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为评估预后而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前置胎盘患者并发胎盘植入;对所有患者进行MRI及超声检查,并分析对比MRI及超声检查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情况;将58例前置胎盘患者是否并发胎盘植入进行分组,分为胎盘植入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MRI影像特征,分析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特异性MRI影像特征。结果 MRI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未出现漏诊及误诊的病例,超声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为79.31%,其中漏诊1例,误诊11例;MRI与超声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盘植入组和对照组的MRI影像特征对比,胎盘植入组和对照组的子宫下段变形或局部隆起、T2WI像出现低信号暗带、植入局部流空血管影增多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对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显著大于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且并发胎盘植入的患者具有特征性MRI征象,有利于评估前置胎盘的预后,为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鉴别前置胎盘不同分型及胎盘植入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经临床手术和术后病理确诊为前置胎盘患者24例临床资料,均行MRI常规,总结诊断结果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以临床手术和术后病理为准,MRI诊断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的符合率分别为93.33%、75.0%、100.0%;影像学表现为胎盘组织覆盖完全或部分子宫颈内口,或位于宫颈内口边缘。MRI诊断粘连型、植入型、穿透型胎盘植入的符合率分别为100%、75.0%、66.67%。诊断敏感性78.57%,特异性为80.0%,影像表现为胎盘-子宫分界中断或连续,胎盘增厚,形态异常,内部信号异常;胎盘-子宫分界中断或模糊。结论 MRI能够明确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类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为前置胎盘50例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采用MRI技术检查的50例患者中,明确诊断为前置胎盘患者为45例,其中4例为边缘性前置胎盘,12例为部分性前置胎盘,29例为完全性前置胎盘,诊断准确性90.00%,前置胎盘患者中,诊断合并胎盘植入患者19例,准确性为79.17%。结论 MRI技术对前置胎胎盘及胎盘植入诊断率高,能明确具体部位及胎盘植入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MRI对孕晚期胎盘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41例孕妇,年龄22 41岁,平均年龄29岁,孕周30~38周,平均孕周35周。产前临床怀疑或超声提示胎盘异常且可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二维快速平衡稳态采集序列(2D FIESTA)、弥散加权序列(DWI)、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LAVA)或T1加权成像(T1WI)序列行子宫的常规横断面、矢状面及母体的冠状面扫描,将产前MRI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结果显示41例孕妇中40例胎盘发现异常,漏诊胎盘粘连植入1例。前置胎盘30例,其中胎盘低置5例,边缘型前置胎盘4例,部分型前置胎盘6例,完全性前置胎盘15例;胎盘植入31例,胎盘剥离并血肿形成3例,2例为胎盘后剥离,1例为胎盘后及羊膜下剥离并血肿同时存在,胎盘内出血1例。超声诊断仅显示35例胎盘异常。结论 MRI在孕晚期胎盘异常诊断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在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且经术后确诊为前置胎盘的产妇21例,回顾性分析MRI检查对妊娠产妇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21例患者确诊前置胎盘20例,漏诊1例,确诊率为95.2%,合并胎盘植入15例,MRI确诊14例,漏诊1例,确诊率为93.3%。结论MRI检查能任意方向成像,能够对检查部位进行多方位多序列的观察,软组织分辨率高,诊断的准确性高,对于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凌  蔡丽瑛  安媛 《黑龙江医学》2003,27(9):648-650
目的 了解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 1 995 -0 1~ 2 0 0 2-1 2间分娩的 60 5 6例产妇中 ,98例前置胎盘和其中 1 3例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孕周 ,胎盘位置、产妇年龄、妊娠次数、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 60 5 6例中 ,前置胎盘发生率为1 6% ,合并胎盘植入占前置胎盘的 1 3 2 %。经统计分析表明 ,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有相关关系 ,相对危险度为 2 2 9 86,其 95 %可信区间为 1 46 3 6~ 3 86 5 6。结论 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有相关关系 ,中央型前置胎盘及3次以上妊娠为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在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产前诊断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12月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的82例孕晚期彩超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的患者,同期行MRI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与剖宫产术中情况及病理结果做比较。结果: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45.12%。彩超产前诊断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35.13%,特异度为95.55%:MR产前诊断的敏感度为56.76%,特异度为93.33%;联合彩超和MRI产前诊断的敏感度为62.16%.特异度为91.11%。彩超、MRI及两者联合应用的Kappa值分别为0.325、0.527和0.546。另外.胎盘位于前壁时彩超与MRI的胎盘植入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非前壁组MRI的检出率高于彩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央型前置胎盘容易并发胎盘植入。与彩超相比,MRI产前诊断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彩超、磁共振成像( MRI)两种方法联合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的5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在产前进行彩超及MR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彩超、MRI及两种方法联合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彩超产前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62.86%,特异度为82.35%;MRI产前诊断的敏感度为62.86%,特异度为70.59%;彩超、MRI联合应用的敏感度为77.14%,特异度为64.71%。Kappa值分别为0.393、0.298和0.406。结论彩超和MRI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查能进一步提高胎盘植入检出率,降低漏诊率,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腹与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56例前置胎盘经腹与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诊断的优缺点。结果:经腹部超声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结果,诊断为前置胎盘符合者48例,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17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13例,低位胎盘8例。漏诊8例,均为37周以上,误诊3例,诊断符合率85.71%。经腹联合应用经会阴诊断前置胎盘后,其中4例得到纠正,有3例漏诊,诊断符合率为92.85%。经腹及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结果比较,2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1%、92.85%,2组比较,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P<0.05)结论:经腹与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前置胎盘可更有效的提高诊断符合率。对患者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60例,均以剖宫产手术和病理确诊,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超声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超声影像学表现为胎盘漩涡接近子宫肌层部血流异常丰富,中部无明显血流信号,胎盘实质间隙血流广泛形成,胎盘增厚,血池明显增多,胎盘后方间隙消失且其子宫肌层低回声带消失或明显变薄。MRI影像学表现为子宫多呈冬瓜形,T2WI显示子宫肌壁局部发生不同程度变薄或缺失,受胎盘入侵的子宫壁边缘呈结节状或锯齿状,部分患者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内可见丰富流空血管影。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超声检出率80.00%与MRI检出率的88.33%无显著差异(P0.05)。MRI后下壁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P0.05)。结论MRI对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检出率与超声相近,且对子宫后壁胎盘植入检出效果优于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断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该院接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其中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25例,结合患者的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为参考标准,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核磁共振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联合应用评估,同时患者分别为粘连胎盘、植入性胎盘以及穿透性胎盘,结床分析。结果在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与磁共振和彩超联合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无合患者的病症分型对患者的磁共振图像进行临统计学差异(P﹥0.05),但结合患者的病理分型对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判定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透性胎盘的诊断中其应用价值最高,而在粘连性胎盘的诊断中其应用价值则相对较低,数据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同时对患者的临床分型也有一定的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对187例前置胎盘患者产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预测是否并发胎盘植入,并随访临床预后。结果在187例前置胎盘患者中,22例并发胎盘植入,发生率约11.8%(22/187例)。产前超声正确诊断19例,准确率86.36%(19/22例),漏、误诊3例。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胎盘后间隙消失甚至无明显肌壁回声(或)胎盘后或胎盘实质内有丰富的血流和血窦,并探及动脉血流;血流紊乱湍急,甚至累及子宫肌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胎盘后间隙,及胎盘实质内血流情况,是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准确的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对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34例因前置胎盘伴阴道流血入院孕妇,均行磁共振T2WI和DWI扫描,结果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测量植入与非植入性胎盘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分析T2WI、DWI序列及两者联合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 结果 34例中,胎盘植入18例。植入性胎盘中植入与非植入部位及非植入性胎盘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32)。T2WI和DWI序列及两者联合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3.3%、87.5%,66.7%、62.5%和94.0%、63.0%。 结论 DWI对胎盘植入定性及定量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磁共振T2WI联合DWI序列可提高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减少漏诊率,增加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腔内探头对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可疑前置胎盘者分别用传统腹部扫查和应用腔内探头扫查定位诊断,并与产时临床诊断比较。结果传统经腹超声扫查诊断符合率67%,腔内探头扫查诊断符合率96%。结论腔内探头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图像清晰、准确,产时临床诊断符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腹和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无痛性阴道流血,临床疑诊前置胎盘的患者67例,先经腹超声检查,再进行经会阴超声检查并与产后结果对照。结果经腹与经腹和经会阴超声联合检查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分别为70%和96%,两者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经腹和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能提高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核磁共振检查在瘢痕子宫再分娩合并胎盘附着异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538例,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检查,以分娩时发现胎盘附着异常或手术后胎盘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瘢痕子宫合并胎盘附着异常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磁共振检查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特异度好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于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灵敏度好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同时对于两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亦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在瘢痕子宫再妊娠合并胎盘附着异常方面有着较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前置胎盘106例并胎盘植入者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凌云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4):1549-155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前置胎盘1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分娩产妇ll320例中,前置胎盘106例,发生率为0.9%,其中合并胎盘植入的7例均属中央型(均有宫腔操作史),占前置胎盘总数的6.6%。中央性前置胎盘26例,部分性29例,边缘性5l例,分别占24.5%、27.4%、49.1%。行剖宫产术88例(83.0%),阴道分娩18例(17.0%)。7例胎盘植入中行子宫次全切除3例,保守治疗4例。孕产妇死亡率为0,新生儿窒息2l例(19.8%),新生儿存活率100%。结论:随着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发病率的增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尤为重要。积极期待疗法加适时的手术处理,将有助于降低母婴死亡率和发病率。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有相关关系,中央性前置胎盘为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