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有关艾滋病知识水平及对预防艾滋病和减低毒品危害工作的态度,为今后开展社区宣传工作及指导减低毒品危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6月,在南宁市6个社区随机抽取部分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45人,知晓全部20道题的9人(占2.02%),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74.61%,预防措施知识知晓率为71.78%,总体知识知晓率为73.58%;减低毒品危害态度,支持开展针具交换工作的占70.79%,支持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占77.75%。[结论]南宁市部分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社区全科医师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全科医师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为基层医师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及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年3月-2006年5月对参加重庆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全体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平均正确率为46.37%,其中平均潜伏期、主要继发感染、会否遗传和艾滋病中文全称的正确率均不到30%。艾滋病流行病学知识平均正确率为73.85%,其中艾滋病的3大传播途径正确率在91%以上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平均正确率为66.72%。98%的全科医师表示会对艾滋病病人持关怀帮助的态度,71.63%的愿意为艾滋病病人提供服务,96:18%的认为需要接受培训。[结论]社区全科医师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尚有待提高。应重视和加强社区全科医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在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深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新途径。方法选择3个试点社区开展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结果试点社区居民知晓率明显提高,3个社区的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由51.4%、49.4%和66.53%提高到76.8%、84.6%和89.76%;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也有一定提高,3个社区建筑工人、性服务人员和长卡司机的知晓率分别由40.7%、45%和59.1%提高到78%、89%和78%。结论将大众人群和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宣传干预放在基层社区,能更有效控制艾滋病的扩散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张勇 《职业与健康》2006,22(9):682-683
目的 为了解城区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及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看法,以制定健康教育对策。方法 统一使用卫生部制定的AIDS-WJ1“疾病预防基本知识调查问卷(一般人群)”,采用面对面方式随机调查居民180名。结果 共调查城区居民180名,城市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总平均知晓率仅为62.22%,总的看来当地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多数居民掌握的相关知识不全面,且存在一些误区,特别是对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知识不太了解。对艾滋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不愿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共同工作和学习。结论 城区居民知识知晓率较低,提示要加强城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朝阳市农村常住居民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常住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辽宁省朝阳市抽取农村常住居民108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常住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9.6%。22.5%的调查对象选择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熟人断绝来往,34.7%的调查对象介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工作,25.6%的调查对象介意与HIV感染者同住一个村。结论农村常住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态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桓台县农村外来妇女艾滋病感染状况与相关问题认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桓台县农村外来妇女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以及她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6月,对桓台县部分农村外来妇女进行调查,并采血检测HIV抗体。[结果]调查514人,HIV抗体阳性查出2例,感染率为0.39%。外来妇女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37.16%,其中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39.69%,预防措施知识知晓率为43.58%,一般知识知晓率为30.54%,对艾滋病问题的态度正确率为36.38%。[结论]桓台县农村外来妇女中存在HIV感染者,她们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探索在社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的工作重心和有效方法。方法选择座落在城区内的太平一社区、雨花亭社区、友爱里社区中常住居民,随机各抽取1500名共4500名为调查对象,现场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78.16%,对待HIV/AIDS的态度正确率51.75%,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免费宣传材料,其次是宣传广告栏和电视。结论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总体处于偏低水平;在社区长期、连续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是遏制艾滋病在社区流行的有效方法,是社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瑞丽市孕产妇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艾滋病感染情况,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支持依据。[方法]对2010年和2011年800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并进行HIV抗体检测,了解其一般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高危险行为存在情况和艾滋病感染情况。[结果]调查对象中以本省户籍(76.25%)、汉族(72.65%)、文化程度初中以下(86.00%)者居多。调查发现,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知晓率为64.13%、UNGASS正确率为35.13%、正确回答6个问题及以上者占66.75%;检测出11个HIV抗体阳性者,其中4人为新发HIV感染者,两年新发感染率均为0.50%。[结论]较2004年基线调查瑞丽市孕产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升高、艾滋病感染率降低;2011年宣教工作开展效果显著,知晓情况明显高于2010年。但瑞丽市作为艾滋病高发区,孕产妇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引起重视;在产前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及抗体检测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和态度的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苏北及周边7地居民。每地随机整群抽取一个社区开展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1595人。[结果]根据通径分析的结果,知识得分的高低取决于居民的文化程度和是否宣教,知识得分高、文化层次高的居民态度得分高。[结论]应通过多途径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全民的知识文化水平,针对薄弱环节加强艾滋病的宣教,逐步消除艾滋病恐惧感有助于将艾滋病预防工作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平  李瑶  王翊珊 《卫生软科学》2007,21(3):229-230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情况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做好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表对267名20~50岁的农村妇女进行调查。[结果]91.38%的农村妇女从未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结论]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艾滋病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不足,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存在误区,缺乏艾滋病有关知识信息。应加强对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芜湖市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评估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确定的艾滋病宣传教育目标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选择8个知识点作为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青年学生开展现况调查。结果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0.78%,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在校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9.51%、62.00%、78.55%、66.91%,各类人群之间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意义。不同性别居民、不同年龄人群和不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知晓率均有显著性影响。大众人群对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同,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低于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结论芜湖市大众人群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确定的既定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应采取各种有效宣传方式和措施,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大众人群艾滋病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熟悉情况,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模式与方法探索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大众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调查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增加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与"四免一关怀"政策等三个问题,对湘西自治州8县市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湘西地区8县市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75.0%,49.7%)、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熟悉率(62.9%,48.6%)、"四免一关怀"政策了解率(44.0%,36.5%)。结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结果与国内不同地区开展的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即城市居民的艾滋病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的结果。但不足之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城乡居民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均低于全国与湖南省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直辖市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全面宣传,制定宣传策略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了8 654人。结果 8 654名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69.0%(68.0%~70.0%),调查的全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7%(2.4%~3.1%),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与其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有统计学联系。家庭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上的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是1 000元以下居民的1.21倍(OR=1.78,95%CI 1.04~1.41);文化程度高的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文盲居民的1.66~4.82倍;其他职业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农民的0.61~0.79倍。结论本次研究发现直辖市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均低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要求,但直辖市居民艾滋病知识来源多样,获取知识途径受到的限制较少,职业、家庭月收入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知识的影响提示在今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加强职业教育中艾滋病的内容,尤其对于低收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宝鸡市城乡居民艾滋病知晓情况和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3年调查全市城乡居民2 719人,其中学生1 142人,城镇居民647人,农村居民450人,农民工480人.结果 学生、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36%、82.30%、81.16%和77.04%,各类人群知晓率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居民对待艾滋病感染者6个问题的正向态度持有率各类人群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乡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十二五”行动计划确定的既定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对感染者的歧视态度仍然存在,我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的知识与态度情况,为进一步实施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 156名16岁以上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信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共用注射器吸毒认知率最高83.14%;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认知正确率分别为79.15%、82.16%和72.53%,但对非传播途径的认知正确率较低,蚊虫叮咬和共用坐厕分别为27.88%和52.41%。近半数认为自已艾滋病知识不足,78.83%的受调查者是从电视获得HIV病知识;接受宣传服务以社区张贴海报者最多31.75%。艾滋病自愿检测知晓率及检测率分别为26.65%和3.99%;对艾滋病的恐惧是最主要的态度问题。结论必须深化普及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大众媒体和社区宣教相结合,引导广大居民正确对待艾滋病,减少恐慌和歧视。  相似文献   

16.
苏北地区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苏北地区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人的态度、获取知识的途径等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苏北地区徐州市及周边等7地的社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艾滋病总知晓率为91.0%。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认知正确率分别为81.2%、79.6%和75.3%,对非传播途径的认知率不高。对艾滋病人的恐惧仍然是最主要的态度问题。社区居民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观看录像、宣传资料和专家讲座。电视仍然是社区居民获取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第一媒体,网络逐渐成为年轻人的主流媒体。结论苏北地区社区居民艾滋病知晓率高,但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态度需进一步扭转。  相似文献   

17.
何文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5):1014-1015
目的对江华县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随机选取400名企业职工,400名社区居民,400名娱乐场所从业人员(CSW),800名学生,调查分析健康教育前后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结果企业职工、社区居民、CSW、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60%、40%、30%、70%提高到85%、80%、80%、95%;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接受率有较大提高,对艾滋病朋友的态度及性观念均有较大改善。结论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对提高大众艾滋病防治知识,转变不良观念和改变高危行为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天璐  郭燕  于茂河  周宁 《职业与健康》2014,(22):3284-3286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众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宣传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城市社区居民、农村行政村居民、青年学生以及流动人口4类人群共8 416人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态度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天津市大众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0.4%(5 875/8 416),其中,城镇居民为65.3%(1 472/2 254),农村居民为62.8%(1 080/1 721),流动人口为63.5%(895/1 410),青年学生为81.8%(2 478/3 031);其中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仅为43.3%;仅26.10%的受访者认为应允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继续工作和学习,有32.7%的受访者愿意继续同感染了艾滋病的朋友或亲戚来往。结论天津市大众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且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社会宽容度也不容乐观,亟需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漕河泾街道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及歧视现状,为制定有效的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社区居民、中学生、建筑工地中随机抽取397名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类人群知晓率依次为社区居民(89.00%)、建筑工人(58.42%)、学生(56.00%)。社区居民中曾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宣传的人数最多(89%),学生最少(40%)。对"购买感染者家生产的食品""去感染者家串门"的得分最低,歧视率分别在76.29%-88.50%和53.6%-78.00%间。建筑工人掌握知识情况与持歧视与偏见态度呈负相关。结论学生及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城市居民的艾滋病歧视现象仍存在,需加强对学生、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宣教,充分借助电视、报纸报刊、网络等多元媒体,增加日常宣传频次,加大正面信息的宣传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社区居民艾滋病/性病预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评价近年来社区居民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远期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深圳市社区的18~69岁居民608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2次相同的问卷调查。结果居民相关知识普遍来源于大众传媒;居民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随着健康教育次数越多,正确率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正确率越高。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知晓率分别达97.8%和99.1%,艾滋病的损害系统、传播途径、潜伏期和感染者危险行为、诊断方法、安全套的作用、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正确回答率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得到普及,健康教育能收到良好效果,但一次教育不足以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应常抓不懈。应把对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性病及其他疾病的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和社区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服务结合起来,把专业知识和大众传媒结合起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