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3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her)检查,将Hoher文件在HRT!View V0.06—1程序下处理,取得心率震荡参数: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对TO、TS与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MI组TS明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O在AMI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TS减低,HRT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独立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给予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激动剂及抑制剂其对心力衰竭兔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 构建容量及压力负荷型心力衰竭家兔模型,动态心电图同步记录给药期间心律失常并进行心率变异性与心律震荡分析,比较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 给予β3-AR激动剂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P〈0.05),增加SDNN、LF、HF、LF/HF值(P〈0.05)及降低TO值,增加TS值(P〈0.05),给予β3-AR抑制剂可以拮抗上述效应。结论 激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减少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可能与其对交感神经张力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3.
心率震荡在高血压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中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对高血压病并发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良性(30例)及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30例),同时取30例健康人群做对照组,行24hhoher检查,计算HRT的震荡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别。计算TO≥0mm、TS≤2.5ms/RR、TO≥0mm+TS≤2.5ms,/R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良性及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T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TS低于良性组(P〈0.05),TO高于良性组(P〈0.05)。TS≤2.5ms/RR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O≥0mm,TO≥0mm+TS≤2.5ms/RR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最低。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有显著的HRT变钝现象,其中合并不良室性心律失常者更加显著,TS可作为高血压病并发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震荡(HRT)的检测及结果分析,评价HRT对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和健康体检者90例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24h Hoher检查,并根据室性早搏(VPC)发生频率,定量测量HRT的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组间HRT参数的比较:震荡起始(TO)均值和异常率,AMI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震荡斜率(TS)均值AMI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异常率AMI组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中27例TO、TS均异常,占12.22%,对照组中7例TO、TS均异常,占7.78%,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中VPC发生频度与HRT参数的比较:17例频发VPC的AMI患者中,TO均值较偶发VPC者增高,TS均值较偶发VPC者明显降低,频发VPC者中11例TO、TS均异常,占64.71%,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组患者HRT较对照组明显变钝,TO升高和偈降低,AMI组HRT异常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与AMI患者VPC发生的频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缬沙坦治疗对CHF患者心率震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通 《中国热带医学》2009,9(3):503-504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24h动态心电图(24hDCG)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震荡(HRT)的关系,以及缬沙坦干预后HRT的变化。方法选择有室性早搏的病人62例,分为CHF组(27例)和正常对照组(35例),所有病人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CHF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口服1月后复查24hDCG监测。结果正常对照组TO〈0,而CHF组TO〉0;CHF组的T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HF患者口服缬沙坦1个月前后对比,HRT有明显改善:TO下降,偈升高。结论HRT降低可以做为预测CHF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指标;缬沙坦能改善CHF的自主神经功能,从而改善HRT,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的心电学指标——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并与传统指标——心率变异(HRV)进行比较,分析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方法33名急性心肌梗死后窦性心律的患者入选,平均随访6个月。心率震荡的值用两个参数表示TO(震荡起始)、TS(震荡斜率)。TO、TS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计算获得。同时利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SDNN进行测量。终点事件是心源性死亡。结果心肌梗死后死亡组(5例)TS明显减弱(P〈0.05),TO明显升高,与幸存组(28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TS与SDNN之间存在相关性(r=0.447,P=0.009)。结论HRT参数TO和TS值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频发室性早搏与心率震荡(HRT)的关系。方法 临床选择159例病人,根据室性早搏数目分为频发室性早搏组、偶发室性早搏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斜率(TS)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数目、形态。结果 频发室性早搏患者HRT现象较偶发室性早搏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变钝,TO升高,俺降低。结论 频发室性早搏患者HRT明显受损,说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损是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提示HRT降低可作为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coronary artary desease,CAD)患者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的检测,探讨HRT现象在CA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90例,均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D组TO值明显升高[(0.06±0.59)%vs(2.32±1.04)%,P〈0.001],TS值明显降低[(5.78±2.66)ms/RRvs(7.46±1.54)ms/RR,P〈0.01];TO值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575,P〈0.05),TS值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0.58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HRT对临床评价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动态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率变异(HRV)及心率震荡(HRT)指标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价值。方法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传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两组患者行Holter检查,对HRV及HRT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阳性组HRV指标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指标震荡斜率(TS)阳性组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震荡初始(T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中HRV各项指标及TS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评分相关。结论Holter记录HRV、TS等指标可准确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震荡(HRT)的关系,以及比索洛尔干预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有室性早搏的病人68例,分为DCM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斜率(TS);DCM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口服2月后复查24h DCG监测。结果DCM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升高,TS降低;DCM患者口服比索洛尔2个月后,HRT有明显改善,表现为TO下降,TS升高。结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损是DCM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HRT可作为DCM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比索洛尔能改善DCM患者HRT的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实弹射击训练对坦克乘员心率振荡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并观察SPCS生物反馈训练的作用。方法选取某坦克团首次参加坦克火炮射击训练的244名坦克乘员为观察组,从中随机选取79名乘员为干预组,另外选取103名同一部队坦克乘员为对照组,在首次进行坦克火炮实弹射击后采集心电指标,比较实弹射击训练对坦克乘员TO、TS、SDNN、RMSSD、PNN50、LF、HF、LF/HF等各项指标的影响,以及SPCS生物反馈训练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射击组TO明显升高,SPCS干预组TO水平较射击组降低(P〈0.01)。射击组TS值较对照组降低(P〈0.01),SPCS干预组TS值较射击组升高,但未达到对照组的水平。射击组SDNN、RMSSD、PNN50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SPCS干预可提高干预组SDNN、RMSSD、PNN50的水平(P〈0.05,P〈0.01)。射击组LF、HF、LF/HF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SPCS干预组LF、HF、LF/HF值较射击组升高(P〈0.05,P〈0.01)。结论首次参加实弹射击训练对坦克乘员HRT和HRV均有一定影响,表现出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迷走神经活性降低,SPCS生物反馈训练可增强坦克乘员自主神经的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市第六医院综合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伴发室性早搏分为高血压伴发室性早搏组(200例)和单纯高血压组(16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分析3组HRV、HRT的各项指标。结果:高血压伴室性早搏组、单纯高血压组T0、T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室性早搏组T0、佟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室性旱搏组与单纯高血压纽患者SDNN、rMSSD、PNN50、T1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伴室性早搏患者TO与SDNN、rMSDD值呈负相关(P〈0.05),TS与SDNN、rMSD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伴室性早搏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系统受损较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HRV、HRT与高血压伴室性早搏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王军  黄紫娟  钱斐鸿 《吉林医学》2011,(36):7659-766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窦性心率震荡(HRT)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入选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计算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按室性期前收缩的Lown分级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30例。根据HRT表现形式(异常及明显异常)分析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O 2.52(1.97,3.21)%、TS 0.81(0.39,1.28)ms/RR与对照组TO 1.01(0.46,1.71)%、TS 1.89(1.48,2.12)ms/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明显异常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概率(82.35%)明显高于HRT异常者(14.63%)(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T明显异常,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增高。  相似文献   

14.
麻友兵  高英玲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18-1620,1627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EH)左室肥厚(LVH)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和血压变异性(BPV)变化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对236例老年EH患者,应用其身高、体重和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计算出其左室重量指数(LVMI),根据LVMI结果分为87例LVH组和149例非LVH组。对87例EH合并LVH患者、149例EH非LVH患者和112例对照组的HRV、BPV和糖代谢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非LVH组SDNN(P<0.01)、SADNN(P<0.05)、HF(P<0.05)、IRI(P<0.01)、FPI(P<0.05)、P2hG(P<0.05)和P2hI(P<0.01)显著下降,LF(P<0.05)和LF/HF(P<0.05)显著增加。与EH非LVH组比较,EH合并LVH组SDNN(P<0.01)、SADNN(P<0.01)、PNN50(P<0.05)和HF(P<0.05)显著下降,LF/HF(P<0.01)、24hSSD(P<0.05)、dSSD(P<0.05)、IRI(P<0.01)、FPG(P<0.05)、FPI(P<0.05)、P2hG(P<0.05)和P2hI(P<0.01)显著增加。结论:老年EH合并LVH患者存在着HRV、BPV和糖代谢功能异常,IR可加重EH合并LVH患者的HRV和BPV的异常程度。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45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并比较3组受试者TO及TS均值,以及TO及TS异常的发生率。结果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与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健康对照组比较,TO增加,TS减低,TO及TS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HRT异常亚组的复合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RT正常亚组(P<0.05)。结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HRT可作为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和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与EH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ype2,T2DM)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和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ABP)的变化特点。方法对32例EH合并T2DM患者、26例EH患者、22例对照组的HRV和AB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SDNN(P〈0.01)和HF(P〈0.05)下降,LF(P〈0.05)和LF/HF(P〈0.05)增加。与EH组比较,EH合并T2DM组SDNN州(P〈0.01)和HF(P〈0.05)下降,LF/HF(P〈0.01)增加,且EH合并T2DM组24hSBP(P〈0.05)、dSBP(P〈0.01)和dDBP(P〈0.05)均高于EH组。结论EH患者存在着HRV和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异常,糖代谢异常可加重EH的HRV和BPV的异常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伴有室性早搏的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90例,计算其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值明显升高,TS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冠心病组比较,TO、TS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RT可作为DCM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率变异率( HRV)及疼痛耐受的影响。方法96例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临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基于对照组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包括个性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采集两组患者术前24 h中HRV指标,并应用计算机处理获取低频带(LF)、高频带(HF)、总频带(TP)及低、高频带比值(LF/HF)数据指标,术后清醒状态下评估患者的疼痛耐受情况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24 h动态心电图及计算机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率变异频域LF、LF/HF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HF及TP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24 h 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围手术期进行心理干预可使患者保持平衡状态,从而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长途运输应激对两种品系五指山小型猪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基于无创遥测技术,监测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经21 h长途运输应激后和2个月恢复后,两种品系五指山小型猪心电图(ECG)和活动的改变,并用HRV分析评价其自主神经功能状况. 结果 (1)小型猪对照组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白天以交感神经活动为主,晚上以副交感神经活动为主,且Black品系RRI、RMSSD、STV、VLF、LF和LF/HF比值均显著低于white品系(P〈0.05,P〈0.01),而HR、LTv、TP和HF均显著高于White品系(P〈0.05,P〈0.01);(2)与对照组比,长途运输应激后.小型猪RRI、SDNN、RMSSD、STV、LTV、TP、vLF、LF和LF/HF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HR和HF增加(P〈0.05,P〈0.01),且Black品系LTS组RRI、RMSSD、STV、VLF、LF和LF/HF比值均显著低于white品系LTS组(P<0.05,P〈0.01),而HR、LIV、TP和HF均显著高于White品系LTS组(P〈0.05,P〈0.01);(3)长途运输应激小型猪的活动、心率及其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P〈0.01). 结论 长途运输应激能使不同品系五指山小型猪的自主神经活动产生明显的差异,且Black品系五指山小型猪更易受长途运输应激的损害;另外,交感神经活动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运输应激致小型猪生物学功能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