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胡灏 《当代医学》2013,(6):84-8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诊断结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7月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结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借助16层螺旋CT扫描,将16层螺旋CT扫描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0例结肠患者经16层螺旋CT扫描的图像均非常清晰,最终诊断结果为:结肠癌45例,其中浸润浆膜外20例,淋巴结转移19例,后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邻近结构浸润2例,肝转移2例;结肠息肉30例;克罗恩病3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符合例数79例,符合率98.75%。结论 16层螺旋CT是一种安全、无创、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结肠疾病的准确度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结肠成像术(CT colonography,CTC)在结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疑诊结肠病变患者进行CT扫描、结肠镜检查,将CT数据传至工作站后处理,获取CTC图像,将所得CTC结果 与结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6例患者结肠CTC图像满意71例,基本满意15例.对于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黏液腺癌与结肠淋巴瘤的临床及CT鉴别诊断,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7例结肠黏液腺癌与18例结肠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黏液腺癌组强化率(ΔR1、ΔR2、ΔR3)、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比率均高于淋巴瘤组(P<0.05);淋巴瘤组病灶实性部分平扫密度、平扫及增强均匀性、淋巴结肿大比率、肠套叠比率均高于黏液腺癌组(P<0.05)。黏液腺癌有6例经临床随访确诊肝转移,1例肠穿孔伴脓腔形成;1例腰大肌浸润。2组病例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变部位、肠壁增厚形态、增强各期CT值、肠系膜腹膜受累、肠梗阻及腹腔积液发生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病变均匀性、实性部分平扫密度、强化率、侵袭性、肝转移及肠套叠等对结肠黏液腺癌及结肠淋巴瘤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结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结肠肿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MSCT)扫描,将原始数据在AW4.5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图像(MPR)、表面遮盖显示(SSD)、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重建处理,评价结肠肿瘤位置、大小和肠外表现,均经手术或结肠镜病理证实。结果 MPR、SSD和CTVE重建技术对结肠癌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高,更利于发现结肠癌的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结论 MPR、SSD、CTVE的结合不仅可以对结肠肿瘤病灶形态、范围进行明确直观的分析,发现结肠癌的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更有利于辨别病灶周围复杂结构关系,进而准确地进行术前分期,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模型重建(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IMR)条件下,CT结肠成像(CT colonogra? phy,CTC)在结肠占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30例经肠镜证实为结肠癌或结肠息肉的患者,均予生理盐水灌肠后采用 80 kV低辐射剂量行双期增强扫描,所得原始图像采用IMR及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根据所显示病变的 影像特征评价该方法在结肠占位筛查中的可行性。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扫描。19例结肠癌 CT表现为不规则管壁增 厚、管腔狭窄、肠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双期增强后病灶表现为明显强化,图像可以清楚地显示结肠占位的部位、大小及形 态,同时可显示肠管外侵犯程度;11例结肠息肉,直径约0.4~4.0 cm,双期增强后病灶均表现为明显强化。所有患者的CT诊断 均得到了手术病理确诊。结论:低剂量 IMR结肠 CTC能显著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且能满足临床发现与诊断病灶的要 求,是结肠镜的一种很好的补充检查手段,可用于结肠占位性病变的筛查及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6.
结肠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结肠肿瘤诊断上的实用价值。方法使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结肠肿瘤36例。结果36例中最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结肠肿瘤33例,超声对结肠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1.7%(33/36)。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肠肿瘤方法便捷经济,诊断符合率较高。并能了解病变外浸润和转移情况,可成为检查结肠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充气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诊断结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纤维结肠镜证实的39例结肠肿瘤患者,均行腹部常规CT扫描和结肠充气MSCT增强扫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肠充气MSCT检查对结肠肿瘤的检出率(84.6%)显著高于常规CT检查(15.3%);结肠充气MSCT与纤维结肠镜对肿瘤侵犯浆膜外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肠充气MSCT对肿瘤的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能清楚显示.结论 结肠充气MSCT检查不仅能检出较小病灶,而且还能显示病变大小、侵犯范围、周围淋巴结及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在结肠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自身的优势,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多排螺旋CT结肠成像变换体位扫描在检查结肠息肉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5年12月共39例具有同期常规结肠镜检和多排螺旋CT结肠镜成像术检查患者,每例患者在CC检查前不超过2周时间内都进行了HD750 CTC检查,以CC检查为标准共发现189枚结肠息肉,其中28例135枚息肉在CC检查过程中进行了电凝切除及病理。全部病例CTC检查均采用仰卧位和俯卧位两个体位进行检查。结果单独仰卧位CTC检查发现了203枚结肠息肉性病变,而单独俯卧位发现了199枚。联合仰卧位和俯卧位图像评估共发现185枚结肠息肉性病变,与CC检查结果基本相符,所遗漏的4枚结肠息肉均为直径小于5mm病变。结论多排螺旋CT结肠成像变换体位扫描(仰卧位和俯卧位双体位扫描)在筛查结肠息肉性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与金标准CC检查结果大致相符,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可以为及时有效的治疗及预后随访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T仿真结肠内窥镜(CTVC)的检查方法、影像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用螺旋CT对20例结肠疾病患者行容积扫描,诊断结肠癌6例,息肉8例,结肠炎5例,正常结肠1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对于病变结肠均行手术或肠镜下活检术。结果 CT仿真结肠内窥镜与纤维结肠镜检查相符,并经病理证实。CTVC不但可清晰的显示结肠正常解剖及病变,同时对于管腔外病变的显示、肿瘤的分期、定位均有重要的价值。结论 CTVC是一种有效的结肠病变检查的辅助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及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X线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及CT检查在结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各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提高对结肠癌影像学认识,进而提高检出率。方法50例结肠癌分别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和螺旋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对照。结果X线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6%; 螺旋CT扫描癌检出率为68%; 淋巴转移符合率为31.3%; 原发灶侵犯周围器官组织诊断符合率为60%.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是临床影像学检查结肠癌的重要手段,显示各种结肠癌病理分型。CT检查不但能发现和显示病变,还能够确定病变的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是临床确定治疗方式及判定预后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模拟摇篮体位结肠灌注螺旋CT在大肠癌术前分期与病理对照研究的价值。方法 100例大肠癌患者根据不同部位设计不同的模拟摇篮体位,检查前10~15分钟肌肉注射654-210~20mg,自肛门注入500~1200ml的温水。增强扫描层厚为5mm,螺距1~1.5。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扫描图像及三维重组图像行C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模拟摇篮体位螺旋CT对大肠癌对T1、T2、T3和T4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1.4%(5/7)、88%(22/25)、96%(48/50)和100%(18/18),T分期的准确性与大肠癌的进展情况呈正相关。送检156个淋巴结中,CT检出134个,其敏感性85.9%。病理确诊淋巴结转移112个中,CT诊断转移98例,其特异性为87.5%。44例淋巴结转移中,N1分期准确性87.1%(27/31),N2准确性84.6%(11/13)。结论模拟摇篮体位结肠灌注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在术前对大肠癌进行较确切的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结肠CT仿真内镜成像中结肠以外的额外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成像在结肠病变检查中发现的额外病症出现的频率及其临床重要性。[方法]可疑肠道病症157例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GE Light—speed Ultra16排MSCT)仿真内镜成像和结肠镜检查。结肠癌136例(均经结肠镜及手术病理证实),其他21例。全结肠扫描采用仰卧和俯卧两种体位,层厚1.25mm,螺距1.75:1,120kV,俯卧位电流240mA,仰卧位50mA。结肠以外的CT病症依临床后果分为重要、一般和不重要3种类型。[结果]28例(17.8%)发现为重要临床意义的结肠以外病症,包括肝转移瘤(n=10例)、肝实质性占位(n=5例)、肝血管瘤(n=2例)和胸水(n=2例)。27例(17.2%)为一般病症,包括脂肪肝(n=8例)、胆囊结石(n=7例)、胆囊管结石(n=3例)、卵巢囊肿(n=2例)。56例(35.7%)为不重要病症,包括肝囊肿(n=29例)、肾囊肿(n=15例)、肝脾钙化(n=8例)。结肠CT仿真内镜在26例(16.6%)中检查到以前不知道而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的结肠外病灶。[结论]CT仿真内镜成像是结肠病变很有价值的先进影像学检查手段,同时对于发现结肠以外的病症也很有价值,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造影结合螺旋CT检查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总结24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结肠造影、螺旋CT扫描检查资料,通过与结肠镜结果进行对照,发现其对结肠镜检查的补充诊疗价值.结果:结肠造影显示肿块位于升结肠者6例,横结肠4例,结肠脾曲1例,降结肠3例,直乙状结肠10例;螺旋CT发现病变直接侵犯6例,淋巴结转移8例,肝转移5例,肺转移2例.结论:结肠造影能准确判断肿瘤部位,螺旋C丁检查可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很好地弥补了结肠镜的不足,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选择手术术式,术后监测有无复发等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60例结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简称DCBE)检查,回顾性分析评价该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患者均常规做结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点片6幅。并做病例追查。有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60例患者,诊断为炎症11例、息肉6例、结肠癌9例、其他疾病11例。阳性率61.66%。较传统方法的阳性率为高,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诊断符合率也优于其他造影方法。结论DCBE检查方法对结肠病变的检出和早期诊断都有着重要意义,是结肠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传统结肠镜检(CC)要求操作者经验丰富,以避免技术上或报告时的失误。有文献报道内窥镜检查对肿瘤定位的失误率为14%。本研究旨在评估CT结肠造影(CTC)检查对已经CC检查证实为结直肠肿瘤患者的外科治疗策略的影响。方法:经CC检查有结直肠肿瘤的53例患者再接受CTC检查:其中32例患者在本院行CC检查(A组);另21例在地区医院行CC(B组)。所有的CTC检查均应用多层螺旋CT完成。将CTC和CC的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将基于CC和CTC结果制订的手术方案与患者实际手术方案对比,并计算基于CC的手术方案经过CTC检查后修改的患者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多排螺旋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6例临床怀疑结肠肿瘤的患者,行多排螺旋CT充气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SSD),透明显示(Raysum)等多种三维成像,分析其图像特征,并与纤维内窥镜(FC)、手术所见对照分析,讨论多排螺旋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病例均经FC检查发现病变后行螺旋CT检查。本组中有7例诊断为结肠多发息肉,SSD与钡灌肠相似,CTVE对息肉样病灶数无FC发现的多,CTVE与MPR各平面二维影像相比,MPR能够更好的显示病灶。结论:多排螺旋CT可1次屏气完成扫描,较好的避免了呼吸运动和结肠蠕动的影响,结合强大的计算机后处理功能,进行多种图像重组,既能准确实现病变区腔内的情况,又可以观察黏膜下、肌层、浆膜层的病变及其腔外情况,并可以观察病变与邻近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及远处转移情况,弥补了纤维内镜及钡剂透视单一显示病变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钡剂结肠造影方法进行改良以提高术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35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钡剂结肠造影检查前均摄腹部立位片,采用改良钡剂结肠造影方法进行操作。结果 35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应用改良钡剂结肠照影检查方法阳性检出33例,造影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诊断符合率为94.3%(33/35)。按分型有短段型10例(30.3%)、常见型19例(57.6%)、长段型3例(9.1%)、全结肠型有1例(3.0%)。2例合并腹泻患儿漏诊。结论改良钡剂结肠造影能客观显示病变结肠的形态及范围,可动态观察结肠的蠕动功能,提高术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结肠灌水与充气在CT诊断结肠癌中的对比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68例,在CT监视下结肠分别经灌水及充气,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经结肠充气+CT检查溃疡型结肠癌30例,浸润型结肠癌11例,肿块型结肠癌20例,经结肠灌水+CT检查结果依次为33例、9例、21例,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的34例、12例、22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结肠充气+CT检查与结肠灌水+CT检查结肠癌各具优缺点,临床实际应用时,应结合临床表现与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性判断。  相似文献   

19.
温群  蔡元坤  赵加应 《重庆医学》2013,42(14):1625-162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CTC)结合其后处理技术诊断结直肠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7例结直肠疾病患者行结肠充气螺旋CT扫描,利用随机附带软件进行CT结肠成像、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技术等观察评价CTC在结直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结肠后处理图像,CTC结合MRP和容积再现技术,对结直肠疾病作出了准确的诊断,187例患者CT检查发现结直肠癌39例,并且发现肠外病变84例。结论 CTC及其后处理技术能良好的显示结直肠疾病,作为结直肠疾病常规的筛查手段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低张造影技术在结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内镜诊断或临床怀疑结肠疾病患者50例行低张造影+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横断面为主,结合多平面重组(MPR)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周围侵犯及转移情况,结果与内窥镜活检或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50例中,结肠癌40例,其T、N、M分期准确性分别为92.5%、87.5%及97.5%,敏感性为100%;淋巴瘤2例,其中1例误诊为结肠癌;回盲部Crohn病2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乙状结肠腺瘤1例,阴性3例。结论:MSCT低张造影技术患者耐受性良好,能显示肠镜不能通过的狭窄段。MPR能较清晰显示肿瘤病变大小、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及毗邻脏器有无侵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