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67例MHD患者通过SGA评分、人体测量和血生化指标进行营养评估,测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标记物并记录心血管并发症.分析营养状况、炎症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根据SGA评分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9.3%.营养不良组hs-CRP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hs-CRP升高者22例(32.8%),其白蛋白(ALB)水平低于正常者(P<0.05).hs-CRP与SGA分值、ALB、血肌酐(Scr)负相关(P<0.05).合并心血管并发症者ALB、preALB低于无并发症者,而hs-CRP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67例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MIA)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7.9%.结论 部分MHD患者存在MIA综合征,营养不良与炎症相互影响,二者可能共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郝晓萍  邬碧波  唐琦  张黎明  俞华  贾洁爽 《临床荟萃》2010,25(18):1589-1592
目的 观察口服羟苯磺酸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相关营养、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MHD患者62例,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口服羟苯磺酸钙(2片,每日3次)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主要人体学指标、改良主观总体评价(SGA)评分、血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丙二醛(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浆总半胱氨酸(tHcy)、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透析充分性(Kt/V>和蛋白分解代谢率(PCR).结果 ①治疗1个月后,MHD患者的干体质量、上臂肌围(MAMC)即有上升;治疗6个月后,患者平均干体质量、MAMC平均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改良SG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②治疗6个月后,MHD患者的血Alb治疗后(40±5)g/L较治疗前(37±5)g/L升高(P<0.05),PA(292±33)mg/L和血红蛋白(Hb)(95±14)g/L治疗后较治疗前(247±23)mg/L和(88±12)g/L明显升高(P<0.01).③CRP、IL-6、TNF-a、MDA、tHcy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④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PCR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两组Kt/V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微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状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
余艳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65-1367
目的 评价胸心外科患者的营养状况,探索改善胸心外科患者营养状况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1~6月我院胸心外科120例胸心外科患者,采用主观全面评价方法(SGA)、血清白蛋白浓度分析方法(ALB)、实验室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进行营养评估.结果 SGA和ALB评价方法结果一致,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率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运铁蛋白营养不良程度较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体重、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值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胸心外科患者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下降,及时早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现状、人体成分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MHD患者70例,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患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营养不良和营养正常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MQSGA量表评估,MHD患者营养不良率为64.3%;营养不良患者年龄为(65.6±5.5)岁,明显高于营养正常患者(P0.05);营养不良患者体质量指数(BMI)、PA、Alb、Hb、蛋白质含量、骨骼肌量和体脂百分比分别为(20.1±2.0)kg/m2、(270.0±45.6)mg/L、(31.2±3.3)g/L、(86.7±12.2)g/L、(8.3±1.4)kg、(27.8±2.4)kg和(25.7±2.0)%,明显低于营养正常患者(P0.05);营养不良患者透析时间、有糖尿病比例、家庭月收入5 000元比例分别为(34.5±12.0)月、53.3%和62.2%,明显高于营养正常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透析时间是MH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OR=1.960、2.275,P0.05),而家庭月收入是保护因素(OR=0.725,P0.05)。结论 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受患者年龄、透析时间及家庭收入影响。  相似文献   

5.
董巧荣  段一娜  翟秀芬  李明花 《临床荟萃》2012,27(18):1571-1574
目的 营养不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10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营养学评估,采用膳食分析,测定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MAMC)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血肌酐、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对可能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10例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83.8%(176/210),其中重度营养不良占26.7%(56/210).所有患者普遍存在着蛋白质及能量摄入不足,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普遍低.蛋白质摄入量平均仅为(0.76±0.32)g·kg-1·d-1,热量摄入量平均仅为(94.39±32.13)kJ·kg-1·d-1.农村合作医疗患者营养状况较城镇职工医保患者更差,且营养素摄入量更少,蛋白质摄入量为(0.79±0.08)g·kg-1·d-1 vs (0.89±0.09)g·kg 1·d-1;热量摄入量(91.55±15.65)kJ·kg-1·d-1vs (101.46±13.89)kJ·kg-1·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状况发生率高主要与蛋白质及能量摄入不足、透析不充分、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量不足、经济文化落后等因素有关.结论 在承德地区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重视MHD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加强营养支持与管理,充分透析以及社会支持是改善营养不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应用血清白蛋白、改良SGA法(MQSGA)和MIS评分预测腹膜透析(PD)患者住院风险的差异。方法横断面及回顾性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57例病情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对其进行改良SGA和MIS评分,以及血清白蛋白等各项临床指标检测,记录患者1年内住院情况,分析不同评估方法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判定及其与住院风险相关性的差异。结果 13种营养评估方法对腹膜透析患者诊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由低到高分别为:血清白蛋白(57.9%);MQSGA评分(70.2%);MIS评分(100%)。23种营养评估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显著(P0.01);MQSGA和MIS评分与住院频次和各项临床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显著(P0.01)。3以PEW为标准,血清ALB、MQSGA和MIS评分对营养不良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028、0.966、0.961。4住院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低于非住院组(P0.05),住院组患者的Hs-CRP水平以及MQSGA和MI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住院组(P=0.000)。5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QSGA与腹膜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对危险度最高[RR=2.559,95%CI(1.498~4.372),P=0.001]。结论 MIS评分诊断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最高,MQSGA与MIS评分具有相似的营养评估效果,MQSGA与MIS评分都具有预测腹膜透析患者住院风险的价值,MQSGA对住院风险的预测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别采用改良主观综合评估法(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和人体成分检测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BCM)对我院MHD1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采集近6个月的实验室数据,调查3天饮食情况及统计平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ietary protein intake,DPI)。结果 87例患者纳入分析,男性49例。以MQSGA进行评估,87例患者中营养良好占66.67%、营养不良占32.18%;以BCM进行评估,营养良好占60.92%(53/87)、营养不良占39.08%(34/87)。两种方法对营养状况的评估结果是高度一致的(kappa=0.768)。87例患者中49例完成饮食调查,DPI为(1.05±0.30)g/(kg·d)。以MQSGA评分进行分组,营养良好组(58例)与营养不良组(29例)患者的白蛋白(albumin,Alb)、尿酸(Uric acid,UA)、血肌酐(serum creatine,SCr)、尿素清除指数(Kt/V)、肌肉组织指数(lean tissue index,LTI)、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DPI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MQSGA评分与年龄(P=0.000)、白蛋白(P=0.018),BMI(P=0.001)独立相关。结论 MQSGA和BCM对营养状态的评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年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BMI是影响MHD患者营养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中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和瘦素与营养不良-慢性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MHD患者31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5±17)岁和正常对照组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47±15)岁,血清瘦素水平;MHD组患者测量身高、体重、上臂中份肌肉周径(M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检测血清白蛋白(ALB)、总铁结合力(TBC)、血脂全套、白介素-6(IL-6),结合临床症状评价主观综合评定(SGA)和营养不良-慢性炎症综合评分(MIS),计算体脂含量(F%)、体重指数(BMI)。结果 MH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增高[(25.96±30.91)vs(7.58±6.84)ng/ml;P=0.0083],女性患者平均水平高于男性[(9.59±18.20)vs(50.02±30.12)ng/ml;P=0.000025];血清瘦素水平与年龄、透析时间无相关性,瘦素与ALB、TG、LDL、HDL、IL-6也无相关性;而体脂含量(r=0.747;P<0.0001)、BMI(r=0.62;P<0.0001)和CHOL(r=0.40;P=0.023)与瘦素呈正相关,SGA(r=-0.40;P=0.023)、MIS(r=-0.363;P=0.041)与瘦素呈负相关,在排除体脂含量影响后,SGA与瘦素相关性消失,当排除BMI和SGA的影响后,MIS与瘦素相关性也消失。结论 MHD患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群,女性瘦素水平高于男性;MHD患者血清瘦索水平与体脂含量、BMI、SGA、MIS等营养参数有明显的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破伤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型破伤风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EN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部分静脉营养,于营养支持前一天及营养治疗后第11天检测两组患者的BMI、TSF、MAMC,TP、PA、ALB及Hb等指标,并且全程观察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营养支持10天后两组患者的BMI、TSF、MAMC下降不明显,EN组的TP、PA、ALB及Hb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3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EN可改善重型破伤风患者蛋白质代谢和患者营养状况,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tetanus. Methods The patients totaled 6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The patients in E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nteral nutrition on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The indicators values of BMI, TSF, MAMC, TP, PAm, m, ALB and Hb were tested on the day before nutrition supports and after nutrition supports 10 days later in two groups. Adverse reaction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ere observed simultaneously. Results With nutritional supports 10 days later, two groups had no obvious decline in BMI, TSF and MAMC. TP, PA, ALB and Hb of E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 . Complication rate of E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 Conclusions Early EN may improve protein metabo lism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etanus and nutritional status.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营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提高患者透析充分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供临床依据。方法①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112例血液透析患者,测定患者透析前血清甲状旁腺(PTH)、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C-反应蛋(CRP)、转铁蛋白(TF);②人体指数学测量:肱二头肌皮褶(BSF)、肱三头肌皮褶(TSF)、上臂中部周径(MAC)、握力(HGS);③使用改良整体主观评估法(modifiedquantitativesubjectiveglobalassessment,MQ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④测定患者透析前血清IGF-1、IGFBP3;⑤根据相关公式计算上臂中部肌肉周径(MAMC)、上臂中部肌肉面积(AMA);⑥统计分析PTH与各营养指标之间的直线相关和回归关系。结果PTH与MQSGA呈正相关(P<0.01),与ALB、MAC、MAMC、AMA呈负相关(P<0.05),与Hb呈显著负相关(P<0.001);PTH与MQSGA、Hb、MAMC、AMA之间存在回归关系(P<0.05)。结论PTH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尿毒症毒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老年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冠脉)病变(ULMCA)患者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经CABG治疗的ULMCA患者176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83例)和非老年组(<65岁,9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冠脉病变及远期临床预后.结果 老年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8.36±17.20比13.68±7.78,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显著低于非老年组(1.21±0.77比2.48±1.27,P<0.01).老年组左主干病变平均狭窄程度高于非老年组[(94.56±8.01)%比(87.96±11.10%),P<0.01],合并多支病变(75.9%比58.1%,P<0.05)及慢性完全闭塞病变(55.4%比29.0%,P<0.05)多见.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远期随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MACCE)、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总死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9%比17.2%,3.6%比3.2%,3.6%比5.4%,6.0%比9.7%,12.0%比8.6%,均P>0.05).结论 老年ULMCA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对于65岁以上者CABG可行,并且远期临床转归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芪清毒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36例行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MH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参芪清毒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24h尿量、残余肾功能(RRF)、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冰平及中医证候积分、SG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RRF、24h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BUN、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b、Alb、TR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G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清毒汤治疗MHD患者,可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结合饮食调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将60例MHD营养不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口服健脾益肾丸6 g,每日2次,加专业的饮食指导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健脾益肾丸6 g,每日2次.2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SGA)评分;测量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臂中肌周径、肱三头头肌皮褶厚度;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体重、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脾益肾方结合饮食调护能显著改善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合并症与腹膜透析患者炎症、营养状况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腹膜透析患者202例人,记录患者进入腹膜透析时和腹膜透析后合并症发生状况以及截止至2010年8月31日前的转归.使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并把患者分为无合并症组、低合并症组和高合并症组,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炎症状况、营养水平以及转归情况.结果 低合并症组和高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相比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评估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血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均显著增加(χ2=17.196,50.230,均 P<0.05),血白蛋白、瘦体质量(LBM)、瘦体质量百分比(%LBM)、标准化蛋白质相当总氮表现率(nPNA)均显著降低( F=12.034,6.325,12.505,6.230,均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合并症组和低合并症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合并症组(χ2=37.048 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CI、年龄、SGA、%LBM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χ2=9.872,5.836,7.816,15.051,均 P<0.05).结论 存在合并症的腹膜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可能伴有更多的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且预后较差;合并症指数可以预测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骼肌质量指数(SMI)与营养指标的关联以及其在诊断营养不良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根据SMI分为低SMI组26例和正常SMI组58例.分析2组人体成分数据和生化指标;采用主观全面评估(SGA)对患者进行营养评分.结果 84例MHD患者营养不良28例,营养状态良好56例.低SMI组营养不良23例,正常SMI组营养不良5例.低SMI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88.46%,高于正常SMI组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SMI与蛋白质、肌肉量(SLM)、去脂体质量(FFM)、骨骼肌(SMM)、身体细胞量(BCM)、基础代谢率(BMR)、去脂体质量指数等营养指标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SMI对营养不良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SMI用于诊断营养不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与主要营养指标呈正相关,并可用于营养不良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患者3种整体营养状况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研究血液透析患者3种整体营养评估方法(SGA、MQSGA、CMIS)与客观营养指标如(血生化、人体指数学)的相关性,为选择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临床评估方法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主观整体评估(SGA)、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营养不良炎症综合评估(CMIS)3种营养评估方法评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同时测定患者人体指数学、白蛋白、IGF-1等客观营养指标;SPSS10.0统计处理其相关关系。结果SGA、MQSGA、CMIS3种整体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各有特点,与血生化和人体学指标呈现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是以MQSGA与常用客观营养指标的复合相关系数最大(r=0.985),相关性最为密切,其次CMIS和SGA。结论SGA、MQSGA、CMIS3种评估方法都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以MQSGA较优。MQSGA更为客观准确,而且简单、无创,故较适合评估透析患者的整体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2013年收治的50例U C患者临床资料。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5例设为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5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U C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3周后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含量,并采用SGA体系评定患者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LB、PA含量和对照组PA含量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血清ALB、PA水平及SGA营养状况分级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 UC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饮食护理,可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有利于促进康复和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评价营养状态时进行身体测量的最佳时间.方法 6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青年组53例,老年组13例;2年龄组中又根据透析间期不同的体质量增长率各分为2组分别为:①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干体质量4.5%(中青年组16例,老年组7例)②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干体质量4.5%(中青年组37例,老年组6例),每个月分别在透析前、后测量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臂围(Mid-arm circumference,MAC),计算上臂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分别比较治疗前后数据的差异性.结果 ①2年龄组全部透析前身体测量数据均值±标准差结果(MAC 29.33±3.48cm;TSF 21.41±6.00mm;MAMC 23.00±2.75cm)均大于透析后测量数据(MAC 28.78±3.40cm;TSF 20.57±5.92mm; MAMC22.52±2.47cm),全部样本透析前后3项身体测量结果统计学分析分别为(MAC t=l0.091,P=0.000;TSF t=10.590,P=0.000;MAMC t=3.534,P=0.000);患者上臂围透析前(中青年组29.21±3.44cm、老年组29.81±3.80cm)与透析后(中青年组28.68±3.56cm、老年组29.19±3.69cm)统计学分析(中青年组t=8.437,P=0.000;老年组t=6.009,P=0.000)、肱三头肌皮褶厚度透析前(中青年组21.43±6.06mm、老年组21.34±6.00mm)与透析后(中青年组20.52±5.98mm、老年组20.74±5.88mm)统计学分析(中青年组t=9.865,P=0.000;老年组t=4.242,P=0.000)、上臂肌围透析前(中青年组22.99±2.80cm、老年组23.05±2.68cm)与透析后(中青年组22.50±2.47cm、老年组22.64±2.57cm)统计学分析(中青年组t=2.953,P=0.000;老年组t=5.177,P=0.000);②3项身体测量指标透析前、后差值在不同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分组下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HD患者测量以上数据的最佳时间应为透析后、身体无不适(如肌肉紧张,抽筋,低血压等并发症)时进行测量,以避免透析间期的体质量增长的影响,从而合理实行长期的营养评估计划,有效的组织管理营养评估工作,为监测和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抗HCV抗体阳性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与非传染病的MHD患者铁负荷的差异,并研究铁负荷对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MICS)的影响.方法:将53例规律血液净化治疗的MHD患者中抗HCV抗体阳性的24例设为阳性组,传染病检查均为阴性的29例设为阴性组.分别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SF)、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铁负荷与营养状况、炎症因子、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SF、ALT、AST、hsCRP、IL-6、TNF-α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b、PA均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与BMI、Alb、PA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均呈负相关;SF与ALT、AST、hsCRP、IL-6、TNF-α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并均呈正相关.结论:HCV感染的MHD患者存在明显的铁超负荷,铁超负荷与MICS有着密切的联系,铁超负荷可能是MICS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CAPD患者40例,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给予评价判断,根据结果分为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测定3组患者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胆固醇(CH),以及进行腹膜溶质转运特性测定分类。对比3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经过测定40例CAPD患者营养良好25例(62.5%),轻中度营养不良10例(25%),重度营养不良5例(12.5%)。3组间Scr、ALB、PA、CRP、CO2CP、CH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患者中,低转运、低平均转运有22例,占88.0%,高平均转运仅3例;15例营养不良(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中,高转运和高平均转运患者13例,占86.67%,低转运、低平均转运各1例,两组腹膜平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P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非常高,且腹膜转运类型大都属于高转运以及高平均转运类型,Scr、ALB、PA、CRP、CO2CP、CH是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纠正,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与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