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西紫杉醇与TACE(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方案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CLM)患者肝外转移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10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联合多西紫杉醇全身化疗,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与TAC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3个周期后统计两组缓解率,并对比两组肝外转移时间与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缓解率66.67%(22/33)高于对照组36.36%(1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外转移时间、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与TAC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能够延缓病灶肝外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71-74
目的 探讨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对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预防作用。方法 收集2012 年1 月至2017 年5 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的287 例Ⅲ期CRC 患者资料。根据术后辅助化疗模式,将患者分为联合化疗组(n=140)和对照组(n=147)。联合化疗组术后接受2 周期HAIC 和4 周期静脉化疗,对照组接受6 个疗程静脉化疗。HAIC 和静脉化疗方案均包含:奥沙利铂(85 mg/m2)d1、5-Fu(2400 mg/m2)d2~3、亚叶酸钙(200 mg/m2)d2~3。比较两组3 年无肝转移生存率及化疗毒性。结果 联合化疗组3 年无肝转移生存率为80.00%,对照组为69.39%。联合化疗组的3 年无肝转移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无化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可显著降低术后肝转移发生率,改善患者无肝转移生存,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朱江红  徐兴明  高云  杨胜利  苏敏 《四川医学》2014,(11):1449-1452
目的观察FOLFOX4方案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不能手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已经临床明确诊断不能手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FOLFOX4方案组(化疗组,n=20)及FOLFOX4+TACE组(联合组,n=22):联合组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3周期后行TACE治疗1次,每6周评价疗效。以RECIST1.1标准评价近期疗效,以NCI CTC3.0评价毒性反应。结果 42例患者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化疗组与联合组的客观有效率(RR)分别为25.0%(5/20)和40.9%(9/22),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0.0%(12/20)和77.3%(17/22)。两组间RR和D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腹痛、肝功能损害、发热的发生率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4方案联合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具有一定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部位介入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结果治疗组客观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均优于对照组(26.7%vs 10.0%,73.3%vs 60.0%,均为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25.4月vs 19.0月,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和栓塞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食管癌肝转移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21-24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槐耳颗粒对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就诊的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联合组36例患者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口服槐耳颗粒(20 g/次,3次/d),并在肝动脉栓塞化疗结束后继续维持服用,对照组39例患者仅接受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联合组3年无肝内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36 vs.10/39,χ~2=4.4426,P=0.0351,HR=0.5748,95%CI:0.3325~0.9936);联合组3年总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8/36 vs 13/39,χ~2=4.5397,P=0.0331,HR=0.5343,95%CI:0.2944~0.9696)。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联合使用槐耳颗粒能明显减少肝内复发,从而改善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榄香烯乳联合化疗药物肝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肝癌患者62例,分两组进行治疗.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TAI或TAE),为对照组(n=32);榄香烯乳联合化疗药物持动脉灌注组,为治疗组(n=30).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榄香烯乳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的作用,值得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CT 灌注成像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并行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后肝转移的灌注参数特征和改变。方法:对3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肝转移患者,在治疗前后行CT灌注扫描,测量治疗前后肝转移瘤和周围正常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结果:对比30例患者治疗前后与肝实质在CT灌注成像上表现:①结直肠癌肝转移瘤与正常肝实质比较:ALP、HAF、PVP 大于周围肝实质,BF、BV、PMB小于周围肝实质。以上BF、BV、PMB、ALP、PVP、HAF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肝动脉栓塞化疗后与正常肝实质比较:PVP、HAF大于正常肝实质,BF、BV、PMB、ALP 小于周围肝实质,以上参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客观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瘤TACE后肝转移瘤的血供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毅  卿毅  廖正银  顾咸庆  谢家印  梁伟  彭娜  王东 《重庆医学》2012,41(29):3046-3048
目的研究FOLFOX4方案的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肝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化疗及静脉化疗对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行FOLFOX4方案的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肝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及全身静脉化疗患者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其生存状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有46例可评价近期疗效,无CR病例,PR 20例,SD 15例,PD11例;所有患者无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6.7%、10.4%,中位生存期19.7个月。结论基于FOLFOX4方案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肝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及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和总生存期,患者耐受力良好,联合治疗具备良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奥沙利铂为主介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肝动脉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的结直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26例为治疗组,共行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58次,药物包括奥沙利铂130 mg/m2,亚叶酸钙200 mg/m2,5-FU 750 mg/m2. 同期进行改良FOLFOX4方案全身化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0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近期疗效、全身情况变化情况以及化疗后毒性反应. 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为57.7%,好于对照组的40.0% (P<0.05);治疗组Karmofsky评分提高率高于治疗前(P<0.05). 对照组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较对照组轻(P<0.05). 结论:与FOLFOX4方案相比,以奥沙利铂为主的肝动脉灌注化疗能提高结直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56-58
目的探讨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AIC)在全身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8月入院治疗的全身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全身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HAIC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毒副反应、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采用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2周期后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用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2个周期后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肝脏毒性、腹泻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2个周期无瘤生存率、40个月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用于全身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TACE治疗,治疗组在TACE基础上联合使用金龙胶囊,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灶大小、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进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免疫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龙胶囊联合TACE治疗结肠癌肝转移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能够延缓病灶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机体免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甲胎蛋白(AF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SA分别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和AFP值;将95例行TACE术治疗的PHC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和进展组,分析观察术前和术后DCP、AFP动态变化与TACE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好转组术后第2、4个月血清DCP和术后第4个月AF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1);进展组术后第2、4个月血清DCP和术后第4个月AF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AFP〈400 ng/ml的PHC患者中进展组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前、术后AFP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P和AFP都可以作为PHC患者TACE术疗效判断的指标,在AFP较低时DCP在判断TACE术治疗效果方面比AFP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TACE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2例共46个结节,病灶直径平均(4.9±0.5)cm;单纯TACE组41例共51个结节,病灶直径平均(5.1±0.6)cm。单纯TACE治疗组仅行TACE治疗,联合治疗组在TACE术后1~2周行PMCT。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行增强CT扫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瘤体完全坏死率86%,单纯治疗组瘤体完全坏死率5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术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优于单纯TACE术。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瘤35例,经肝TACE联合RFA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6、12、18个月的生存率。结果 35例肝转移瘤共154个病灶行49次肝TACE及42次RFA,病灶的完全坏死率为85.7%(30/35),全部病例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94.3%、88.6%。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肝转移瘤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胃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4例胃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患者采用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8次,栓塞剂为超液化碘油加PVA(聚乙烯醇)颗粒加平阳霉素,4例给予口服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日,随访3年,比较两组病例平均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时间(TTP)。结果TACE治疗组中1例患者经过4次TACE获得二次手术机会,生存期已超过3年;另3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50%,TTP为9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0.7个月;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75%,TTP为11.5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效果优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相似文献   

16.
TACE联合亚砷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  魏涛  邹三鹏  刘倩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069-1070
目的评价TACE联合持续灌注As2O3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顺铂40mg、丝裂霉素10mg、5-氟尿嘧啶0.75g和碘油10-30ml行TACE治疗;之后埋置皮下化疗泵,予以持续肝动脉灌注As2O3,剂量为20mg/d,每天1次,共7d,间隔4周重复。共2~5个疗程。结果21例中CR0例(0%),PR10例(47.6%),SD9例(42.9%),PD2例(9.5%)。客观有效率(CR+PR)为47.6%,获益率(CR+PR+SD)为90.5%,AFP下降率为80.0%;毒性反应主要为发热、胃肠道反应、血液学及肝脏毒性。结论TACE联合肝动脉持续灌注As2O3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宁四海  李高峰  黄跃胜  李桂生 《四川医学》2009,30(12):1896-1898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立体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2-2005年,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治疗组34例进行TACE联合3DCRT治疗,先行2次TACE治疗,然后行3DCRT,总剂量为45-55Gy,2-5Gy/Fx/周,对照组32例单纯行TACE治疗,共4次。结果治疗组3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RR)76.5%(26/34),对照组为(RR)46.9%(15/32);治疗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1.8%、41.2%和29.4%比46.9%、18.8%、6.3%。两组总有效率(RR)、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TACE结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18.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堂  邵国良  郑家平  姚征  夏启荣 《浙江医学》2009,31(4):444-446,45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恩度)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条件相仿原则两两配对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先行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然后将导管插至肝肿瘤供血动脉,将化疗药、恩度与超液态碘油充分乳化后注入动脉内行栓塞化疗,对照组行常规TACE治疗。两次治疗(间隔1个月)随访观察6个月后评价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和临床近期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后1周内两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全身体力状况(KPS)评分、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均明显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试验组肿瘤复发和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恩度经肝动脉治疗原发性肝癌能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率,并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郑志勇 《河北医学》2014,(6):912-916
目的:探索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行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36例行单纯TACE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AFP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AFP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肝功能损伤,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可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病灶复发率,延长患者预后生存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原发陛肝癌的近期疗效、生存率、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TACE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3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3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对照组),进行近期疗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半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有显著性提高,近期疗效差异显著。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TACE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