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目标肺萎陷技术对老年开胸患者肺内分流率(Qs/Qt)的影响.方法 选择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开胸手术拟行单肺通气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支气管堵塞器堵塞左下肺叶支气管,B组用支气管堵塞器堵塞左主支气管.分别于单肺通气(OLV)之前10 min(T1)、OLV后30 min(T2)、OLV后60 min(T3)、双肺通气(DLV) 20 min(T4),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结果 A、B组Qs/Qt在T2、T3时点均较T1、T4时点升高(P均<0.01);A组与B组比较,A组T2、T3时点Qs/Qt低于B组(P均<0.05).A组与B组PaO2在T2、T3时点较T1、T4时点减少(P均<0.01);A组与B组比较,A组T2、T3时点PaO2高于B组(P均<0.05).A组与B组PaC02、pH在T1、T2、T3、T4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堵塞器行目标肺萎陷技术能减少老年开胸患者的肺内分流、改善术中的氧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单肺通气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F组和C组各30例。在麻醉诱导前15 min,F组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侧卧双肺通气5 min( T1)、单肺通气30 min( T2)和恢复双肺通气30 min( T3)采集动静脉血样行血气分析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计算肺内分流率( Qs/Qt )。结果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平均气道压(Pmean)、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1时比较,两组T2、T3时PaO2降低,Qs/Qt升高(P均<0.05);与T2时比较,两组T3时PaO2升高,Qs/Qt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F组T2、T3时Qs/Qt降低,T3时PaO2升高(P均<0.05)。结论麻醉前15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可减少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提高动脉氧合。  相似文献   

3.
司建洛  苏跃  宋绍团 《山东医药》2011,51(11):90-91
目的比较低潮气量联合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单肺通气(OLV)与常规OLV的通气效果。方法选择44例全麻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22例,两组均先行双肺通气(TLV)30 min,后改行OLV。联合组OLV时潮气量(VT)为6~8 ml/kg,根据动态压力—容积(P-V)曲线目测其呼气支上拐点(最大曲率点,PMC)对应的压力PPMC设置PEEP。常规组为VT 10 ml/kg,PEEP为0。于TLV 30 min(T1)、OLV 30 min(T2)和气管拔管后30 min(T3)时分别记录气道峰压(Peak)、气道阻力(Raw)、胸肺顺应性(CT)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在各时点采集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pH、PaO2、PaCO2);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与T1相比,两组T2时HR、Peak、Raw、Qs/Qt均升高,CT、PaO2均降低;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T2时Peak、Raw、Qs/Qt降低,PaO2、CT增加;T3时PaO2增高,Qs/Qt降低,P均〈0.05。结论全麻OLV期间选择6~8 ml/kg潮气量联合PPMC水平的PEEP可明显改善动脉氧合,是临床个体化保护性OLV的理想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用于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将58例拟行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29例,分别施行芬太尼-异丙酚和雷米芬太尼-异丙酚TCI的全静脉麻醉。诱导插管成功后分别于平卧位双肺通气20min(T1)、左侧卧位双肺通气20min(T2)及左侧单肺通气20min(T3)、40min(T4)、60min(L)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并记录脉搏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HR及拔管时间。结果平卧位转为侧卧位、双肺通气转为单肺通气时两组Qs/Qt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Qs/Qt在T3时均最大、在T1最低,其中T3、L时Ⅰ组少于Ⅱ组(P均〈0.05);术后Ⅰ组的拔管时间长于Ⅱ组(P〈0.05);两组术中SpO2均≥92%,MAP、CVP、HR无显著差异。结论与雷米芬太尼比较,芬太尼TCI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影响更小,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时间〈2h的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肺癌手术患者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肺叶切除手术的肺癌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不同单肺通气后通气模式,观察和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氧合和肺内分流参数的变化.结果 B组T2和T3时刻OI值,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与T0时刻无显著差异(P〉0.05);B组T1和T2时刻Qs/Qt值,显著高于A组、B组和T0时刻(P〈0.05);T3时刻Qs/Qt值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与T0时刻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呼吸频率17次/min,潮气量6 mg/kg和呼吸末正压5 cmH2O,能显著提高氧分压,减少肺内分流,减轻对肺的损伤,是肺癌手术病人较为理想的单肺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装置用于单肺通气(OLV)对动脉血氧分压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肺叶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CPAP组(A组)和肺萎陷组(B组),每组20例。A组单肺通气时在患侧肺使用自制CPAP装置给予5cm H_2O纯氧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B组未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_0)、单肺通气后30min(T_1)、单肺通气后60 min(T_2)测定动脉及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根据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两组T0时点PaO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2时点A组的PaO_2均较B组高(P0.01),而Qs/Qt两组间各时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在患侧肺使用该自制CPAP装置给予5 cm H_2O CPAP,可增加动脉血氧分压,但对肺内分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韩俊  张爱珍  李毅  杜永成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1):1628-1631
目的探讨低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cOPD患者肺功能受损程度、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2例,根据BMI分为4组:低体重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BMI18.5~23.9kg/m2)、超重组(BMI24.0H27.9kg/m2)、肥胖组(BMI≥28kg/m2)。所有患者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COPDassessmenttest,CAT)问卷、肺功能检测及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CT,HRcT)检查,并同时应用HRCT相关软件测定肺气肿评分、气道壁厚度及管腔面积等气道重塑指标。观察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并研究其与BMI的相关性。结果①所有患者中低体重组患者12例,正常体重组患者30例,超重组患者7例,肥胖组患者13例,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患者比较,低体重患者FEV。%pred、MVV、Dt.co/VA%pred、FEV,/FVC均下降(P〈0.05),而RV/TLc增高(P〈0.05);③与正常体重、肥胖患者比较,低体重患者CAT评分增高(Pd0.05);④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组患者比较,低体重组患者肺气肿评分高(Pd0.05);⑤低体重患者管壁面积百分比(WA%pred)、壁厚与外径比率(TDR%pred)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BMI与CAT评分、肺气肿评分、RV/TLC均呈负相关(r=-0.351,P〈0.05;r=-0.628,P〈0.05;r=-0.256,P〈0.05),而与WA%pred、TDR%pred无相关性(P〉0.05);BMI与FEV1/FVC、DLCO/VA%pred呈正相关(r=0.387,P〈0.05;r=0.549,P〈0.05)。结论低BMI的COPD患者肺气肿程度严重,通气及弥散功能明显下降,这对临床综合评估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患者单肺通气(OLV)时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氧合及分流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在OLV时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16~18次/min,观察组同时应用PEEP 5 cm H2O,对照组不用PEEP,比较两组患者双肺通气时(T1)、单肺通气10 min(T2)及单肺通气30 min(T3)血气分析结果及平均肺动脉压(PA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 O2)及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对照组T2、T3时间点Pa O2较T1时下降(t=7.528、6.767,P=0.000、0.000),T2、T3时间点观察组Pa O2高于对照组(P=0.000),PH值、Pa CO2、BE、HCO-3各时间点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T3时间点观察组Qs/Qt较分别较对照组降低(t=12.011、9.992,P=0.00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AP、MAP、HR、Sv O2各时间点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叶切除手术OLV时应用PEEP可提高氧分压,降低肺内分流,是防治低氧血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PD患者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2007年9月~2009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74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常规行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自细胞介素-8(IL-8)、IL_6、IL一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析以上各指标与BMI之间的关节。结果低体重组COPD患者诱导痰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与对照组(P〈0.05)。低体重组COPD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FEV1%)、P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低体重组COPD患者BMI与诱导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CRP、IL-8、IL-及TNF-α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5,-0.468,-0.453,-0.394,-0.462,-0.497,均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的气道和全身炎症反应与BMI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CCP)患者低氧血症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系统活性的关系,及对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对高原地区(海拔2260—3500m)52例COPD合并CCP低氧血症缓解期患者测定了血清TNF-α和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55(sTNF—R55)、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体重(BW)、理想体重百分比(%NW)和体重指数(BMI),并与30名年龄相似的平原健康人作对照。结果COPD合并CCP组BW、%NW、BMI、FEV,%和PaO:显著低于对照组,PaCO2、血清TNF—d和血浆sTNF-1/55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COPD合并CCP组PaO,水平与血清TNF—OL、血浆sTNF—R5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TNF-α:r=-0.787,P〈0.01;sTNF—R55;r=-0.802,P〈0.01),TNF—α、sTNF—R55与BMI呈显著负相关(TNF一仪:r=-0.785,P〈0.01;sTNF-R55:r=-0.791,P〈0.01),TNF—α与sTNF—R5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sTNF-R55;r=0.702,P〈0.01)。COPD合并CCP患者中,PaO2〈45mmHg亚组TNF-α、sTNF—R55水平显著高于Pa02≥45mmHg亚组(均P〈0.01);BMI〈18.0kg/m^2亚组的TNF—α、sTNF—R55水平显著高于≥18.0kg/m^2亚组(均P〈0.01);BMI〈18.0kg/m^2患者PaO2〈45mmHg亚组的TNF—α、sTNF—R55水平显著高于Pa02I〉45mmHg亚组(均P〈0.05)。结论高原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全身低氧血症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理系统活性增强,这可能是导致本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悦  邵玉霞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1):813-814
目的讨论COPD的肺功能的各个分级与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二病房2010年7月-2012年7月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97例,根据其肺功能的严重程度分级,分别与肺功能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讨论肺功能分级与BM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正常组的BMI分别是(21.51±3.90)kg/m^2、(23.02±3.20)kg/m^2。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按严重程度与年龄分组后比较各组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及其严重程度和年龄与BMI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体重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生活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在2002至2004年中国7个地区(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天津、重庆和陕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现况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体重指数(BMI)与COPD的关系。方法现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40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及肺功能检测。调查有效人数为20245名,男8705名,女11540名,以支气管扩张试验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70%作为COPD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已知的气流受限的疾病,共筛查出1668例COPD和18577例非COPD进行BMI与COPD的关系分析。结果COPD患者的BMI[(22.7±3.5)kg/m^2]较非COPD患者[(24.1±3.4)kg/m^2]低,吸烟者BMI为[(23.6±3.4)kg/m^2]较不吸烟者[(24.2±3.5)ks/m^2]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58.31、49.10,P均〈0.01),且COPD与吸烟存在对BMI的交互作用(F=6.03,P〈0.05)。COPD病情程度分级越高BMI越低(F=45.46,P〈0.01),COPD病情程度分级与BMl分级存在负相关(r=-0.08,P〈0.01)。BMI越低COPD的患病率越高(趋势x^2=102.6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BMI(18.5~23.9kg/m^2)比较,1级BMI(〈18.5kg/m^2)、3级BMI(24.0~27.9kg/m^2)和4级BMI(≥28.0ks/m^2)患COPD的D尺值分别为[2.12(1.73~2.59)、0.67(0.59~0.76)、0.60(0.49~0.73),P均〈0.05];且BMl分级与吸烟存在对COPD的交互作用(x^2=4.73,P〈O.05)。与2级BMI的COPD患者比较,1级BMI的COPD患者生活质量差(心理指数评分:55±8、57±6,F=2.96,P〈0.05;躯体指数评分:42±10、46±9,F=4.21,P〈0.01);气促分数高(1.4±1.5、1.1±1.3,x^2=14.32,P〈0.01)。结论1级BMI与COPD关系密切,其可能是COPD患病的独立于吸烟的危险因素,而低BMI也可能是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病体重指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比较低体重指数和正常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呼吸困难评分、运动能力和呼吸肌肉功能,探讨COPD患者体重指数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以体重指数(BMI)≤18.5kg/m^2者为低体重指数组和30〉BMI〉18.5kg/m^2为正常体重指数组;比较两组肺功能、血气、6分钟步行距离和最大吸气压和最大呼吸压,分析BMI和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低体重组21例,正常体重组19例,两组肺功能、血气、呼吸困难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无统计学差异;最大呼气气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最大吸气压正常体重指数组高于低体重指数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除最大吸气压与BMI有较强的相关性外(相关系数0.301,P〈0.05),其余各指标与BMI相关性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PD患者的体重指数和最大吸气压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体重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愈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愈后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对2006年2月~2007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COPD患者38例。根据身高及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将体重指数〈21Kg/m^2的COPD病人分为A组,将体重指数〉21Kg/m^2的COPD病人分为B组。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死亡人数,出院至复发时间。结果发现A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A组死亡人数明显多于B组,A组出院至复发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低体重指数(BMI)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方式对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影响。方法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长时间组(Ⅰ组)和间断的双肺通气组(Ⅱ组),每组18例。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OLV 45 min(T2)、90min(T3)及术后2h(T4)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浓度。结果两组TNF-α、IL-6、IL-8和IL-10于T2时明显上升(P〈0.05),Ⅱ组T3、T4时TNF-α、IL-6和IL-8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而IL-10高于Ⅰ组(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间断双肺通气可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COPD急发期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萍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65-1567
目的分析COPD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血清中尿酸的水平,及其与肺功能、氧合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将47名COPD急性期患者分为A、B组(A组22名FEV1%〉50%,B组25名FEV1%〈50%),C组为血氧正常的对照组。测量三组及COPD组治疗后血尿酸,血肌酐,肺功能FEV1%值、氧合指数。结果治疗前,COPD的A、B组血尿酸/肌酐值高于对照组(P〈0.01),而A、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B、C三组间FEV1值及氧合指数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A组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B组变化不明显(P〉0.05)。二者间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肺功能FEV1%明显改善(P〈0.05),B组改善不明显(P〉0.05)。二者间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A、B组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1)。COPD患者UA/Crea值与FEV1值及氧合指数无明显相关(分别r=0.096及r=0.137,P〉0.05)。但治疗前后UA/Crea值变化与FEV1变化呈明显负相关(r=0.258,P〈0.05)。结论COPD急发期患者血清UA/Crea水平是增高的,随病情缓解而下降,其变化与肺功能相关,而与血氧合不相关。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低潮气量通气对老年人术巾肺顺应性(CL)及氧合的影响。方法40例60岁以上、ASAI或Ⅱ级老年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开腹手术。观察组潮气量(VT)为7ml/kg预测体质量(PBW);对照组VT为12ml/kgPBW。分别于插管后5min(T0)、30min(T1)、1h(T2)、3h(T3)4个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CL;并于各时点桡动脉处抽血测血气指标。结果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期间,Ppeak、Pplat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2,P=0.013);两组CL均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12);对照组T3时点PaO2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低潮气量通气改善了老年人术中的氧合及CL,能减轻机械通气造成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肺复张手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并与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方式比较。方法20例ARDS患者,平均年龄(58±8)岁。分为两组:(1)试验组10例:采用肺复张手法机械通气;(2)对照组10例:采用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潮气量设为6ml/kg,体重为标准体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上机后0、48和72h的氧合指数、中心静脉压、镇静药物的用量以及28d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48h分别为(297±15)及(211±12)cmH20,72h为(305±18)及(247±16)cmH2O;带机时间缩短为(15±2)及(21±2)d;48h中心静脉压分别为(14.1±0.5)及(19.2±1.0)cmH2O,72h分别为(11.3±0.8)及(17.1±1.1)cmH2O。28d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复张手法比单纯小潮气量容量控制/辅助通气具有改善氧合迅速、带机时间短、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所用镇静药物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老年开胸手术单肺通气中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对呼吸力学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46例术前肺功能不正常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年龄均>60岁,双肺通气(TLV)期间均采用VCV模式(TLV-VCV),单肺通气(OLV)后先采用传统方法通气(OLV-VCV1),25 min后改为单肺保护通气(OLV-VCV2),25 min后再改为压力控制通气(OLV-PCV)。监测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动态胸肺顺应性(Cdyn)、分钟通气量(MV)等。结果与TLV-VCV比较,OLV-VCV1模式时Ppeak、Pplat、Raw升高(P〈0.01)、Cdyn降低(P〈0.01)。与OLV-VCV1比较,OLV-VCV2及OLV-PCV时Ppeak、Pplat、Raw较低,Cdyn较好(P均〈0.05)。OLV时动脉血PaO2较TLV时下降(P〈0.01),OLV-PCV及OLV-VCV2时PaO2及PaCO2较OLV-VCV1升高(P〈0.05)。结论PCV模式控制气道压更有利于减少气道损伤,更适用于肺功能不全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脉冲振荡法(IO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对296例COPD缓解期患者(COPD组)和171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包括脉冲振荡法(IOS)及常规肺通气在内的肺功能测定,比较两组IOS测试结果,评价IOS与常规肺通气检测的一致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IOS测试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差异呈频率依赖性。Fres、R5-R20、R5、X5等IOS值同FEV1%、FEV1/FVC、PEF、FEF50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脉冲振荡法与常规通气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反映早期气道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