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老年衰弱属中医学“虚劳”“虚损”“痿证”范畴,五脏虚损、正气渐衰是老年人的共性特征,而五脏失和、气机升降失司则是引发衰弱前期、衰弱以及动态变化的核心病机,五脏失和是老年衰弱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关键环节,调补五脏是干预老年衰弱的重要治则。西医对于衰弱的评估方法成熟,但干预技术及效果尚不明确。中医治疗衰弱临床应用广泛,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对老年衰弱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开展中医思维主导下的中西医结合老年衰弱评估与干预是优势互补的上佳之策。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以近年来中西医协同开展的老年衰弱工作为基础,并组织在京的老年病专家团队,参考国内外多种衰弱评估工具、古籍文献、专家共识及指南,撰写了老年衰弱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骨伤科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占有较大优势.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分别从“未病先防、养生固本;已病早治、标本兼顾;既病防变、控制病情;愈后防复、择时防发”等4个方面对骨科常见慢性疼痛的防治策略进行探讨,并对“治未病”思想在骨科慢性疼痛的防治方面给出了相关性建议,以期“治未病”思想更好的指导骨科慢性疼痛的研究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脑-肠轴”联系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系统,参与GERD的发病。本研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阐述现代医学、中医学对“脑-肠轴”的认识,基于“脑-肠轴”功能异常为GERD的发病机制,提出与之相应的中医病机为胃失和降、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肺失宣降,治疗当以和胃降逆为基础,并调畅肝、脾、肺气机,恢复“脑-肠轴”功能,为GERD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赵志华  张晓冉  陈秋 《光明中医》2023,(9):1663-1666
糖尿病前期是将来发生糖尿病的一个分水岭,经过有效的干预,可以将其逆转,降低向糖尿病的转化,从而缓解因此带来的社会经济压力。该病当属中医学“脾瘅”范畴,陈秋教授运用中医学理论体系解析糖尿病前期主要的病因病机,病证结合,标本同治,提出了“健脾行气、滋阴活血”为治疗大法的综合干预方案。笔者结合医案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中医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脓毒症中医病机特点及治法的认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刘清泉 《北京中医》2007,26(4):198-200
脓毒症(Sepsis)是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疾病。根据其临床特点,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伤寒、温病的范畴。可以说几千年的中医学发展历史中始终贯穿着对“脓毒症”的研究,即中医学在治疗脓毒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提炼中医学治疗脓毒症的经验,我们认为,首先要深入研究其病机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为脓毒症的治疗提出治法及辨证论治体系。现结合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复习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脓毒症的病机及治法进行一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病率高。阮诗玮教授根据长期中医临证实践经验并结合现代相关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疾病的中医学认识及临证治疗经验,指出其病因病机当基于尿毒症基本病理状态,以内生浊毒之邪、津气血亏虚为内在因素,四时六淫邪气为诱发因素,基本病机即为浊毒内蕴、毒邪外发,津血亏虚、肌肤失养。根据其病机特点总结临床辨证要点为“虚、热、毒、郁”,并创设性提出了“补、清、下、汗”四大治疗法则。同时,临床治疗以分期辨证论治,并归纳其急性期、慢性期及慢性迁延期的临床表现及理法方药,附有临证医案参佐。  相似文献   

7.
眩晕是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表现之一,中医学中的“眩晕”包括现代医学高血病压引起的眩晕。临床上,中医治疗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多纳入平肝、潜镇、熄风等思维定式,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在临床中,根据本病“阴阳失和”的病机特点,采用益阴和阳法为主,每可提高疗效,患者在血压稳定的同时,头旋、目运等不适也得到很好的缓解。现就临证所得,略陈体会如兹。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应对疫病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回顾中医学关于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的相关记载,总结其对外感热病中具有传染性特点的疫病病因、病机、传变及治疗的认识;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时间及主要临床表现,提出其属中医学“瘟疫”范畴,病位在肺,病因为感受“冬温之毒”,从口鼻而入,侵袭肺络;结合各地诊疗方案提出的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研究,指出疫毒袭肺、邪热壅肺、毒热闭肺为其核心病机;分析中药连花清瘟理论组方特点及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佐证其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鹏教授基于肺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结合临床经验,继承中医整体观、五脏一体观,认为“和法”的内涵为以调和阴阳气血为基,安平脏腑为本,兼顾半表半里,和解少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根本病机为脏气亏虚,气机失和,痰瘀阻络。在临床治疗中当分表里、虚实、缓急,天人失和也是本病的重要病机。根据对病机的认识,王鹏教授提出补益脏腑,通调气血;表里缓急兼顾,和解少阳枢机;天人合一,疏情达意;平缓调和用药等治法。  相似文献   

10.
瘀血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思想,得到了历代医家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文章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归纳总结了瘀血理论的源流及特点,依据瘀血理论辨治病毒性心肌炎,其病机关键是“瘀血内生”,立“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以补气活血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久咳久嗽辨证八法。即:燥热伤肺、风邪犯肺、血瘀阻滞、肝郁气滞、培土生金、痰浊阻肺、肺肾阴虚、肺阴亏虚等。  相似文献   

12.
慢性咳嗽病程长,病机复杂,与外邪侵袭和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中医诊治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4种咳嗽多以五脏为纲进行分型论治,或在辨证基础上拟一基本方加减治疗。结合西医不同病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因病机复杂、病程长,临床治疗难度大,临症不应固守成方或套用几种分型,当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辨证论治结合,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中医养生的起源、基础、学术流派、特点和方法以及养形、养神和法于自然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做了概述,旨在"古为今用",将中医养生更好地应用于防治当前日趋增加的慢病发病。  相似文献   

14.
慢性前列腺炎是困扰许多中老年男性的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率的增高引起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中医与西医不同的辨证辨病要点及治疗方法,单一治疗方法应用于此疾病虽然各有特色,但仍难以应对此疾病复杂的症状。故只有多种方法结合运用,发挥西医直观简便的特长,结合中医治标治本的针对方案,才是现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药内服,对照组予息斯敏9mg口服,日一次,结合0.05%新适确得乳膏外涂,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慢性湿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本病证候规范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0年来以中医药为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结果 34篇文献中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出现频率大小依次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湿热、胃络瘀血。结论临床按照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湿热、胃络瘀血5型辨证论治可覆盖大多数病例。  相似文献   

17.
慢性盆腔疼痛病症为妇科的常见难治疾病,瘀血内阻为本病病机已得到共识。根据本病中、西医学病因病理基础,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情况,认为湿瘀内结是其关键病机,也是病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因此,治疗当以化瘀除湿、行气止痛为主,解除湿邪与瘀血胶结之势,阻断因果相干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难治性胃病,发病率高,病情缠绵反复,且具有一定癌变倾向。迄今尚缺乏公认有效的干预措施,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色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调肝理脾法是中医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协调肝脾功能,运用调肝、理脾方法及相互配伍作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19.
辨证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服用汤剂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平均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6.7%。结论辨证论治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从补虚扶正、择法祛邪、调畅中焦、攻补兼施来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遣方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