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干预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干预联合社交技能训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定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GW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认知心理干预联合社交技能训练能改善抑郁及焦虑症状,更好地融入家庭及社会,增强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照料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60例2003-03/06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AD患者的照料者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护理干预,观察AD照料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并与国内常模相比较。结果:AD照料者的SCL-90总分为138.06±34.09,SAS评分为31.63±5.74,SDS评分为36.30±6.84,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后,AD照料者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除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外)、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或P<0.01),与常模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D照料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AD照料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积极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主观幸福感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总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积极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颈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干预、行为干预、教育性干预、集体干预、家庭干预、放松疗法、娱乐疗法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观察组经上述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SAS、SDS评分降低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照料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照料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60例2003-03/06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AD患者的照料者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护理干预。观察AD照料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并与国内常模相比较。结果:AD照料者的SCL-90总分为138.06&;#177;34.09,SAS评分为31.63&;#177;5.74,SDS评分为36.30&;#177;6.84,均高于国内常模(P&;lt;0.01);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后,AD照料者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除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外)、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或P(0.01),与常模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AD照料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AD照料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系统性心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采用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 干预后两组SLEDAI、GWB、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心理干预能降低SLEDAI,提高总体幸福感、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9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血透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能缓解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及康复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8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较干预前有了明显改善,研究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强化了药物的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对病人健康地回归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卧床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科手术需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心理干预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终关怀对晚期肝癌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晚期肝癌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临终关怀护理模式.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P<0.05).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结论 临终关怀可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对提高出院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意义.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治疗好转出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每月上门随访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家庭疗养,不施加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出院时两组评分无差异性.6个月后干预组FIM及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护理延续了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从医院到家庭支持护理,有效地促进了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张权芳  蒋勤慧  戴莉 《天津护理》2011,19(4):191-19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本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于综合护理干预。1年后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维度)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的SF-36维度(生理功能,躯干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后,干预组的SF-36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或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年后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老年尿失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PICC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得分为(40.43±5.7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9.90±8.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PICC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3 d和治疗后10周应用哈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 结果:10周后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均有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有所提高,但干预组较对照组两者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影响,能减轻抑郁程度,降低抑郁发生率,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在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时的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支持性的心理治疗法。包括语言劝导法、说理治疗和信念治疗,使患者的心身、精神行动上在术前均得到充分的预期准备。结果:通过对照,干预组术前焦虑、术中痛感与对照组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对手术的自我感觉满意度增高(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减轻术前焦虑、术中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源性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一般护理;试验组除给予常规药物外,制定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肝源性糖尿病有比较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肠造口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不施加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有专科护理经验护士以家庭随访或电话询问等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包括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护理指导等.每周1次,每次30~60 min,持续时间为3个月,3个月后两组分别采用问卷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出院患者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按常规于出院指导后定期复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心脏外科护师及以上职称人员以定期家庭访视和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每周1次,每次30~60min,持续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运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测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心脏外科护师及以上职称人员提供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家庭氧疗配合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生存质量及急性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0例患者,观察时间为1年。干预组由医务人员指导进行家庭氧疗配合呼吸操训练,两组均在出院前和出院后6个月、1年检测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同时通过电话、复诊、上门随访等方法随访1年,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经1年干预后,干预组的肺功能、生存质量、急性加重及再次住院的频率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家庭氧疗配合呼吸操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延缓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家庭随访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83例社区居家AD早期患者分为试验组42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入组时开展一次有关AD知识教育与居家康复训练指导,此后由家庭照顾者督促患者按居家护理方案进行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家庭访视和电话随访相结合的干预方式。干预期1年。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前后ADL、HAMA得分及居家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得分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干预后分数较干预前提高,且1年后无患者发展为中期痴呆;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MMSE、HAMA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SE:P0.05;HAMA:P0.01),ADL得分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试验组分数较对照组降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MMSE、ADL、HAM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有2例患者发展为中期痴呆。结论:仅依靠家庭照顾者督促患者开展居家康复训练是不够的,家庭随访干预可有效维持AD早期患者的认知水平,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