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针对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督脉电针对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成年雌性wistar大鼠 ,Allen氏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 ,分别应用督脉电针治疗不同时间 ,以激素组和损伤不治疗组作对照。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数量的变化 ;应用RT-PCR法检测GFAP表达变化。结果 :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 ,灰质强于白质 ,尾侧强于头侧 ,电针治疗组胶质反应较轻 ;电针组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核糖体增多 ,吞噬变性髓鞘增强 ;培养观察 ,电针组GFAP表达减少。结论 :电针可抑制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 ,防止胶质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2.
罗云 《广东医学》2014,35(15):2323-2326
目的 观察磷脂酶Cδ3(PLCδ3)和RhoA在大鼠损伤脊髓中的表达.方法 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25):模型组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术后1、3、7、14、28 d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取损伤灶附近脊髓,用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及神经元死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后脊髓中PLCδ3、Rho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标记物NeuN的表达.结果 脊髓损伤后PLCδ3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持续下调,RhoA在残存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上调,脊髓损伤后第3天开始升高,第7天达高峰,持续增高至第28天.损伤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与活化和RhoA同步,出现神经元的进行性坏死.结论 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PLCδ3表达下调可能导致RhoA表达上调,而参与神经元的死亡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活化,促进脊髓损伤胶质瘢痕形成,影响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成年恒河猴和大鼠脊髓神经元及星型胶质特异标记核蛋白(Neu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两类动物脊髓的分布及其特异性.方法取成年恒河猴和大鼠脊髓组织,冰冻切片,用NeuN抗体和GFAP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NeuN和GFAP在大鼠和猴脊髓的免疫反应分布,探讨抗体标识特异性.结果猴和大鼠脊髓灰质神经元胞浆、突起和胞核均有NeuN阳性染色,但大鼠脊髓染色强于猴脊髓染色,特异性更高.GFAP在大鼠和猴脊髓星型胶质细胞均有分布,白质强于灰质,两者类似.结论识别鼠类的神经元核蛋白抗体NeuN和GFAP抗体可于灵长类脊髓染色,能有效标示灵长类脊髓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移植体外培养的嗅神经鞘细胞(OEC)对大鼠脊髓左半侧横断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应用改良Nash法培养的OECs移植到成年大鼠T10脊髓左半侧横断处,8周后分别采用改良Tarlov法运动学功能评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顺行示踪、透射电镜观察、P7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E染色等方法,观察动物的运动功能、脊髓再生的轴突和髓鞘、OEC的存活和脊髓损伤程度。结果:8周时治疗组运动学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再生轴突穿越损伤区,对照组则无再生轴突穿越;超微结构显示治疗组轴突数量多于对照组,且髓鞘的完整性强于对照组,OEC表现为星形胶质细胞样和雪旺氏细胞样两种,包绕轴突髓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移植后8周OECs仍然存活,在损伤区均匀、散在分布;损伤后8周脊髓损伤区有胶质瘢痕及空洞形成。结论:移植的嗅神经鞘细胞可促进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脊髓轴突的再生和髓鞘的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多西他赛(doeetaxel)和顺铂对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4只Wistar品系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多西他赛组、顺铂组、顺铂和多西他赛合用组,腹腔注射单次给予多西他赛5mg/kg、顺铂5mg/kg、多西他赛和顺铂各5mg/kg。5个月后,行活体灌注固定,取材,光镜和电镜观察脊髓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光镜下观察与对照组相比,顺铂组:灰质神经元形态未见异常,但可见血管扩张明显,白质神经纤维髓鞘变性肿胀断裂;多西他赛组:灰质神经元肿胀,尼氏体减少并消失,神经纤维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白质神经纤维髓鞘变性肿胀断裂;顺铂与多西他赛合用组:灰质内胶质细胞核固缩,灰质神经纤维变性肿胀,空泡样变,血管扩张,神经元尼氏体明显,白质神经纤维髓鞘变性肿胀断裂。电镜下,与对照组相比,顺铂组部分髓鞘的板层结构松解、扭曲;多西他赛组部分髓鞘结构出现板层结构松解、扭曲等轻度变化,细胞器相对完好;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组髓鞘结构出现板层结构松解、扭曲。[结论]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损伤在形态改变上呈现多样性。化疗药物多西他赛和顺铂明显加重脊髓损伤,且顺铂与多西他赛合用脊髓损伤更重。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BMPR Ia型受体的表达。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首先检测3种BMP受体(BMPR)Ia、
Ib、II型在正常成体大鼠脊髓中的表达分布。运用大鼠钝性脊髓损伤模型,以150 kdyn的撞击力直接撞击脊髓,观察动物
撞击后1、3、7、14、30、60 d后脊髓中BMPR Ia的表达改变。结果在正常成年大鼠脊髓中,BMPR Ia、II型受体主要在少突
胶质细胞、灰质神经元中表达,在部分星形胶质细胞和大多数小胶质细胞中表达。灰质神经元中未检测到Ib型受体的表
达或表达很低。脊髓损伤后,BMPR Ia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激剧增加,高表达可持续至损伤后1个月;脊髓损伤诱导脊
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中表达BMPR Ia明显增加。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BMPR Ia受体在星形胶
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激剧增加,BMPR Ia高表达提示BMP信号在胶质细胞的重要病理生理作用,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
BMP信号的功能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2,PAR2)对损伤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得到高纯度(>98%)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立即给予生理盐水(损伤模型组)、PAR2特异性抑制剂FSLLRY-NH2(FSLLRY-NH2组)、PAR2特异性抗体Anti-PAR2 antibody(Anti-PAR2 an-tibody组)处理;对照组为原代培养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不作任何处理。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应用CCK-8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损伤后24 h及72 h 对照组、FSLLRY-NH2组和Anti-PAR2 antibody组GFAP和Vimentin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损伤模型组,损伤后12、24、72 h对照组、FSLLRY-NH2组和Anti-PAR2 antibody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结论: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阻断PAR2可抑制其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中神经丝蛋白(NF200)及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及其关系,探讨不同细胞在再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伤后1d,3d,7d,14d,21d 6组,每组5只,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象分析方法观察神经元NF200及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脊髓损伤后NF200及GFAP的表达均呈进行性增高,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GFAP表达的增高早于NF200的增高,而前角神经元NF200的表达早于后角神经元。结论 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可能是刺激神经元功能活跃,促进神经纤维再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神经元对损伤的反应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甲泼尼龙和神经节苷脂对大鼠损伤脊髓CD95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MP)加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的疗效.方法:采用Allen's法制备SCI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MP治疗组,C组为GM1治疗组,D组为MP加GM1联合治疗组.大鼠存活不同时间后分别行行为学观察再处死,取伤段脊髓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和CD95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结果:HE染色显示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B、C、D组明显轻于A组,而D组较B、C组轻.伤后2周行为学指标优差依次为D-C-B-A(P<0.05).免疫组化检测表明,A组脊髓灰质CD95免疫染色阳性细胞数在8 h达到高峰,在白质中48 h时达到高峰,而D组虽有高峰,但明显少于A组(P<0.01),D组也少于B、C组(P<0.01).结论:MP与GM1联合应用可阻断神经细胞的凋亡,对损伤的脊髓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半切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损伤远端星形胶质细胞和近端少突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关系,探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5只;实验组6组,每组5只,分别是伤后1天组,3天组,7天组,14天组,21天组,28天组。实验组动物均行T9左侧半切,分别于伤后1,3,7,14,21,28d行后肢运动功能联合评分(CBS)及Basso-Beattle.Bresnahan(BBB)评分。每次评分后处死5只大鼠,进行HE染色及GFAP、MB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伤后后肢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2周时恢复幅度最大,2~3周时后肢运动功能继续恢复,3周时BBB评分最高达12分,3~4周运动功能无显著性恢复,损伤后1d损伤远端3-6mm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开始增生肥大,3~4d灰质中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2周时达到高峰,损伤近端3~6mm处少突胶质细胞的增生反应过程与星形胶质细胞相似。结论 脊髓损伤后近端少突胶质细胞和远端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可能有助于损伤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性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对损伤后脊髓组织中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改良Allen’s撞击法制作ASCI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rHuEPO干预组、MP干预组,28d后测量大鼠斜板试验临界角度与运动诱发电位(MEP),并进行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与IL-10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与实验对照组相比,rHuE-PO干预组、MP干预组大鼠斜板试验临界角度出现明显增加,MEP波幅变化率明显增加,脊髓组织病理损伤减轻、IL-10表达明显上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HuEPO干预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可上调脊髓组织中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但与MP干预相比其结果仍有一定差距;二者对ASCI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CI模型组、假手术组和BYHWD组,每组10只大鼠。SCI模型组和BYHWD组建立大鼠SCI模型, BYHWD组大鼠给予BYHWD(20ml/kg)灌胃2周。用药结束后处死大鼠,采用TUNEL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BYHWD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 <0.05)。结论:BYHWD可通过抑制SCI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对SCI时脊髓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白芍总苷作用于异丙肾上腺素(ISO)及左旋甲状腺素(L-thy)诱导所致的心肌重构整体动物150mg.kg-1.d-1组、白芍总苷300mg.kg-1.d-1组。各组动物灌胃给予受试药物或等体积蒸馏水20mL.kg-1.d-1,连模型,观察白芍中苷类成分的抗心肌重构作用,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以期为其抗心肌重构的可能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白芍总苷对ISO所致小鼠心肌重构的影响:小鼠皮下注射ISO 2mg.kg-1.d-1,连续7天,以造成心肌重构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美托洛尔60mg.kg-1.d-1组、白芍总苷左旋甲状腺素0.25mg.kg-1.d-1,连续9天,以造成心肌重构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药卡托普利45mg.kg-1.d-1组、白芍总苷100mg.kg-1.d-1组、白芍总苷200mg.kg-1.d-1组。各组动物造模的同时灌胃给予受试药物或等体积蒸馏水20mL.kg-1.d-1,每天给药1次。末次给药后24h,称取体重,摘取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24h后称取体重,摘取心脏称重并取血,离心获得血浆。进行如下指标的测定:左心室指数,全心指数,放免法测定血浆中环磷酸腺苷的水平。(2)白芍总苷对L-thy所致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大鼠腹腔注射平的明显升高(P〈0.05)。灌胃给予阳性药美托洛尔60mg.kg-1.d-1可使左心室指数、全心指数明显降低(P〈0.01),血浆中环磷酸腺苷水平降低(P〈0.05);灌胃给予白芍总苷150、300mg.kg-1.d-1可明显降低全心指数(P〈0.05),300mg.kg-1.d-1可明显降低左心室指数(P〈0.05);白芍总苷300mg.kg-1.d-1具有降低血浆中环磷酸腺苷水平的作心脏称重,测定左心室指数、全心指数,颈总动脉插管测定血压及心率。结果:(1)白芍总苷对ISO所致小鼠心肌重构的影响:小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连续7天,可以造成左心室指数、全心指数(P〈0.01)、血浆中环磷酸腺苷水义;灌胃给予卡托普利45mg.kg-1.d-1可明显降低左心室指数、全心指数(P〈0.05);白芍总苷200mg.kg-1.d-1灌胃给药可以降低左心室指数、全心指数、减慢心率(P〈0.05),白芍总苷100mg.kg-1.d-1仅表现出一定的作用趋势。结论:用趋势,但不构成统计学意义。(2)白芍总苷对L-thy所致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大鼠腹腔注射左旋甲状腺素,连续9天,可以造成左心室指数、全心指数明显升高(P〈0.01),心率明显加快(P〈0.05),血压出现升高的趋势,但不构成统计学意白芍总苷灌胃给药具有一定的抗心肌重构作用,芍药苷可能是白芍总苷抗心肌重构的主要药效学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剂量泼尼松(MP)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SD成年雌性大鼠78只,随机分成13组:即假损伤组;脊髓挫伤组(SCI组)及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MP组),再分为:1d组、3d组、7d组、14d组、21d组、28d组;用改良的Allen装置造成T12脊髓节段挫裂伤。在手术前及术后进行BBB(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术后立即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腹腔注射MP30mg/kg,伤后1h开始,按5.4mg/(k·h)计算23h总量,分4次腹腔注射,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取损伤节段上、下长约0.5cm脊髓连续冰冻切片,间隔取片后分别以抗神经丝蛋白、突触素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NF、SYP在SD大鼠脊髓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 MP明显改善损伤脊髓的病理形态。7,14,21,28d时MP组NF染色轴突数目均明显高于SCI组。而灰度值均明显低于SCI组。MP治疗组较SCI组相同时间点神经学功能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大剂量MP在脊髓损伤中后期明显促进其损伤后的再生,具有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电针内关和曲池穴作用于腹主动脉不完全结扎致大鼠心室重构的动物模型,观察电针的抗心室重构作用,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不完全结扎大鼠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超负荷型心室重构模型,假手术组动物除不进行结扎外其他操作与模型动物相同。造模第2天取存活的造模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电针组。阳性对照药卡托普利40mg/(kg·d)组。电针组采用内关穴和曲池穴,20min/次,各组动物灌胃给予受试药物或等体积蒸馏水溶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8d。电针组采用内关穴和曲池穴,20min/次,1次/d,连续28d。末次给药动物禁食不禁水12h,进行如下指标的检测:右侧颈总动脉插管测定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称取体重、摘取心脏测定左心室指数及全心指数;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结构,摄片对比。结果:给予相应药物及电针干预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动物的左心室指数、全心指数明显升高(P〈0.01),SBP、DBP、MAP、±dP/dtmax明显升高(P〈0.05);心肌纤维增粗,排列紊乱,细胞肿胀,细胞核大而深染,细胞间质增多,间隙增宽。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药卡托普利40mg/(kg·d)可使左心室指数、全心指数明显降低(P〈0.01),SBP、DBP、MAP、±dP/dtmax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可使左心室指数降低,SBP、MAP、±dP/dtmax降低(P〈0.05).心肌纤维排列欠整齐,间质较少,间隙较窄,心肌病理损害明显较轻。结论:电针内关穴和曲池穴能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心脏质量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脊髓半横断损伤后,钠通道阻滞剂苯妥英钠在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超微结构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参考Ramberg和Borgens法建立大鼠半横断型脊髓损伤模型,72只Sprague-Dawley大鼠均接受T10节段的脊髓损伤,然后被随机分为3组:甲基强的松龙(MP)组,于伤后通过腹腔注射甲基强的松龙30mg/kg;苯妥英钠(PHT)组,于伤后通过腹腔注射苯妥英钠10mg/kg;对照(NS)组,于伤后通过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脊髓损伤4h,8h,24h后,每组各取7只大鼠,麻醉后处死取损伤区脊髓,测定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于24h每组取3只大鼠麻醉后处死,取出损伤区脊髓制成标本,在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苯妥英钠组脊髓组织MDA浓度明显低于各时相点NS对照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而与MP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电镜下苯妥英钠组和MP组大鼠脊髓损伤部位观察到灰质出血坏死,线粒体水肿,髓鞘分离,髓鞘板层结构排列松散,较NS组轻。结论钠通道阻滞剂苯妥英钠可以增强脊髓损伤后的抗氧自由基的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脊髓神经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温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前应用局部脊髓低温灌注给予低温预处理,采用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形态学改变,Hplas-100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脊髓损伤中心区残留白质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形态学改变较对照组轻,损伤中心区残留白质面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温预处理对大鼠正常脊髓形态结构无明显影响,可明显减轻大鼠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形态学损害,减少损伤中心区白质面积的丢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孢素(CsA)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中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M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单纯椎板切除对照组(A组)、急性脊髓损伤组(B组)和急性脊髓损伤后CsA治疗组(C组),C组在损伤后早期从尾静脉注射CsA治疗。对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行BBB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状况;分别在术后1、3、7、14d处死各组大鼠,分别取受损节段脊髓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PCR)方法观察OMgpmRNA的表达。结果 B、C组大鼠在损伤后各个时间点后肢运动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B、C组各个时间点OMgp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P<0.05),7d时最高;C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量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OMgp显著升高,早期应用CsA对OMgp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植入微囊化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s)后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制备施万细胞及微囊化施万细胞悬液,建立T10脊髓右半横断损伤的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A组(单纯损伤组,50只)、B组(SCs移植组,50只)、C组(微囊化SCs移植组,50只),分别于损伤处植入吸附有10μL DMEM培养液、SCs悬液、微囊化SCs悬液的明胶海绵,采用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制备脊髓标本切片通过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C组BBB评分、髓鞘结构和数量的改善情况均优于A、B组(P<0.05,P<0.01)。结论:微囊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微囊化施万细胞可更有效地促进大鼠脊髓神经元修复和轴突髓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脊髓机械性损伤后损伤处脊髓血小板衍化生长因-7-(PDGF)在星型胶质细胞中的表达量,以探讨脊髓损伤过程中PDGF的作用。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并制作相关模型,观察脊髓损伤24h和7d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变、损伤脊髓的病理变化及PDGF在星型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UTHSCSA Image Tools 3.0图像分析处理系统进行分析,统计各张切片单位面积(mm^2)内PDGF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光密度:BIO-RAD软件Quantityone测定并用相对灰度值表示PDGF蛋白的表达量: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脊髓损伤24h后,两组大鼠均出现严重运动功能障碍,BBB功能评分分别为(0.7±0.4)、(0.7±0.5)分:损伤7d后,脊髓损伤组大鼠恢复为(6.7±1.2)分,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仅恢复为(3.9±0.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运动自如,术后24h和7d评分均为(21.0±0.0)分,与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24h脊髓损伤组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部位白质中可见肿胀的轴突和大量空泡。灰质中存在极少量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7d后损伤范围确定,损伤段变细,脊髓内有空洞形成,其中糖尿病脊髓损伤组的空洞大于脊髓损伤组,并且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PDGF阳性表达部位为星形胶质细胞,术后24h、7d假手术对照组PDGF表达少,没有太大的变化:24h后脊髓损伤组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损伤部位的PDGF表达增多,且脊髓损伤组明显多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7d后脊髓损伤组PDGF持续高表达,仍明显多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在Western blot检测中,假手术对照组在两个时段均仅有少量PDGF蛋白表达,24h后脊髓损伤组PDGF表达明显多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损伤7d后脊髓损伤组PDGF持续高表达,仍明显高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结论糖尿病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损伤后BBB评分明显低于脊髓损伤组大鼠,PDGF表达量亦明显减少,可能与高血糖状态加重脊髓的损伤以及抑制其损伤后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