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扩大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现阶段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形式、特点以及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指出推动中药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双重努力,以中医带动中药的形式能加速中药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 :我国中药出口额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较低 ,规模偏小 ,产品结构不合理 ,市场集中度较高 ,出口过度依赖日韩等亚洲市场 ;我们认为导致中药出口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系列壁垒的限制 ,包括“文化壁垒”、“技术壁垒”、“信息壁垒”以及中药现代化水平 ,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强中医药文化交流与战略合作 ,实施中药标准化 ,建立信息沟通及保障机制以及进行科技创新、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浅析中药出口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非关税壁垒中的重要手段,并为各国所利用.中药出口虽然前景广阔,但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困扰.为此,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突破技术壁垒,对促进我国中药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建明 《中国药事》2002,16(7):411-4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正式加入WTO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这对我国天然药材和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将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也有人认为[1] ,在中药生产方面 ,我国医药企业是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因而基本不会受到冲击 ,甚至认为“入世”后 ,中药的外销量就会急剧扩大 ,能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中药生产企业将呈现一派兴旺景象。当前 ,世界草药产品年销售额已高达 12 0亿美元 ,其中欧洲的草药产品销售额位于全球之首 ,约为 6 0亿美元[2 ] ,而我国中药的年出口总额仅为6 5 5亿美元 ,其中 ,销往欧共体主要国家的出口额为 0 39亿美元 ,销…  相似文献   

5.
林垠 《医药世界》2003,(7):20-27
有关资料显示,前几年还在运用各种手段阻止中药进入本土的美国,今年上半年猛然间成为了中药第三出口市场,而且还占了我国中药出口总值的11.2%。这件事再清楚不过昭示一条铁的法则:现代医药必须借助传统医药尤其是中国的中医药才能解决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障问题。由这条消息联想到1999年“王老吉”作为第三十类商品进  相似文献   

6.
邢花  严明  王丹  张鹏程  廖志超 《中国药事》2002,16(5):290-292
90年代以来 ,欧美国家形成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潮流 ,天然植物药在全球日益受到关注。世界草药产品年销售额已高达 12 0亿美元[1] ,其中欧洲的草药产品销售额位于全球之首。这种风靡全球的“天然药物热” ,使得我国中药出口前景看好 ,为中药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市场 ,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1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 1 我国中药出口所占份额微乎其微据统计 ,国际市场每年中草药销售 ,欧洲占30 % ,美国占 2 5 % ,日韩占 2 1% ,而作为中药发源地的我国 ,出口额仅占 4 %左右[2 ] 。 1980年 ,我国中药出口额仅 2 4亿美元 ,1995年达到历史最…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韦晟  李俐 《中国药房》2005,16(11):816-818
目的:为将中药推向国际市场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对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应加强对中药的生产和质量管理;重视并研究各国关于中草药产品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产品的条件和特点,找准国际市场定位,有的放矢;有关方面应集中力量,加强中药研发,并借助中医的推广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8.
《医药世界》2004,(11):56-57
中药是我国最具自主知识产权、最有出口发展潜力的大类商品之一.同时中药产业与农业产业相关度也很大。扩大中医药的出口,有着重要的经济与文化意义.也与解决三农问题息息相关。但由于药品出口经营的特殊性.中药出口增长一直缓慢。2002年.商务部将中药出口列为重点扶持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之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发市场.促进出口。从2003年到今年6月.我国中药出口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2003年全年出口7.1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6.11%,今年上半年出口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51%,是10年来增长最快的半年。  相似文献   

9.
数字     
《家庭医药》2012,(12):11
160——目前中药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追捧,最近5年来我国中药的出口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同时中药品牌的国际影响在不断扩大,中药出口目前已经覆盖到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地区也从传统的亚洲地区为主转向欧洲和北美市场。272.6——近日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13年公共卫生专项补助资金272.6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各地继续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药出口存在问题及相应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我国中药出口存在市场份额少、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狭窄、产品质量低等诸多问题,并对其原因作了分析,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中药质量管理;(2)资产重组,走规模经营之路;(3)大力推广代理制;(4)优化中药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出口市场结构合理化;(5)加强中药现代化研究,寻找中药走向世界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陈巧  马爱霞 《中国药房》2006,17(7):486-490
目的:帮助我国中药企业加深对欧盟植物药市场的了解,推动中药国际化。方法:在认识欧盟植物药市场的市场容量、细分市场、消费方式和发展趋势等的基础上,分析中药开拓欧盟植物药市场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结果与结论:中药开拓欧盟植物药市场,机会与威胁并存,但总的来说机会大于威胁。我国企业应加大对欧盟植物药市场的开拓力度。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效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近些年来国内外中药药效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综述 ,并与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相比较。方法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有关研究论文 ,按中药药效研究方法分类汇总。结果与结论提出对中药药效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中药药效的实验研究应该重视药物对机体的整体协调作用 ;应集中兵力 ,尽最大可能复制出符合中医“证”的临床辨证标准的动物模型 ;中药药效的研究方法应该在阐明复方配伍的化学与生物学内涵上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洪兰  庄严 《中国药房》2008,19(15):1121-1123
目的:研究欧盟植物药在2004/24/EC指令指导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我国中药成功出口欧盟提供一些思路。方法:从简化注册申请条件的限制、技术标准与认证制度、欧盟注册申报资料等角度探讨中药申请欧盟注册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首先,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合作;其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药标准;再次,加强跨国经营,寻找合作伙伴;最后,健全信息咨询机构,充分掌握技术性壁垒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安神类中成药使用情况,以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 对医院网络信息数据库中成药管理系统中,2008年至2010年神经内科门诊的中成药数量、金额等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神经内科门诊使用的安神类中成药占该科中成药的26.67%,占全院门诊安神类中成药的48.04%.结论 神经内科门诊安神类中成药使用结构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立望京医院君药、臣药为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安全性监护点,探讨其在临床中药学工作中的应用,加强中成药在临床应用的风险控制。方法:以《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收载的28种毒性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收载的大毒、有毒、小毒中药以及具有安全性风险的中药为标准,参照中成药说明书、《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中药成方制剂卷,确定该院君药、臣药为毒性成分中成药品种;以说明书为依据,对法规、权威书籍、文献进行信息整理,结合本院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药物警戒点、历年的处方、医嘱点评相关结果,确立君药、臣药为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安全性监护点。结果:确立君药、臣药为毒性成分中成药共58个品种的安全性监护点。结论:君药、臣药为毒性成分中成药品种比例较高,在应用中存在诸多风险性问题。建立含毒性药材中成药的安全性监护点,加强其在临床应用的风险控制,对于提高中成药应用安全性,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14味中药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方法:用50%乙醇提取中药有效成分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促反应的速度 ,以衡量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测得14条酶促反应时间曲线。结论 :13味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呈较好的抑制作用(P<0.01) ,除芦荟以外 ,其余中药不影响酶促反应的平衡。桃仁、僵蚕、芦荟抑制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7.
77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与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探讨我院近几年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1998~2001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为心血管系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主要病因是由变态反应所致。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逐年增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赵浩如 《中国药事》2011,25(1):25-28
目的与世界草药发展相适应,认识中药的基本特征和上市注册的类型。方法比较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草药药品的含义特点,以及欧盟、美国和日本关于草药、植物药和汉方药的注册模式,发现中国官方目前关于中药的定义和注册分类与世界主流的规定存在一定差异。结果与结论中药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草药药品;中药与化学药品注册应一体化;根据草药药品的基本特征建立指导原则;进一步考虑经典的传统中药的简化注册。  相似文献   

19.
王怡鑫  蒋刚  蔡红 《中国药业》2013,22(3):19-21
目的促进医院抗肿瘤中成药安全、合理地使用。方法采用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药物利用研究和评价单位,统计抗肿瘤中成药的名称、医保类别、总金额、用药频度(DDDs),并统计分析。结果药物金额排序以中成药注射剂用量较大,医保乙类的药物使用最多;用药频度排序中,口服中成药制剂居前。口服制剂的药物治疗指数偏高,可能存在不合理应用,注射剂的DUI较合理。结论抗肿瘤中成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固相萃取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蕾 《中国药事》2012,26(2):159-161
目的 为复杂中成药有效成分分析和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提供思路.方法 从7个方面总结了固相萃取技术在复杂中成药有效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及实践经验.结果与结论 固相萃取技术可在复杂中药分析的前处理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