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临床顽固性腹水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经超声引导下对20例临床上不明原因的顽固性腹水患者增厚腹膜、大网膜或腹水中包块穿刺活检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恶性病变15例,其中超声表现腹膜局限性增厚6例,腹膜不规则增厚伴网膜饼形成4例,漂浮于腹水中的囊实性或实性包块5例;另5例良性病变,包括3例腹膜后纤维化,2例结核。结论对顽固性腹水中的腹膜增厚性病变、腹水中的较小肿块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定位准确、取材满意、微创、安全、经济,能获得病理诊断,对明确病因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肝脏恶性肿瘤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287例患者342灶肝脏占位病变行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恶性肿瘤203例238灶、未见恶性84例104灶.未见恶性病灶中增强CT、MRI、血管造影或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可疑恶性或不能排除恶性的22例肝占位病变者为本文研究对象.采用造影剂SonoVue行灰阶超声造影引导再次穿刺活检.病变大小0.8~13.2cm,平均3.4cm.穿刺活检采用21~18G手动抽吸活检针或自动活检针,标本送病理科行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取材量满足病理诊断为取材成功.结果22例肝占位病变平均穿刺次数1.7次(38/22),取材成功率为100%.21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恶性病变,为首次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假阴性病例,1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仍为阴性排除恶性.恶性肿瘤首次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假阴性率为9.4%(21/224).穿刺病理最终诊断结果为增生结节合并癌变5例,肝癌合并变性坏死7例,肝转移癌坏死及微小灶4例,手术或介入治疗后残留或新生5例.本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造影可确认恶性肿瘤的活性区域、变性或坏死区域以及微小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可有效提高经皮穿刺活检的确诊率、降低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假阴性率,其临床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睾丸、附睾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睾丸、附睾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可疑睾丸及附睾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所取组织以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诊断为取材满意,否则为不满意。术后病理诊断或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结果为最后诊断。结果 20例共22个病灶均取材满意,每个病灶取材2~3次不等,所取组织为白色或红白相间。所有病例穿刺活检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睾丸及附睾病变的准确性高,并发症少,是临床确诊睾丸、附睾病变性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引导下经皮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收集80例拟行CEUS引导下经皮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患者,分析坏死显示情况、穿刺次数、取材满意率、病理诊断率和并发症。结果:3例因病灶内始终未见增强取消穿刺,其余77例均接受穿刺活检,常规超声和CEUS在该组患者病灶内部坏死区域的显示率分别为15.0%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材满意率为100.0%(77/77),病理诊断率为100.0%(77/77),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EUS较常规超声更清晰地显示腹膜后病灶的范围及坏死区域,用以引导穿刺活检,能有效地取材并获得准确的病理学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深部病灶活检确诊淋巴瘤的价值。方法:21例患者,纵膈、后腹膜、肝、脾、肾、肾上腺实性肿块,在超声引导下用18G或16G活检枪穿刺取材,常规HE染色,光镜检查,部分加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确确诊为恶性淋巴瘤15例,诊断阳性率71%(15/21),假阴性6例。其中1次取材阳性率54%,2次取材阳性率88%,2例重复活检患者均明确诊断。常规加免疫组化染色的淋巴瘤诊断阳性率81%。3例标本有淋巴瘤分型。结论:超声引导下淋巴瘤病灶穿刺活检,具有确诊率较高,并发症较少的优点,对淋巴瘤深部病灶的确诊很有帮助,多点取材、重复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提高淋巴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超声评价原发性睾丸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原发性睾丸淋巴瘤患者(7例患者单侧睾丸肿大伴有胀痛,2例患者双侧睾丸肿大伴胀痛)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超声检查显示3例患者病灶位于左侧,4例患者病灶位于右侧,2例患者病灶位于双侧,肿瘤大小为2.8~5.5cm;病灶均呈低回声,弥漫分布,占据大部分睾丸实质,彩色多普勒检查在病灶内部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8例超声诊断为睾丸恶性肿瘤,但未能作出睾丸淋巴瘤的诊断,1例误诊为睾丸炎症;7例患者经手术确诊,2例患者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确诊。结论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诊断需综合分析,对疑似病例应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晚期卵巢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102例怀疑晚期卵巢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将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穿刺取材满意率93.68%(163/174),活检成功率91.18%(93/102)。根据卵巢病灶最大径分为3组:>5.0 cm组36例、1.5~5.0 cm组50例、<1.5 cm组16例,三组穿刺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44%(34/36)、98.00%(49/50)、62.50(10/16),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cm组中采用腹膜活检、卵巢联合腹膜活检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卵巢肿物活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对可疑晚期卵巢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于晚期卵巢癌及某些特殊病例的确诊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腹膜后纤维化与监测疾病转归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学证实的腹膜后纤维化患者12例,分析治疗前后腹部超声表现,特别是腹部大血管、肾、输尿管等周围有无异常回声.结果 12例患者均可测及肾集合系统分离,其中7例在后腹膜大血管、肾及输尿管等周围可见范围不等的低回声或偏低回声团块.3例患者行肿块切除术,7例行输尿管松解术+激素治疗,2例单纯激素治疗,治疗后复查超声显示病灶消失或较治疗前缩小,肾积水减轻,肾功能好转,血肌酐下降.结论 超声有助于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且可监测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乳腺非肿块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经超声检查评估为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4a类及以上的乳腺非肿块样病变患者93例,共计93个病灶。所有病变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应用四格表计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非肿块样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提示,恶性病灶47个,良性病灶46个。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提示恶性病灶43个,良性50个。穿刺活检漏诊4个恶性病灶,术前超声均提示为BI-RADS 4b,术后病理证实3例为导管原位癌和1例为浸润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乳腺非肿块样病变的敏感度为91.4%(43/47),特异度为100.0%(46/46),假阴性率为8.6%(4/47),诊断准确性为95.7%(89/93)。 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非肿块样病变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但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较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腹膜后实性肿物粗活检针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腹膜后实性肿物在彩超引导下行粗活检针穿刺组织学活检,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32例均穿刺成功,无并发症.与手术后病理诊断比较,穿刺活检的诊断总符合率为93.75%(30/32).穿刺活检对恶性肿瘤无假阴性诊断,假阳性诊断率为3.13%(1/32).结论 超声引导下对腹膜后实性肿物行粗活检针穿刺组织学活检是一种并发症少、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腹膜后实性肿物粗活检针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腹膜后实性肿物在彩超引导下行粗活检针穿刺组织学活检,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32例均穿刺成功,无并发症.与手术后病理诊断比较,穿刺活检的诊断总符合率为93.75%(30/32).穿刺活检对恶性肿瘤无假阴性诊断,假阳性诊断率为3.13%(1/32).结论 超声引导下对腹膜后实性肿物行粗活检针穿刺组织学活检是一种并发症少、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的腹膜病变穿刺活检的可行性.方法 30例患者19例为腹膜增厚患者,11例为腹膜实性结节患者.常规腹膜超声检查,测量各部位腹膜的厚度,结节的大小.高频超声引导下,用18G组织切割针对病变部位进行穿刺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30例活检结果:18例为肿瘤,其中2例为原发肿瘤,16例为转移肿瘤.9例为炎性病灶,包括5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反应性淋巴增生,3例慢性炎细胞浸润.3例未见病变组织.病例阳性率为(27/30)90%.结论 高频超声引导下腹膜病变穿刺活检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为腹膜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王学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445-444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对乳腺肿物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02例超声诊断为BI-RADS分类Ⅲ类及以上乳腺肿物的病例用16G活检针于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所取标本均行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全部病例以术后病理为最后诊断。结果 102例乳腺占位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其对乳腺肿物诊断的灵敏度97.6%,正确诊断指数为0.97,而超声诊断的相应指标则分别为80.9%及0.81。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乳腺肿物诊断的准确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确诊乳腺肿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106例,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恶性肿瘤96例,结核3例,慢性炎症4例,3例未确诊者行手术治疗,诊断恶性肿瘤2例,结节病1例。穿刺术后出现少量咯血2例,胸痛3例;出现气胸8例,仅1例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诊断率高,适用于距胸膜较近的病灶诊断。病灶距胸膜较远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检查,气胸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在胸部疑难病灶中的应用。方法40例胸部疑难病灶术前常规超声检查,明确病灶的位置、大小、回声、毗邻以及血流情况,结合CT、MRI等影像检查,综合分析后,在超声引导下将活检针由导针引入,进行穿刺取材,送病理检查。结果40例胸部病灶行51次活检,24次行细胞学检查,40例行组织学检查,6次行抗酸杆菌检查。穿刺的病理结果恶性21例,良性13例,可疑或无确定诊断6例。胸部病灶超声引导下穿刺的确诊率为8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对胸部疑难病灶的穿刺是一种安全的、简单的、无放射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蕊  曹兵生  张涛  李蕾  刘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742-7742
目的探讨经B超引导腹膜病变穿刺活检术在腹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下对40例腹膜病变患者进行穿刺活检,并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经B超引导穿刺40例腹膜病变患者均得到明确诊断,病理示:肿瘤21例,炎性病变14例,未见病变组织5例。结论经B超引导腹膜病变穿刺活检术有效提高了腹膜病变的诊断率,为腹膜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74例疑诊为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的6例前列腺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前列腺结核病灶中5例位于外腺,1例弥漫分布;5例病灶为低回声,1例为囊实混合回声,难以同前列腺癌或其它炎性病灶鉴别。其中4例病灶在穿刺前未明确诊断,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结核。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安全性好、准确性高,是诊断前列腺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大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大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63例腹胀和(或)腹水原因待查患者,超声显示大网膜增厚,用BARD自动活检枪和18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结果大网膜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100%,取材满意率92.1%。60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包括结核病变21例,转移性腺癌31例,恶性间皮瘤3例,腹膜假性黏液瘤4例,原发渗出性淋巴瘤1例;3例因组织标本量少未提示病理诊断。本组诊断准确性95.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大网膜病变活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诊断准确性高的方法,可使一些不明原因的腹胀腹水患者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小乳癌及乳腺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超声发现的92例乳腺小病灶,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 ,并与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穿刺病理结果 为56例乳腺癌、7例乳腺癌前病变及29例乳腺良性病变,91例与手术后病理结果 相符,仅1例活检穿刺报告为腺病者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导管内原位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癌和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6%,准确性为98.9%.结论 高频超声引导下对乳腺小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是安全、可靠的术前早期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提高肝多发占位穿刺活检诊断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来我科就诊的128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性质不明的肝多发占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2例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行CEUS后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CEUS组),66例只采用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US组)。男86例,女42例;年龄36~74岁,平均53.2岁。穿刺病灶共178个,大小0.5~2.9 cm,平均1.4 cm。对比分析两组穿刺活检结果。取材量满足病理诊断为取材成功。结果:穿刺≤2针即获较满意标本量者CEUS组明显多于US组(P=0.000 2)。CEUS组76灶中确诊72灶(94.7%);US组102灶中确诊为86灶(84.3%)(两组比较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小恶性肿瘤(≤2 cm)的确诊率CEUS组94.6%,明显高于US组的78.1%。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EUS可准确分辨肝内病灶的坏死区,敏感反映病灶血流灌注情况。CEUS引导穿刺活检可有效提高经皮穿刺活检的确诊率、降低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假阴性率,在肝多发占位穿刺活检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