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的基因转染构建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RT-PCR扩增的方法获得人源性的hVEGF165,并克隆入穿梭质粒pAdTraek CMV.构建的质粒pAdTrack CMV-VEGF165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通过pAdeasy 1质粒的介导与腺病毒包装质粒pAdTrack CMV.VEGF165共转染至人胚肾细胞HEK293,经同源重组后获得携带人VEGF的重组腺病毒pAdTrack CMV.VEGF165.应用PCR鉴定重组腺病毒,空斑传代纯化病毒并反复冻融扩增病毒,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PCR鉴定证实重组腺病毒含有人VEGF,病毒滴度为0.5×10"pfu/ml.结论 成功构建的携带人VEG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能在HEK293细胞内扩增获得足够高的病毒滴度,为基因治疗构建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拟构建人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腺病毒载体,观察靶细胞转染后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人Ang-1全长编码基因,PCR法以pcDNA3.0-VEGF165质粒为模板扩增VEGF165基因,分别将目的基因酶切连接到带有GFP标记的pTrack-CMV质粒上,构建重组质粒pTrack-CMV-Ang-1和pTrack-CMV-VEGF165,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其PmeI线性化与腺病毒质粒pAdeasy-1共转化BJ5183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1-pTrack-CMV-Ang-1/VEGF165,经PacI线性化后转染QBI-293A包装细胞,收获重组腺病毒Ad-Ang-1及Ad-VEGF165。结果: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证实成功构建pTrack-CMV-Ang-1/VEGF165重组转移质粒,PmeI线性化后重组腺病毒载体获得成功包装。脂质体转染QBI-293A细胞后光镜下可见由腺病毒引起的细胞圆缩、聚集呈菌落状的典型细胞病理性改变;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且荧光强度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经多轮感染、扩增后,病毒效价可达(2.0~5.0)×1010pfu/mL。转染48h后,293A细胞中的血管生成素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均明显提高(F=427.93,17.93,P<0.05)。结论:成功构建并获得了Ad-Ang-1及Ad-VEGF165重组腺病毒,血管生成素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均能在靶细胞中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因重组腺病毒具有较高的转染率,且宿主范围广.实验拟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VEGF165),为后续基因转染、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及其动物模型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实验于2007-01/05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①实验材料:pAxCAwt.VEGF165由长海医院胸心外科研究所惠赠.②实验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AxCAwt.VEGF165与DNA-TPC共转染人胚肾293细胞,扩增后获得载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的复制缺陷犁重组腺病毒.⑧实验评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酶切证实重组腺病毒中的目的基因.并根据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计算病毒滴度.结果:①重组腺病毒Ad.VEGF165的构建:采用脂质体法可使pAxCAwt.VEGF165与DNA-TIC有效转染人胚肾293细胞,扩增出载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②重组腺病毒Ad.VEGFl65的鉴定:聚合酶链反应的产物进行Nco I酶切鉴定,可得到597 bp、146 bp 2个片段,与GeneTool软件理论上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计算病毒滴度为2.2×1015pfa/L.结论:采用pAxCAwt.VEGF165与DNA-TPC系统经脂质体转染法成功构建的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Ad.VEGF165滴度高、毒性低、效率高、体外转染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应用EcoRⅠ和XbaⅠ酶切质粒PDC-VEGF和PDC315,连接DNA目的片段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重组质粒PDC315-VEGF,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通过脂质体将质粒PDC315-VEGF与质粒pBHGE3共转染293细胞获取重组腺病毒,以重组腺病毒DNA为模板,PCR鉴定构建的重组腺病毒。扩增、浓缩纯化重组腺病毒,微量滴定法测定腺病毒滴度。结果:通过连接反应构建重组质粒PDC315-VEGF,酶切分析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经细胞内同源重组构建携带人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CR扩增421bpVEGF165片段,证实VEGF165基因成功克隆到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腺病毒滴度为5.0×109pfu/mL。结论:通过双质粒细胞同源重组,生产携带人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动物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携带入VEGF165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16 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用于治疗重症冠心病。方法 将人VEGF16 5cDNA正向插入到穿梭质粒 pHCMVSP1A的CMV启动子之下 ,构建重组质粒 ,即pAd hVEGF16 5 ,通过脂质体与pJM17共转染 2 93细胞 ,经同源重组获得携带人VEGF16 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 hVEGF16 5。通过PCR扩增法鉴别Ad hVEGF16 5 ,根据A2 60nm计算病毒滴度。结果 人VEGF16 5cDNA成功地正向插入到 pHCMVSP1A载体中 ,以重组病毒基因组DNA为模板 ,同时扩增出了 5 76bp的VEGF16 5cDNA基因片段和 86 0bp的腺病毒骨架基因片段 ,证实了Ad hVEGF16 5的正确性。测病毒滴度为 1.94× 10 12 pfu/ml。结论 携带人VEGF16 5的腺病毒载体的成功构建为用VEGF16 5基因治疗冠心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Ad-vcam-1-gfp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修饰的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derived strom cells,CBDSC)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采用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vcam-1克隆至含有报告基因gfp的穿梭质粒;在BJ5183细胞中与pAdeasy—1质粒进行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vcam-1基因与pAdTrack—CMV载体成功连接,经NotⅠ/XhoⅠ双酶切后电泳可见2个大小约为9kb和2kb左右条带,经PCR法扩增后电泳可见1个600bp左右条带,证明pAdTrack—CMV—vcam-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AdTrack—CMV—vcam-1质粒与pAdeasy—1质粒同源重组后,产物经PACⅠ酶切后电泳可观察到2个大小约为31kb、4kb左右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后免疫化学、RT—PCR、荧光显微镜等方法均检测到目的基因vcam-1的表达。结论:构建ad—vcam-1-gfP重组腺病毒载体可成功转染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并使其vcam-1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携带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启动子控制下的人胰岛素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方法:将GIP- hIns基因自pCDNA3-GIP-hIns质粒中酶切下来,克隆至切除CMV启动子的pCA13-△CMV质粒中,形成转移质粒 pCA13-GIP-hIns,然后与质粒pBHGE3共转染至293细胞株,在其中同源重组形成腺病毒颗粒。采用PCR方法对重组体进行鉴定,同时测定病毒滴度。体外转染STC-1细胞,并采用RT-PCR检测感染腺病毒的细胞内有无hIns mRNA 的转录。结果:由pCA13-GIP-hIns和pBHGD共转染至293细胞后,可得到阳性重组体Ad.GIP-hIns,经PCR检测表明已含有GIP-hIns基因。纯化所得腺病毒滴度约为1×1011 pfu/ml。RT—PCR证实在感染重组体腺病毒Ad.GIP— hIns的细胞中有相应mRNA的转录。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GIP启动子控制下的人胰岛素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胰岛素基因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人类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2(EEF1A2)基因全长,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人胰腺癌组织中扩增人EEF1A2基因全长,经T-A克隆后,亚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6,构建穿梭质粒pDC316-EEF1A2。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35和穿梭质粒pDC316-EEF1A2共转染293细胞,获得腺病毒重组质粒Ad5/F35-EEF1A2,经过在293细胞中包装和扩增之后,获得高滴度的腺病毒重组质粒Ad5/F35-EEF1A2。PCR、WesternBlot检测EEF1A2基因的表达。结果:用RT-PCR方法,从人胰腺癌组织中扩增出1400bp的cDNA片段,经测序证实为人EEF1A2基因。构建及包装出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5/F35-EEF1A2。结论:成功地克隆了人EEF1A2基因全长,并构建其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人EEF1A2基因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人三元复合因子Net全长基因,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 :抽提正常人胰腺组织中总RNA,经RT-PCR扩增出全长Net基因,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35和穿梭质粒pDC316-Net共转染293细胞,获得腺病毒重组质粒Ad5/F35-Net,在293细胞中包装和扩增后,获得高滴度的腺病毒重组质粒Ad5/F35-Net。采用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Net基因的表达。结果 :用RT-PCR方法 ,从人胰腺癌组织中扩增出1224 bp的cDNA片段,经测序证实为人Net基因。最终构建及包装出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5/F35-Net。结论:成功克隆了人Net全长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人Net基因在相关肿瘤疾病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背景:腺病毒载体具有在哺乳动物及其多种细胞基因转移和蛋白表达的高效性,目前以细菌内重组法构建病毒载体成为常用方法.目的:观察以细菌内重组法构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基因转染病毒载体的单一样本实验,于2007-10/2008-02在中山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的引物合成和序列测定由上海生工公司提供.pDNR-1r质粒(已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int.AV.spaT质粒、pint.B.B质粒均购自广州拓普基因技术公司.方法:通过动态模板PCR基因合成法合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获得pMD18-T-VEGF165.将pMD18-T-VEGF165和pDNR经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构建pDNR-VEGF165载体,酶切鉴定后,pDNR-VEGF165与pint.AV1.spat共转化BNN菌株的感受态细胞,构建pint,AV1.spat.VEGF165腺病毒表达载体,将线性化的pint.AV1.SpaT-VEGF165和pint.B.B转染293细胞.主要观察指标:以DNA测序、酶切及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定重组质粒和病毒,并测定重组腺病毒的感染效率.结果:重组质粒用EcoR Ⅰ酶切后,切成2条片段,大小约为1 kb和6.9 kb,实际的酶切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证明转化子中的重组质粒为Cre-LoxP系统介导的含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的重组质粒.荧光显微镜下,8 h后即可见部分细胞发出荧光,24 h发荧光的细胞数及强度达到高峰,转染率超过80%.线性化的pint.AV1.SpaT-VEGF165和pint.B.B共转染293细胞,12-14 d后会出现细胞病变效应.分别提取病变293细胞、正常293细胞的DNA,PCR后,1%琼脂糖凝胶电泳,病变的293细胞在约500 bp处出现条带.结论:以细菌内重组法获得了含有成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相似文献   

11.
徐爱晶  李堂 《中国临床康复》2008,12(7):1277-1280
目的:AdEasy系统可在原核细胞E.coli BJ5183中完成穿梭质粒与骨架质粒之间的高效同源重组,经抗生素培养板筛选重组体,然后转染293细胞获得重组病毒,极大简化了载体的构建过程。实验利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鼠白细胞介素10基因重组腺病毒。 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5在青岛大学医学院病毒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清洁级SD大鼠5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骨架质粒pAdeasy—1,大肠杆菌BJ5183和DH10B,人胚肾293细胞均由青岛大学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罗兵教授惠赠。②实验方法;从脂多糖刺激培养的大鼠脾细胞中提取细胞总RNA,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扩增白细胞介素10cDNA,定向亚克隆至pAdtrack—CMV中构建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IL-10,酶切线性化后转化到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的BJ5183大肠杆菌中,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IL-10,Lipofectamin包装转染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vAd—IL—10,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将293细胞接种丁96孔板中,每孔1×10^4个细胞,浓缩后的病毒贮存液按不同比例稀释加至培养板中,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用重组腺病毒vAd—IL-10感染293细胞3d后,以TRIzol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所获RNA加入DNaseⅠ消化处理可能污染的DNA后,PCR产物行琼脂糖电泳检测白细胞介素10mRNA的表达。 结果:①重组腺病毒的包装及滴度测定:经限制性内切酶转染293细胞16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细胞中有GFP荧光,可间接反映目的基因的表达。将病毒上清反复感染293细胞扩增重组腺病毒,通常传至第4~5代于接种病毒后24—48h,几乎可观察到所有细胞出现荧光,此时收获病毒,重组病毒命名为vAd—IL-10。vAd—IL—10滴度为5.5×10^8pfu/mL,vAd—GFP滴度为9.0×10^8pfu/mL?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快速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标记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16 5(hVEGF165)重组腺病毒载体 ,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体外研究。首先将hVEGF165cDNA亚克隆到含EGFP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pAdTrack CMV中 ,然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 1共同电击转化大肠杆菌BJ5183 ,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 pAd EGFP/hVEGF165,鉴定后通过脂质体法转染HEK2 93细胞 ,产生重组腺病毒Ad EGFP/hVEGF165。通过体外试验观察病毒的形态、均一性和安全性 ,靶细胞的感染效率及hVEGF165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通过细菌内质粒间同源重组法在短期内成功地构建了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 EGFP/hVEGF165;借助于EGFP的表达 ,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到靶细胞的感染效率和外源基因的表达。经纯化的病毒颗粒在电镜下成分均一 ,滴度可达 2× 10 12 pfu/ml。病毒感染Hela细胞后经多次传代未见细胞病变。以感染复数 (MOI) =10 0感染hUVEC可获得最大增殖刺激作用。同样浓度感染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效率达 2 7.3% ,培养上清中hVEGF165蛋白含量达 1385± 332 pg/ 10 6cells。结论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腺病毒载体具有高效、省时、省力的特点 ,辅以EGFP为标记基因可以直观检测靶细胞感染和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该  相似文献   

13.
背景:前期实验已证实再生丝素膜可促进pcDNA3.0-VEGF165转染的L929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目的:进一步观察再生丝素膜对经腺病毒介导的人VEGF(Ad—VEGF165)转基因成纤维细胞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细胞基因工程实验,于2007-11/2008—04在苏州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再生丝素膜由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李明忠教授提供。方法:将Ad—VEGF165腺病毒感染培养在再生丝素膜、聚氯乙烯膜及聚乙烯膜上的QBI-293A人胚肾和WI-38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以空载体Ad-GFP腺病毒和未接种病毒的PBS组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通过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材料对成纤维细胞VEGF mRNA转录的影响;ELISA法检测其对VEGF、血管生成素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再生丝素膜组成纤维细胞VEGF mRNA呈高水平表达,但聚氯乙烯膜组转录水平明显下降(P〈0.05)。再生丝素膜组Ad—VEGF165转基因293A细胞及WI-38细胞不仅目的基因VEGF细胞因子的分泌呈高水平表达,并可促使血管生成素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而且再生丝素膜还可使成纤维细胞自身分泌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呈现正常表达水平。结论:再生丝素膜不仅利于VEGF目的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呈现高效表达,并促进血管生成素1基因的表达,而且能维持成纤维细胞自身分泌的与组织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的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14.
汪琦  徐逸  王伟  朱舟 《中国康复》2010,25(6):411-415
目的:构建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CX43)特异性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应用基因沉默技术从转录后水平进行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合成CX43发夹样shRNA的DNA单链一对和对照单链scramble一对,退火后将其克隆至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穿梭质粒pAd shRNA/H1,得到pAd shRNA/H1-CX43和pAd shRNA/H1-scramble。分别酶切及DNA测序鉴定后,经Pme I线性化后转化入BJ5187-AD-1感受态细菌,在细菌内进行同源重组构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载体。用Pac I酶切鉴定重组菌。将Pac I酶切重组的两种腺病毒质粒载体后,经脂质体转化293细胞进行包装得到重组的腺病毒颗粒,并通过293细胞绿色荧光表达反应重组腺病毒表达情况。将重组的腺病毒Ad-Cx43 shRNA和对照病毒Ad-scramble shRNA分别感染大鼠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并检测星形胶质细胞CX43的表达。结果:证实穿梭质粒的以及重组腺病毒质粒均构建正确,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后48 h即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10 d后全部细胞表达绿色荧光,并有半数细胞飘起,收获病毒感染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后48 h,均有绿色荧光表达,经感染Ad-Cx43 shRNA的星形胶质细胞CX43的表达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病毒Ad-scramble shRNA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成功构建表达大鼠CX43特异性发夹状sh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将为应用基因沉默技术研究CX43在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背景:静脉分叶皮瓣可修复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但静脉皮瓣普遍存在成活率不稳定,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目的:观察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cDNA)局部应用对兔静脉分叶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侧腹壁双蒂轴型静脉分叶皮瓣,分别皮下注射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Ad-VEGF)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携带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腺病毒(Ad-Gal)和生理盐水。术后7d对3组兔进行皮瓣存活率、免疫组织化学、新生血管计数和常规组织切片的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7d,Ad-VEGF165组皮瓣成活率和平均血管数目显著高于Ad-Gal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皮瓣中血管内皮细胞及毛囊旁细胞中有大量VEGF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皮瓣中出现肉芽组织增生,新生血管大量形成。结果证实,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介导的人VEGFcDNA能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并提高静脉分叶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生长抑制因子4(ING4)基因表达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经过定点突变技术人源化改造的ING4(鼠→人)生长抑制因子4基因酶切并连接到pAdTrack-CMV转移质粒上,然后与腺病毒质粒pAdEasy-1共转化BJ5183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1-pAdTrack—CMV—hING4,将它转染QBI-293A细胞后收获重组腺病毒Ad—hING4(以下简称为Ad-ING4)。将Ad-ING4感染K562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毒感染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凋亡因子的改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K562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成功构建了人ING4腺病毒质粒,获得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ING4,用它感染K562细胞72h后,FCM法测定细胞凋亡率为19.7%,与空病毒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NG4基因能下调K562细胞bcl-2的表达并上调bax的表达,多种方法检测结果表明ING4基因能抑制K562细胞生长,诱导凋亡。结论 重组腺病毒Ad—ING4可以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背景:前期实验已证实再生丝素膜可促进pcDNA3.0-VEGF165转染的L929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目的:进一步观察再生丝素膜对经腺病毒介导的人VEGF(Ad—VEGF165)转基因成纤维细胞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细胞基因工程实验,于2007-11/2008—04在苏州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再生丝素膜由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李明忠教授提供。方法:将Ad—VEGF165腺病毒感染培养在再生丝素膜、聚氯乙烯膜及聚乙烯膜上的QBI-293A人胚肾和WI-38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以空载体Ad-GFP腺病毒和未接种病毒的PBS组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通过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材料对成纤维细胞VEGF mRNA转录的影响;ELISA法检测其对VEGF、血管生成素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再生丝素膜组成纤维细胞VEGF mRNA呈高水平表达,但聚氯乙烯膜组转录水平明显下降(P〈0.05)。再生丝素膜组Ad—VEGF165转基因293A细胞及WI-38细胞不仅目的基因VEGF细胞因子的分泌呈高水平表达,并可促使血管生成素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而且再生丝素膜还可使成纤维细胞自身分泌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呈现正常表达水平。结论:再生丝素膜不仅利于VEGF目的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呈现高效表达,并促进血管生成素1基因的表达,而且能维持成纤维细胞自身分泌的与组织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的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研究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轴具有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的作用。目的:构建小鼠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从C57BL/6小鼠中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获得小鼠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全长1080bp的完整编码序列,通过穿梭质粒pAdTrack-CMV,将目的片段克隆入AdEasy-1腺病毒DNA中,获得重组腺病毒DNA,通过脂质体转染293细胞,经包装扩增后,获得重组腺病毒pAdTrack-CMV-CXCR4,并感染293细胞,PCR鉴定、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含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AdTrack-CMV-CXCR4构建成功,经PCR鉴定鉴定重组病毒中含有趋化因子受体4cDNA全长,经序列测定表明趋化因子受体4cDNA序列正确无丢失和错配现象,病毒滴度高,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后293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的蛋白表达较未感染293细胞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表达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基因的条件增殖型溶瘤腺病毒pPE3-SEA。方法将已构建好的携带SEA基因的非增殖溶瘤腺病毒载体质粒pDC318-SEA经SpeⅠ和SalⅠ双酶切后,将酶切下的超抗原SEA基因片段连接到同样经SpeⅠ和SalⅠ双酶切后的增殖型溶瘤腺病毒穿梭质粒pENTR12中,将鉴定正确的携带SEA基因增殖溶瘤腺病毒载体命名为pENTR12-SEA。增殖溶瘤腺病毒载体pENTR12-SEA与病毒骨架质粒pPE3-ccdB重组,通过Lipofectamine2000共转染HEK293细胞,经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pPE3-SEA。结果应用PCR验证、双酶切分析、序列测定表明,成功构建了携带SEA基因增殖型溶瘤腺病毒载体pENTR12-SEA,通过同源重组成功获得携带超抗原SEA基因片段的pPE3-SEA增殖型溶瘤腺病毒,且病毒滴度为2.5×1010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超抗原SEA基因的条件增殖型溶瘤腺病毒pPE3-SEA,为以后进一步研究该病毒对肿瘤靶向治疗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