa系数为0.9。结论MRCP结合MRI图像检查能够有效筛选需行胆总管探查患者,降低胆总管探查的阴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治疗策略、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行两镜联合胆道探查的150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其中47例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LTCBD组);79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治疗(LD+TD组);24例行LD+I期缝合术(PS)治疗(LD+PS组)。对比分析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探查阴性率、T管留置率、住院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各组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TCBD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明显短于其他2组(P<0.05),LTCBD组置管率及阴性置管率低于LD+TD组(P<0.05)。结论:对于需胆道探查的病人结合术前影像诊断与术中探查情况,综合运用基于胆囊管胆道探查(LTCBD)的治疗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课题通过超声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囊结石治疗中有的放矢地确定手术方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及再次手术的风险,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准备行手术的胆囊结石住院病人325例中,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做超声检查并测定胆囊功能,实验组做超声检查并测定胆囊功能和MRCP检查。所有手术病人术后一月随访行肝功和MRCP检查。结果:实验组超声联合MRCP术前对胆总管结石、胆道变异准确判断,胆总管结石漏诊率、手术阴性探查率、并发症率均为0;对照组超声检查胆总管结石漏诊率5%(χ2=3.000,P=0.000)、阴性探查率38.4%(χ2=18.000,P=0.000)、并发症率8.3%(χ2=110.400,P=0.000);实验组内肝功异常胆总管结石漏诊率30.8%(χ2=26.700,P=0.000)。结论:超声联合MRCP可以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帮助和指导,减少胆囊结石术中损伤胆管的可能,胆总管残留结石等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9例经手术或ERCP证实为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且术前已行MRCP的病人。结果 MRCP发现单纯胆囊结石12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6例。术后证实单纯胆囊结石12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7例。MRCP对于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为97.2%。结论 3.0 T MRCP准确性较高,是术前诊断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胆管扩张病因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检查、手术证实的45例胆管扩张患者的MRCP影像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胆管扩张患者中胆总管结石24例,胆管癌10例(肝门部7例,胆总管3例),胆囊癌2例,胰头癌2例,胆总管囊肿4例,胆总管炎性狭窄3例;MRCP对胆管扩张、狭窄部位诊断符合率100.00%,扩张病因诊断符合率93.33%(42/45).结论:MRCP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手段,诊断胆管扩张部位和病因的准确性高,应作为胆管扩张病变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及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70岁以上老年病人胆道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老年胆道结石患者进行MRCP和ERCP检查,并对MRCP和ERCP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经ERCP或手术证实。结果所有病例MRCP与ERCP都能清晰显示胆道系统,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MRCP为98.5%(65/66),ERCP为95.5%(63/66),两者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结论 MRCP是一种安全、无创、诊断准确性高、无需造影剂及无并发症的检查手段,易被老年患者接受;MRCP和ERCP对于胆道结石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对胆道结石的诊断准确率;ERCP还能同时进行内镜下取石。  相似文献   

14.
双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罹患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47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治疗。另43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住院总天数明显缩短(P〈0.01),而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②方法选择罹患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56例,其中28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治疗,另28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③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1),术后并发症明显少(P〈0.01),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④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  相似文献   

16.
王晓虎  任转琴  陈涛  李静  李莉  张雷  苟晓光 《医学综述》2011,17(22):3489-3491
目的探讨MRCP及薄层FIESTA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诊断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38例行MRCP及薄层FIESTA和B超检查并外科手术的胆石症患者资料。结果 338例术后共发现胆管结石87例,MRCP+薄层FIESTA与B超诊断胆管结石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7%和79.3%,明显高于B超(χ2=28.93,P<0.01);按结石大小分组对比,结石径线≥2 cm组和1~2 cm(含1 cm)组,MRCP、MRCP+薄层FIESTA和B超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1 cm组45例,MRCP+薄层FIESTA明确诊断44例(97.8%),B超仅明确诊断28例(62.2%),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χ2=35.56,P<0.01)。结论胆管结石以及结石大小的判断应以MRCP+冠状位薄层FIESTA为主,综合分析MRCP、FIESTA图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技术对于胆石症的诊断效果。方法对86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石症患者行CT和MRCP检查。结果所有胆石症患者中,胆管结石的CT和MRCP检出率分别为71%和95%,胆囊结石的CT和MRCP检出率分别为69%和98%。结论 CT和MRCP技术对于胆石症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且后者较前者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胆系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胆系结石(胆囊结石6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外胆管结石11例)进行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和(或)其他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证实。MRCP采用不屏气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度T2WI扫描,结合呼吸触发及脂肪抑制技术,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全部20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19例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胆系结石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5%,其中MRCP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准确率为100%。结论MRCP检查成功率高,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MRCP对胆系结石特别是胆囊及肝外胆管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口服自制Gd-DTPA溶液在低场强(0.35T)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配制7种不同浓度的含钆溶液各40 ml,设立40 ml温开水为对照组,分析MRCP扫描信号强度,拟定最佳口服浓度。对20例疑有腹部疾病的儿童分别在口服Gd-DTPA溶液前后行常规MRCP扫描。对照口服Gd-DTPA溶液前后图像,系统分析胃十二指肠、胰胆管腔内信号强度并对图片质量评分。结果自制Gd-DTPA溶液选择浓度为1.992 mmol/L。儿童口服80 ml能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液体信号,显著提高MRCP的图像质量(P〈0.01)。结论儿童在低场强MRI上行MRCP检查时,口服浓度为1.992 mmol/L的自制Gd-DTPA溶液能够消除或明显抑制胃肠道内液体的信号,提高儿童低场强MRCP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