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2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60例,非活动期52例)以及1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B淋巴细胞(CD19+),NK细胞(CD3-CD16+CD5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SLE患者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4+/CD8+比值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活动组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非活动组。结论 SLE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疾病的病程相关联。  相似文献   

2.
洪俊  黄其通 《四川医学》2012,33(8):1462-146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HCV基因型、肝脏炎症以及与IFN-α治疗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1例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进行测定。同时对HCV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未经治疗感染者的激活T细胞(CD3+HLA-DR+)、激活CD4+T细胞(CD4+HLA-DR+、CD4+CD25+)及NK细胞(CD3-CD16/CD56+)均低于正常(P0.05);CD8+T(CD8+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HLA-DR+、CD8+CD38+)及B细胞(CD19+)均高于正常(P0.05);在使用干扰素-α(INF-α)对有症状感染者治疗后:INF-α能显著提高受治者外周血激活T细胞(CD3+HLA-DR+)、激活CD4+T细胞(CD4+HLA-DR+、CD4+CD25+)及NK细胞(CD3-CD16/CD56+)的百分比(P0.05);同时降低CD8+T(CD8+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HLA-DR+、CD8+CD38+)及B细胞(CD19+)的百分比(P0.05)。另外,还发现在伴有肝脏炎症的患者中,CD8+(CD8+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HLA-DR+、CD8+CD38+)要明显高于不伴有炎症的者(P0.05),而NK细胞(CD3-CD16/CD56+)则要显著低于不伴有炎症者(P0.05);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着较严重的失调;CD8+细胞可能在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炎症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而INF-α的抗病毒作用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来实现的。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哑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与Ⅲ、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以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免疫增强药物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测糖尿病(D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了解糖尿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方法 以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检测459例健康体检者和100例DM患者体内T细胞(CD3+、CD3+CD4+、CD3+CD8+)、B细胞(CD3+CD19+)、NK细胞(CD3-CD16-56+)、活化T细胞(CD3+HLA-DR+、CD3+CD25+)分布水平.细胞百分率取98%可信区间,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M患者组CD3+、CD3+CD8+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1).DM患者组CD3+CD19+、CD3+HLA-DR+、CD3+CD25+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DM患者组T4/T8比值、NK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M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临床DM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苗竹林  宋革  崔蓉  钟兴明  姜荣华  刘宇  邓华倩 《广东医学》2021,42(12):1453-1456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不孕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其亚群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共检测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1 959例,其中CD3+T细胞正常例数为70.44%(1 380/1 959),异常29.56%(579/1 959);检测分析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3 118例,其中CD19+ B细胞正常例数为81.53%(2 542/3 118),异常18.47%(576/3 118);检测分析NK细胞及其亚群2 260例,其中CD3-CD56+NK细胞正常例数为51.02% (1 153/2 260),异常48.98%(1 107/2 260);异常病例组进一步区分为异常增高和降低两种;3种细胞都可以分化为不同的细胞亚群。结论不孕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比例异常,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评估不孕症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临床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LC)、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NK细胞(CD16+CD56+)所占淋巴细胞百分比,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CD3+、CD4+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乙肝肝炎、LC和HCC患者CD3+、CD4+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逐步递减(P<0.05),以HCC患者下降最为显著。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5),LC、HCC患者CD8+T细胞则显著下降(P<0.05)。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LC、HCC患者NK细胞计数则下降显著(P<0.05)。结论 HBV感染者临床类型不同,各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判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HBV感染者外周血各亚群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 对112例乙肝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中HBV-DNA及检测各组外周血T细胞哑群CD3+、CD4+、CD8+、CD3-/CD16+CD56+(NK细胞)、CD3-CD19+(B细胞)表达百分比.结果 与急性肝炎组比较,慢性肝炎、肝硬化组CD3、CD4、CD8均有下降(P<0.05),肝硬化组下降最明显.而肝硬化组B细胞百分比较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组高(P<0.05),NK细胞百分比较慢性肝炎、急性肝炎降低(P<0.01).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细胞亚群随病情进展而减少,主要为CD3、CD4、CD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DM+LTB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6例肺结核患者(LTB组)、32例健康者(NC组)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的变化。结果DM+LTB组外周血CD3+明显低于DM组、LTB组和NC组(P<0.05),CD4+明显低于NC组(P<0.05),CD4+/CD8+、NK细胞明显低于DM组、NC组(P<0.05),CD8+显著高于DM组、NC组(P<0.05),CD4+、CD8+、NK与LT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M组CD3+、CD4+、CD4+/CD8+显著低于NC组(P<0.05),CD8+、NK细胞水平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TB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5),CD8+高于NC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AA患者(AA组)及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CD16+/56+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CD3+T淋巴细胞与CD19+B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A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调节性T细胞减少可能与AA免疫发病机制有关.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AA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3年6-11月门诊及住院的200例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5+)、T淋巴细胞(CD45+CD3+、CD45+CD3+CD4+、CD45+CD3+CD8+)、B淋巴细胞(CD45+CD3-CD19+)、NK淋巴细胞(CD45+CD3-CD16+56+)百分比和细胞绝对计数.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其中肝衰竭组<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肝硬化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与疾病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PITP). 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of 40 ITP patients and 40 normal controls were measured with flow cytometr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the percentage of CD3+ T lymphocyte,CD4+T lymphocyte and CD16+ /56+ NK cell and ratio of CD4+ /CD8+ decreased markedly in ITP group (P < 0.01),while the percentage of CD8+T lymphocyte increased slightly(P > 0.05)and CD19+B lymphocy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 < 0.01). In ITP patients,the proportion of CD4+ CD25+ T cells in CD4+T cell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and the proportion of CD4+CD25high T cells was slightly higher(P > 0.05),while the proportion of CD4+ CD25+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was lower(P < 0.05). Con-clusion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TP is obviously abnormal and the decreased proportion of CD4+CD25+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may be related to the immune pathogenesis of ITP. Detection of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s of some clinical value in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IT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免疫抑制剂治疗中系统性硬化症 (systemic sclerosis, SSc) 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NK) 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SS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使用免疫抑制剂的32例SSc患者(SSc组)和 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外周血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及比例,比较SSc组与H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SSc其他实验室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HC组相比,SSc组中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 (P<0.05), 同时,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也明显降低(P=0.004); 此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SSc患者中65%以上外周血存在各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其出现雷诺现象的比例明显升高(P=0.024), 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也明显升高(P<0.001,P=0.018); CD8+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升高(P=0.022);B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19); NK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33),而体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水平明显降低(P=0.049)。相关性分析可见,红细胞沉降率与总T淋巴细胞(r=-0.455,P=0.009)、CD4+T淋巴细胞(r=-0.416,P=0.018)、CD8+T淋巴细胞(r=-0.430,P=0.014)、B细胞(r=-0.366,P=0.039)数量呈负相关。结论: +T、CD8+T、B及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某些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与雷诺现象、指尖溃疡的发生有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呈明显负相关,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SSc中应定期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3.
毛敏  郎涛  王晓敏  聂玉玲 《医学综述》2011,17(19):3018-3020
目的观察并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及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6个月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健康志愿者40例、初治患者26例及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患者16例6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比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淋巴细胞明显降低,而NK细胞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CD19+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能够迅速有效地抑制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恶性克隆增殖,在短期内,对机体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影响不大,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仅6个月,有待于继续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14.
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正常人作对照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Ⅰ、Ⅱ期胃癌患者与Ⅲ、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胃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15.
李蓓  陆军  李志敏 《广州医药》2010,41(2):22-25
目的建立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百分率和绝对数量。结果总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性T细胞(CD3+CD4+淋巴细胞)、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3-CD56+NK细胞百分率的中位值分别为44.00%、57.91%、27.65%、24.37%、17.44%、14.90%;总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CDl9+B淋巴细胞、CD3一CD56+NK细胞绝对数的中位值分别3042个/斗l、1653个/μ、762个/μl、740个/μl、553个/μl、509个/μl。男女性别间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和CD3-CD56+NK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淋巴细胞、CD3+CD8+T细胞、CDl9+B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CD3+细胞、CD3+CD4+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率均高于男性,CD3-CD56+NK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率均低于男性。结论在相同地域、相同种族,建立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值是必要的。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时应考虑性别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肺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早期外周血T、B和NK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肺腺癌患者66例,于入院当天(D0)、术后第1天(D1)和术后第5天(D5)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血细胞计数仪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CD8+T、CD19+B和CD56+NK淋巴细胞百分比,计算手术前后患者T、B和NK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ΔD0-1、ΔD0-5和ΔD1-5),分析其术后早期变化规律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D0时比较,D1和D5时患者外周血中CD4+T、CD8+T、CD19+B和CD56+NK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P<0.01);D5时患者外周血中CD4+T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D1时(t=5.362,P<0.01;t=5.202,P<0.05)。D5与D1时患者CD19+B和CD56+NK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0和D5时非吸烟患者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吸烟患者(t=2.162,P<0.05;t=1.974,P<0.05),而D0时吸烟患者CD19+B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t=-1.137,P<0.05);D0时肿瘤T1期患者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T2-3期患者(t=1.684,P<0.05);而D5时肿瘤T1期患者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T2~4期患者(t=1.431,P<0.05);病理分期Ⅰ期患者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病理分期Ⅱ-Ⅲ期患者(t=2.134,P<0.05)。男性患者术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ΔD1-5)明显高于同期女性(t=1.707,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ΔD0-1和ΔD0-5)与肿瘤T分期呈负相关关系(r=-0.366,P<0.01;r=-0.252,P<0.05);病理分期Ⅱ-Ⅲ期患者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ΔD0-5和ΔD1-5)明显高于病理分期Ⅰ期患者(t=2.075,P<0.05;t=2.140,P<0.05);CD56+NK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ΔD0-5)与患者年龄和吸烟状况有相关性,高龄患者(≥60岁)的ΔD0-5小于低龄患者(<60岁)(t=1.557,P<0.05),吸烟患者ΔD0-5小于不吸烟患者(t=-0.592,P<0.05);患者CD56+NK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ΔD1-5)与肿瘤T分期呈负相关关系(r=-0.286,P<0.05)。结论: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程度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和肿瘤T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活动期SLE患者中的改变,探讨这些免疫细胞在SLE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微量全血标记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对38例活动期SLE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进行检测。结果 38例活动期SLE患者CD4^+细胞和CD4^+/CD8^+比值降低(P〈0.01),CD3^+细胞、CD4^+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二期梅毒患者中的改变,探讨这些免疫细胞在梅毒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Ⅱ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CD8^+、CD56^+、CD19^+的淋巴细胞,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梅毒患者CD3^+、CD4^+、CD56^+、CD4^+/CD8^+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或P〈0.001),CD8^+与CD1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期梅毒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押制,且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减少与梅毒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例)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治急性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细胞、CD4 细胞、CD4 /CD8 比值及NK细胞下降(P<0.05),CD8 细胞略升高(P>0.05)。化疗后12例取得完全缓解,再次检测上述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CD4 细胞及CD4 /CD8 比值低于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相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免疫功能更为低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急性白血病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肌少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亚群、C-反应蛋白(CRP),并探讨其在肌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0例老年患者,其中肌少症患者48例,非肌少症72例,分别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和CRP。结果:肌少症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6.7±0.9)×109/L,非肌少症组为(5.5±0.8)×109/L;肌少症组血NK细胞(CD3-CD56+)为(30.4±6.6)%,非肌少症组为(25.4±7.2)%;肌少症组血CRP为(6.3±1.2)mg/L,非肌少症组为(3.8±0.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外周血总淋巴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样细胞(CD3+CD56+)、记忆T细胞(CD4+CD45RO+)、初始T细胞(CD4+CD45RA+)、双阴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少症患者组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NK细胞、CRP均高于非肌少症组,提示肌少症组患者可能存在机体微炎症和固有免疫反应过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