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芪黄补肾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芪黄补肾汤(治疗组)治疗50例CRF患者,同时以氧化包醛淀粉治疗CRF患者30例进行对照(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并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治疗组TNF-α、IL-6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芪黄补肾汤汤对CRF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血清促炎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1例需要外科手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术后第1天开始,采用肠内滴注能全素联合中药芪黄煎剂;对照组同样方法只滴注能全素。疗程均为7d。手术前后分别观察: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α、IL-6、TNF-α)水平;②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α、IL-6、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d,2组血清IL-1α、IL-6、TNF-α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d,研究组血清IL-1α、IL-6、TNF-α均显著下降,与本组术后1d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术后第7天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d,2组血清IL-1α、IL-6、TNF-αmRNA表达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术后7d,研究组血清IL-1α、IL-6、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本组术后1d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术后第7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小肠内滴注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通过促进促炎细胞因子(IL-2、IL-4、IL-10)mRNA的表达,调节血清抗炎细胞因子(IL-2、IL-4、IL-10)恢复正常,对胃癌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和炎症反应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热益气方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RGH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予阿昔洛韦联合清热益气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IL-4、IL-6、TNF-α低于对照组,而IFN-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平均复发皮肤病损评分、复发频次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热益气方治疗RGH临床疗效较好,能减少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与炎性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西药常规治疗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8周。观察血浆NT-proBNP水平、心功能分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血浆NT-proBNP,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心功能分级、LVEF和NT-proBNP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具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NT-proBNP,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6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心脉宁胶囊,4粒/次,3次/d。疗程8周。观察IL-6,TNF-α,hs-CRP水平及心电图和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0.9%,优于对照组的56.3%(P<0.01);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4.8%,优于对照组的56.3%(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栓心脉宁胶囊能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电图,并能降低患者IL-6,TNF-α,hs-CRP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蛇石六黄汤对尿路感染(UTI)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2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蛇石六黄汤,1剂/d,分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三金片口服,3片/次,3次/d,7 d为1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且设正常健康组43例。结果:临床有效率治疗组93.62%,对照组82.22%,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治疗前IL-6,IL-8,TNF-α均较健康组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IL-6,TNF-α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路感染时细胞因子IL-6,IL-8,TNF-α明显增高。蛇石六黄汤治疗UTI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能与有效干预IL-6,IL-8,TNF-α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芪桂汤对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血清IL-6,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例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优甲乐治疗,治疗组予优甲乐加芪桂汤治疗,疗程为12周,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T3、FT4、TSH、IL-6、TNF-α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T3、FT4水平降低,TSH水平升高(P0.05),但仅治疗组IL-6,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芪桂汤可以改善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调节IL-6,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抗心功能不全药物治疗糖尿病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pro-BNP水平与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60例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按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及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疗程8周。观察pro-BNP水平、心功能分级;采用荧光定量法,测定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pro-BNP、白介素-6(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心功能分级、LVEF、pro-BN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性心功不全患者心功能,且对pro-BNP、IL-6、TNF-α水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药方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及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联合中药加味安肠愈疡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及CRP水平。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21/28),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IL-6、TNF-α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有利于疾病稳定和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林欢儿  陈小玲  雷菊蕊 《新中医》2014,46(8):102-103
目的:观察芪蓝颗粒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复发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芪蓝颗粒治疗,对照组19例予泛昔洛韦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外周Th1/Th2血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IFN-γ、IL-4。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较低、IL-4水平较高,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9月,复发率治疗组为40.00%,对照组为73.6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RGH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中药芪蓝颗粒对其有调节作用,并能降低RGH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张晓忠  潘洋  胥颉 《中医研究》2012,25(7):50-52
目的:观察芪公解毒免煎颗粒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2含量的影响.方法:芪公解毒免煎颗粒剂治疗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清TNF-α和IL-2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0.0%.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血清TNF-α和IL-2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芪公解毒免煎颗粒剂可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TNF-α和IL-2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祛斑养阴颗粒剂对狼疮鼠模型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探讨祛斑养阴颗粒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可能机制。方法将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10只、祛斑养阴颗粒剂组20只、地塞米松组20只和祛斑养阴颗粒剂联合地塞米松组2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腹部皮下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造模。祛斑养阴颗粒剂组予祛斑养阴颗粒剂30 g/(kg.d)灌胃;地塞米松组从实验第1 d腹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03 g/(kg.d),每周2次,共8次;祛斑养阴颗粒剂联合地塞米松组从实验第1 d腹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给药时间、剂量同地塞米松组),并每日予祛斑养阴颗粒剂30 g/(kg.d)灌胃;模型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kg.d)灌胃;空白对照组予普通级饲料喂养。4周后检测血清IL-10、TNF-α水平,对肾脏组织冰冻切片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狼疮鼠肾炎性改变,祛斑养阴颗粒剂组、地塞米松组和祛斑养阴颗粒剂联合地塞米松组狼疮鼠肾炎性病变有所恢复。模型对照组IL-10、TNF-α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说明造模成功。各治疗组IL-10、TNF-α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祛斑养阴颗粒剂联合地塞米松组IL-10、TNF-α水平均较祛斑养阴颗粒剂组、地塞米松组降低(P〈0.05)。结论祛斑养阴颗粒剂对狼疮鼠血清中IL-10、TNF-α的分泌有抑制作用,能改善其肾脏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心肺脑复苏指南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分别于心肺复苏后即刻、1、3、7 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的动态变化。结果心肺复苏后即刻,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后1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两组患者升高程度相当(P0.05);心肺复苏后3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以及IL-8水平开始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心肺复苏后7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以及IL-8水平均下降至低于心肺复苏后即刻水平,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有效平稳降低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的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4.
李明彦  刘召 《西部中医药》2014,(11):127-130
目的:观察三黄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UC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三黄汤治疗,水煎服,1剂/d,同时采用三黄汤煎剂保留灌汤,2次/d,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片2.0 g/次,3次/d,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主观症状,同时内窥镜检查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DNA酶1、白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表达。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主观症状、病灶恢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DNA酶1、IL-10、SOD、NO水平明显上升,TNF-α、IL-8、ET含量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汤治疗UC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DNA酶1及IL-10、SOD、NO的表达,使TNF-α、IL-8、ET下调。  相似文献   

15.
中药芪参活血颗粒治疗重度脓毒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药芪参活血颗粒在重度脓毒症治疗中的抗炎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北京地区4家医院167例重度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药常规(西药组,85例)和芪参活血颗粒加西药常规(中西医组,82例)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炎症细胞因子(IL- 6、IL-10、TNF-α)、降钙素原(PCT)、Marshall评分、APACHE Ⅱ评分、住ICU时间及28天病死率的情况。结果 中西医组治疗第5天及第10天TNF-α、IL-6水平较西药组明显下降(P<0.05),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28天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且服药期间无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可显著降低TNF-α、IL-6水平,缩短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在脓毒症治疗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动态变化对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8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72例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新生儿血清IL-6及TNF-α水平,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分别于治疗3d、7 d后再次检测观察组IL-6及TNF-α水平,并与对照组新生儿进行比较,根据观察组预后情况分为痊愈组和未愈组,比较2组不同预后患儿IL-6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急性期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3 d、7 d后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7 d后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3 d后(P均0.01);观察组治疗7 d后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均0.01);痊愈组治疗7 d后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未愈组(P均0.01)。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后逐渐下降,IL-6及TNF-α水平越低预后越好。血清IL-6、TNF-α水平动态变化对观察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6,(2):180-182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8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清热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退热时间以及肿胀消失时间,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65.85%)(P0.05);退热时间与肿胀消失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联合对照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从而减轻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芪参补气胶囊治疗成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成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芪参补气胶囊治疗,均为3个疗程。主要观察指标为年度呼吸道感染次数。次要观察指标包括:血WBC、N(%)、IgA、IgG、补体C3、CD4、CD8、CD4/CD8、TNF-α、IL-6、IL-8,以及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且随访至开始治疗后的12个月。结果:2组患者年度呼吸道感染次数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年度呼吸道感染次数更低(P<0.05),其中对有吸烟史,伴慢性咽炎,伴慢性鼻窦炎的患者,观察组疗效更明显(P<0.05)。2组患者CD4/CD8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IgA、IgG、补体C3水平显著提高(P<0.05)。2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补气胶囊治疗成人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同时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补体系统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芪舌饮治疗胰腺癌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胰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对症处理、化疗基础上给予贞芪扶正颗粒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舌饮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纳呆、食少、神疲乏力、身目发黄、便溏、腹胀、烦热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IL-6、IL-10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6、IL-10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芪舌饮治疗胰腺癌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评分,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天蛭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口服治疗(150 mg/次,1次/d),观察组降压用药同对照组,另增天蛭方治疗(1剂/d,分早晚2次服用)。2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与结束1个疗程后评测2组患者血压水平、症状积分及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在疗程结束后评价2组患者的降压疗效与症候改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降压显效率、症候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及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天蛭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更好,可促进症状改善,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可能是天蛭方发挥疗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