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枕大孔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显微手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28例,其中24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4例采用改良的远外侧入路。结果:手术27例全切,1例次全切。无手术死亡,及手术致残。27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经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恢复。结论: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提高枕大孔区肿瘤的全切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枕大孔区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因素,比较有关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应用枕下外侧扩大入路切除枕大孔脑膜瘤11例.结果:手术全切肿瘤7例(7/11,64%),次全切2例(2/11,18%),部分切除2例(2/11,18%).无手术死亡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枕下外侧扩大入路足以显露和切除枕大孔区肿瘤.肿瘤切除程度取决于肿瘤与椎动脉、脑干和颅神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合理手术入路,进一步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在显微条件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1例采用枕下中线入路,结合解剖及文献复习,介绍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并发症。结果:3例肿瘤均行全切,无手术死亡。结论:枕下远外侧入路是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最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并用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14具甲醛固定的成人湿性头颅标本进行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并对12例下斜坡及枕骨大孔前方脑干腹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结果:寰椎横突及枕下三角是枕下远外侧入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磨除枕髁、颈静脉结节能增加术野的暴露。本组12例肿瘤患者中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有助于安全切除下斜坡和枕骨大孔腹侧肿瘤。  相似文献   

5.
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1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经验、显微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防治要点.方法:1996-06/2004-02共收治确诊的16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采用远外侧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切除肿瘤.并对其临床特点、手术入路、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等方面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16例肿瘤中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1例全切除,次全切除4例,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示神经鞘瘤10例,颈静脉球瘤3例,脑膜瘤2例,脊索瘤1例.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耳漏,1例出现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远外侧入路可以直接暴露颈静脉孔区,最小程度牵拉神经血管结构,使手术更加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6.
唐景峰  肖绍文  杜贻庆  阳永东  莫万彬 《广西医学》2007,29(8):1154-1155,F0004
目的 探讨环枕区及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经改良枕下远外侧入路和颈后中线入路手术治疗的26例环枕区及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一期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9年,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1例脊索瘤次全切除术后2年复发。结论 经改良枕下远外侧入路和颈后中线入路手术是治疗环枕区及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的一种较理想方法,具有术野开阔、肿瘤显露充分、全切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掌握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特点,将其应用于临床,以改善枕骨大孔区显微外科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解剖成人头颅标本15具30侧,在显微镜下对该入路涉及的血管、神经、骨性结构、肌肉进行解剖学观察和测量.另对收治的10例枕骨大孔前方肿瘤患者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结果 枕下三角和颈2神经的腹侧支是识别椎动脉的重要标志,头外侧直肌是识别颈静脉孔的重要标记.后颅窝开颅常用的解剖标志为星点、前星点、乳突尖、颧弓根.星点到前星点的距离:左侧(22.64±1.88)mm,右侧(21.96±2.64)mm;前星点至乳突尖的距离:左侧(38.54±3.42) mm,右侧(39.04±2.28)mm;星点至颧弓根的距离:左侧(55.82±3.84)mm,右侧(56.26±2.86)mm.10例患者中,8例显微镜下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无死亡病例,除1例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外,余患者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熟悉并掌握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知识,能提高枕骨大孔区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对我院自1999年12月至200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5例第四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入路选择经验。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5例,均打通导水管下口。其中经小脑蚓部入路15例,经小脑延髓裂入路10例,术后全部清醒。术后出现脑积水6例,1例死于呼吸中枢损伤。结论选择小脑蚓部入路有利于切除中孔区肿瘤,小脑延髓裂入路有利于切除靠近外侧孔区及脑干背外侧肿瘤,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枕下远外侧入路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枕下远外侧入路探讨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学特征,为利用该入路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病变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显微镜下对1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和10例成人颅骨及寰椎标本的颈静脉孔区进行显微解剖和观测.结果 骨性颈静脉孔形态、大小多变.在保留枕髁的前提下,切除颈静脉结节、颈静脉突、寰椎横突及部分后弓和侧块可以充分显露颈静脉孔内外口.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存在硬膜或骨性分隔,在入颈静脉孔处,两者之间存在大约2.0 mm的间隔.JF区的血管与神经关系复杂.在2例标本中,两侧小脑后下动脉与舌下神经的关系并不对称.右侧乙状窦大者占60%,高位颈静脉球的出现率占20%.结论 熟悉JF区的显微解剖有利于手术中保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在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远外侧入
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27 例颅颈交界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方法,其中经枕髁后入路5 例,经部分枕髁入路8 例,经颈静脉结节入
路2 例,经C1、C2 关节面侧方联合经部分枕髁入路12 例。采用Karnofsky 行为表现量表(KPS)评价临床效果。所有患者术前均
行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包括磁共振成像和三维CT 血管造影。3 例患者为防止术中头部过度后仰导致呼吸心跳停止,术前行预
防性气管切开。结果27 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24 例,大部分切除2 例,部分切除1 例,结果满意。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寰
枕关节不稳定症状,术后随访未发现有肿瘤复发。术后患者的KPS 评分均提高。手术并发症主要是后组颅神经损伤、皮下积液、
脑脊液漏以及脑干或脊髓血管痉挛。结论远外侧入路是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肿瘤手术治疗的理想入路。术前神经系统
影像学检查对远外侧入路有所帮助,远外侧入路应根据肿瘤病理性质、位置、延伸范围和相关血管受累程度决定骨质切除的多
少,显露范围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下斜坡和枕骨大孔腹侧肿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2例尸体(24侧)远外侧经髁入路进行解剖,并对21例下斜坡和枕骨大孔腹侧肿瘤进行切除.脑膜瘤10例,神经鞘瘤8例,脊索瘤3例.肿瘤大小:2.0~3.0 cm 6例,3.1~4.0 cm 10例,4.1~5.0 cm 4例,>5.0 cm 1例.手术入路包括:远外侧经髁后入路16例,部分经髁入路5例.结果:21例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远外侧经髁入路包括3种情况:经髁后入路,部分经髁入路和完全经髁入路.经髁后和部分经髁入路足够暴露和切除下斜坡和枕骨大孔区肿瘤.  相似文献   

12.
徐伟  徐启武 《上海医学》1998,21(11):633-635
目的:了解枕骨大孔区病变运动诱发电位表现,方法;对经核磁共振(MRI)证实的51例枕骨大孔区病变患者,进行了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测试。结果:枕骨大孔区病变患者MEP异常率为94.1%,表现为潜伏期延长,中枢运动的传导时间(CMCT)延长,波幅降低,枕骨大孔区肿瘤中,颈延型肿瘤的MEP异常较延颈型肿瘤的MEP异常更显著,腹侧肿瘤的MEP异常较侧后方的MEP异常更显著。结论:MEP改变较临床评  相似文献   

13.
经显微手术处理的难治性脑瘤86例,其中脑干肿瘤17例,海绵窦(CS)肿瘤7例,斜坡脑膜瘤12例,丘脑肿瘤14例,松果体区肿瘤12例,巨型(直径)>4cm)听神经瘤21例,枕大孔区肿瘤3例。肿瘤全切和近全切除69例,大部和部分切除17例,死亡1例。难治性脑瘤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应根据肿瘤的具体部位、大小及其扩展的范围而选择适当的入路,力求显露充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尽可能多地摘除肿瘤,乃至于全切除。以便提高术后疗效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探讨枕骨大孔区髓外肿瘤患者的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表现。方法对经核磁共振影像(MRI)证实的22例枕骨大孔区髓外肿瘤患者进行了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测试。结果枕骨大孔区髓外肿瘤患者的MEP异常率为95.5%,表现为潜伏期延长,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延长,波幅降低。MEP的异常表现与肿瘤部位有关。结论MEP改变较临床评估更为敏感,且能客观定量地反映运动功能的损害程度。MEP可预测预后,能作为评价手术效果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远外侧经髁入路显微切除延颈髓交界区腹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应用远外侧经髁入路显微切除延颈髓腹侧及腹外侧肿瘤3例,其中脊膜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神经鞘瘤恶性变1例。结果:2例肿瘤全切除,1例硬膜下肿瘤全切除,硬膜外肿瘤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但有1例存在后组颅神经损伤症状。结论:该手术入路可增加术野空间,从而更大程度上显露肿瘤组织,有利于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1年本科手术治疗的51例脊髓空洞症,男性24例,女性27例,年龄9-60岁(平均31.8岁)。术前均行MRI检查,其中伴枕大孔区病变46例(Chiari畸形45例),不伴枕大孔区病变5例。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7年,症状改善33例,病情稳定16例,症状加重2例,无死亡,总有效率96.1%。结论 脊髓空洞症与枕大孔区病变密切相关,对病情进展的脊髓空洞症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相关病因及影像学资料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