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期反复惊厥对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A受体α1和γ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影响,及成年期记忆功能和惊厥阈的长期改变.方法:将生后7天(postnatal 7 d,P7)的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 次,每次持续30 min,连续6 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两组大鼠于出生后第61~65天(P61~P65)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于P75时给予大鼠腹腔注射戊四唑测定大鼠的惊厥阈.随即处死大鼠,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GABA A受体(GABAAR)α1和γ2亚单位表达的变化.结果:惊厥组大鼠在P64的寻找水下平台时间[(82 424±35 622)ms]较对照组[(40 712±29 467)ms]明显延长(P=0.001).在P65,惊厥组大鼠120 s内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1.2±0.9)次]较对照组 [(3.1±1.3)次]明显减少(P<0.001).惊厥组大鼠注射戊四唑后发生惊厥的潜伏期[(1 487±662) s]与对照组[(1 841±648)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惊厥组大鼠GABAAR α1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在顶叶及海马CA1、 CA2和CA4区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惊厥组大鼠GABAAR γ2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在额叶和海马CA4区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惊厥组大鼠大脑皮层GABAAR γ2亚单位和海马区α1亚单位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可造成脑内GABAAR α1和γ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新生期反复惊厥导致的成年期记忆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三氟乙醚反复惊厥对发育中大鼠脑内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受体亚基NR1、NR2A、NR2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三氟乙醚致发育期大鼠惊厥30次,分别于末次惊厥后1、3、7 d灌注固定、断头,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时间点脑内NMDA受体亚基NR1、NR2A、NR2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末次惊厥后1 d,海马齿状回、CA1、CA3脑区NR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135.2%、144.7%、146.3%(P值均<0.01),惊厥后3 d,表达有所减弱,但在CA1、CA3区仍高于正常水平, 分别为对照组的133.8%、125.7%(P<0.05),惊厥后7 d,表达恢复接近正常水平.在末次惊厥后1 d,NR2A蛋白表达在上述脑区均明显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135.6%、129.4%、130.5%(P<0.01),惊厥后3 d,蛋白表达开始下降,虽然仍高于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组的113.2%、113.7%、114.3%,但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11,0.12, 0.17 ),惊厥后7 d,下降接近正常水平(P值均>0.05);NR2B亚基蛋白表达,在末次惊厥后1 d、3 d有轻度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发育期大鼠三氟乙醚致反复惊厥后脑内NR1亚基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在海马CA1、CA3区可持续至3天,NR2A亚基蛋白表达仅在末次惊厥后1 d显著增加,而NR2B表达无显著改变,提示惊厥后脑内NR亚基的构成可能发生了改变,并且可能进一步对大鼠脑兴奋性及其发育产生较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惊厥后大脑皮质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亚基NR1蛋白表达及其功能改变与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P77PMC大鼠按惊厥后不同时间随机分为6组,免疫组化每组6个样本,配基结合实验每组5个样本,制备大脑冰冻切片和大脑皮质突触膜。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后不同时间NR1亚基蛋白的表达,应用配基结合实验观察听源性惊厥大鼠P77PMC惊厥后大脑皮质突触膜对^3H-MK801的结合改变,以及NMDR受体激动剂对其结合的影响。结果:大脑皮质在惊厥后4hNR1蛋白表达即开始增加,24-48h达高峰。反应体系中无任何NMDR受体激动剂时,惊厥后大脑皮质突触膜对^3H-MK801的结合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反应液中加入NMDA受体激动剂时,惊厥后大脑皮质突触膜对^3H-MK801的结合明显增加,除惊厥后4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惊厥后各时间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听源性惊厥大鼠P77PMC惊厥后,大脑皮质NMDR受体NR1亚基蛋白表达增加,NMDA受体对其激动剂的敏感性增加,提示:听源性惊厥大鼠P77PMC惊厥后,大脑皮质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表达增加,NMDA受体对其激动剂的敏感性增加,提示NR1亚基参与了P77PMC大鼠惊厥的发生与发展;受体兴奋性的改变可能与神经网络兴奋性增高及癫痫易感性的保持有关。  相似文献   

4.
Bo T  Chen Y  Mao DA  Zhu XH  Li Y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275-278
目的 研究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对脑内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GABAAR)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影响及成年期记忆功能和惊厥阈的长期改变。方法 生后7d的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30min,连续6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两组大鼠于生后61~65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于生后75d时通过腹腔注射戊四唑测定大鼠的惊厥阈。随即处死大鼠,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PCR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GABAARα1和B2亚单位表达的变化。结果 生后64d的寻找平台时间(82424ms±35622ms)明显长于对照组(40712ms±29467ms,P=0.001)。在生后65d,惊厥组大鼠120s内穿越目标次数(1.2次±0.9次)明显少于对照组(3.1次±1.3次,P〈0.01)。惊厥组大鼠注射PTZ后发生惊厥的潜伏期(1487s±662s)与对照组(1841s±648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惊厥组大鼠GABAARα1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吸光度在顶叶及海马CA1、CA2和CA4区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惊厥组大鼠GABAARβ2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在丘脑区和海马CA1~4区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惊厥组大鼠海马α1和β2亚单位mRNA的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可造成脑内GABAARα1和陀亚单位表达的长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新生期反复惊厥导致的成年期记忆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惊厥后大脑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蛋白表达与癫Jian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听源性癫Jian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后不同时间大脑皮质、海马等脑区NMDA受体亚基NR1、NR2A,NR2B蛋白表达状况。结果:惊厥后大脑皮质,海马齿状回,CA1、CA3等脑区NR1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大脑皮质在惊厥后4hNR1蛋白表了开始增加,24-48h达高峰,海马齿状回、CA1和CA3等脑区4h达高峰,8h开始下降,24h恢复正常。惊厥后4-8h,在海马CA1区NR2A亚基蛋白表达短暂性降低。而在大脑皮质、海马齿状回和CA3等脑区,惊厥后时间点NR2A,NR2B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听源性惊厥后NMDA受体亚基蛋白表达的变化提示NMDA受体亚基组成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神经网络兴奋性增高及癫Jian感性的保持有关。  相似文献   

6.
听源性惊厥刺激使P77PMC大鼠脑内NR2A/2B基因表达下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遗传性癫疒间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后脑内N-甲基- D -门冬氨酸(N-methl- D -asparta te, NMDA)NMDA 受体亚基NR2A 及NR2B mRNA 表达情况。方法:以原位杂交技术研究P77PMC大鼠在听源性惊厥刺激后不同时间脑内不同脑区NR2A及NR2B mRNA表达。结果:惊厥后NR2A mRNA 表达在P77PMC大鼠大脑运动、感觉皮层,海马CA1、CA2、CA3区和齿状回均呈时间依赖性下调。惊厥后30 min NR2A mRNA表达即出现下降,惊厥后2 h mRNA水平降至最低,4~8 h后恢复到基础水平,24 h再次低于基础水平。惊厥后8 h内上述脑区NR2B mRNA表达规律与NR2A基本相同。结论:P77PMC大鼠在发生听源性惊厥后脑内NR2A及NR2B mRNA表达出现下调,这可能影响随后的NR2A、NR2B的蛋白表达,从而导致惊厥后脑内NMDA受体的亚基组成发生改变,并进一步引起NMDA受体的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s,BDE-47)染毒后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MDA受体亚基NR1和NR2B的变化,探讨BDE-47暴露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BDE-47(0.1 mg/Kg、0.5 mg/Kg和1.0 mg/Kg)剂量组,每组16只,每天灌胃1次,持续30 d;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NMDA受体亚基NR1和NR2B的表达,用RT-PCR检测大鼠NMDA受体亚基NR1和NR2B的基因表达。结果:在水迷宫试验中:与溶剂对照组比较,BDE-47染毒各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穿越平台的次数和在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且呈剂量-反应关系(P<0.05)。免疫组化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基NR1和NR2B表达明显减少(P<0.05),且呈剂量-反应关系(P<0.05)。RT-PCR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BDE-47染毒各组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基NR1的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5);各染毒剂量组之间,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基NR1和NR2B的基因表达减少(P<0.05)。结论:BDE-47染毒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可能与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基NR1和NR2B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七氟醚对缺氧无糖损伤大鼠海马 NR1亚基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缺氧无糖(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大鼠海马NMDA受体NR。亚基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海马脑片随机分为3组(n=3),用RT—PCR方法检测对照组、缺氧组及七氟醚组大鼠离体海马脑片OGD损伤14min恢复氧糖供应孵育1、2、4h后NMDA受体NR1亚基mRNA的表达。结果恢复氧糖供应1、2h后NR1亚基mRNA的表达3组无明显差异,而缺氧组4h后NR1亚基mRNA的表达增高,七氟醚组恢复氧糖供应后4hNR1亚基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七氟醚可通过下调OGD损伤引起的NR1亚基mRNA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吗啡依赖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依赖组、NaHS组和HA组,Morris水迷宫观察H2S对依赖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测定大鼠海马NMDA受体表达。结果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依赖组和HA组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搜索距离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延长(〈0.05),NaHS组较依赖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短(〈0.05),NaHS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在Western-blotting实验中,依赖组和HA组大鼠海马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多(〈0.05),NaHS组大鼠海马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表达较依赖组减少(〈0.05)。结论外源性H2S可减少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表达,改善吗啡依赖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惊厥后大脑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蛋白表达与癫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听源性癫癎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后不同时间大脑皮质、海马等脑区NMDA受体亚基NR1,NR2A,NR2B蛋白表达状况.结果:惊厥后大脑皮质,海马齿状回,CA1、CA3等脑区NR1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大脑皮质在惊厥后4 h NR1蛋白表达即开始增加,24~48 h达高峰,海马齿状回、CA1和CA3等脑区4 h达高峰,8 h开始下降,24 h后恢复正常.惊厥后4~8 h,在海马CA1区NR2A亚基蛋白表达短暂性降低.而在大脑皮质、海马齿状回和CA3等脑区,惊厥后各时间点NR2A,NR2B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听源性惊厥后NMDA受体亚基蛋白表达的变化提示NMDA受体亚基组成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神经网络兴奋性增高及癫癎易感性的保持有关.  相似文献   

11.
氯胺酮对术后大鼠海马NMDAR亚单位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术后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影响学习记忆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氯胺酮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氯胺酮组按Brennan法制作大鼠趾部切口模型,对照组大鼠不作趾部切口。自手术切口即日起,氯胺酮组大鼠腹腔注射氯胺酮10mg/kg(1ml),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1次/d,连续7d。术后3周进行水迷宫测试,4次/d,连续6d。水迷宫测试结束,断头处死大鼠分离海马,匀浆提取细胞膜蛋白,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NMDAR亚单位NR1、NR2A和NR2B表达的变化。结果自测试第1天至第6天,3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时间均逐渐缩短,但氯胺酮组大鼠平均寻找平台的时间较对照组或模型组显著延长(P<0.01或P<0.05)。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氯胺酮组大鼠海马NR2A和NR2B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或P<0.01),而NR1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海马NMDAR亚单位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重复腹腔注射氯胺酮对趾部切口术后大鼠的学习记忆有明显影响,同时伴有NMDAR亚单位的改变。NMDAR表达的改变可能是氯胺酮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分子表达的时间过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时间过程及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在四血管阻断法(4VO)诱导全脑缺血模型上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脑组织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及VCAM-1水平。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后3-14d海马CA1区产生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皮层NR1和NR2A亚单位表达分别于再灌注后1和3d显著增加,NR2B亚单位在1-3d也显示较高水平;海马NR1亚单位表达在1d明显下降,以后呈进行性升高,于14d达高峰;NR2A和NR2B表达有相似的趋向并于7d明显增加。海马和皮层VCAM-1分别于再灌注后3和7d表达明显上调。结论: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皮层和海马的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NR1、NR2A和NR2B)及粘附分子VCAM-1有不同变化;干预两者的表达可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泡泡浴水疗对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性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出生6d(P6)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15只,惊厥组(R5组)和惊厥水疗组(HRS组)在P6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持续30 min,连续6d,对照组(CON组)和对照水疗组(HCON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于末次惊厥后第2天对HCON及HRS组采用泡泡浴进行干预,连续28d.观测各组大鼠体格发育及神经行为表现,P50时通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大脑皮质可塑性相关基因-1(Plasticity related gene 1,PRG-1)、抗凋亡基因Bc1-2蛋白的表达.结果 1.惊厥后RS组大鼠各日龄体质量较CON组显著降低(P<0.05);水疗后HRS组体质量较RS组显著增高(P<0.05).各组生理发育现象(竖耳、门齿萌出、睁眼)出现时间无显著差异.2.旷场行为实验:RS组旷场得分较CON组明显降低(P<0.05),HRS组旷场得分较RS组明显升高(P<0.05).泡泡浴可增强反复惊厥大鼠的兴奋性和探索能力[ P26开场得分:CON组为(45.78±18.31)分,HCON组为(59.78 ±25.61)分,RS组为(27.78±16.83)分,HRS组为(53.15±22.43)分,P<0.01].3.4组大鼠大脑皮质PRG-1、Bc1-2蛋白表达存在显著差异(F=3.477/7.36,P<0.05).其中RS组PRG-1(1.149±0.191)表达升高、Bcl-2(1.040±0.116)表达降低,与CON组(PRG-1为0.910±0.162,Bcl-2为1.259±0.157)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HRS组Bcl-2(1.572±0.333)表达水平较R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导致生长发育延迟、神经行为损伤,惊厥后早期进行泡泡浴干预对神经损伤有修复作用,大脑皮质PRG-1、Bcl-2参与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海马 N-甲基 - D-门冬氨酸 (NMDA)受体 NR1亚单位蛋白表达水平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 :用新事物识别模型 (novel object recognize model)和 Morris水迷宫 ,分析 SD大鼠的新事物探究能力和空间学习能力 ,根据指标最强的 2 0 %和最弱的 2 0 % ,分别选取新事物探究能力强和弱 2组 ,以及空间学习能力强和弱 2组。分离制备上述各组大鼠海马的膜蛋白 ,用 NR1亚单位特异性抗体作免疫印迹分析 ,测定 NR1亚单位蛋白的含量。结果 :新事物探究能力强组大鼠海马的 NR1亚单位蛋白含量比弱组高 6 0 % (P<0 .0 1) ,空间学习能力强组大鼠海马 NR1亚单位蛋白含量比弱组高 4 5 .4 % (P<0 .0 5 )。结论 :大鼠海马 NMDA受体 NR1亚单位蛋白的基础表达量与新事物探究能力和空间学习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可塑性相关基因-1(plasticity related gene 1,PRG-1)在反复惊厥大鼠大脑皮质中的动态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三氟乙醚使新生第6天的SD大鼠呈现反复惊厥状态,每天持续30min,连续6d,分别于末次惊厥后3h,12h,48 h和14d取大脑皮质,并每个时间点设未做任何干预对照组,用免疫印迹方法观察PRG-1蛋白表达.结果 末次惊厥后3 h,12h,48 h、14d大脑皮质可塑性相关基因-1的表达,对照组分别为1.363±0.742、1.278±0.687、0.763±0.374、1.004±0.113,实验组分为1.818±1.093、1.562±0.782、1.024±0.510、1.378±0.279.3 h、12h、48 h大脑皮质PRG-1的表达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t=0.843,0.668,1.011,均P>0.05).14d大脑皮质PRG-1的表达,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3.041,P<0.05).结论 PRG-1在新生大鼠反复长程惊厥后的远期表达增多,提示参与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糖尿病大鼠行为学及大脑皮层和海马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佐链霉素55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以旷场分析法和Morris水迷宫法考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大脑皮层和海马的Na+-K+ATP酶活性.结果大鼠糖尿病6个月后,旷场分析示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探洞次数较少,Morris水迷宫实验示逃避潜伏时间延长、搜寻平台策略成绩降低,大脑皮层和海马的Na+-K+ATP酶活性明显下降.EGb可明显升高Na+-K+ATP酶活性(P<0.05或P<0.01),缩短中央格停留时间、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时间(P<0.05或P<0.01),提高探洞次数和搜寻平台策略成绩(P<0.05或P<0.01).结论EGb可提高糖尿病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的Na+-K+ATP酶活性,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