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冠胶囊对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冠胶囊对兔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病变血管行球囊血管成形术,2周后处死动物,目的血管段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管最终管腔面积较大、内膜/中膜厚度较小,P〈0.05;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PCNA)降低,细胞凋亡(TUNEL)增加,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血管平滑肌增殖与细胞凋亡均较血管成形术后组降低,P〈0.01。结论:通冠胶囊防治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机制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以及调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通冠胶囊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左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通冠胶囊组、盐水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对照组,于术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处死动物.分别进行取材检测指标:HE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管壁增生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内、中膜面积及其比值观察通冠胶囊对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明确损伤后血管内皮修复情况.结果 通冠胶囊组在4周、8周和12周时免疫组化VEGF表达较盐水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辛伐他汀组的变化趋势与通冠胶囊组相似.通冠胶囊组4周、8周与同时段辛伐他汀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12周较辛伐他汀组明显升高(P<0.05).球囊损伤后4周各组内膜增生明显,8周时形成的增生内膜减少,12周时形成的增生内膜明显减少.通冠胶囊组在损伤后4周、8周、12周形成的增生内膜较盐水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1),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的比值较盐水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通冠胶囊可以促进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处的VEGF的表达,并减少新生内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赤芍对家兔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增殖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及赤芍组,各组均饲喂高脂饲料(普通饲料 2%胆固醇 5%猪油)。赤芍组按剂量给予赤芍提取物:高剂量组(相当于生药3g.kg-1.d-1)、中剂量组(相当于生药2g.kg-1.d-1)、低剂量组(相当于生药1g.kg-1.d-1)。血管成形术后,取材血管行RT-PCR检测MKP-1mRNA表达、形态学测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增生内膜面积、增生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显著减少(P<0.05或P<0.01);MKP-1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赤芍增加高脂喂养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MKP-1mRNA表达,减轻内膜增殖程度。表明内膜增殖程度的减低与赤芍阻断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林晓忠  程康林  邹旭  张敏州  蚁楷宏 《新中医》2007,39(11):101-103
目的:观察通冠胶囊对动脉内膜损伤后胶原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大白兔24只,建立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狭窄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术前6天开始给予通冠胶囊(由黄芪、丹参、水蛭和冰片组成)药粉灌胃至实验结束;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术后14天和28天分批处死动物取标本,每组每批各6只。测定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新生内膜中Ⅲ型胶原的染色密度及VSMC增殖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14、28天,损伤部位血管内膜、中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损伤部位血管管腔面积均明显小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术后28天与术后14天比较,内膜、中膜厚度增大,管腔面积减小,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4、28天,对照组Ⅲ型胶原的染色密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比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28天时对照组Ⅲ型胶原的染色密度明显高于术后14天(P<0.05);而实验组Ⅲ型胶原的染色密度却显著性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14天PCNA阳性表达明显,术后28天时其阳性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实验组术后14天及28天时PCNA阳性细胞比率均较低,并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通冠胶囊具有抑制球囊损伤后Ⅲ型胶原表达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冠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通冠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通冠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喂基本饲料,其余各组采用免疫性内皮损伤合并高脂饲料诱导建立As兔模型,高脂对照组喂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在高脂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喂阿托伐他汀5mg/kg/d;通冠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在高脂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喂通冠胶囊3mg/kg/d、9mg/kg/d及15mg/kg/d,实验周期为6周,各组动物分别于2、6周末行内皮功能超声检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MD)及血脂检测。结果:6周末,通冠胶囊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与高脂对照组之间FMD、NMD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冠胶囊大剂量组NMD、FMD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冠胶囊能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皮功能,其具有不依赖阿托伐他汀的独立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而且在改善NMD方面,通冠胶囊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冠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不同阶段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干预情况。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通冠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共6组,每纽6只,通过免疫性内皮损伤合并高脂饲料诱导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实验动物模型,高脂对照组喂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在高脂对照组基础上加喂阿托伐他汀5mg/kg/d,通冠胶裳小、中、大剂量组在高脂对照组基础上每天分别加喂通冠胶囊3mg、9mg及15mg,分别予实验开始2、6周末测定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假血友病因子(vWF),实验结束后取髂外动脉行血管内皮病理学检测。结果:6周末通冠胶囊中剂量组TC、小剂量组、高脂对照组TC、LDL—C均较2周末显著升高(P〈0.05,P〈0.01),通冠胶囊大剂量组TC显著降低,同时伴有HDL—C升高(P〈0.01)。6周末通冠胶囊大剂量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及高脂对照组(P〈0.05)。通冠胶囊小剂量纽、中剂量纽、高脂对照纽纽内前后比较,vWF、ET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No显著降低(P〈0.05);通冠胶囊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No显著升高(P〈0.05)。6周末通冠胶囊大剂量组与阿托伐他汀组、高脂对照组比较,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大剂量通冠胶囊与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结论:通冠胶囊能够显著提高动脉粥样硬化免血管内皮因子NO水平,降低vWF及ET水平,从而改善血管的舒缩、凝血及纤溶功能;并能提高血中HDL—c水平及降低TC水平,因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血胶囊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及其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制。方法:53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及实验组。空白组喂普通饲料,实验组喂高脂饲料,10周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随后将实验组兔分为4组:模型组,辛伐他汀(2.2 mg·kg-1·d-1),活血胶囊高(1.5 g·kg-1·d-1)、低剂量组(0.5 g·kg-1·d-1),同时继续喂高脂饲料。20周末,检测血清TC,TG,LDL-C,处死动物,取主动脉标本,测定内膜/中膜厚度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动脉斑块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LDL-C,内膜/中膜厚度比,VEGF,VCAM-1在动脉斑块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胶囊组TC,TG,LDL-C,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模型组、活血胶囊高、低剂量组、辛伐他汀组均可见染成黄褐色的VEGF,VCAM-1阳性表达信号,主要存在于粥样斑块区,空白组家兔主动脉VEGF及VCAM-1阳性表达几乎为零,积分吸光度结果提示3个药物干预组表达均比模型组减少(P<0.01,P<0.05)。结论:活血胶囊可抑制VEGF,VCAM-1在兔胸主动脉的表达,抑制血管新生和炎症反应,这可能是该药延缓AS进程,稳定斑块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芎芍胶囊对兔实验性血管再狭窄(RS)血管胶原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芎芍胶囊干预RS的机制。方法 采用球囊剥脱兔腹主动脉内皮结合高脂饲料方法建立实验性RS的模型,80只兔随机分层分组,分为8组,即正常对照组,单纯内皮损伤组,模型3天、2周、6周组,普罗布考对照组,芎芍胶囊小剂量、大剂量组,每只10只。采用RT-PCR方法、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观察芎芍胶囊对再狭窄过程中血管胶原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合病理形态学和胶原的变化探讨芎芍胶囊改善血管重构预防RS的机理。结果 模型2周时管腔出现代偿性扩张,至6周时管腔却明显缩小,增殖指数明显升高。各用药组在抑制内膜增殖方面以芎芍大剂量组及普罗布考对照组尤为明显。模型2周时内膜胶原堆积不明显,但胶原总量增加,并达到高峰。6周时,内膜胶原逐渐堆积达到高峰。各用药组内膜胶原减少,中、外膜胶原总量减少,以芎芍大剂量组最明显。在正常对照及模型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 mRNA有弱表达,芎芍大剂量组与模型6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芎芍胶囊可明显增强MMP 1mRNA在损伤血管部位的表达,提示芎芍胶囊预防RS可能与上调MMP-1mRNA的表达,增加胶原的降解,减少胶原在血管壁的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9.
参术胶囊对脾虚胃癌小鼠ERK信号通路中AP-1和IL-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参术胶囊对脾虚胃癌小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中转录激活蛋白-1(AP-1)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以探讨参术胶囊阻断脾虚胃癌发生的机制.方法:随机取17只SPF小鼠作为空白组正常喂养,其余小鼠均首日给予山西白醋15 mL·kg-1·d-1灌胃,次日给予10 mL·kg-1·d-1灌胃,连续9d,第10天给予N-亚硝基二乙胺(DENA)按2.8 mg· kg-1·d-1灌胃,连续110 d,建立脾虚胃癌小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片718 mg·kg-1·d-1剂量组、参术胶囊440,220,110 mg·kg-1 ·d-1剂量组,试验组从111 d起灌胃给药,连续30 d.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的变化;HE染色观察参术胶囊是否阻断脾虚胃癌的发生;用免疫组化法研究参术胶囊对诱导脾虚胃癌模型ERK1/2,AP-1,IL-2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参术胶囊作用脾虚胃癌小鼠模型30 d后,能改善诱发型脾虚胃癌小鼠模型一般状态,其病理表现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复春片组和参术胶囊440,220 mg·kg-1 ·d-1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强模型动物ERK1/2,AP-1,IL-2的表达(P <0.05,P <0.01),参术胶囊110 mg·kg-1·d-1剂量组能明显增强模型动物ERK1/2的表达(P<0.01),而对AP-1,IL-2的表达无明显改善.结论:参术胶囊可通过ERK信号通路阻断脾虚胃癌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抵当汤对糖尿病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重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首先建立糖尿病兔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抵当汤低剂量组、抵当汤高剂量组、Y-27632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兔接受球囊损伤手术,建立糖尿病实验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模型组接受生理盐水胃管注入;Y-27632组接受Y-27632胃管注入,给药剂量为70 mg/(kg·d);抵当汤低剂量组、抵当汤高剂量组分别给予8.1 g/(kg·d)、16.2 g/(kg·d)的抵当汤胃管注射。术后通过血管影像学、病理学方法观察抵当汤对糖尿病实验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径、内膜、中膜、血流速度等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管腔面积和内膜包绕面积显著减少,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说明以动脉内膜增殖及管腔狭窄为特征的糖尿病实验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动脉损伤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Y-27632组的动脉内径显著升高,抵当汤高剂量组和抵当汤低剂量组的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Y-27632组、抵当汤低剂量组、抵当汤高剂量组的中膜面积显著降低,抵当汤低剂量组和抵当汤高剂量组的内膜包绕面积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Y-27632组比较,抵当汤高剂量组血流速度显著升高,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显著降低,内膜包绕面积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抵当汤低剂量组比较,抵当汤高剂量组血流速度显著升高,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抵当汤可以改善糖尿病实验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的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高脂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及益气活血方大、中、小剂量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30 d,造成高脂血症;然后经右股动脉穿刺球囊扩张损伤大鼠左颈总动脉,造成颈总动脉管腔的狭窄。手术前1 d开始给药,每组动物于术后5、14、28 d处死,取损伤颈总动脉,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分别做HE染色。结果术后5 d血管狭窄不明显,术后14 d和28 d血管内膜明显增厚,管腔狭窄,模型组尤为明显。益气活血方干预后,大剂量组内膜增生平均厚度,残余管腔面积/总管腔面积与模型组相比,P〈0.01,其余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可显著抑制高脂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扩张后所致的血管内膜增生,益气活血方大剂量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脉宁胶囊(TMNJN)对家兔颈动脉内皮球囊损伤后引起血管狭窄模型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出颈内和颈外动脉,由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插入气囊,在恒定压力下,反复抽拉3次,造成经腔内皮损伤,连续给药21天后取出颈内动脉,肉眼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动脉壁外观和病理学改变;颈总动脉取血,分别检测血a-颗粒膜蛋白(GMP-140)、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结果:家兔颈动脉内皮球囊损伤21天后模型组家兔颈内动脉内皮明显粗糙,管腔明显狭窄,狭窄处87.5%可见黄色或暗红色血栓,内膜明显增厚,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血浆GMP-140、ET-1、CGRP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造型家兔灌服通脉宁胶囊后,大、中、小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大剂量组改善明显,差异显著.结论:大、中剂量组家兔灌服通脉宁胶囊后对动脉球囊损伤后引起血管狭窄模型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为通脉宁胶囊能治疗经皮经腔内皮损伤引起的血管狭窄提供了充实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对兔再狭窄模型内膜增生时相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新西兰白兔实验性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内膜增生时相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白兔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采用1次球囊导管损伤方法制备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于术后1W、2W、4W动脉造影取材,HE染色进行定量组织形态学分析;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损伤后1W时平滑肌细胞增殖向内膜迁移,内膜开始增生,2W时平滑肌细胞增殖达到高峰,4W时血管内膜增厚,以胶原纤维增生为主。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在2W、4W时管腔面积明显增大、管腔的狭窄程度、内膜与中膜面积之和明显降低。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可能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合成,从而改善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剂量通冠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一氧化氮(NO)、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血管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组、药物组(通冠胶囊组)共3组各6只,通过免疫性内皮损伤合并高脂饲料诱导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实验动物模型,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高脂组喂饲高脂饲料,药物组在高脂组的基础上每天加喂通冠胶囊15mg/kg,于实验6周末测定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O、vWF,结束后取左髂外动脉约2cm行血管内皮病理学检测,计算血管腔内膜和中膜的厚度。结果:药物组TC、TG、LDL-C、vWF水平及内膜厚度均低于高脂组(P<0.05);中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及高脂组;HDL-C、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高脂组(P<0.05)。结论:通冠胶囊能够降低内皮损伤后血vWF水平,同时提高血NO水平,减少血管内膜、中膜厚度,从而抑制内膜增生及血管狭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活骨Ⅱ方配伍不同引经药对股骨头坏死(0NFH)兔股骨头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84只兔经液氮冷冻法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后,随机分为以下6组:模型组活骨Ⅱ方组、活骨Ⅱ方加不同引经药组(牛膝、独活、细辛和桔梗),另14只设为伪手术组.造模后中药组立即分别给予活骨Ⅱ方(6 g·kg-1·d-1)、活骨Ⅱ方(6 g·kg-1·d-1)加引经药(牛膝0.75 g·kg-1·d-1,细辛0.15 g·kg-1·d-1,独活0.75 g·kg-1·d-1,桔梗0.75 g·kg-1·d-1,分别相当于临床等效量)灌胃,连续4周;模型和伪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所有动物均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 30 μg· kg-1 ·d-1,连续7d.实验2周和4周时取左侧股骨头,分别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墨汁灌注染色观察股骨头内血管形态变化,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股骨头内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伪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实验2周和4周时股骨头空骨陷窝率显著增多,血管面积及VEGF表达明显减少(P <0.01或P <0.05).活骨Ⅱ方能显著降低股骨头空骨陷窝率,并提高血管面积及VEGF的表达(P<0.01或P<0.05).与活骨Ⅱ组相比,牛膝组4周时空骨陷窝率显著减少,血管面积明显增多(P<0.01或P<0.05),2周和4周VEGF表达均明显增多(P<0.01);桔梗组4周时VEGF表达显著降低;细辛和独活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引经药牛膝具有进一步提高活骨Ⅱ方上调股骨头内VEGF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有效改善股骨头血循环、防止坏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对家兔颈动脉内膜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4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防治组和假手术组,以球囊损伤家兔颈动脉的方法复制实验性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各组进一步分为球囊损伤后1W、2W、4W三个时间点,HE染色进行定量组织形态学分析,TUNEL法观察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结果:中药防治组与模型组相比.在2W、4w时管腔面积明显增大、管腔的狭窄程度、内膜与中膜面积之和显著降低,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数目显著增多.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能促进实验性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减轻血管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程度,从而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17.
芎芍胶囊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芎芍胶囊对实验性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血管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4Fogarty导管剥脱损伤腹主动脉内皮后继喂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兔节段性AS模型。术后随机分为8组,即模型3天组、2周组、6周组,单纯内皮损伤组,普罗布考组,芎芍胶囊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及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及单纯内皮损伤组外均予高脂饲料喂养,对腹主动脉病变最明显处标本作病理形态学检查,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动脉损伤后血管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及药物对其的影响并进行内膜增殖与血管重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内皮后,随时间延长,动脉内膜逐渐增厚,模型6周组与模型2周组及内皮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芎芍胶囊大剂量与普罗布考组可明显减少内膜最大厚度(MIT)及内膜面积(IA),与模型6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内膜增厚,动脉出现早期代偿性扩张,模型2周组内弹力膜围绕面积(IELa)、外弹力膜围绕面积(EELa)及管腔最小直径(MLD)、管腔面积(LA)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至模型6周时,随内膜进一步增厚,IELa、EELa反而有所缩小,血管代偿性扩张不足,管腔明显缩窄,MLD缩小(P<0.01),各药物组均可增加MLD、LA,与模型6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单纯内皮损伤可能是病理性血管重构的始动因素之一,高脂血症可加重这一病理改变;内膜增殖和病理性血管重构共同参与了内皮损伤后AS管腔狭窄的病理过程;芎芍胶囊通过抑制球囊损伤后的内膜增殖,干预病理性血管重构,发挥防治AS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脉宁胶囊(TMNJN)对家兔颈动脉内皮球囊损伤后引起血管狭窄模型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出颈内和颈外动脉,由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插入气囊,在恒定压力下,反复抽拉3次.造成经腔内皮损伤,连续给药21天后取出颈内动脉,肉眼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动脉壁外观和病理学改变;颈总动脉取血,分别检测血α—颗粒膜蛋白(GMP—140)、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结果:家兔颈动脉内皮球囊损伤21天后模型组家兔颈内动脉内皮明显粗糙,管腔明显狭窄,狭窄处87.5%可见黄色或暗红色血栓。内膜明显增厚,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血浆GMP—140、ET—1、CGRP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造型家兔灌服通脉宁胶囊后,大、中、小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大剂量组改善明显,差异显著。结论:大、中剂量组家兔灌服通脉宁胶囊后对动脉球囊损伤后引起血管狭窄模型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为通脉宁胶囊能治疗经皮经腔内皮损伤引起的血管狭窄提供了充实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苗琦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8):117-118
目的:观察健脑通胶囊对AD大鼠单胺氧化酶(MAO)的影响,从免疫组化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从84只SD大鼠中随机选出12只(雌雄各半)为正常对照组,剩余72只进行AD模型复制,造模成功后死亡3只,剩余69只随机分成5组:AD模型组(12只)、脑复康组(12只)、健脑通胶囊小剂量组(15只)、健脑通胶囊中剂量组(15只)、健脑通胶囊大剂量组(15只);健脑通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予健脑通胶囊0.94g· kg-1·d-1、0.47g·kg-1·d-1、0.235g·kg-1·d-1灌胃,西药组给予脑复康片混悬液灌胃,剂量为50mg/mL,正常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上午给药1次,连续30d.结果:健脑通胶囊各组与脑复康组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MAO)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健脑通胶囊大、中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脑通胶囊能减少AD模型大鼠单胺氧化酶(MAO)含量,延缓老年痴呆的发展,从而有效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赤芍对高脂喂养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mRNA表达、血管紧张素Ⅱ(AgⅡ)激活及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及赤芍组,各组均饲喂高脂饲料(普通饲料+2%胆固醇+5%猪油)。赤芍组按剂量给予赤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相当于生药75、50、25g.kg-1.d-1。球囊损伤颈总动脉内膜建立模型,放射免疫测定血浆AgⅡ水平、测定血管张力、免疫组化染色及形态学测定、RT-PCR检测MKP-1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赤芍组AgⅡ水平降低(P<0.05);血管对AgⅡ的收缩反应减弱(P<0.05);增生内膜面积、增生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显著减少(P<0.05或P<0.01);MKP-1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赤芍降低血浆中的AgⅡ水平,减低血管环对AgⅡ的收缩反应性,增加高脂喂养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MKP-1 mRNA表达,并减轻内膜增殖程度。表明内膜增殖程度的减低与赤芍抑制RAS激活,并阻断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