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查阅有关岩黄连研究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岩黄连在引种栽培、组织培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岩黄连以及进一步研究岩黄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有关岩黄连研究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岩黄连在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开发利用岩黄连以及进一步研究岩黄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制备色谱系统从岩黄连中分离纯化其活性单体岩黄连碱,建立其纯化工艺和技术。方法用醇-酸水-氯仿的方法从岩黄连中提取出总生物碱,然后采用制备色谱系统AKTA Exp lorer 100从中分离出岩黄连碱。结果产品经HPLC检测质量分数达99%以上。结论该方法先进,重复性好,可用于分离纯化岩黄连碱。  相似文献   

4.
安然  王绩英 《医学综述》2014,(11):1984-1986
药用植物岩黄连具有抗肿瘤、抗肝炎病毒、止痛镇静、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民间用于治疗火眼、翳子、痔疮出血及红痢等症,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肝癌及其他肿瘤的辅助治疗,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临床上使用岩黄连注射剂时应预防发生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岩黄连的药理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广泛、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择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岩黄连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和肝功能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野生与人工栽培岩黄连中总生物碱及脱氢卡维丁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药材中总生物碱进行定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黄连药材中脱氢卡维丁的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考察.结果 人工栽培的岩黄连药材中总生物碱的量达到3.20%以上,脱氢卡维丁的量在0.80%以上.野生的岩黄连药材中总生物碱的量在0.75%左右,脱氢卡维丁的量均在0.20%左右.结论 野生岩黄连药材中总生物碱及脱氢卡维丁的量比人工栽培的要低.  相似文献   

7.
王阳 《吉林医学》2010,31(13):1737-1738
目的:观察岩黄连注射液对伴有肝细胞黄疸的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后肝损害的修复功效。方法:对42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应用岩黄连注射液改善肝功能,对比治疗前肝功能。结果: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药后肝功能均明显改善,ALT、AST、γ-GT、TBIL明显下降(P<0.05),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岩黄连注射液对介入治疗所致的肝损害具有修复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保肝、降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岩黄连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控制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Shim-pack CLC-ODS色谱柱(150mm×6.0mm,5μm),乙腈-缓冲溶液(1∶1)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mL/min,检测波长285nm。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的操作规范(版本2004A)计算。结果13批岩黄连注射液的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确定了12个共有峰,建立了该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结论本法可作为岩黄连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世祥 《中外医疗》2010,29(1):104-104
目的观察岩黄连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SB)降低及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50例其安全性。结果对退黄改善症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岩黄连注射液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退黄降酶疗效,能改善症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岩黄连对肝癌介入化疗栓塞后肝损害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皮穿刺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栓塞术(TACE)是目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常用方法 ,其临床价值已被国内外学者所认可 ,临床逐渐广泛应用。然而 ,TACE可导致肝功能下降 ,损害正常的肝组织 ,甚至可导致或加重肝硬化。岩黄连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消炎、利胆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抗肿瘤作用。为了评价岩黄连对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功能损害治疗效果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2月我院对 2 3例肝癌行 TACE后采用岩黄连治疗 ,并与常规护肝治疗的 2 3例作对比 ,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原发性肝癌 4 6例 ,男…  相似文献   

11.
岩黄连治疗慢性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使用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发现其有较好的退黄降酶作用,安全有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岩黄连总生物碱系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的提取物。我们在研究其镇痛及抗炎作用的过程中观察到,本品能使动物安静,但不引起睡眠。因而就其安定效应作了一系列的实验观察。现简要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岩黄连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淑慧 《四川医学》2003,24(12):J001-J001
目的 观察岩黄连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使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血清总胆红素 (SB)降低及安全性。方法 对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病人 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ALT和SB的变化 ,并检测其安全性。结果 对退黄改善症状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岩黄连注射液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退黄降酶疗效 ,能改善症状 ,且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岩黄连总生物碱镇痛、抗炎及利胆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系罂粟科(Papaveraceae)紫堇属(Corydalis)植物,产于我国广西、贵州等地。民间用其根止痛、消肿、拨毒、治疥疮肿毒等。现经广西东兰制药厂加工成针剂,内含岩黄连总生物碱,且在当地试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据有关单位临床观察认为,岩黄连总碱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并有止痛、抗炎,利胆等作用。本文报告岩黄连总碱镇痛、抗炎及利胆作用实验研究的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草药岩黄连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岩黄连总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岩黄连总碱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生物碱,分别是去氢碎叶紫堇碱(1)、脱氢甲卡维丁(2)、药根碱(3)、脱氢卡维丁(4)、盐酸巴马汀(5)和盐酸小檗碱(6)。结论药根碱为首次从岩黄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107-109
目的 研究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共6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XELOX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岩黄连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8.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CD8+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有所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岩黄连注射液能够提高直肠癌的化疗效果,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蒋东平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9):119-120
目的研究岩黄连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剂量为200mg/kg),岩黄连大、小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5m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他组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4天。给药第4天上午除正常对照组外,每组均皮下注射0.2%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20μl/kg)和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300mg/kg,24小时后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并取肝组织按常规固定、染色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注射四氯化碳和对乙酰氨基酚24小时后肝功能明显受损,ALT和AST显著升高。岩黄连大剂量能明显减轻肝组织受损程度。降低ALT和AST水平。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岩黄连大剂量组的肝组织变性坏死程度均较模型组轻。结论岩黄连对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山豆根为较常用中药,各地所用山豆根的品种较为复杂,但多数地方所用的山豆根为广西产的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 sis Gapnep[4].又名广豆根,小黄连,岩黄连Sophora subpmstrata chunet T.chen-豆科Legu-minosae的根及根茎[1].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干燥根茎[2].而临床应用上经常出现用北豆根代替山豆根使用的情况.所以笔者为了避免这种误用把两者具体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9.
脱氢卡维丁是从植物岩黄连分离得到的重要季按碱类化合物,具有明显护肝、抗肿瘤、抗菌、止痛镇静等作用,在当今世界,由于脱氢卡维丁药理作用多样的特点,使其相关的研究成为热点,目前对从岩黄连总碱中提取的有效单体成分脱氢卡维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概述报道较少,该文通过文献综述对脱氢卡维丁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为该类单体药物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单体药物更好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连是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现代研究发现黄连有广谱抗菌、抗心律失常、降血压、调节脂代谢等作用,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该文详细阐述了黄连抗肿瘤的临床外用、内服研究进展以及黄连临床运用安全性评估的进展,并且总结提出了黄连目前临床研究的不足,为黄连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