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建立四氯化碳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用链酶蛋白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正常大鼠HSC,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静息或活化状态下的HSC及造模肝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织中,ICAM-1表达明显增加,ICAM-1阳性细胞多分布在汇管区周围,肝小叶内炎性细胞浸润区和坏死灶内,其阳性强度及分布与肝脏炎症、肝纤维化程度和分布相一致;静息的HSC不表达ICAM-1,而活化的HSC表达ICAM-I,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动物体内实验和体外细胞培养表明,ICAM-1表达与HSC活化、肝脏炎性损伤及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ICAM.1表达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建立四氯化碳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静息或活化状态下HSC及造模肝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织中ICAM—1表达明显增加,ICAM-1M性细胞多分布在汇昔区周围、肝小叶内炎性细胞浸润区和坏死灶内,其阳性强度及分布与肝脏炎症、肝纤维化程度和分布相一致;静息的HSc不表达ICAM-1,而活化的HSC表达ICAM-1,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动物体内实验和体外细胞培养表明,ICAM-1表达与HSC活化、肝脏炎性损伤及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正常及肝纤维化时大鼠肝窦内皮细胞(SEC)表面层粘连蛋白(LN)的整合素受体α 6 β 1及粘着斑激酶(FAK)的变化.方法用胶原酶原位灌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及四氯化碳(CCl4)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SEC,并进行体外培养.采用细胞-ELISA和免疫沉淀-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分别观察SEC细胞表面整合素α 6 β 1表达及FAK活性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SEC细胞表面几乎不表达整合素α6 β 1;在肝纤维化时SEC细胞表面α 6 β 1蛋白表达却明显增加(P<0.05),且细胞中FAK活性明显增高(P<0 05).结论在肝纤维化时SEC细胞表面整合素α 6 β 1的表达及FAK活性明显增高,可能在SEC的形态及功能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HSC,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静息或活化状态下的HSC中ICAM-1表达、结果:静息的HSC不表达ICAM-1,而活化的HSC表达ICAM-1,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ICAM-1表达与HSC活化及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Smad3、Smad7基因表达与肝纤维化发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Smad3和Smad7编码基因在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模型,按诱导时间将动物随机分为1、4、8周及正常对照组4例,行肝组织胶原VG染色,转化生产因子(TGF)β1免疫组化检测,同时分别以RT-PCR、Western blot检测原工分离HSC的Smad3、Smad7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胶原生成逐渐增多,TGFβ表达增强。与正常对照相比,各期肝纤维化大HSC中Smad3mRNA表达增加(P<0.05),注射CCl4后1周,Smad7mRNA较正常一过性升高(P<0.05)。第4周和第8周表达水平则持续下降(P<0.01),Smad3和Smad7的蛋白表达与其mRNA基本一致。结论:Smad3和Smad7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不同的介导作用,提示通过靶向性阻断HSC Smad3信号和(或)加强Smad信号有望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0受体(IL-10R)表达及IL-10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肝纤维化(B组)和IL-10干预组(C组)。B组和C组以CCl4腹腔内注射构建肝纤维化模型,C组并予IL-10腹腔内注射干预造模。于第7周和第11周分别随机选取一批大鼠,分离肝星状细胞,抽提总RNA,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HSC中IL-10和IL-10R mRNA表达情况。结果病理组织学证实肝纤维化模型构建成功,原代HSC分离培养成功,IL-10干预可以减轻其肝纤维化程度。肝纤维化时IL-10和IL-10R的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有所增强,但随着肝纤维化进展,IL-10的表达逐渐减弱。IL-10干预可以使二者的表达上调,以第11周时变化最为显著。结论大鼠肝HSC可表达IL-10及IL-10R,IL-10可作用于HSC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NF-κB及ERK-1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kB(NF-kB)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mRNA在CCl4致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建立CCl4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比较正常组,模型组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用RT-PCR法比较各组肝组织NF-kB以及ERK-1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中,ERK-1及NF-KBmRNA的表达均增高.结论 ERK通路介导的促增殖作用与NF-kB通路介导的促炎症反应,促进HSC的激活、增殖,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均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桃核承气汤对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其对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加味桃核承气汤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秋水仙碱对照组;采用灌胃给药,疗程8周;用苦味酸-天狼红胶原染色方法观察肝纤维化积分(SSS)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检测肝组织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SS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经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后SSS显著减轻;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各治疗组的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①加味桃核承气汤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②加味桃核承气汤抗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与抑制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调控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RK-1mRNA在CCl4致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姜黄素(curcumin)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建立CCl4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比较正常组、模型组以及姜黄素组大鼠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on,α-SMA)的表达,用RT-PCR法比较各组大鼠肝组织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1,ERK-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α-SMA以及ERK-1mRNA的表达增高明显,而姜黄素组则较模型组低。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α-SMA的表达,抑制ERK-1的促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增殖作用,从而产生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IGF-1在肝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及IL-10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对肝纤维化大鼠IGF—l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行IL-l0干预实验。分批从肝纤维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对照组、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组及IL-l0干预肝纤维化组的大鼠中取肝脏组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分析不同组及同组不同阶段大鼠肝组织中IGF-l的表达状况。结果:经CCl4诱导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IGF-l在肝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增强;经Ridit分析,对照组(38.1%)与肝硬化模型组(92.0%)组间比较IGF-l阳性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弄(P<0.01);IL-l0干预肝纤维化组IGF-l阳性表达(71.4%)较肝纤维化模型组均明显减弱,经Ridit分析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IL-l0干预时间的延长,IGF—l在肝组织中阳性表达均逐渐减弱。结论:IGF-l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阳性表达增强,外源性IL-l0可降低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中IGF-l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SeCKS)在肝星状细胞(HSC)活化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 (1)分离正常大鼠的HSC,以实时定量PCR检测其在体外培养过程中SSeCKS mRNA的表达变化,以蛋白质印迹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HSC中SSeCKS蛋白的表达变化.(2)制作肝纤维化的大鼠模型,以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内SSeCKS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及定位.结果 初分离的HSC表达低水平的SSeCKS mRNA,经培养活化后SSeCKS的表达增强.在纤维化肝组织中,SSeCKS阳性细胞增多,阳性细胞多分布于肝窦周围,与α-SMA阳性细胞的分布一致.结论 在体外活化过程中HSC中SSeCKS表达增强.SSeCKS可能参与HSC在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星状细胞(HSC)凋亡是肝纤维化逆转的主要机制之一。人和大鼠的HSC表达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当p75与神经生长因子(NGF)结合时可引起细胞凋亡。本研究通过建立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肝纤维化自发逆转过程中HSC凋亡和p75表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增文  张国 《山东医药》2005,45(25):14-15
目的 研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对32只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后1、4、8周处理动物,采用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对大鼠肝组织中ERK1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ERK1主要表达于肝星状细胞(HSC)中。注射CCl4诱导后,大鼠肝组织中ERK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0.05),且1、4、8周肝组织中ERK1的表达强度呈明显递增趋势(P〈0.01,〈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ERK1mRNA表达与其酶蛋白改变一致。结论 ERK激活促进HSC活化增殖,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星状细胞(HSC)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别分离正常大鼠及四氯化碳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HSC,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观察不同培养时期的HSC、正常及造模肝组织中HSC的ICAM1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新分离的HSC中,ICAM1不表达;原代培养第10天及传代培养第7天的HSC表达ICAM1,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量逐渐增加。四氯化碳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新分离的HSC中即可见ICAM1表达。结论体内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培养表明,ICAM1表达可能与HSC活化、肝脏炎性损伤及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制备和改良的Friedman方法分离和培养肝星状细胞(HSC),以及HSC蛋白酶活化受体(PARS)的表达与HSC活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结扎大鼠胆管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应用改良的Friedman方法和Nycodenz一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纤维化大鼠HSC。病理学检测大鼠肝纤维化分级,免疫组化检测Desmin、α-SMA和PARS在HSC的表达,实验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病理学分级第1周为0,第2~3周多为1~2级,第4、5周为2~3级,第6周肝组织结构破坏,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病理学分级多为4级。改良的Friedman方法大鼠肝脏可获得5×106~1×107个细胞,存活率在96%以上,纯度平均为95%~96%。免疫组化检测α-SMA和PARS在培养的HSC于7、14天其表达逐渐增多,二者表达呈一致关系。结论结扎大鼠胆管建立的肝纤维化模型形成时间较短,实验中无有毒物质接触,是肝纤维化的理想模型;改良的Friedman方法分离和培养HSC,在保证HSC纯度的同时,提高了产量和活率,是研究HSC的有效方法;PARS的表达与HSC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16.
TIMP-1表达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TIMP 1表达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发病中的意义及外源性IL 10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N组 ,8只 )、CCl4组 (C组 ,2 8只 )和IL 10干预组 (Ⅰ组 ,2 4只 ) ,建立下常对照、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及IL 10干预模型。造模第 7周和第 11周 ,采用链霉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经门静脉原位灌流消化 ,11%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 (HSC)。半定量RT PCR法检测各组HSC的TIMP 1mRNA表达水平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培养贴壁后HSC的TIMP 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均检出TIMP 1的mRNA表达 ;造模第 7周 ,C组与I组的TIMP 1mRNA表达均高于N组 (P <0 .0 1) ,I组低于C组 (P <0 .0 1) ;造模第 11周 ,I组明显低于C组 (P <0 .0 1) ,C组TIMP 1的表达水平较第 7周进一步增加 (P <0 .0 1) ,而I组有所下降 (P <0 .0 5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TIMP 1的蛋白表达变化与mRNA表达变化一致。结论 TIMP 1随着大鼠肝纤维化进展表达逐渐升高 ,IL 10通过抑制TIMP 1的表达 ,起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gular signal-reglulated kinase,ERK)mRNA在CCl4致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姜黄素(curcumin,CUR)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建立CCl4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比较正常组、模型组及CUR组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用RT-PCR法比较各组肝组织NF-κB及ERK-1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中,ERK-1及NF-κB mRNA的表达均增高,而CUR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则较模型组低,NF-κB及ERK-1 mRNA的表达也降低.结论 CUR可能通过抑制α-SMA的表达,减弱NF-κB诱导的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抑制ERK-1促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从而产生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小干扰RNA(siRNA)在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肝星状细胞(HSC)激活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皮下注射CCl4及经门静脉注射等渗盐水,每3 d 1次,连续6周(给药频率与时间,下同);CTGF siRNA干预组:皮下注射CCl4及经门静脉注射CTGF siRNA ;对照siRNA干预组:皮下注射CCl4及经门静脉注射对照siRNA;正常对照组:经门静脉注射等渗盐水.用HE染色和Sirius red染色评估大鼠肝组织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CTGF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肝组织α-SMA阳性细胞数量.对实验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结果 模型组及对照siRNA组大鼠肝组织CTGF及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α-SMA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CTGF siRNA组CTGF及α-SMA蛋白表达分别下调95%±2%和86%±11%(F值分别为21.234和12.473,P值均<0.01);肝组织α-SMA染色阳性细胞数减少76%±9%(F=9.179,P<0.01);组织学检查显示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siRNA沉默CTGF基因能显著减轻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减少活化HSC数量可能是其改善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肝星状细胞(HSC)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链酶蛋白和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别分离正常大鼠及四氯化碳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HSC,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观察不同培养时期的HSC、正常及造模型肝组织中HSCR ICAM-1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鼠新分离的HSC中,ICAM-1  相似文献   

20.
IL-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TGFβ1在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IL-10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行IL-10干预实验.从正常对照组(C组)和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组(M组)及IL-10干预肝纤维化组(T组)中取肝脏组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不同组大鼠在肝纤维化进程的不同阶段肝组织中TGFβ1表达的情况.结果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TGFβ1在肝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增强;经Ridit分析,C组与M组间TGFβ1阳性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T组TGFβ1阳性表达较M组明显减弱,经Ridit分析,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GFβ1的阳性表达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升高,外源性IL-10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中TGFβ1的表达具有明显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