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索形态定量在喉肿瘤病理学诊断中的有效指标参数。方法 :将分形分析理论引入喉肿瘤的研究中 ,应用自行研制的“分形分析系统”。选取人喉正常鳞状上皮 30例 ,喉乳头状瘤 2 0例 ,喉鳞状细胞癌 38例 ,分别观察各组细胞核分形维数的变化。结果 :各组细胞核边界的分维值均大于其拓扑维数 ,即它们都具有分形特征 ,并且喉正常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和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核分维值依次增大 ,相互间分维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分形维数可以定量描述细胞核形态的不规则程度 ,可作为肿瘤细胞病理学鉴别诊断的一种定量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形态定量在肿瘤病理学诊断中的有效指标参数。方法 :将分形分析理论引入乳腺肿瘤的研究中 ,应用自行研制的“分形分析系统” ,选取乳腺癌 6 9例 ,乳腺纤维腺瘤 38例 ,分别观察其细胞核分形维数的变化。结果 :乳腺纤维腺瘤细胞分维值为 (1.0 6 73± 0 .0 5 6 2 ) ,乳腺癌细胞核分维值 (1.1831± 0 .0 2 47) ,均大于其拓扑维数 ,即它们都具有分形特征 ,相互间分维值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分形维数可以定量地描述细胞核形态的不规则程度 ,分形维数为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定量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及血浆中的表达,探讨c—Met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方法喉鳞状细胞癌及喉乳头状瘤患者进行调查,并且设立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c—Met水平;应用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组织中c—MetmRNA及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喉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浆中的c—Met水平明显高于喉乳头状瘤患者和正常人群(均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c—Met水平明显高于喉乳头状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均P〈0.05)。结论c—Met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血浆中呈高表达,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孤立性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临床罕见,发病率不足肺肿瘤的0.5%[1],容易误诊、漏诊。本文报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例左肺支气管孤立性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局部恶变1例,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Ki-67及p53蛋白在口腔鳞状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上皮肿瘤Ki-67、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Ki-67、p53抗体在口腔鳞癌,疣状癌,乳头状瘤及正常粘膜上皮进行S-P法免疫组化检测,对阳性反应切片进行光镜下观察,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各组肿瘤间进行比较。结果:鳞癌各例Ki-67、p53均呈阳笥表达,疣状癌Ki-67、p53(除1例)均呈阳性表达,乳头状瘤Ki-67均呈阳性表达,p53阴性表达。正常粘膜上皮Ki-67、p53均呈阴性表达。Ki-67、p53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随肿瘤恶性度增高而增加,各组间差异十分显著(P均<0.01)。结论:Ki-67、p53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良性恶性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全自动图象分析系统对正常食管粘膜上皮及食管鳞状细胞癌进行了形态定量研究。对细胞核面积、核长径、核周长、核/浆面积比值及核灰度均值等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鳞状上皮从底层到表层细胞的参数变化有一定规律性,其中以核/浆面积比值最有意义,各级食管鳞癌的癌细胞中,其各项指标均有差异,其中以核/浆面积比值及核灰度均值的差异较为明显,因此认为:食管癌的形态定量研究可作为定量病理诊断和为估计癌组织生物学行为提供观的、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亚型与喉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喉鳞状细胞癌39例,癌前病变48例(包括声带白斑22例和喉乳头状瘤26例)患者的组织标本石蜡切片,以38例声带息肉组织为对照组,采用PCR基因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DNA芯片技术,检测样本中HPV DNA表达及分型。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HPV感染率高于声带白斑组和对照组,喉乳头状瘤组HPV感染率高于喉鳞状细胞组、声带白斑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鳞状细胞癌HPV阳性患者其高危亚型HPV16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喉乳头状瘤,其低危亚型HPV6型发生率显著低于喉乳头状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PV33型和HPV11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和喉乳头状瘤组男性和女性HPV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喉乳头状瘤患者HPV感染率(73.33%)高于男性喉鳞状细胞癌患者(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喉乳头状瘤患者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与喉鳞状细胞癌和癌前病变显著相关,检测HPV亚型分布对喉癌的针对性防治及特定疫苗研发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气管乳头状瘤是起源于正常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的带蒂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1],其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及局部肺不张导致的支气管阻塞引起的感染、呼吸困难等相应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咯血。气管乳头状瘤发病率较低,较少见,其影像学特征无明显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病理学提示肿瘤成乳头状生长,表面被覆鳞状上皮细胞为诊断乳头状瘤的"金标准"[2]。我院经气管镜病损切除术后送病检确诊气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1998年3月~2002年3月我院43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37~68岁。全部为单侧发病,病程2月~3年。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9例,鳞状上皮内翻乳头状瘤8例,上皮不典型增生性息肉7例,出血坏死性息肉4例,鳞状细胞癌3例,腺癌2例。检查:鼻腔无异常的7例,有新生物者36例,鳞癌和腺癌的病例经CT证实病变局限在鼻腔外侧壁和上颌窦内壁,并有骨质破坏。其余的病例CT均示病变波及上颌窦或在上颌窦内。43例患者术前或术后均经病理学检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用多重我聚酶链反应(PCR)和生物素标记探针的原位杂交方法对36例石蜡包埋的成人咽、喉部乳头状瘤、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鳞状细胞癌的组织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共检出6例HPVDNA阳性病例,全部为HPV6/11,其中仅1例伴HPV16型感染。6例阳性病例包括喉乳头状瘤3例,咽乳头状瘤、喉粘膜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及喉鳞癌各1例。原位杂交显了HPVDNA在肿瘤组织、组织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总结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例病理诊断为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的患者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0岁及65岁;CT分别显示为右肺下叶混杂磨玻璃影及结节影,大小分别为1.1 cm×0.7 cm及直径0.8 cm,形态均不规整且考虑为肿瘤性病变(其中1例HRCT考虑原位腺癌或微浸润腺癌).2例均行右下肺叶楔形切除术.结果 显微镜下均见肿瘤与周边肺组织分界不清,由被覆鳞状上皮和/或腺上皮的乳头状结构组成,被覆的两种上皮可见组织学移行区,部分腺上皮形成嗜酸细胞微乳头,凸向腔内,有的脱落于腔内.周边肿瘤细胞延伸到肺泡腔并沿肺泡壁贴壁样生长,周边肺泡腔见大量粘液,与腺癌相似.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不同种类的上皮具有相似的免疫表型.CK,CK7,CK5/6,P63,P40,Napsin-A和TTF-1在不同肿瘤细胞成分呈阳性,CK20,P16均呈阴性.2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及10个月,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是罕见的肺良性肿瘤,临床及影像表现无特异性,正确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喉部病变组织微淋巴管和微血管的密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喉鳞状细胞癌40例及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各20例病变标本,分别进行微淋巴管及微血管染色.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喉乳头状瘤组织中LVD及MVD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癌组织LVD和MVD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癌组织,TNMⅢ~Ⅳ期癌组织LVD和MVD显著高于Ⅰ~Ⅱ期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LVD和M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1),声门上型癌组织MVD显著高于声门型癌组织(P<0.05).LVD、MVD及TNM分期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喉癌的发展和转移与微淋巴管及微血管的密度有关,两者都是喉癌预后的负性因子,定量测定可作为喉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胎盘型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 -π)在喉鳞状细胞癌、喉乳头状瘤、声带息肉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病理诊断确诊的喉鳞状细胞癌标本 3 4例 ,喉乳头状瘤 3 1例 ,声带息肉 3 8例 ,用免疫胶体金方法检测GST -π在喉肿瘤组织的表达。结果 :3 4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GST -π表达 10 0 %阳性 ,其中有 3例化疗后表达强度增强 ;3 1例喉乳头状瘤组织 12 9%弱阳性表达 ;3 8例声带息肉全部为阴性。结论 :GST -π对喉部良、恶性肿瘤的检测及化疗耐药性的产生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胶银染色技术,对70例喉鳞状细胞癌和25例喉乳头状瘤进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喉鳞状细胞癌的AgNORs计数高于对照组,喉乳头状瘤的AgNORs计数介于二者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分化较低者AgNORs计数高于分化较高者,声门上癌AgNORs计数高于声门癌,晚期者AgNORs计数高于早期者,有颈淋巴结转移者AgNORs计数高于无转移者,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AgNORs技术是喉肿瘤研究中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应用图象分析技术测定46例喉癌,10例乳头状瘤的细胞核DNA含量及形态参数,以5例正常喉粘膜上皮细胞和同批癌旁间质淋巴细胞为对照。探讨了DNAMG做为一综合指标在喉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51例咽喉上皮增生性病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应用免疫组化及PCR方法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其中37例咽喉部乳头状瘤样病变分为尖锐湿疣样病变、不典型尖锐湿疣样病变、鳞状上皮乳头状瘤3组。免疫组化检测HPV-Ag:第1组阳性率33%,后2组全部阴性。PCR检测HPV-DNA:前2组全部阳性,后1组阳性率10%。14例喉鳞状细胞癌分为鳞状细胞疣状癌(4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2组。免疫组化检测HPV-Ag:前组阴性,后组阳性率10%;PCR检测HPV-DNA:前组阳性率50%,后组阳性率30%。结果表明:部分咽喉上皮增生性病变的发生与H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喉鳞状细胞癌、成人喉乳头状瘤标本中P27^kicll蛋白和HPV16/18DNA,探讨二者在喉肿瘤中的表达和存在情况及作用和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98年至2002年存档喉癌蜡块30例、新鲜喉癌手术标本9例,平均年龄59岁;1995年至2002年存档成人喉乳头状瘤标本19例.平均年龄48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鼻喉部几种常见病(鳞状上皮及腺上皮发生的癌、乳头状瘤、息肉,炎性病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测定组织中HPV6、111、6、18、31、33、42、51、52、56、58的表达。结果HPV表达率在鳞癌为41.4%,腺癌20.0%,鳞状上皮乳头状瘤47.6%,腺上皮乳头状瘤20.0%,鳞状上皮息肉7.1%,腺上皮息肉3.6%,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中无表达。相关分析显示,鳞癌和腺癌、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和腺上皮乳头状瘤、鳞状上皮息肉和腺上皮息肉之间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状上皮癌+鳞状上皮乳头状瘤HPV感染率之和与腺上皮癌+腺上皮乳头状瘤HPV感染率之和比较,鳞癌+腺癌+鳞状上皮乳头状瘤+腺上皮乳头状瘤HPV感染率之和与鳞状上皮息肉+腺上皮息肉HPV感染率之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喉部肿瘤性病变的发生发展与HPV感染有密切的关系,HPV感染鳞状上皮的概率可能高于腺上皮。  相似文献   

19.
人喉鳞状细胞癌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端粒酶的激活是否人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必需因素; 探索端粒酶活性可否作为喉癌细胞存在的肿瘤学标志。方法: 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癌旁组织、喉乳头状瘤、声带息肉及正常声带粘膜的端粒酶活性。并对3例全喉切除患者的癌组织及其周边组织粘膜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拓扑学分析。结果: 30 例(90-9 % ) 喉鳞状细胞癌、10 例(66-6 % ) 癌旁组织及2 例(100 % ) 喉乳头状瘤端粒酶活性呈阳性结果; 而4 例声带息肉和5 例正常声带粘膜全部呈阴性。拓扑学分析表明不仅喉癌组织而且癌周边粘膜如手术切缘、声带、会厌等亦有酶活性检出。结论: 人喉鳞状细胞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高, 该酶的激活可能是喉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能作为鉴别诊断喉癌与良性瘤的有用标志。  相似文献   

20.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在历史文献中有多种名称:Schneiderian乳头状瘤、乳头状鼻窦炎、上皮内翻性鼻息肉、良性移行细胞新生物、上皮乳头状瘤、移行细胞乳头状瘤、鳞状乳头上皮瘤、乳头状瘤病等。现多称其为内翻性乳头状瘤。NIP通常被认为是起源于鼻腔、鼻窦粘膜的上皮源性肿瘤。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过敏、环境致癌物、慢性炎症、遗传、细胞代谢异常和病毒等因素有关。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男女比例为3:1到5:1。发病率约占鼻部肿瘤的0.5%-4%。早在1854年和1855年,Ward和Billroth最早分别报道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