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丙吡胺缓释片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由6名受试者试验丙吡胺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用药代动力学参数,对缓释片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溴吡斯的明缓释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溴吡斯的明缓释片与其普通片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2组,采用自身交叉对照实验,单剂量口服溴吡斯的明缓释片或普通片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溴吡斯的明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溴吡斯的明普通片与缓释片给药后,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2 h和 ...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研究了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丙吡胺(disopyramide)、慢心律(mexilitine)、茚丙胺(aprindine)对犬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的合并用药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丙吡胺与慢心律两药的合并以及茚丙胺与慢心律两药的合并均能显著地对抗洋地黄所诱发的心律失常以及冠状动脉二步结扎法所诱发的心律失常,其效果均优于上述药物的单独应用。但是,对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在单独应用和合并应用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单独应用丙吡胺时,其血中最高浓度为7.2μg/ml,丙吡胺对抗洋地黄性心律的失常的EC50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溴吡斯的明普通片为对照,通过多剂量口服给药后,评价溴吡斯的明缓释片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方法 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2组,采用自身交叉对照实验,多剂量口服溴吡斯的明缓释制片或普通片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溴吡斯的明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结果 溴吡斯的明普通片与缓释片给药后,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2.00 ± 0)h和(4.00 ± 0)h; Cmax 分别为(25.477 ± 0.177)mg•L-1和(19.236 ± 0.446)mg•L-1;AUC0-∞分别为(321.424 ± 4.955)mg•h•L-1和(370.083 ± 12.229)mg•h•L-1;与普通片相比,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9.15%。结论 溴吡斯的明缓释片具有缓释动力学特征,与普通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溴吡斯的明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和体内药代动力学,并研究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D释放度测定第二法,以磷酸缓冲液为释放介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溴吡斯的明的累积释放百分率。6只新西兰兔采用自身交叉给药方案,单剂量口服溴吡斯的明缓释片和普通片后,采用HPLC-紫外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体内血药浓度。结果溴吡斯的明缓释片12 h体外累积释放率达98.6%,其体内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为(4.001±0.004)h;Cmax为(15.442±0.215)mg/L;AUC0-∞为200.557±3.357。Loo-Riegelman法计算溴吡斯的明缓释片体内外的相关性,其体内累积吸收百分率与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X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为:fa=0.485 1 fr+3.837 7,r=0.986 5,大于临界值r6,0.01(P<0.01)。结论溴吡斯的明缓释片释放行为的体内外相关性显著,通过体外释放行为可预测其体内释放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溴吡斯的明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和体内药代动力学,并研究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D释放度测定第二法,以磷酸缓冲液为释放介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溴吡斯的明的累积释放百分率.6只新西兰兔采用自身交叉给药方案,单剂量口服溴吡斯的明缓释片和普通片后,采用HPLC-紫外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体内血药浓度.[结果]溴吡斯的明缓释片12h体外累积释放率达98.6%,其体内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为(4.001±0.004)h;Cmax为(15.442±0.215)mg/L;AUC0-∞为200.557±3.357.Loo-Riegelman法计算溴吡斯的明缓释片体内外的相关性,其体内累积吸收百分率与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X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为:fa=0.4851,fr+3.8377,r=0.9865,大于临界值r6.0.01(P<0.01).[结论]溴吡斯的明缓释片释放行为的体内外相关性显著,通过体外释放行为可预测其体内释放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陈平君  文爱东  罗晓星  赵磊  杨志福  吴寅  沈彤  谢黎 《医学争鸣》2005,26(13):1234-1237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奈福泮缓释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健康男性志愿者20名完全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对照实验设计,单次和多次口服盐酸奈福泮缓释片和普通片,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清中奈福泮的药物浓度.结果:单剂量口服缓释片和普通片的峰值浓度ρmax分别为(72±18)和(105±25)μg/L,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5.1±0.6)和(2.1±0.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h)分别为(907±340)μg·h/L和(865±287)μg·h/L,多剂量给药AUCSS(0-24h)为(1308±313)和(504±109)μg·h/L,峰值浓度ρmax分别为(101±20),(114±28)μg/L和谷值浓度为ρmin(29±13),(20±12)μg/L.缓释片相对普通片的达峰时间Tmax延迟,体内滞留时间(MRT)和半衰期(t1/2)延长,盐酸奈福泮缓释片相对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43)%.结论:盐酸奈福泮缓释片和普通片生物等效且缓释片具有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溴新斯的明普通片与缓释片在新西兰兔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2组,进行双交叉自身对照试验.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采用DAS 2.0软件处理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溴新斯的明缓释片与普通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达峰时间(peak time,Tmax)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及受活化调节、由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趋化蛋白(RANTES)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50例,分别接受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和吡格列酮治疗6月,流动注射分析法检测血清AGE-P水平,ELISA法检测RANTES水平.结果 (1)2组患者治疗后AGE-P水平均有下降,吡格列酮组AGE-P水平下降程度大于瑞易宁组;(2)吡格列酮组治疗后RANTES水平下降,且下降程度大于瑞易宁组;(3)吡格列酮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值(ΔUMA)分别与治疗后血清RANTES下降值(ΔRANTES)、治疗后AGE-P下降值(ΔAGE-P)呈明显正相关;血清ΔAGE-P与血清ΔRANTES也呈正相关.结论 吡格列酮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UMA)排泄,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GE-P和RANTES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丙吡胺(Disopyramide)是一抗心律失常药,药理及临床研究发现有类似奎尼丁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且安全范围较大。为测定本品在体液中的浓度,我们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丙吡胺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据报道有:酶免疫测定法、薄层层析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waters 840、490液相色谱仪测定,筛选出普鲁卡因酰胺做内标,最低检出浓度为0.5μg/ml。  相似文献   

11.
盐酸维拉帕米胃内漂浮缓释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胃内漂浮缓释片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基纤维素等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与维拉帕米混合制备维拉帕米胃内漂浮缓释片,并进行了体内溶出度试验,结果:其释药规律在前6h接近零级动力学模型,到10h累积释药达96%。结论:制备片与普通片体外溶出参数经t检验,T50,Td有显著性差异,m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阿西美辛缓释片并对释药因素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制备了阿西美辛缓释片。运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处方,确定了速释部分的处方。对影响释药的因素,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规格、用量、润湿剂的用量、制片压力等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处方的筛选。结果阿西美辛缓释片的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润湿剂的用量、制片压力对阿西美辛缓释片的释药几乎无影响,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规格对药物的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基本骨架材料,结合其他辅料,制备了日服1次的阿西美辛缓释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两种类型的氨茶碱控释片体内外试验的相关性。体外溶出试验表明骨架控释片和膜包衣控释片的溶出均属于表观一级释放过程,释放速度常数分别为0.1529h~(-1)和0.1510h~(-1)。体内试验表明,以单室模型拟合测得的血药浓度,其吸收速度常数分别为1.84h~(-1)和0.97h~(-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它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表明,膜包衣控释片存在有一定相关性,而骨架片未见类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乳酸左氧氟沙星胃漂浮缓释片,考察其漂浮性和体外释放行为.方法 以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乳酸左氧氟沙星胃漂浮缓释片,分别考察处方中各辅料对制剂漂浮性和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 处方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promellose cellulose,HPMC)黏度规格、用量及十八醇、碳酸氢钠用量对制剂的漂浮性或体外释放行为均有影响,处方中HPMC K100M用量为l00mg/片、十八醇用量为40mg/片、碳酸氢钠用量为40mg/片时其漂浮性能和释放行为较好.结论 本制剂具有良好的胃漂浮和缓释效果,且工艺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用萘普生释放度为指标研究萘普生缓释片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自制片与对照片(美国Syntex公司的产品)释放度相似,初步稳定性考察符合标准。结果表明在一般条件下我们的自制片约可保存两年,具有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乙酰氨基酚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的处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以体外释放度为指标,考察羟丙甲纤维素(HPMC)规格、HPMC用量和乳糖用量对药物体外释放度的影响,并通过分数法优选辅料的比例。结果每片含325mg对乙酰氨基酚、49mg HPMC K4M和56mg乳糖压制的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其累积释放度可分别满足1h时为5%~35%、4h时为35%~75%、8h时不少于60%。结论制备的对乙酰氨基酚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具有缓释12h的效果,且处方与工艺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羟丙甲纤维素(HPM)理化性质对布洛芬-HPMC凝胶骨架片释放度的影响。用转篮法测定布洛芬的释放度。结果:药物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药物的释放度与HPMC的粘度、粒度以及用量有关:HPMC粘度越大、粒度越小,药物的释放度越慢;药物与HPMC的比例对药物的释放度有明显影响。结论:药物从骨架片中的释放度与HPMC的理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总有效率达90.18%(101/112)。其中显效79例,占70.54%;有效22例,占19.64%。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蔗糖基聚合物作为缓释片剂载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蔗糖基聚合物作为缓释片的载体的可行性.方法: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蔗糖基聚合物为载体制备非诺络芬钙的缓释片,于1~12 h定时地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缓释片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度,绘制释放度随时间变化的释放曲线.结果:12 h内非诺络芬钙在人工肠液中能够平稳地缓慢释放,蔗糖基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释放速率越慢.结论:蔗糖基聚合物可以作为缓释片的载体,其中以MW=79.4K的缓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