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构树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TFBP)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用3,6,9,12 g·L-1不同质量浓度TFBP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24,48,72 h后,应用MTT法检测TFBP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荧光显微镜观察各浓度TFBP作用细胞48 h后的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结果:TFBP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较强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9,12 g·L-1的TFBP作用HepG-2细胞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可分别达52.46%,64.72%,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诱导细胞凋亡,质量浓度9,12 g·L-1的TFBP作用HepG-2细胞48 h后就可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TFBP可升高caspase-3活性,并具有浓度效应,同时还可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结论:TFBP在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cl-2蛋白和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Bax以及增强caspase-3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芍药苷对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芍药苷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药理学方法,观察芍药苷对HepG-2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调控基因Bax、Bcl-2及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影响。结果:芍药苷2mg/mL对HepG-2细胞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31.45%),其细胞凋亡率(21.67%)显著高于无药对照组(3.06%)。芍药苷上调凋亡调控基因Bax、P53的表达,与无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结论:芍药苷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上调促凋亡基因Bax和P53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K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30,60,90μmol/L)人参皂苷CK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HE染色、AO/EB染色观察人参皂苷CK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53、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人参皂苷CK可明显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着人参皂苷CK给药浓度的增加,出现典型凋亡形态特征的细胞逐渐增多,抗凋亡蛋白Bcl-2和P53表达量逐渐下降,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逐渐升高,Bcl-2/Bax比例明显降低。结论人参皂苷CK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53蛋白表达和降低Bcl-2/Bax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4.
黄芩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黄芩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黄芩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作用;通过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53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MTT结果表明,黄芩苷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表达明显增加;Bcl-2/Bax比例明显降低.结论 黄芩苷对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较强的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53基因表达和降低Bcl-2/Bax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5.
辛国松  季宇彬  于淼  魏驰  朱洪剑 《中草药》2018,49(5):1132-1138
目的研究石蒜碱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石蒜碱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凋亡形态;透射电镜观察HepG-2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HepG-2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酶标仪检测Caspase-3蛋白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yt-C、Caspase-9的表达。结果石蒜碱对HepG-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73μmol/L;形态学观察发现石蒜碱作用48 h后,细胞生长密度变疏、皱缩,且细胞生长呈现不规则形状,出现凋亡小体,随着给药浓度升高,凋亡小体也逐渐增多;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与对照组比较,随着石蒜碱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随之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MPTP开放;石蒜碱作用48 h后,HepG-2细胞内Caspase-3蛋白相对活性升高,细胞内Cyt-C蛋白、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Bax蛋白表达量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蒜碱对HepG-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可通过启动线粒体途径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6.
张冬梅 《中草药》2015,46(10):1498-1502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CG)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不同质量浓度的CG分别处理24、48 h,采用MTT法测定CG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G(2.5~100μg/mL)能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质量浓度为20、40、80μg/mL的CG作用HeLa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逐渐上升,分别为10.40%、25.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1.80%);实验组HeLa细胞Caspase-3的活性形式cleaved Caspase表达量显著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升高,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降低,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CG能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Caspase-3活性、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及上调Bax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羊栖菜多糖(SFPS)对软脂酸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FPS不同浓度(25、50、100μg/mL)预处理24h后,0.5mmol/L软脂酸(PA)作用48h诱导正常人肝细胞株(HL-7702)凋亡。MTT比色法检测SFPS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FITC标记法检测细胞的凋亡;RT-PCR法检测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并计算其比值(Bcl-2/Bax)。结果:0.5mmol/L PA处理48h的HL-7702细胞存活率下降为正常对照组的64.9%,细胞凋亡率为35.1%,Bax表达上升,Bcl-2表达及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SFPS不同浓度(25、50、100 ug/ml)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逐渐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Bax表达逐渐下降,Bcl-2表达及Bcl-2/Bax比值逐渐上升(均P<0.05)。结论:SFPS对PA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Bax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4,(7)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质量浓度为0.25、0.5、1.0、2.0、4.0 mg/mL川芎嗪分别作用LoVo细胞24 h、48 h和72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基因p53正向凋亡调节因子(PUMA)及Bax、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川芎嗪可有效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且显示质量浓度时间依赖性(P<0.01);但川芎嗪对293T细胞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质量浓度为1.0、2.0、4.0 mg/mL川芎嗪均能提高PUMA 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促进Bax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同时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 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PUMA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介导了川芎嗪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9.
八角莽草酸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八角莽草酸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用0.125,0.5,1 g·L-1不同浓度八角莽草酸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MTT法测定莽草酸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在以上浓度的莽草酸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各质量浓度0.125,0.5,1 g·L-1的莽草酸对人肝癌HepG-2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呈现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结果表明莽草酸将人肝癌HepG-2细胞阻滞在G1期,使细胞不能顺利地进入细胞DNA合成期S期,从而抑制了该细胞的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表达明显增加;Bcl-2/Bax比例明显降低。结论:八角莽草酸在体外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大量阻滞在G1期,进入S期细胞减少,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可能通过降低Bcl-2/Bax比例来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黄苷元联合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阻抑作用及其对相关调控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激酶溶栓组(简称溶栓组)、大黄苷元组和联合组(大黄苷元+尿激酶组)。大鼠自体血栓结合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血栓栓塞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大鼠分别于缺血后3,6,9 h经导管由颈内动脉用尿激酶进行溶栓。动脉给尿激酶后24 h,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caspase-3和Bcl-2表达。结果:各模型组大鼠病理改变明显,TUNEL细胞增多、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调;各用药组较模型组TUNEL细胞减少,6 h和9 h组Bax和caspase-3表达减弱、6 h组Bcl-2表达上调;各组9 h分别较其3h的TUNE细胞数增加、Bax增强、Bcl-2减弱;联合组分别较单一用药各时间组TUNEL细胞数减少、6 h和9 h组Bax及caspase-3表达减弱、Bcl-2表达上调。结论:脑缺血可使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上调和抑凋亡基因Bcl-2下调,引起神经细胞凋亡,且随缺血时间延长而明显。大黄苷元及尿激酶溶栓可下调Bax,caspase-3,上调Bcl-2表达,对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有阻抑作用,以二者联合用药的效果尤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构树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TFBP)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用3,6,9,12 g·L-1不同质量浓度TFBP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24,48,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及细胞凋亡率。 结果: MTT结果显示,各质量浓度3,6,9,12 g·L-1的TFBP对HepG-2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3,6,9,12 g·L-1不同质量浓度TFBP作用人肝癌HepG-2细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0.2%,29.44%,39.21%,43.96%;9 g·L-1的TFBP作用HepG-2细胞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可达52.46%,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可观察到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及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随着TFBP作用浓度的增加,加药组细胞凋亡率加药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有显著差异(P < 0.01),G0/G1期细胞逐渐减少,G2/M期细胞数逐渐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 结论: TFBP在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抑制机制可能和诱导细胞凋亡与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红花注射液对HepG-2细胞Bcl-2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红花注射液在体外对HepG-2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Survivin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红花注射液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 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的红花注射液(0,50,100,150,200,250 g·L-1)体外作用于HepG-2细胞,利用MTT法观察红花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 (real time-PCR) 以及蛋白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 Bcl-2和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红花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1),且具有剂量、时间相关性;细胞凋亡率随着红花注射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增高,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Survivin的 mRNA 和蛋白表达均下调。 结论: 红花注射液能够抑制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可在翻译和转录水平下调Bcl-2,Survivin的表达,这可能是红花注射液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选楮叶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 方法: 以楮叶总黄酮为指标,通过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试验筛选树脂型号,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洗脱剂用量、洗脱流速等因素对纯化工艺的影响。 结果: HPD450型大孔树脂分离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液质量浓度4.4 g·L-1,径高比1∶8,上样量6 BV,吸附速度1 BV·h-1,加5 BV水洗除杂,用50%乙醇8 BV以1 BV·h-1的速度洗脱。总黄酮纯度由精制前的30.65%提高至75.75%,总黄酮保留率达79.89%,除杂率达64.88%。 结论: HPD450型大孔树脂纯化楮叶总黄酮的效果良好,且工艺合理稳定,可推广于工业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钩吻总生物碱提取物(钩吻总碱)促进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钩吻总碱体外干预HT-29细胞24 h后,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估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观察HT-29细胞的凋亡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HT-29细胞B型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 mRNA表达情况,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水解酶-3(Caspase-3)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钩吻总碱可抑制HT-29细胞增殖,200 mg·L~(-1)钩吻总碱干预24 h后,对HT-29细胞增殖的平均抑制率达54.17%。DAPI染色及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观察到钩吻总碱可促进HT-29细胞凋亡。RT-PCR观察到钩吻总碱能降低HT-29细胞Bcl-2 mRNA表达(P0.05),对Bax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提高了Bax/Bcl-2 mRNA表达(P0.05)。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到随着钩吻总碱浓度的升高,HT-29细胞的Caspase-3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钩吻总碱能有效地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促进HT-29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通过Bax/Bcl-2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斑蝥酸钠维生素B6(艾易舒)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 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0,1,5,10 mg·L-1)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12,24,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B细胞淋巴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及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蛋白表达变化,RT-PCR检测Bax,Bcl-2及p21 mRNA表达变化。 结果: 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时间和浓度效应(P<0.05);同时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可下调HepG2细胞中pAkt和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和p21蛋白的表达(P<0.05)。RT-PCR结果显示Bax,p2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Bcl-2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 结论: 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引发G0/G1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参与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朱泽欣  赵云涛  陈绍红  刘艳芬  刘铀 《中草药》2018,49(22):5345-5351
目的研究构树绿原酸样化合物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构树绿原酸样化合物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DAPI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Annexin V/PI双染色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DCHF-DA探针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ROS)变化,JC-1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p53、Bcl-2、Bax、CytochromeC、p-p38、p-JNK、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ERK蛋白表达量。结果构树绿原酸样化合物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给药组细胞内出现染色质浓缩和凋亡小体,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且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0.01),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构树绿原酸样化合物能显著上调SGC-7901细胞p53、Bax、Cytochrome C和p-p38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0.001),显著下调p-ERK和Bcl-2表达水平(P0.01、0.001)。结论构树绿原酸样化合物可能通过p38-MAPK和ERK-MAPK信号通路介导线粒体氧化应激途径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南蛇藤茎乙酸乙酯提取物(Celastrus orbiculatus extract,COE)抗人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株的增殖和凋亡作用,研究COE抗肿瘤的分子机制,为寻找新的治疗胶质母细胞瘤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以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251为研究对象,设空白组和COE组,应用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观察COE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 uridine,Brd U)标记检测COE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标法检测COE对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透射电镜下观察经COE干预后U251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OE对凋亡标志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Bax)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COE能够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P0.05);诱导U251细胞的早期凋亡,电镜下可见到凋亡小体,影响并改变U251细胞超微结构;COE能促进Caspase-3,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Bcl-2/Bax蛋白表达(P0.05)。结论:COE能有效抑制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株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调节Bcl-2和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高表达抑癌基因maspin的人胃癌MGC-803细胞探讨南蛇藤提取物对其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胃癌MGC-803细胞为研究对象,不同质量浓度20,40,80,160,320 mg·L-1南蛇藤提取物作用于MGC-803细胞24,48 h后,MTT法检测南蛇藤提取物对高表达maspin的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以不同质量浓度COE组(0,20,40,80 mg·L-1)及32 mg·L-1的5-FU阳性对照处理24 h后,TUNEL法检测南蛇藤提取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对maspin,Bcl-2,Bcl-2L1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南蛇藤提取物(20,40,80,160,320 mg·L-1)能明显抑制高表达maspin的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呈现时间及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的南蛇藤提取物(20,40,80 mg·L-1)作用24 h后,镜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升高,细胞数目减少,形态变圆,胞浆浓缩,出现凋亡小体,TUNEL结果表明南蛇藤提取物(20,40,80 mg·L-1)能促进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南蛇藤提取物(20,40,80,160 mg·L-1)可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加抑癌基因maspin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Bcl-2L12的表达,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南蛇藤提取物能够抑制高表达maspin的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南蛇藤提取物促进抑癌基因maspin的表达以及抑制Bcl-2,Bcl-2L1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