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端端双层套入连续吻合法(改良Child胰肠吻合)对胰肠吻合缝合技术进行改进,预防胰漏的发生。方法对3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4-0 Proene线双层胰肠端端套入式连续吻合。结果改良Child胰肠吻合法的吻合时间平均14.2min,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胰肠吻合口漏,没有手术死亡。结论改良Child胰肠吻合法,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是胰肠吻合术的一种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漏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同一术者9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采用的胰肠吻合方式,分为端端套入捆绑式(A组,n=42),端侧吻合式51例,其中端侧套入(B1组)为15例,因胰管直径限制未能行胰管对空场粘膜吻合,端侧胰管对空肠粘膜吻合(B2组)36例。结果端端套入捆绑吻合方式的胰漏发生率为4.76%(2例),采用端侧吻合方式的(B1组)胰漏发生为20%(3例),B2组胰漏发生率为0.00%,三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端侧套入式的胰肠吻合方式发生胰漏的可能较高,选择何种胰肠吻合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条件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端侧套入式胰空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完成的25例PD的-瞄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张氏首层吻合为胰腺全层与空肠浆肌层交叉褥式缝合的端侧胰肠套入式吻合方式。结果除1例发生胆肠吻合口漏,无一例发生胰瘘和胰肠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结论改良端侧套入式胰空肠吻合术吻合牢靠、操作简便,胰瘘及胰肠吻合口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腺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例IV、V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胰腺外伤IV型7例,其中5例行胰头断端缝闭(U形交锁+连续缝扎),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体尾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后治愈;2例合并十二指肠碎裂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后治愈。V型患者2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后治愈。全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胰瘘、吻合口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一般情况良好,均无糖尿病、腹泻、消化不良等胰腺功能减退情况发生,无死亡。结论: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法在胰腺外伤手术中是可行的,能够有效的防止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胰肠吻合缝合技术进行改进 ,预防胰漏的发生。方法  2 8例胰十二指肠吻合手术采用 4 0proene线双层连续胰肠套入式吻合。结果 双层连续胰肠套入式吻合时间平均 11min ,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 ,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胰肠吻合口漏 ,没有手术死亡。结论 双层连续套入式胰肠吻合 ,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 ,是胰肠吻合术的一种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6.
双层连续套入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胰肠吻合缝合技术进行改进,预防胰漏的发生。方法 28例胰十二指肠吻合手术采用4-0 proene线双层连续胰肠套入式吻合。结果 双层连续胰肠套入式吻合时间平均11min,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胰肠吻合口漏,没有手术死亡。结论 双层连续套入式胰肠吻合,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是胰肠吻合术的一种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7.
半或双半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重建中 ,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胰空肠吻合口漏。多年来 ,国内外学者为了预防和减少胰漏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医疗改进 ,但尚未能完全杜绝胰漏的发生。近 2年 ,我们改进了常用的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术的操作方法 ,采用半捆绑或双半捆绑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 ,无胰漏发生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手术方法1.1 胰端处理 在预定处切断胰腺后 ,在其远侧上、下缘各缝扎一针暂作牵引 ,再用细丝线缝扎胰断面出血点 ,并游离胰腺断端长约 1.5cm ,以备套入和捆绑。1.2 肠端准备 修剪空肠端粘膜使其不外翻吐出 ,并电凝止血。在空肠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残端胰腺组织形态角度思考目前所采用的胰肠吻合方式存在的风险,探讨依据胰腺组织形态不同选择适当胰肠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为准实验设计,将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依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和术中观察将胰腺组织情况分为三种:胰腺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胰腺萎缩;胰腺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胰腺未出现萎缩;胰腺组织正常.针对这三种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胰肠吻合方式,第一种情况行经典胰肠套入式吻合,第二种情况行空肠U形半包入胰肠套入式吻合,第三种情况行空肠完全套入式胰肠吻合.结果 连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0例,其中行经典胰肠套入式吻合12例,行空肠U形半包入胰肠套入式吻合34例,行空肠完全套入式胰肠吻合24例;术后发生B级胰瘘1例,发生率为1.4%;死亡1例,病死率为1.4%;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1%.结论 针对不同残端胰腺组织形态情况,选择适当的胰肠吻合方式有助于降低术后临床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胰肠吻合方式与胰漏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方式与胰漏发生的关系,以寻找预防胰漏的办法。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106例。其中行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吻合52例,胰腺-空肠端侧套入吻合31例,胰管与空肠黏膜吻合23例;胰管支撑胰液内引流101例,胰管支撑胰液外引流5例。所有病例均放置T管。结果术后出现胰漏11例,占10.4%,其中胰腺空肠端端吻合5例(9.6%),胰腺空肠端侧吻合4例(12.9%),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2例(2/23);胰管内放置支撑管胰液内引流101例、外引流5例,三种胰肠吻合方式的胰漏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显示胰肠吻合方式与胰漏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同一种吻合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病人,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才能将胰漏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0.
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1].目前常采用套入式胰肠吻合术,其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优于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2].采用胰肠端侧吻合加外层Prolene线连续缝合的PD 31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106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7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结果术后共出现胰瘘11例(10.4%),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胰腺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三种吻合方式胰瘘发生率分别为9.6%、12.9%和8.7%。术后平均胰瘘持续时间为(14.7±4.5)d。所有胰瘘患者均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抑制胰腺外分泌治疗。结论防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关键是改善胰肠吻合口的质量和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有助于胰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的套入式端侧吻合在胰肠吻合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2004年2月—2012年11月实施的3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16~76)岁;胰头癌16例,壶腹癌5例,胆总管下段癌8例,十二指肠肿瘤2例,均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改良的套入式端侧胰肠吻合术,分析消化道重建后的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全组手术时间160~260 min,术中出血100~500 mL,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9%,其中腹水2例,胰瘘2例,均给予保守治疗而治愈;无手术死亡,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改良的套入式端侧吻合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肠吻合术中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胰肠吻合的一种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2004年3月—2012年6月15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胰腺的质地、厚度、胰管直径、胰管后壁胰腺组织的厚度、有无炎症,结合空肠的直径、空肠壁的厚度选择胰管-空肠黏膜-黏膜吻合、端侧套入式吻合等不同的吻合方式。结果:术中胰肠重新吻合8例。术后胰瘘3例、胆瘘2例、死亡2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空肠吻合应根据患者的胰腺和空肠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中胰肠吻合技术的改进,以期减少胰漏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完成的21例PD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首层吻合为胰腺全层与空肠浆肌层交叉褥式缝合的套入式端侧胰肠吻合方式。结果 无一例发生胰漏,2例发生胃肠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结论 该吻合方式吻合牢靠、操作简便确实,能明显降低胰漏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术防胰瘘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 ,是引起术后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1996年底我们设计了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术 ,经临床使用 ,效果满意。现将我院近 17年来传统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术与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术的资料作一比较 ,结果如下。1.资料和方法 :(1)手术方式 :全组病例均按Child法重建消化道。空肠与胰腺的吻合分为两种术式 :一种是传统的胰肠端端套入式 ,即将胰腺端与空肠端吻合后 ,再将胰腺套入空肠内 3cm ,行空肠浆肌层与胰腺被膜结节缝合。另一种是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 ,即将胰腺端直接插入空肠内 3cm ,空肠端与胰腺被膜缝合 …  相似文献   

16.
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本院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 7例 ,仅 1例术后并发胰漏 ,其发生率为3.3%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中男性 19例 ,女性 8例 ,年龄 36~ 6 5岁。其中胰头癌 19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 3例 ,胆总管下段癌 4例 ,1例为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术中损伤壶腹部无法修复。消化道重建的方式采用Child术式2 6例 ,并在胃肠吻合口以下的远近端空肠间常规行侧 -侧吻合。其中胰肠吻合的方式为 :胰腺 -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 5例 ,胰管 -空肠粘膜端侧吻合 7例 ,捆绑式吻合 14例。采用胰 -胃吻合 1例。 2 7例中胰管中置管 2 4例 ,并同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层间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在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Whipple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62例行单层间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的Whipple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手术成功,除1例发生胰瘘,无再手术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单层间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方式简单、安全、实用,学习曲线较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彭淑牖教授设计的胰肠捆绑式吻合法进行胰肠吻合,游离胰腺断端3cm.胰管内置硅胶管,两者用丝线固定,空肠3cm处断端用电凝或石炭酸破坏其粘膜,胰断端套入空肠内3cm,空肠断端与就近胰包膜缝合4针,并用生物蛋白胶外涂一周。距空肠断面约l~2cm处用粗丝线环绕空肠壁捆绑一道,使空肠壁与胰腺紧密相贴。结果经过连续17例临床应用,均未发生胰瘘.恢复顺利。结论本法操作方便,简单,是胰肠吻合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袖套式prolene线单层连续缝合在胰肠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设计,将2009年8月—2014年3月12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根据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分为3组,分别采用传统端端或端侧套入式吻合(套入式吻合组),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黏膜端侧吻合组),袖套式prolene线单层连续缝合(袖套式缝合组),比较各组胰瘘发生率及其他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袖套式缝合组的胰肠吻合时间明显短于另两组(均P<0.05);全组总胰瘘发生率18.5%(23/124),袖套式缝合组胰瘘发生率(4.8%)明显低于套入式吻合组(29.3%)与黏膜端侧吻合组(22.0%)(均P<0.05);3组间其他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胰管直径与胰腺质地分层后的组间比较显示,胰管直径<3 mm时,袖套式缝合组胰瘘发生率(7.1%)明显低于黏膜端侧吻合组(50.0%)(P<0.05);软质地胰腺时,袖套式缝合组胰瘘发生率(11.8%)明显低于套入式吻合组(53.3%)与黏膜端侧吻合组(53.8%)(均P<0.05)。按胰管直径与胰腺质地分层后的组内比较显示,套入式吻合组中,硬质地胰腺亚组胰瘘发生率(15.4%)明显低于软质地亚组(53.3%)(P<0.05);黏膜端侧吻合组中,大直径胰腺亚组(7.4%)胰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小直径胰管亚组(50.0%),硬质地亚组胰瘘发生率(7.1%)明显低于软质地亚组(53.8%)(均P<0.05);袖套式缝合组中,各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袖套式prolene线单层连续缝合方法安全简便,能降低PD术后的胰瘘发生率,尤其在胰管直径<3 mm或软胰腺质地时采用此法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肠端侧套入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基本外科2005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20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hild法重建消化道,胰肠吻合施行胰肠端侧套入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采用3层缝合结构(胰腺与空肠浆肌层、胰腺切缘与空肠浆肌层切缘以及胰管与空肠黏膜),胰管内置入硅胶管并引至空肠内。吻合口周围覆盖部分大网膜,并于吻合口下方放置引流管。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者。手术时间为(298±77)min、280~420 min。胰瘘发生率为11%(22/200例),A级17例、B级2例、C级3例;其中16例合并腹腔感染,1例合并脾静脉腐蚀大出血,1例合并胆肠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1例合并腹腔脓肿。3例C级胰瘘患者经二次手术治愈,其余19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胰肠端侧套入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胰瘘发生率。吻合口覆盖大网膜可限制外漏胰液的扩散,减少胰瘘导致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